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排球竞赛规则简介
一、场地、器械、设备
比赛场区长18m,宽9m。中间为中线将球场分成两个半场,两半场离中线3m处各有一条限制线。场上所有的线宽5cm,线的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发球区短线15cm,与端线垂直并距端线20cm,两条短线画在两条边线的延长线上。
球网为黑色,长9.50m,宽1m,网眼直径10cm。标志杆长1.80m,分别设置在标志带的外沿,并高出球网80cm。标志带宽5cm,分别设置在球网两端并垂直于边线。
球网高度男子为2.43m,女子为2.24m。球网两端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cm。
二、胜一分、胜一局、胜一场
胜一分: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得一分。如果是发球队获胜,则得一分并继续发球;如果是接球队获胜,则得一分同时获得发球权。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则判“双方犯规”,不得分,由原发球队重新发球。
胜一局:比赛的前四局以先得2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为胜一局。当比分为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胜一局(例如26∶24,27∶25)。决胜局以先得1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获胜。当比分为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止(如16∶14,17∶15)。
胜一场: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最多比赛5后,先胜3局的队为胜一场。
三、界内、外球
球触及比赛场区地面包括界线为界内球。
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比赛成员,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带以外部分,球的整体或部分从非过网区完全越过球网的垂直面等为界外球。
四、发球犯规
发球犯规:未按照位置表所登记的发球次序发球;裁判员鸣哨后8s之内未将球击出;球未抛起或没清楚离手时击球;击球时,脚踏及端线或踏过发球区短线。
发球击球后犯规: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球的整体没有从过网区通过垂直平面。界外球。球越过发球掩护。
五、位置错误
当发球队员击球的瞬间,双方任何一名队员不在其规则规定的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上述规定,均以队员脚的着地部位来确定。当发球队员击球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时,则认为发球犯规在先而判。如果是发球队员击球后的犯规,则位置错误在先,判位置错误犯规。
六、击球时的犯规
一个队连续触球四次(拦网除外);队员在场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击球时必须清晰,如一名队员击球时,接触时间长,使球停滞,为“持球”犯规;在第一次击球时(拦网触球除外),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击球动作连续触球。其他情况下一名队员连续击两次或球连续触及其身体的不同部位,则判“连击”。判断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
七、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只有击球活动在进攻区时,队员触网为犯规。队员无意识、轻微、不影响比赛的触网和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球网触及队员则不判犯规;拦网时,允许越过球网触球,但在对方进行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则判过网击球;队员的一只(两只)脚或一只(两只)手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其余部分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队员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不允许接触对方场区;队员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队员允许穿越进入对方无障碍区。
八、拦网犯规
队员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的同时,在对方空间拦网触球为过网拦网犯规;后排队员或后排自由防守队员拦网或参加了完成拦网的集体,后排自由防守队员试图进行个人或集体拦网.则判后排队员拦网犯规。拦对方发过来的球为拦发球犯规。
九、暂停与换人
第1~4局,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停,各为1min,每当领先队达到8分或16分时自行执行。每队每局还有两次机会请求30s的普通暂停。决胜局无技术暂停,每队在该局可请求两次30s普通暂停。每局每队最多可替换6人次,可以同时替换1人或多人。每局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赛和再上场各一次,而且只能回到原阵容的位置上。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上场一次,替补开局上场阵容的队员,而且他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每换一人计为一人次。如果某一队员受伤不能继续比赛时,须进行合法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可采取特殊替换;如果合法替换和特殊替换均不能进行时,则给予受伤队员3min恢复时间。如果仍不能进行比赛时,该队被宣布为阵容不完整,比赛结束,保留该队所得分数和局数,判该队输掉该局或该场,并给对方胜该局或该场比赛所应得的分数和局数。
十、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域踏及进攻线,击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水平面的球,并使球的整体由过网区通过球网垂直面或触及对方拦网队员,则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