第四节 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教学工作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策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教学质量的优劣;课堂教学策略又是教育技术学的最核心内容——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策略模块是教学设计理论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是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的总结。
一、课堂教学策略的模型
对教师来说,如果将其工作任务进行高度的概括,我们就会抽取出两个最核心的要素,即“教什么”和“怎么教”。教师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围绕这两个要素进行,而操作这两个要素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策略问题。
1.有力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发展方向是十分正确的,那么剩下的问题是如何贯彻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我们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诸如素质教育如何进入课堂,课堂教学怎样才算是实施了素质教育等问题。具体说,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面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全体学生?又怎样使他们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学生任何一种素质的形成都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主要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课堂是教师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的主阵地,只有将课堂教学搞好,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2.现代教学需要讲求课堂教学策略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研究学习的分类时指出,学校是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由于课堂教学的历史先进性,在它产生之初以及现在对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课堂教学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先天性的缺陷。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研究教师应该教什么、应该怎样教的教学策略问题。可以说,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和选择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工作。
3.教学策略模型有于纲举目张
运用教学策略的主要目标是改变教师教学的无序状态,改变教师教学缺乏整体考虑和科学思路的现状,建构一个能够进行科学的教学策略设计的模型。使得广大一线教师能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工作框架,形成一个思考教学问题、进行教学策略设计的一般程序。在教改方面,教学策略模型的变革必定会引起教学过程及其各要素的深刻变革。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确实需要适用于各个学科并且具有简约化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模型,作为教学工作重要的辅助工具。所以,在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策略模型是一个纲,纲举目张。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
1.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教学的策略意识普遍不足。第一,教师普遍缺乏对教学各个要素及其联系的整体思考,没有在头脑中建立有效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策略模型。第二,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还存在一些盲目性,缺乏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三,由于在教学策略方面出了问题,因此教师虽然学了一些理论,但还是解决不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些教师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但自己做起来并不有效。这些都是教学策略方面的问题。
2.理论研究中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才开始关注教学策略的研究,对其进行研究后发现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首先,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水平上,研究流于表层,大大忽视了教学策略在教学第一线的实际应用研究。这是目前教学策略研究乃至教学设计研究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次,在以往的研究中,多偏重于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策略研究,多集中于微观层次的研究,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第三,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教学策略时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只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策略而缺乏对学生的考虑。
三、教学策略的界定
为了便于研究课堂教学策略的一般操作模型,应首先搞清楚教学策略的定义,即我们到底在研究什么,只有对研究对象加以严格的科学界定,科学研究才能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借鉴现有各种定义的基础上,并通过教学实践和实验,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比较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策略定义。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这个定义充分说明了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必定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教学观念和理论作支撑。第二,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它是由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直接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服务的。第三,教学策略不仅重视“教”,而且重视“学”,教和学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强调教和学的相互作用,注意学生的意义建构。第四,教学策略应体现全面性,应该充分考虑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这里所说的全面性不仅包括认知领域的各个方面,还包括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内容;不仅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第五,教学策略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方法的方法。教学策略的外延比教学方法宽泛,层次比教学方法高,教学策略是教学实施的总体方案。第六,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它具有具体、明确的内容,它可供师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因此它具有可操作性。第七,教学策略具有前置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前置性是指教师需要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确定。所谓过程性是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样存在教学策略的问题。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三个阶段展开工作的,教学策略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在现场作出“怎么教”的策略选择。
四、课堂教学策略一般模型
以前的教学理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比较缺乏整体性、结构性和程序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以系统科学理论、学与教的理论及教学设计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严格按照系统建模的一般程序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结合我国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试图建立一个适用于学校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模型,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策略,建立教师的可操作程序,阐明教学策略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认识教学策略的结构和活动程序的组成部分,使教师易于理解和掌握。
