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弱势群体 促进班级和谐
生物教师 杨才纬
学困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容易忽略他们的存在。关注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的关键。
小超,我班学困生之一,父母经商,后又离异。小小超由农村的外婆隔代监护,到高中已是一个浪子。父母对他来说,除了能够满足每月800元的高消费外,没有其他教育能力。进入高三,小超在心理老师的问卷调查上歪歪斜斜地写到:说关爱好假哟,除了钱,没有什么父爱母爱。在学习态度选项中,他在“讨厌学习”后画了深深的三个“√”;在生活态度选项中,没有他的选项,他添写了“上网是快活的,上课是逼迫的;睡觉是主要的,读书是次要的。”
根据班上类似小超等学困生的情况,我指导班委设计了“拼搏高三我怕谁?圆我梦想谁争锋!”的主题班会,班会比预想更成功。一周后,心理老师做了“你适应高三吗?”的调查,一部分问卷又转到了我的桌上,小超的问卷引起我深深的困惑和思考——你的人生理想是:瞧不起老爸老妈那样的老板,只要不做生意让我干啥都行;你当前的目标是:好想考大学!谁会相信我?无数次成绩倒数第一,唉!我在发烧……
我怎么不困惑呢?前天深夜他又纠集班上的个别同学在寝室秉烛“斗地主”直到凌晨,昨天得知东窗事发后他“主动离校”,扬言“提前毕业”,今天还在与家长捉迷藏。
我深深地思考,既想到了小超多次给班级带来的“危害”,又想到了他受到的歧视;既想到了他的成长经历,更想到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哎!我心里的痛被一声叹息抹去了,不是因为小超自动退学,而是因为三年来,他首次提到“好想考大学!”
我将这个信息转告正在苦寻孩子的离异父母,父母哽咽了,久久没有言语。我又通过QQ留言和同学电话转告的方式将父母的反应告诉小超,又列举了许多浪子回头,努力拼搏走向人生辉煌的事实,最后坚定地说“爸爸妈妈和所有老师都相信你,都会竭尽全力帮你高考成功,人生成功!”孩子终于回到了学校……
真心换回了真心,真爱唤醒了真爱。三年来,小超第一次向班主任鞠躬时,在给全班讲自己这几天的故事时,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给他以接纳的掌声时——哭了!好几个学困生都哭了。小超变了,学困生都在悄悄地改变。
小超真的能够变好吗?小超等学困生确实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但我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他们来说,提高学习成绩确实很难。我更明白,失败的阴影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我不愿看到小超等同学希望的眼神里有一丝阴影。我和科任老师针对他们的情况制订了“补差”计划:每位老师做两位学困生的“承包”导师,以落实从细节入手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对学困生的预习、听课、笔记、作业解答、书写、提问、训练都进行了最具体的要求和每日检查,每天帮他们进步一点点,老师们发现,包括小超在内的很多学困生原来都很聪明,后来,老师们又发现了小超许多优秀品质。
我们还发现,“反思”是点醒学困生智慧的捷径。怎么让他们“反思学习”?我们从“反思每次作业和考试的得失”入手,让小超等细说出错或成绩下降的原因、考前的学习状态、考试中的情绪状态、考后的心理感觉、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改进的措施。经过多次这样的反思交流,小超等学会了怎么反思自己的知识性错误、技能性错误或过失性错误,明白学习不仅仅看分数,更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状态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功”取代了他们从前的课桌文化,进而形成了在平时学习中的反思行为,成绩出现了稳定上升的态势,小超的成绩突飞猛进。学困生们重新看到了希望,信心增强了,感到成功更近了!
高三的学习特别紧张,对学困生更是艰难的挑战。他们在“坚持与放弃,希望与失望”中煎熬,身心更易疲惫,怎样让学生能“苦中有乐”?一则则高考信息,一篇篇心灵感悟,一句句警句名言,一次次主题班会,都拨动了学困生的心弦,震撼了他们的心灵。我也非常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语言去激励、鞭策学困生,在他们失落时用甜言蜜语,在他们失望时用豪言壮语,在他们自满时用冷言冷语,在他们迷茫时得直言直语,使他们排除一切干扰,保持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斗志。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他们深信“一心向着自己目标矢志不渝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没有失败,只有暂时没成功”等。在“二诊”考试总结班会上,我为上升了159名的小超题诗《高三剑》:高三铸一剑,壮志十余年;敢与王者归,夺魁清华园!这再次点燃了学困生的激情,良好的拼搏状态持续到高考……
高考之后,奇迹出现了,他们的大学梦大都成了现实,特别是小超,竟以本科一批提前被飞行学院录取为飞行学员。更让我欣慰的是,18岁的他终于相信世上充满了爱。我听到他自信而爽朗的谈笑,心底由衷地为学子默默祝福,不仅仅因为他高考的成功,更因为他能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人生的挫折,从而走向了成功!我相信,通过高三的历练,他的人生之路必将更美好!
有位教育家说过:“只有激情才能点燃激情,只有智慧才能点醒智慧,只有爱才能哺育爱。”而学困生则需要更多的激情、更多的点化和更多的爱!
参考文献
1.陈安福. 学校管理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安福. 中学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