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潜能外显化

认知潜能外显化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5~15岁学生的资料进行查新分析,认为潜能外显化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在通常情况下,自我认知潜能有明显优势的学生,其外显化表现具有很强的理性特征。具有运动认知潜能外显化优势的类型,也被称为潜运动认知型。潜运动认知型表现出来的身体运动智能尤其显著,善于运用整个肢体的运动来表达感觉、思维、观点和思想,以及爱动手操作,其动手实践能力有

2.认知潜能外显化

由认知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是教学认知外显化操作的过程。对5~15岁学生的资料进行查新分析,认为潜能外显化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根据特征,主要分为如下五种类型:

(1)自我认知潜能外显化

自我认知潜能外显化在知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类型是:

——弱感知型。这一类学生的知觉特点是具有比较好的概括性,整体知觉属性也属上乘,时空性强是一个比较显著的优势,对事物的类别、性质、数量等特征,习惯于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全貌性叙述出来,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弱项是对事物的局部感觉相对差,对事物个别特点的分析不完整,缺少细节,不能深入。

——弱分析型。此类学生擅长于事物局部特征的观察,其知觉具有较强的分析性,对细节感知很清晰,对事件发生、变化、发展的过程显得尤其敏感,能够对事物的个别特点进行比较细致入微的描述,但对事物整体的感知显得滞后,概括性差。

自我认知潜能是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发生的源泉,认知潜能的萌生、积累、开发,就是教学认知外显化的操作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智能的实现水平。

自我认知智能是指在与人与事的交往过程中,有自知之明的判断能力,并能够据此做出相应行为反应的能力。该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了解,对环境有深刻的理解,了解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个性、气质等心理因素的背景和水平。

在通常情况下,自我认知潜能有明显优势的学生,其外显化表现具有很强的理性特征。在行为反应上,有自知之明,由自知而自律,由自律而自尊,由此而适应教师的教,适应同学之间的交往,与环境和谐相处。

譬如,这些学生通常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有睡前反省的习惯;坚持写日记、做资料剪辑,累积点滴知识;能够由各种信息回馈途径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经常静思,以制订和修改自己的学习计划、设计下一步(下一周)的学习计划;喜欢独处,在安静中进行深思、反思;等等。

对于这一类学生而言,其理想的学习环境是:提供静谧学习场所,独立思考的氛围、独处的时间及自我选择的自由度等。

(2)感知潜能外显化

学生的感知潜能外显化过程,有其自身的特征。其主要认知类型是:

——潜视觉型。从对内容材料的认知方式来看,有的学生擅长于视觉映象参与的认知,易于接受物体形状、事物表象、图画、线条、颜色等潜视觉类事件。在视觉映象与材料诵读结合起来的过程中,识记得更加牢固,效果会更好一些。在再现时也是由视觉映象引起线索,不断提取出来。通过潜视觉来表达直观形象,其潜在优势明显。

潜视觉型的学生具有特别的视觉空间潜能,正是由于视觉空间潜能的存在,经过学习认知,外显化为视觉空间智能(visual spatial intelligence ),在知识与能力体系中建构准确的空间感觉观念,有视觉空间的判断力,并能够把所知觉到的空间视觉正确地表述出来。

学生的空间视觉潜能是对方位、大小、角度、线条、形状、类别、空间特征等所潜在的感觉和知觉的敏感程度,包括认识它们之间关系的潜在兴趣指向,将空间位置和视觉变形的想法具体地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实际生活运用中对一个空间矩阵能够快速地确定其方向、找出其位置坐标的可能性。

潜视觉型学生的认知特点是:

一是对位置、坐标、形状等的感觉很敏锐,行为表现喜欢玩拼图、积木,对研究迷宫之类的视觉游戏有兴趣。二是在学习认知中,多用意象及图像来辅助思考问题,对数理问题较多地采用画图来帮助解决。三是喜欢想象、模拟设计,以及随手涂鸦,喜欢看书中的插图,学几何比学代数容易,对图形信息、空间知识的接受性比较出众。

对潜视觉型有优势的学生而言,需要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及理想学习环境是:图文资料、艺术作品、积木、拼图、影视画面、幻灯片,在教学中做想象游戏、视觉游戏、参观美术展、进行艺术设计等。

——潜听觉型。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对音色、音域具有特殊的判断潜质,对音质显得很敏感,其听觉识记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优势,易于接受声音、语词、枯燥数字、抽象概念等潜听觉类事件,在识记、再认、再现的过程中,由声音引起,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知加工。

潜听觉型在音乐旋律智能(musical rhythmic intelligence )上的表现是:在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倾向性,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从事作曲、乐器、演唱、音乐评论等工作特别需要音乐智能,对人的潜听觉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

例如,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次,就可以很准确的把它唱出来;能够很容易地辨别出音调准不准;对节奏力度、节拍速度显得很敏感,一些人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听音乐、或哼唱歌曲。尤其是这一类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借助音乐来加强认知,加深记忆,透过节奏、旋律来促进思考。

对潜听觉型有优势的学生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乐器、音乐录音带、VCD、MP3等,有比较多的哼唱、听音乐会、弹奏乐器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潜质就可以容易地转变为能力。

潜听觉型学生的认知特点是:

