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教学改革
大众化教育与人格本位的大学理念
俞 锋 刘 琼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杭州 310014)
摘 要 新世纪,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并不意味着大学品位的降格,而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为更多人素质与修养的提升提供“整全”的大学教育。而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理念,“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根植于人文与科学的土壤,它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它应该成为我国大专院校内在理性和外在旗帜的统一,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的统一。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教育 大学理念 人格本位
一、大学应当属于谁?
蔡元培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种观点体现了我国社会关于近现代形态的高等学校的一种传统的精英主义大学理念。在人类教育史上,大学最初就是带着满身的贵族气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在世界各地,包括那些实现了教育大众化的国家,直到今天,大学的这种贵族本性依然没有完全消褪。然而,当很多国家高等教育适龄青年的大学毛入学率逐步达到和超过15%乃至50%,甚至渐渐有或迟或早实现全民高等教育的趋势时,大学的贵族特性已经越来越与“皇帝的新装”有某种相似之处了。“大学”也是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潮流之中,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面对无法转移的现实很多人总会有很多无奈的感慨。于是很多讥讽现代大学的话语出现了。“这些大学与其叫自己为‘整全’(university,其拉丁文词源有‘整全’之义),倒不如索性称呼自己为‘杂多’(multiversity)”。大众的大学是否必然就会丧失精英的大学的“精英性”呢?这要看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精英性”。如果把“精英性”理解为少数性和贵族性,那大众化必然意味着对这种精英性的解构,要是将“精英性”理解为较高的文化品位,则“杂多”与低格调之间显然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大众化或许会暂时降低一点大学的格调,但总体上讲这一历史进程应当最终使更多的人拥有较高的格调才是合乎逻辑的。
二、新世纪需要怎样的大学理念?
德国的教育学家布鲁姆在对大众化教育进行批判后,最后这样表白:“我现在仍然相信,只要给予适当的理解,今天的大学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社团和友情会聚的场所。无论人类社会怎样发展变化,我们的思想发展和政治进步与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对我们的服务卓有成效,人类事物的存在使它们得以发展。”因而,这些批判应当构成大学大众化的动力之一,而不应是对大学大众化的否定。我们呼唤能够引导大学健康发展的新的大学理念。
理念属于意识形态,大家心目中的真善美标准不一样,因而就会发生大学理念的冲突。美国在其大学理念上就百家争鸣:哈佛是一个标准,高贵的人文博雅传统;斯坦福又是一种理念,道地的美国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偏偏专攻形而下,以科技领先自豪。一条查尔斯河绵延数里,比肩而立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各为其主,不屑攀比。加州伯克利和斯坦福在旧金山湾区各霸一方,你出你的前卫风头,我搞我的实惠硅谷,道不同,不相为谋。美国的大学各有各的个性,你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比较。风格千姿百态,适应不同的需求,迎合人们的各种偏好。
我们能不能也像人家一样在大学理念上百花齐放?各个大学按照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类型性质,发展出自己独家的大学理念和评价标准。北大人文博雅,尽出风流;清华尽管科技导向,与国际接轨;再创几所传统书院式的华人理念大学,让每个大学都有个性发展的机会呢?笔者认为在大众化教育时代我们应该提倡“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
三、“人格本位”的渊源和现实意义?
“人格本位”是对“人格本位”教育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是一种教育理念,教人做人,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品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及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等。其与思想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等相融通。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原理,对人才成长的规律多元化研究,使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它追求的是各种素质的优化和高度的统一。
国内最早完整提出“人格本位”理念的是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他认为“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1912年1月,蔡元培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指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后来他又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对完全人格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1912年7月,蔡元培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指出:“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他反对“牢守几本教科书”以注入式教学的方法,强调学生自学与自我研究,充分体现了完全人格教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蔡元培对“完全人格”的界定是:完全人格是知、情、意三个方面的统一,他说:“发展人格者,举知、情、意而统一光明之谓也”。完全人格是“群性”和“个性”的统一,他说:“盖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适以相成,是今日完全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教育之任务,在发现一种方法,能使国民内包的个性发达,同时使外延的社会与国家之共同性发达而已矣。”养成完全人格就在于德、智、体、美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共同发展,这就是蔡元培实现完全人格教育的“五育并重”的主张,后来,他又将“五育并重”改称为“四育和谐”,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方面的和谐。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这样评价中国的这位大学校长:“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并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蔡元培入主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面貌一新”。他的大学理念与实践对后来我国的大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华民族的教育复兴、文化发展和时代转折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大学理念主要包括:一是“完全人格”、“诸育和谐”;二是“教育独立”、“大学自治”;三是“思想自由、兼容并蓄”;四是“倡明学术”、“倚重研究”;五是“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观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可以说我国的大学生所接受的仍是“知识本位”的教育,我不能偏激地完全予以否认。但时代在进步,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已不是知识教育所能解决的了。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失业者,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
越来越多的人切身体会到大学生知识教育的重压和大学生个体发展中非智力因素的缺失。
因而,在今天看来“人格本位”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德国大学改革的先驱洪堡曾认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研究高深学问”,而后是否应“学成任事”?今天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是无法否定的,15%乃至50%,任何社会也不需要这么多专门从事高深学问研究而不“任事”的贵族。
爱因斯坦反对把学校简单看作提供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机构的观点,认为“生活的要求太多种多样了,不大可能允许学校采用这样专门的训练”,而“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大众化的大学教育更应当摒弃狭隘的贵族情调,在给人提供高雅精神熏陶的同时,还要传授予人安身立命的工作技能,这是日后那些高雅精神所依附的现实基础。大众化的时代大学早已必须承担职业培训的义务。因此,新时代的大学应该将塑造优秀人格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优秀人格包括:有理想、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意志力、自信心、诚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也包括有特长,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耐挫心理承受力等等。
“人格本位”教育鼓励大学生将创业的激情、能量投入到竞争中,充分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依存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平等、诚信地与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打交道;成为主动学习者和研究者,良好的思维品质、自学能力、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理性精神,独立思考,追求高水准,具有优异的心理品质。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贱,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能从容应付变化与挫折,勇于承担责任,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知识结构上,视野宏阔,知识面宽广。在技能上,一专多能,触类旁通。于现实中求职谋生乃至开创新的局面,将以一专多能为前提达到跨越发展。在思维方法上,由于未来发展竞争的加剧、优胜劣汰周期缩短,这就要通过求新求变求异来谋求发展,要有预见性,有发现和解决现实与理论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达到很高的标准。
怀特海曾说过:“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任务在于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大学的职能在于使你为了原则而抛弃细节。”要实现这种大学的理想,在专业训练之外简单地补缀一点点“通识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因而也重要的是重建大学的“人格本位”理念。要使这种精神理念贯注到大学的教学、管理、校园文化等等各个方面,有了这种精神理念的支持,最琐碎的技艺训练也会变成一种崇高的人格陶冶。真诚地呼吁我们的高校教育能在教学为己任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德,引导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大学生走正确的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蔡元培(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项贤明.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理念.南京:江苏高教,2001.
[3]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缪青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6]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主编).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7]爱因斯坦(马小兵等选编).理性中的灵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8]怀特海.教育的目的[A].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