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浙江省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对策

对浙江省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对策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大学生中拥有手机者不在少数,随机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浙江高校拥有手机的同学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五分之四强,且随年级的上升有明显增长趋势。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浙江高校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但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学生中月消费最高的达到1000~2000元,而最低的只有300~500元。

对浙江省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对策

李鸿浩 滕吴敏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 310014)

摘 要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消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脉搏,解读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我们对浙江省大学生进行一次消费现状的调研,同时对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问题消费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浙江 大学生 消费 现状

一、调查背景和现状

调查背景:本次问卷调查时间为2004年5月。在杭州、金华、丽水、温州、宁波等地选取了32所大学发放问卷15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270份。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8.3%,女性占51.7%;大一占23.9%,大二占25.2%,大三占28.3%,大四占22.6%;独生子女占60.9%,非独生子女占39.1%。主要集中在课后人流量最多的时间内发放,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问卷中涉及大学生消费的各种问题,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大学生消费的现实状况。

(一)生活费用来源及收支概况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88%的同学选择了父母,14%的同学选择了贷款,5%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11%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2%的同学还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然而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且来源趋向于多元化。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这一群体内部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在问及“每个月生活费数额”时,有9%的同学少于300元,55%的同学少于500元,28%的同学少于800元,5%的同学少于1000元,另外有不到2%的同学大于1000元;大一到大四的生活费用在不断提高,大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20.8%)的每月生活费在400元以下,到大四生活费在每月400元以下的约为7.0%,有9.5%大四学生的生活费超过1000元每月。

手握如此多的现金,同学们是否能把握好自己,合理分配并有计划地使用呢?对于理财能力的结果却令人堪忧。约有74%的同学有超支情况,更有8%的同学总是出现“财政赤字”。

(二)消费理念及费用的分布情况

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除了伙食费用以外,再让我们看看其他费用的分布情况:学习、日用品各20%以上倒不足为奇,而休闲娱乐也以23%与之分庭抗礼,可见大学生课余生活之丰富。分别占11%和7%的服饰和手机的消费,让我们觉得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形象,更急于跟上时代的步伐。4%的爱情投资加上11%的友情投资,表明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人际关系了。

1.手机、电话等通讯费用

在通讯费用方面,平均而言,每位手机用户每月消费76元,每位同学每月要打掉54元的电话卡(包括201卡及IP卡等)。目前,大学生中拥有手机者不在少数,随机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浙江高校拥有手机的同学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五分之四强,且随年级的上升有明显增长趋势。

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不仅存在而且颇严重。

2.电脑与网络消费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拥有率还是比较高的,其中有44%的大学生拥有电脑。当问及对电脑的要求时约70%的同学选择了经济实惠型,20%的同学选择了笔记本电脑。总的看来,大学生购买电脑与专业和年级有关,更与经济实力有关。

3.其他休闲及娱乐方面

旅游在大学生消费娱乐项目中占有一定比例,但因费用较高,平均每人一年一次左右,其实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以及合适的价位同学们还是很愿意去旅游的。美容、理发等消费支出,也是现在浙江高校大学生的一大趋势,特别是女生,去做美容的次数越来越多,学校的理发店确实不能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学生几乎都在外面消费,这方面的消费占5.3%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令人担忧。

二、调查数据分析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层次多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

(一)消费层在一定程度上两极分化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浙江高校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但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学生中月消费最高的达到1000~2000元,而最低的只有300~500元。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尤其是那些家庭富裕的,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他们的行为会对贫困学生产生一定压力,久而久之,会对一些学生的心理及个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储蓄观念淡薄,没有经济独立意识

调查中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

三、调查结论和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出浙江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发育期,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加少量理性的消费观。我们尤其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就是引起社会上大多数犯罪的根据和原因,对于浙江高校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强自我的独立意识,培养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综合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最佳的解决方案也许只有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严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费上限,也会是个不错的方法。

(二)努力克服攀比心理,大力提倡勤俭节约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需要去争,生活上次于别人,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在大学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其次,一些社会媒体宣传让我们中的某些人头晕目眩起来,过度的宣传让高消费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种子,我们在摒弃这些夸张的广告的同时,也要督促媒体尽量做适度的宣传。

(三)在高校中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在高校中开展消费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消费道德教育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比如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消费者技巧技能,提高大学生对不科学消费的抵抗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举办系列消费知识专题讲座,发挥学校社团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如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消费教育落实,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浙江高校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浙江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新变化,部分学生消费缺乏理性,学生的消费还存在不成熟性阶段,因此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2]李明娟.透视大学生贫富差距现象[N].山东青年报,2004-02-18.

[3]张进辅.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