一是具有区别声音的旋律的潜质。能够利用声音表达情绪色彩、转移情绪指向。在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事例:当一个人在心境不佳时,听几首音乐,唱一两支歌曲,不良情绪就会化解;当面对某一问题,没有解决思路、百思不得其解时,偶然间的音乐旋律唤起了灵感;等等。

二是具有充分的听觉表象潜质。能够对音乐旋律进行想象,构思画面,设计意境,并不断进行再造加工。例如,同一支旋律《红色橄榄》,有的人听起来会浮现辽阔的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图画,而有的人听起来是情感依依、缠绵别离的景象。

三是具有节奏感再造加工的潜质。在潜听觉认知的引导下,对不同的节奏显得有特别的敏感性,能够感受音乐节奏,产生记忆联想。例如,有的人一听到某一节拍的打击乐,会浮想出一些相关的生活过程情节来,手、脚以及整个肢体可能都跟着节拍动起来。同时,还可以在相关刺激下再现音乐节拍,对原有节拍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新的节奏。

(3)运动认知潜能外显化

具有运动认知潜能外显化优势的类型,也被称为潜运动认知型。这一类型是运动觉的潜质充分,习惯于在运动过程中认知事物,完成记忆,并通过肢体、感官的动,强化信息保持,巩固所学内容材料。这一类学生具有潜在运动觉优势。

潜运动认知型表现出来的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尤其显著,善于运用整个肢体的运动来表达感觉、思维、观点和思想,以及爱动手操作,其动手实践能力有过人之处,善于动手实验,制作出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来。

潜运动认知型还包括技巧性运动潜质所关系到的身体技巧,学生通常表现出来的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就与此有关。潜运动型在从事表演、技艺、舞蹈、缝纫、编织、雕刻、运动等职业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潜运动认知型学生的认知特点是:

一是喜欢与同伴交往,讨论、辩论,性格外向明显。喜欢群际活动,很少时间独处。

二是活动性强,跑跑跳跳是其普遍印象。爱参加户外活动,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也喜欢刺激型强的娱乐活动和惊险的体育活动。

三是喜欢动手制作、触摸环境中的物品。

四是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头部运动或其他肢体语言来帮助表达,强化自己的看法、观点。通过身体感觉来进行思考,来促进自己思维的深入。

对潜运动认知型有优势的学生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及活动:活动、表演、制作、游戏、实验操作、肢体运动、触觉经验等。

(4)语言认知潜能外显化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认知潜能的外显化过程与思维具有密切的联系,由语言认知潜能引起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就是由思维潜能开发出更具有优势的语言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语言文字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是由语言认知潜能转变而来的。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有机、有序的训练,一个人的语言潜质就会被激活,会得以表达,成为能够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运用自如的外显能力。语言认知潜能主要指语法、修辞、逻辑这三个方面,还包括文法、音韵、语义、语言实用等方面,这些都属于个人的潜质。这些特征的潜在,在演讲、撰写、编辑、速记等方面尤其重要。

对语言认知潜能外显化属性强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过程通常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一是喜欢阅读,对语文、历史等文史哲学科课程情有独钟,有比较强的兴趣指向,当然,文史哲学科的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二是乐于演说表达,爱与人讨论思辨性比较强的问题,包括一些被称为“诡辩性问题”。同时,还爱评价他人他事,在学校里谈话时常引用阅读到的新信息。

三是不厌烦撰写,写作常是一项特长,甚至爱玩“文字游戏”。

这一类学生在学习时是用语言和文字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阅读材料、录音带、写作工具、对话、讨论、辩论及讲故事等。

语言认知潜能外显化的类型通常有:语言思维型,这类学生的语言中含有丰富的形象思维因素,思维和语言高度融合;语言情绪型,其语言带有明显的个人情绪色彩,情绪与语言交织在一起,在表达上有一种“意识流”倾向;语言逻辑型,语言的产生有着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严谨,措辞准确,条理清晰,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概括性、逻辑联系等占优势。

(5)数理逻辑认知潜能外显化

在教学中,学生的数理逻辑认知潜能外显化是学科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其结果是形成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运用数字、符号、概念、运算方式进行推理的能力。外显化过程与众多因素相关联,包括对数字、符号的确认、数学原理的理解、逻辑命题类型的判断、运算形式的掌握、即时数理关系的陈述,以及与功能相关的抽象概念的表达。

命题定义、数学证明、逻辑推理、财务统计、软体编写等特别需要数学逻辑智能,也即是与数理逻辑认知潜能的依存性很密切。

具有数理逻辑认知潜能优势的学生有这样的特点:

一是相对地比较喜欢数学,喜欢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在自己有兴趣学科上,花用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当然其学科成绩就显得优秀。

二是在学科教学中喜欢提出问题,课堂内外的问题不少,有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并探究一些有适当力度的课题,也爱动手实验,寻求答案。

三是爱寻找事物的规律性联系和逻辑顺序,喜欢在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中寻找命题的逻辑矛盾,并作为材料予以批驳。

四是关注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的发展,对其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显得关注,

五是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

这一类学生在学习时是靠推理来进行思考的。通常,对他们而言,要求教师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可供探索的问题和命题、有思考深度的事物、有阅读价值的科学资料、操作性实验,以及供参观的博物馆、天文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