目前,大多数教学设计研究者把课堂教学策略模型概括为三大过程、十大模块和若干要素。我们可以把这个模型的主要特点概括为,第一,教学策略不仅仅只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还应该研究“教什么”的问题。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么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这两者都是教学策略所研究的重点问题。这是它的全面性。第二,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是一个循环系统,思考教学策略的过程就是一个由三个过程组成的完整的总过程,三个过程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策略内部的各个组成要素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为达到整体目标而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整体的作用,可以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保持在一个科学的轨道上。这就是此模型的整体性。第三,教学策略模型十分强调系统反馈。在教学实际当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需要不断地积极获得各种反馈信息,在教学策略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应注意收集反馈信息,进行全程调控,对各个模块进行不断地修正。这就是它的反馈性。第四,教学策略需要考虑多种影响教学的因素,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教学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模型中的每一个模块都是其他模块的必要条件,每一个模块与其他模块都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它的相关性。第五,从此模型可以看出,它是由教师掌握和运用的一种教学操作程序或工具,是从教的角度、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来看待和探讨教学过程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强调教师“教”的同时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学策略,时刻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要充分考虑和研究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是它的主体性。
在此模型的第一个方框内有两个模块,因为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把它统称为“明确目标和任务”,这是教学策略模型中十分重要的开端,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1.教学内容分析和教与学目标的确定
(1)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是完成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对学习水平的确定和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陈述,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等后面的各个工作环节。我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建构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二是确定知识点;三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完成此三项工作,就为目标的确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教与学目标的确定
教和学的目标是指导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前提,同时也是评价教与学活动的依据。可以说,教与学的目标是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策略是否有效,一般是以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标准的。
第一,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中目标不同,目标的层次水平不同,所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第二,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不但教师应该有教学目标,而且学生也应该具有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作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服务于两个不同的主体。第三,在制定目标时,应该全面考虑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这样则可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2.理论指导
教学策略的设计、选择与实施的各个过程,不可能离开理论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背后,必然会有相应的理论或原则作为指导。教师应该为自己的每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每一个教学活动,找到所为的理由或目的,并能用各种理论加以解释或论证。教师应该时常发问:我为什么这样教而不那样教?能否解释自己的教学行为是运用了什么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我是按照哪条教学原则或教学原理采取的行动?恰恰就在这个关键环节上,我们的教师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最应该掌握教与学理论的人却普遍缺乏教与学的理论,这是阻碍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
教师在教学策略设计时,从这个模块上坚持不懈地认真工作,不断积累理论知识,教学理论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就会从量变到质变。长期把教学工作作为科学研究工作来搞,就会把一名教师培养成为一名教育家。因此这个模块也是衡量教书匠和教育家的试金石。
3.了解条件
为了使策略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策略的制定应以一定的因素为基本依据,第四个模块中包括三个内容,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教师在这里应该深入全面地把握这三个因素。
(1)学生的特征
制定教学策略方案必须以学生的基本特点为前提。如果忽视学生的特征分析,那么所制定的教学策略就会失效,因为学生的特征决定着教学的起点,而教学策略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这个起点出发,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根据教学设计理论,分析学生特征一般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二是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主要是分析学生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态度。三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对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2)教师本身的特征
教师自身的特征是制约教学策略设计的主观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从另外一个侧面影响着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师是教学策略的主要策划者,而教师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观念、教育与学习理论知识的储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媒体应用能力、教学经验与教学风格等等。很显然,教师在考虑教学策略的设计时必须充分研究这些因素,使所制定的教学策略能够符合以上这些条件。
可以说,教学策略只有符合教师自身的条件,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作用。有的策略或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条件,无法驾驭,那么再好的策略也是无济于事的。
(3)教学条件
教师进行教学策略设计,应该考虑当地或本学校教学条件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各地的社会发展不很平衡,各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差别很大,要在约束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工作,教学策略的制定要符合实际条件。
4.决策
这个过程是课堂教学策略的核心环节之一,它与后面的“形成方案”共同构成了教学策略模型的主体部分。决策模块是在前面各个模块的工作基础上,对一些必须决定的要素进行科学决策,确定可操作的工作方案。
