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校企结合的内涵
职业技术院校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校企结合,是落实这种办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1]。眼下,职业技术院校及政府有关部门,对校企结合的重要性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认识。然而,校企结合的现实却远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校企结合的力度不够、校企结合的模式单一。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全面认识校企结合的内涵,有利于校企结合的深刻化、运作模式的多样化。
一、高等学校的专家到企业兼职或任技术顾问——内涵之一
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企业用于产品研究和开发上的人力和投资是极为有限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研究开发人员50%以上集中在企业,如美国1988年为76%,我国大约仅有27%的研究开发人员分布在企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投入研究与开发经费所占比例都在50%以上,如日本高达82%,中国企业投入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比例不足24%。[2]差距之大由此可见。中国企业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如果只靠企业自身力量,难免杯水车薪。因此,中国企业借助于外界科技力量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就成了许多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等学校的相关教师更是企业外部科技力量的主力。以人力资源为中介,将企业需要与高校教师职能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企业需要利用高校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三大职能中,又正好包括了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这样,就为校企结合提供了绝好的契机。这种涵义的校企结合,主要表现为:通过高校的技术专家为生产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设计新产品,改良旧设备,学校一方为企业一方服务,企业给技术专家相应的报酬。
对于这种涵义的校企结合,可用模式1表示: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花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是企业的经营法则。所以企业聘请的高校科技人才一般不会太多,而且对科技人才的专业方向、科技水平、研究开发能力的要求甚高。企业往往倾向于聘请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并习惯于把眼光投向普通本科院校,更青睐重点本科院校。目前,就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来说,能满足企业要求的造诣较深的专家可能并不多,在企业外聘的科技人才中,一时还占不了半壁江山。
模式1的校企结合,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作用似乎不大。从大面积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的角度来说,对高校的积极意义也并不明显。然而,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力求成为这种模式的主动者。要动员合适人员主动深入到企业中去,寻找科研课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借以展示自己,用自己的成果引起公众的注意。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个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又能逐步提高整个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二、企业支持职业技术院校,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和师资——内涵之二
实习是由学校组织学生在社会真实环境中,以学习和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情感、缩短专业与职业距离为目的的职业实践活动。实习的环境是真实的职业环境,而不是虚拟的职业环境。一般来说,这种环境只有相关的企业才具备。因此,职业技术院校的实习,必须得到企业的支持。
实训是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有教学活动,指为达到专业技能目标,通过专门的训练设施和场所,在教师或师傅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专门的训练设施和场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外经验表明,职业教育投资是普通教育的2.48倍[3]。
高等院校筹措资金的方式有:政府财政性投资、学生学费、银行贷款或社会集资、企业或个人捐助、校办企业赢利等。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的实力还不雄厚,在世人眼中,办学前景也不是一片光辉灿烂,银行方面出于投资风险的考虑,不太愿意把大额款项贷给职业技术院校,社会集资的难度也较大。越是名气大的大学,越是知名教师多的大学,捐助者越愿意捐助,国内还没有任何一所职业技术院校能与名牌大学媲美。对绝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来说,成规模、高效益的校办企业,目前似乎还是一种奢望。1999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9%,远低于世界5.2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0%的平均水平,其中只有19%用于高等教育,[4]用于高职教育的投资更是捉襟见肘。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学费又不能定得太高。所以,对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来说,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实训设施和场所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借助有关企业的条件完成或部分完成实训任务,就自然成了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的选择。
总之,实习和实训,尤其是实习,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此种涵义的校企结合,可用模式2表示:
这是当前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结合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的校企结合中,主动权在企业一方,企业能否支持、支持的力度多大,主要取决于企业。学校一方往往比较被动,选择的余地小,甚至学校为了得到某些企业的支持,不得不支付一定的实习费用。
企业是经营实体,而公办职业技术院校是准公益单位,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学校不可能支付与企业的支持等价的费用。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从而得到企业的深度支持。
措施一:政府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明确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义务,同时按一定规则适当减少企业税。
措施二:对支持学校的企业,政府以适当方式,如在学校和企业所在地的主流媒体上,公示XX企业为XX学校的实习基地。这样可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措施三:通过多种途径,唤起和提高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部门、各阶层以及每位公民对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等的认识,尤其是帮助企业寻找和认识校企结合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措施四:给予企业“订单”培养的特权。社会举办的高职教育无法直接为某一家企业培养和输送完全具备企业个性特征的人才,而“订单”培养可以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要求,并且学生学习期间会经常受到该企业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对将要供职的企业产生先天的亲切感和文化认同。企业的特权体现在,与学校共同(不是一般的参与)负责制订、实施、检查和调整专业计划,共同选择和编制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共同拟定培训方式和时间。
三、找出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结合点,使双方自愿为对方服务,从中获取包括经济利益在内的己方利益——内涵之三
把为对方服务视为己方的义务和责任,将对方视为影响己方利益的重要分子、合作伙伴,就能全方位地、深入地考虑对方的需要,急对方之所急,想对方之所想——企业全面地、周到地(而不是敷衍地)配置带教人员,精心地(而不是马虎地)安排实习岗位,科学地(而不是随意地)提供学生生活、学习条件,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获得最佳的实习效果;学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知道企业的发展方向,认识企业的文化,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问题,体谅企业的难处,主动地利用学校专业多样、教师理论扎实的优势,为企业建设出谋划策,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道,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种双方相互服务的高水平校企结合,一般来说,其形成的前提是学校与企业双方都能充分认识这种结合对彼此的积极意义。
