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国内外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国内外背景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楚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原因、历史,对于更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重要意义。在活动课程精神的演进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课程综合化走势强劲,“综合活动课程”受到重视。我国在汲取活动课及活动课程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摆到了重要地位。在新课程体系中,我国基础教育活动类课程和其他课程门类一样,将有重大变化,原先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的活动课将更名为“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国内外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计划中的一门新课程,它不仅有强烈的现实基础,也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从以往的“活动”、“活动课程”到今天学校教育领域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清楚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原因、历史,对于更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重要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一)国外活动课程的历史发展

国外活动教育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1)

1.活动教育思想的萌芽(古代时期-中古时期)

在西方,活动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在斯巴达,为了造就体格强壮的武士,非常强调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如“五项竞技”;而在雅典,不仅要培养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造就自由、和谐的公民,学生除了要学习“五项竞技”,还要在音乐学校、文法学校学习音乐和阅读。

到了中世纪,教会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整个教育呈现出一派死气沉沉的局面。中世纪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和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诞生了中世纪大学,开展了一些为教会所禁止的游戏、体育和辩论等活动。一些新兴的世俗学校也允许学生开展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为教育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以维多利诺(Vittorino da Feltre)、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蒙田(Michel Eyquemde de Montaigne)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对中世纪封建教育的批判中表明了他们对活动教育的观点。他们反对摧残儿童的强制性教育,反对纯书本学习,提出应尊重儿童的个性,把儿童当儿童看待,主张让儿童通过观察、游戏、考察等活动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

2.活动教育思想的发展(近代时期)

活动教育思想在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迅速发展起来。卢梭崇尚自然主义教育观,主张教育要遵从儿童的天性,适应儿童自然发展的过程,服从儿童发展的“永恒法则”,以儿童的天性为中心。他主张将儿童放归自然,精心组织一系列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智力。他强调的精心自然教育的手段就是经历实践,让儿童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后来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福禄倍尔(Friedrich Froebel)等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教育理想。

3.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化(现代时期)

伴随着欧美“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活动课程得以发展成形。杜威(John Dewey)是当代活动教育的集大成者。为适应19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杜威等人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对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竖起了“儿童中心主义”的大旗。提出了“经验即生长”、“经验即生活”、“经验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他主张开展有利于儿童生活的各类型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儿童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决定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决定因素。这些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是“从做中学”,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与探索取得知识与经验。教育应以儿童及其活动为中心和基础,学校教育的作用就是传递、交流和发展经验,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去尝试、体验。他的“从做中学”和“活动-经验课程”,极大丰富了活动教育的内涵,推动了活动教育在实践中的发展,对当时和以后欧美教育乃至整个世界教育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经验课程”理论和各国教育改革相伴相随,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思想或方法很快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影响。引人注目的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前苏联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学”;流行于欧美的“自由活动”;日本的“特别活动”;中国台湾的“乐群活动”等。在活动课程精神的演进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课程综合化走势强劲,“综合活动课程”受到重视。我国在汲取活动课及活动课程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摆到了重要地位。

(二)我国活动教育思想的发展

在我国先秦诸子百家中,较为明显提出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是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把“行”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他所倡导的知行统一观为我国的活动教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

其后,数千年极端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受到很大限制。直到清末形势有所改变。一些维新人士为富国强民,抵御外侮,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各级学堂增设一些音乐、美术及体操课,但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完成读经、修身的需要。

直到民国成立之初,学制变革,中小学允许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但多以训育为目的,且缺乏系统理论作指导。真正对活动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的是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12)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3)他提倡的“生活教育”基本内容大致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所谓“活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反对埋没人性的死教育,反对读死书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内容包括:(1)儿童健康教育(包括体育、卫生等学科);(2)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常识等);(3)儿童自然活动(包括动物、植物、理化等);(4)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5)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作、写、说等)。这些思想都对后来活动课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和讨论课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我国也特别重视开展课外活动,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班会活动、队会活动、团组织活动以及科技文体活动十分活跃,也为1992年我国设置活动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成为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的必要基础。

面对21世纪社会历史发展的新形势,我国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体系中,我国基础教育活动类课程和其他课程门类一样,将有重大变化,原先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的活动课将更名为“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其他学科课程一样,作为小学至高中各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其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课程体系的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的发展,它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设置,标志着我国活动类课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活动类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地位的提升是有其原因的。

二、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原因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为克服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而提出来的。(14)

(一)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

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时代特征以及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助于我们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

1.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东西方冷战格局的打破,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整个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的世界要求具有全球化意识的“全球人”,它对社会成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交往与合作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而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多元价值观以及交往与合作能力不仅是在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中培养起来的,更需要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出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正是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它要求人们具有信息意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价值观。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仅仅依赖书本知识的课堂讲授是难以适应时代要求的。因而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强调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中小学生必备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课程计划则要求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基本要素来加以设计,这也正满足了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3.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日益呈现出“学习化”社会的特征。学习化社会强调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人学习的基本背景,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学习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关注其实践能力的发展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其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它是重视人的价值的时代,是思考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的发展前景的时代。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具有资源意识、环保意识以及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现行课程教学的弊端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改革现行课程的局限性的要求,它的开设对克服这些局限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程目标的单一化

现行课程的培养目标虽是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来设计的,但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获得与掌握即认知目标,对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没有重视。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课程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在课程目标上,突出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课程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现行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际,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入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作用。

3.学习方式单一

现行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学生主动性难以得到调动和发挥。新课程改革把转变学习方式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改革目标之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顺应时代要求,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践类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呈现出回归儿童生活、追求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开设了这类课程,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可以有所借鉴。

