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感受的述评
——来自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的调研报告
王 伟 詹忠云 董华青
摘 要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校园生活最满意的事和最不满意的事。以工大朝晖校区为个案,学生的感受有时相当一致,但我们又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一是对同一事项,学生感受强烈但反差很大;二是对一些事项,多数学生并无强烈反应,而少数学生则反应强烈。对学生的强烈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对待,这仍然是学校工作活的灵魂。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感受 校园文化
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如何,我们尝试接触这一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请学生发表看法。第一个问题:在校园内,你最满意的事?第二个问题:在校园内,你最不满意的事?在工程类学生中调查了283人,在人文社科类学生中调查了261人。统计的结果耐人寻味。
一、工程类学生对朝晖校区校园生活的感受
工程类学生对朝晖校区校园生活的感受,明确表明他们最满意的事,按肯定人数的多少排列,依次为:
1.校园环境
2.寝室管理
3.人文文化
4.食堂
5.网络中心
6.师资力量和图书馆
7.教学设施和课程安排
工程类学生对朝晖校区校园生活的感受,明确表明他们最不满意的事,按表态人数的多少排列,依次为:
1.食堂
2.后勤服务和网络中心
3.教学设施和课程安排
4.图书馆
5.寝室管理
6.校园环境
7.人文文化
8.校园安全
从上述排列,我们得到下列印象:
第一,在校园生活中,所谓满意不满意的学生的感受并不一致,这从最强烈的感受,诸如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表态中鲜明地显示出来。这一部分学生认为最满意的事,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最不满意。由此可见,要使所有的学生都满意,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
第二,在工科类学生中,朝晖校园生活最满意的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校园环境、寝室管理和人文文化;最不满意的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食堂、后勤服务和网络中心。而校园安全,没有一人感到最满意,却有5人表示最不满意。
二、人文社科类学生对朝晖校区校园生活的感受
人文社科类学生对朝晖校区校园生活的感受,明确表明他们最满意的事,按肯定人数的多少排列,依次为:
1.人文文化
2.校园环境
3.师资力量
4.食堂
5.教学设施和课程安排
6.图书馆
7.寝室管理
8.后勤服务
人文社科类学生对朝晖校区校园生活的感受,明确表明他们最不满意的事,按表述人数的多少排列,依次为:
1.人文文化
2.图书馆
3.教学设施和课程安排
4.师资力量
5.食堂
6.校园安全
7.寝室管理
8.后勤服务
上述排列,我们得到下列强烈印象:
第一,在人文社科类学生中,朝晖校区校园生活中最满意的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人文文化、校园环境、师资力量;最不满意的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人文文化、图书馆、教学设施和课程安排。而校园安全,仅有一个人表示最满意,却有9人表示最不满意。
第二,在人文社科类学生中,对人文文化的满意度分歧最大。认为“最满意”的人数居第一位,多达103人;认为“最不满意”的人数也居第一位,多达66人。对教师力量的满意度分歧也严重,认为最满意的人数居第三位,为19人;认为最不满意的人数居第四位,但却多达24人。在最不满意的事中,列为第四,却比在最满意的事中列第三的绝对量还要多。这说明人文社科类学生对人文文化和师资力量的关注程度高,但却反差很大。
第三,人文社科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满意度分歧较小,有73人表示最为满意,只有5人表示最不满意。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分歧也较小,有40人表示最不满意,只有6人表示最满意。
三、工程类学生和人文社科类学生对朝晖校区校园生活的总体感受
在朝晖校区校园生活中,综合工程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生明确表示他们最满意的事,按肯定人数的多少排列,依次为:
1.校园环境 121人
2.人文文化 116人
3.寝室管理 34人
4.师资力量 25人
5.食堂 24人
6.教学设施和课程安排 16人
7.图书馆 12人
8.网络中心 11人
9.后勤服务 4人
10.校园安全 1人
在朝晖校区校园生活中,学生明确表示他们最不满意的事,按人数多少,依次为:
1.食堂 102人
2.人文文化 73人
3.图书馆 67人
4.教学设施和课程安排 64人
5.后勤服务 40人
6.网络中心 35人
7.师资力量 26人
8.寝室管理 22人
9.校园环境 15人
10.校园安全 14人
在朝晖校区校园生活中,学生明确表示最满意的事与最不满意的事,往往在同一件事上持最满意和最不满意两个极端的感受。现求出最不满意与最满意人数之比,依次为:
1.校园环境15÷121=0.12
2.人文文化66÷116=0.602
3.寝室管理22÷31=0.709
4.师资力量24÷19=1.26
5.图书馆67÷12=5.58
6.教学设施与课程安排64÷16=4
7.食堂102÷24=4.25
8.后勤服务40÷4=10
9.校园安全14÷1=14
几点结论:
第一,学生对朝晖校区校园环境满意度最高。校园环境建设已显成效,学生的感受分歧最小,正面肯定者占明显优势。
第二,学生对人文文化非常关注。持正面肯定态度的人数明显多于持否定态度的人数。这说明人文文化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还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在545人中就有10%以上的人最不满意,值得重视。
第三,学生对我校寝室管理的满意度也比较高。最不满意者多针对安全问题而发。
第四,工程类学生对我校师资力量无强烈感受,而人文社科类学生则有强烈感受,最满意的有19人,最不满意的有24人。这说明人文社会类教师力量参差不齐,学生感受反差很大。
第五,学生对图书馆的反映主要是阅览位置严重不足,学生抢占阅览位置。对馆藏的反映不大,也有最满意者。可见,新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很正确的决策。
第六,对于教学设施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设施建设上;对课程安排也多是针对人文社科专业,也有几位同学对体育课有跑步测试感到“很不满意”。
第七,对食堂的反应主要在菜价上,有近1/5的同学最不满意;但也有24位同学“最满意”,他们认为工大食堂花色品种还是令人称道的。
第八,后勤服务,这里指的是小后勤服务,诸如小修理之类的细节,在545人中就有40人最不满意。但也有4人“最满意”。
第九,校园安全问题,在545人中有14人最不满意,但也有1人最满意。这十多位同学多是针对身边事有感而发。所占比例不高,但值得关注。
最后,对学生的感受,要做具体分析,尤其是最满意和最不满意两个极端的感受。既不能以偏概全,见到风就是雨;又不能漠然视之,不思改进。有的是成长中的喜悦,有的是成长中的烦恼;有的是学校正在解决而尚未见成效的问题,如图书馆和人文社科迁屏峰校区;有的是学校着力解决已见成效,如校园环境和人文文化等;有的则需加强与学生沟通与改进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