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关爱 搭起情感之桥
语文教师 李 涛
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这句话特别适合教育。我理解的教育是成人的教育,人除了有作为动物的本能之外,最重要的是有美好的德行。美好的德行如一杯醇酒,自然散发馨香;美好的德行如同一棵高山的雪莲,望见就令人景仰。这样的德行不会像孟子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天生具备,而是在后天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甚至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主要责任人。然而我们的很多家长却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老师就应该负全部的教育责任,孩子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学校教育的问题。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所以,我认为老师不仅要负责孩子的教育培养,还有责任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调动家长的教育责任心,并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进而真正做到家校联合,帮助孩子成人,让每一块纯洁的玉璞在老师和家长的精心雕琢之下焕发出璀璨的光辉。下面我就一个家校合力帮助孩子的案例与大家探讨。
一、案例背景
崔某,住华阳镇古城村,17岁,男生,中途转来我班。
初次见到这个学生,就感觉这个孩子说话很幼稚,和他的年龄、身高极不相称。后来经过了解,证实了我当初的感觉。这个孩子非常喜欢上网玩游戏。初中时经常逃课去上网打游戏。到了高中,也经常在中午和下午吃饭的时候见缝插针地去上网。为此他上课经常迟到。他还喜欢看动画片,家里收集了很多国外的动画片影碟。有同学到他家里,他就乐此不疲地向同学“现宝”;他也喜欢吃零食,下课就往小卖部跑;上课不记笔记,听望天书,并喜欢接嘴,喜欢找同学摆小话,影响他人学习,搞得班上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坐;几次考试都是班上的最后几名,各科成绩皆低于班级的平均分。
不过,这个孩子进校的智力测试却是一级,这种智力水平在班级是很少的。那么这样高的智商现在发展成这个样子,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二、教育方法
(一)深入家庭,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
针对上述情况,我决定请其父母到学校。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父亲一听说我要请他到学校,他就打断我的话,说他很忙,要修车,实在没有时间,要我叫孩子的妈妈来学校。言语之间一种满不在乎的语气。我听了过后,心里觉得很不舒服,不是说每个做父母的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身体和孩子了吗?这个家长却不是这样。我不由得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画起了问号。当天孩子的母亲来了,是一个很淳朴的农村妇女。说话之间满是对孩子的埋怨,说初中时家长就被老师无数次地请到学校,现在又是这样,家长非常失望,对孩子已经没有任何信心,不想管孩子了,只想等到孩子高中一毕业,就让他去学修车。母亲想管,但是孩子根本不听,除了向她要钱的时候要答应她的一些要求之外,其他时间母亲说话孩子都跑一边去了。听了这样一番话后,我感觉到要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首先要做通孩子父亲的工作,要建立孩子父亲对孩子的信心,要真正争取到孩子父亲的支持。于是,我决定选择一个周末的时间到孩子家里找他父亲面谈。
记得那是一个下着小雨的下午,我到了孩子家里,孩子父亲还在院子里忙活,脸上、手上到处都是汽车油污。看到老师来了,家长大声地朝家里喊到:崔某,你老师来了,快出来,你又在整啥子。孩子出来了,一脸吃惊的表情,把我让到室内。父亲洗了手,也进来了。孩子却不知在什么时候跑了。于是,我首先申明我来家访不是因为孩子在学校违反了纪律,相反我是来说孩子在这一周表现得很好。同时我又告诉他父亲,孩子是一级智商,非常聪明,是非常难得的,他今后的发展一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孩子的父亲疑惑地问到:老师,崔某,他真的在学校表现得很好吗?他真的没有犯事?我终于明白了,孩子在父亲心中是如何的不肖啊。于是我再一次肯定地答复到:孩子确实是个好孩子,在我的要求下,这周没有迟到现象,上课也在认真地记笔记了,听课也非常认真了……孩子父亲听了过后,顿时出了一口长气,脸上也开始有了笑意,开始聊起孩子的一些优点:喜欢帮妈妈做家务,懂礼貌,小学时候成绩很好……
(二)交给家长方法,切实做到家校配合
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父母由于没有读过书。一直以来,对孩子都是以打骂为主,孩子有了问题,不是打就是骂,孩子有了进步,也不表扬。针对这种情况,我耐心地教给家长一些教育方法,并与家长约定:每天跟孩子平心静气地交流半个小时,不用命令的语言,跟孩子说话时注意和孩子的心里保持一致。每周我们一起交流孩子的一周表现,对孩子表现好的方面积极赞美;对孩子表现不好的方面,也坦率地提出来,但是只是摆事实,不教训他应该怎么怎么做,更不做严厉批评,让孩子自己思考那样做到底行不行,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该怎么处理。
(三)捕捉亮点,搭建信任之桥
为了使教育更加有效,我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和了解,在崔某的身上找到了一些闪光点。于是,我决定用闪光点去搭建信任的桥梁。
他热爱数学。根据他的爱好,我安排他作数学科代表。崔某虽感到意外,但没有说什么便接受了。在做科代表的工作中很认真,很负责。每次少哪几本作业,为什么没交,在小纸条上写得清清楚楚。对此,我在班会课上及时表扬了他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随后,崔某的劲头大了,努力了,上课更专心了,课后认真做作业,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真诚关爱,搭建情感之桥
为了帮助孩子戒除网瘾,我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效果始终不好。为这,我心里老像有块石头放不下。一次,孩子父亲深夜11点半打电话给我,说孩子没有回家,估计上网去了。父亲非常生气,决定不找了,我认为教育的机会来了。于是鼓励孩子父亲要他无论找到什么时候,今天晚上一定要找到他,我和他一起去找,不能因为这次的放弃使得前面的教育成果化为灰烬。后来我们几乎找遍整个华阳所有的网吧,最后在凌晨四点找到他,极度疲惫的我多想上前抽他一耳光,但是理智告诉我,对这样叛逆的孩子是不行的。于是,我平静地对他说:“孩子,玩够了吧,我们回学校吧!”
在接下来的班会课上,我以“为了父母的深恩,戒除网瘾,做健康青年”为主题号召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崔某在班会上做了深深的忏悔,泪水淌满了脸颊。后来他在周记中这样对我说:从来没有谁对他这么关心,只有老师你这么坚持,没有放弃我,我谢谢你!
确实,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教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开花;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冷的感情也会消融。
三、案例反思
崔某的案例使我感受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用恨铁不成钢的苛求和急功近利的矫正是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我们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要做到学校和家庭的有效配合。孩子不是光靠老师或光靠家长就能成人、成才的,是必须要家长和学校一起配合的。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的家校配合之所以有时候是低效,甚至是负效的,关键是家长在教育的时候没有注意方法,所以班主任还要担负指导帮助家长的责任,尽可能多地交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交给他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教导时少一些批评的言语。同时注意和孩子谈话的技巧,多摆现象,少说教。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他们引路。同时作为教师要多给孩子一份关爱、一份信任,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多给孩子一份鼓励,为他的每一次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这样就能为孩子点亮一盏心灯;给犯了错误的孩子多一些宽容,孩子就能在一次跌倒后又一次站起。现在,经过家校合力的教育和崔某自身的努力,他改掉自己身上许多的不良习惯,学习努力,进步不小。在高二下期的中期考试中他已经上升到了班级的18名,年级的150名。
参考文献
1.陈安福. 教育管理心理学.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2.陈安福. 中学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