(一)美国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各州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大多开设了综合实践类课程。美国中小学倡导“基于设计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美国国家教育经济中心(National Centre on Education and Economy,NCEE)于1988年制定的“应用学习(applied learning)”领域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实际应用学习的活动形式和目标。规定有五大要素,九大能力。五大要素包括问题解决、交流手段与方法、信息手段与技巧、学习与自我管理手段与技巧、与他人合作手段与技巧。九大能力指: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与信息;安排和组织资源;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使用数学思想与技巧;使用技术;随时根据需求进行教学;理解和设计(生产)系统。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上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5)一是,主题探究或课题探究。这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范和步骤,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它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自然现象或问题研究和社会研究两类。二是,社会实践学习。它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三是,生活学习。它是与学生生活能力、适应能力相关联的实践性学习,包括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和生活科技与创造活动。

(二)日本中小学的“综合学习时间”

日本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中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2002年底,日本文部科学省在修订新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又将“综合学习时间”改为“综合学习”。它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日本社会国际化、信息化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关心社会的态度。其总体目标有三个: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社会性以及作为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意识;二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探究活动的态度,并尽量思考自己的生存方式;三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和同情他人的情感和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这种活动课以学科综合学习为基础,强调必须渗透国际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教育和健康教育四大基本内容。在学生活动评价上一般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等。

(三)我国香港地区的课外活动课程化

在香港特区,活动课程在各科的《课程指导》和《课程纲要》中仍被称为课外活动。但随着教育的发展,课外活动的内涵有了极大的发展,课外活动课程化已见端倪。

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为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香港政府在教育上加强德育的同时,试图通过课外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身心得到愉快和满足,从中学习做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改进与人相处和沟通的技巧,获得组织和领导能力的训练。其活动主要项目有:(1)体育,(2)艺术,(3)学术,(4)兴趣,(5)服务。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起辅助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香港课外活动项目逐步进入课堂,上课前后的活动在增加,校外活动校内化,利用假期安排活动的时间在减少,课外活动朝着课程化的方向前进,并且前进步伐较大。(16)2000年5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制定了《二十一世纪教育蓝图》,对香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出了七条原则:(1)从强调知识的灌输转变为注重学生如何“学会学习”;(2)从偏重学术转变为多元化的全人辅助;(3)从固有的科目框框转而推行整合性的学习;(4)从以课本主导的学习模式转而采用多元化的教材;(5)社会支援教育,教育跑出课堂;(6)从学校传统的上课时间表观念,转变为综合而富弹性地编排学习时间;(7)取消过早分流,为学生提供了解自己的性向和发掘自己潜质的机会。在以上改革方案中,明显体现了加强课程活动性和实践性的基本思想。

(四)我国台湾省的“综合活动学习”

我国台湾省于1994年颁布了新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和《国民中学课程标准》,1999年又颁布了新的课程纲要,为小学、中学设计了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被称为“综合活动”。“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作为七大学习领域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7)家政与生活科技活动;乡土艺术活动;辅导活动课程;团队活动。

家政与生活科技课程总目标在于“培养日常生活所需之家政与科技素养,增进学生在科技社会中生活调适、价值判断、问题解决和创造思考的基本能力,以及勤劳、合作、爱群和服务的积极态度。”

乡土艺术活动课程涉及“乡土艺术活动了解”、“乡土造型艺术”、“乡土表演艺术”以及“乡土艺术展演”等具体的实践活动。该课程标准规定了调查、了解、参与、展览、表演等学习活动方式,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挖掘乡土艺术的课程资源。这一课程强调学生的综合艺术实践,它与音乐等学科课程具有质的区别。

辅导活动课程包括“学习辅导活动”、“生活辅导活动”、“生涯辅导活动”三方面。其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认识与指导、参观、演练与实际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经验分享。这类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涉及到处理人与自我关系的问题。

团队活动的基本课程目标在于发展合群心性,培养自治与领导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加强道德实践;统整并融贯各科学习,增进应用、思考、判断力与创造力等。课程标准建议的团队活动项目包括学术类、艺术类、康乐类、科技类、运动类、服务类和联谊类。各类活动项目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操作与实践,其中科技类以探究为主,服务类则涉及社区服务、学校服务、老人服务、育幼服务、交通服务、生活纠察服务、环保服务、爱盲服务(即助残服务)等。其具体活动形式有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生自治会活动、学校例行活动等。

从以上各类综合活动中可见,“综合学习活动”涉及思维、创造与研究能力;现代社会生活与适应能力;人际技能;社会参与和实践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人生或生涯的自我建构等多方面。

除此之外,其他国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均有重视。英国国家课程标准注重社会研究和设计学习,社会研究围绕公民的形成以及突出的政治、道德、社会、文化问题设计实践和探究主题,设计学习强调信息技术和综合艺术等方面。法国课程标准在强调多元化综合学习方式的同时,注重跨学科学习,强调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我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应充分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立足于本国、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地开展下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更好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问题讨论]

1.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在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怎样产生的?

3.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趋势是什么?

【注释】

(1)《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第56~57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6页。

(3)田慧生 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4)靳玉乐,田继万主编:《教学改革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5)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3~114页。

(6)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7)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2001年6月8日。

(8)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2页。

(9)陈树杰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9页。

(10)陈树杰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5页。

(11)靳玉乐主编:《活动课程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2页。

(12)靳玉乐主编:《活动课程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7页。

(13)《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70页。

(14)郭元祥,伍香平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15)郭元祥,伍香平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9页。

(16)以下资料源于:香港中学课程标准,1999年。

(1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活动课课题组编著:《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