(1)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长期存在着一对矛盾,那就是到底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现象可以比喻为钟摆的摆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各为一极,在学校的实际教学中,二者之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混合形式,真正绝对的两极是不存在的。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而目前有重视学生学习的倾向。现代教育是以培养能够独立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为目标,强调基础内容的学习,发展个性和自我教育力的培养。避免偏重智育,特别是避免以记忆为中心的目标,重视积极的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的教育,重视以学生的体验性学习、问题解决性学习为中心的发挥个性的教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认为学生只是自由地学习他所擅长的学习内容而忽视其他内容的现象是一件好事情。
(2)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确定
教学活动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实现。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怎样把一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怎样组织好教师和学生,怎样有效地安排教学时间、利用空间,怎样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等,这些都是教学组织形式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学生都将最终集结、具体落实到一定的组织形式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形式,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
一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能够选用合适而有效的教学形式,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技术之一。需要注意的是,不存在唯一万能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之间互有长短,各有作用。为了系统全面地达到教学目标,有必要将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加以使用。
(3)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选择教师设计策略时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教学条件下,新的教学媒体层出不穷,功能越加丰富,面对众多的可供使用的媒体,媒体选择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媒体观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于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标准:
适合度:教学媒体是否适合于特定的教学内容。
难易度:是否适合学习者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等。
经济性:使用媒体时,学习的效率与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合适。
利用频度:在必须利用媒体的时候,是否可以利用这些媒体。
教材质量:教材内容的质量是否良好,是否易读、易看、易听。
很显然,在进行媒体选择时,并不是越现代的媒体越好,也不是越昂贵的媒体越好,我们反对“唯高级论”。应该根据各个教学要素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对最佳的教学媒体,可以用简单的解决问题就不需用复杂的。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多种媒体的组合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各种媒体的特性,扬长避短、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地选择教学媒体,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之和的作用,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4)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
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将前面确定的各个教学要素,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以一定的结构关系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流程。简单说就是教学活动顺序的安排,即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使得教学方案具有非常显著的可操作性,便于教师上课、备课和修改课程,有利于教师把握整体,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教学活动网络。
5.形成方案
这个过程是一个总结性环节,也是一个成果性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将前面各模块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落实,要充分考虑前面各项研究,汇集各种研究内容,将其综合化、系统化和具体化,最后产生一个具有真正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方案。
6.仿真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所谓仿真是指分析、验证模型的输出响应是否与预期值相符以及有关的适用性。这里我们所说的仿真主要是指将刚刚形成的方案在一定的范围内试用,进行试讲,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为之后的形成性评价打下基础。仿真的具体操作,可以采用“微型教学”的方式,可以面对同事或一部分学生试讲,同事和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评委”,并用摄像机将试讲过程录制下来以备评价之用。
7.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和课后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的持续评价。我们所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考察教学策略制定过程各个模块的质量,以及教学方案的优劣,主要是用来改进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案,以便把问题消灭在实施之前。
8.正式实施
在完成前面各项工作之后,教师就可以对所确定的教学策略方案进行正式实施。这一步骤的主要任务是力争顺利完成工作方案所规定的计划,运用选定的方案解决教学问题。
在实施的过程之中,应该特别注意对突发事件的调控和决策。教师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按照事先设计的教学策略进行的,将准备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分析结果等作用于课堂。随后,将学生的反应作为线索进行认知活动,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信息,确定对应的措施,然后实施对应行为。教师应该从学生发出的各种信息中选择相关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决策所依据的反馈信息。为了控制教学中的各种变化,教师必须时刻调节课堂环境,并对学生的线索保持警觉,随时对教学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9.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指某德育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这项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重点在于方案实施之后,评价整体方案,考察整个教学过程的水平,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这个方案或修正这个方案。
理论和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策略模型确实给教学活动带来积极影响,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对推进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具有积极作用。具体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的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工作框架和基本思路,使教师建立了教学的整体观。并且使我们找到了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新的生长点。第二,通过实验验证说明课堂教学策略模型的实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认识潜能的发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实验课上突出体现了科学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策略运用,提高了教学的层次,向现代化教学迈进了一步。第四,实验课教学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学中能考虑学生实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五,由于课堂教学策略模型十分注意理论的指导,使得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