对学校的积极意义:①实习、实训是学生形成专业技能、职业情感必不可少的方式,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尽人皆知的,无需赘述。②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③有利于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和文化,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营造与企业相融的校园文化。④有利于了解企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市场需求信息,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对企业的积极意义(这往往被企业所忽视):①经过实习,学生会对企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产生对企业的感情。在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里,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关注企业,无形中扩大了企业未来的联系范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②实习生是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劳动者,身为实习生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是无需报酬或报酬低廉的,因此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③在市场经济中,人的真诚和单纯愈显重要。学生是相对纯洁的群体,融入企业之中的学生,会以他们为人的真诚和少受世俗污染的单纯,影响企业人员,净化企业风气,调节、改善人际关系。④引起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对企业的关注,促使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选题贴近企业,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⑤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不仅要进行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还要进行包括提高在岗劳动力在内的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企业员工的培训成本很高,校企联合培训,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培训成本。
这种涵义的校企结合,可用模式3表示:
这种全方位双向服务的高水平校企结合模式,现在对绝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来说,还只是一种理想。学校、企业、政府、社会诸方面都应该为广泛地实现这种模式而努力。
四、学校优秀教师、企业技术专家、教育研究机构有关研究人员组成课程开发机构,共同设置各门专业开设的课程门类,拟定专业和课程目标,选取课程内容,制订课程编制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内涵之四
课程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只有极少数的中小学参与课程改革的试点,大多数中小学只需要实施课程改革的方案。但是,对于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职业技术院校有自主设置专业和制定课程计划的权利,因而职业技术院校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重要的是课程改革的主体。
应该说,几乎所有的职业技术院校都认识到了自身课程改革的主体地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院校一级的课程改革还处于比较落后和肤浅的阶段,如缺乏科学论证地设置课程门类,随意选用教材,拼凑校本教材。
课程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是学校一方之力所不及的。对于课程开发,学校的优势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特征,熟悉教学的实际运作,精通专业理论。学校的缺陷,一是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职业情感特征等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专业实践,而这恰恰是企业的优势;二是不熟悉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术,这又恰恰是教育研究机构的优势。只发挥了学校优势的是一般水平的课程开发,发挥了学校和企业或教育研究机构优势的是较高水平的课程开发,只有发挥了学校、企业、教育研究机构三方优势的才是高水平的课程开发。高水平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需要学校、企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因此有必要由三方组成专门的课程开发机构。根据国外经验,三方人员的比例以1∶1∶1为宜。
上述结合属于校、企、研三者的结合,其中包含了校企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校企结合的拓展。这种涵义的校企结合可用模式4表示:
这种模式的校企结合,值得职业技术院校高度重视。
五、双师型教师,既可由职业技术院校专业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锻炼后获取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担任,也可由企业本科学历以上的专业人员经培训后获取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或由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内涵之五
古训“名师出高徒”,教育经验表明,“学生是璞玉,优秀的教师雕琢优秀的学生”,“双师型教师可以培养出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的学生”。无疑,双师型教师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前提。双师型教师从何而来?双师型教师的含“技”量如何保证?
现有专业教师大多由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担任,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只有极少数具备与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如执业医生资格证、会计资格证、律师资格证),这极少数持有职业资格证的大学毕业生,也不可能全部都充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因此,大学毕业后直接担任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的教师中的绝大多数,需在成为教师后获取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是获取职业资格的重要条件。职业经验的积累必须要有职业环境,职业技能的形成必须要经过反复练习。而企业才有相应的职业环境和经常的练习机会。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要深入到企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积累职业经验,形成职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获得了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如果长期脱离企业,经验会淡薄,技能也会退化。而且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情况也会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获得了职业资格的教师,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锻炼,以此维持双师型教师的含“技”量。
双师型教师也可从企业中引进。随着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状况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科技人员愿意从事教师职业。这为职业技术院校从企业引进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扎实、热心教育的高学历技术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提供了可能。只要职业技术院校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这种“可能”就能变为现实。当然,从企业引进的人才,要接受岗前培训,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对于学历不高,但具备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也可吸纳为兼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某一环节的工作。
无论上面的哪一种情形,都需要学校和企业的相互理解、协调和合作。此种涵义的校企结合,可用模式5表示:
这种模式,应该成为充实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最佳模式。
六、职业技术院校创办生产和服务性企业或大型企业创办赋有企业个性特征的职业技术院校——内涵之六
学校创办生产、服务性企业的意义是:①为学生的实训、实习创造条件。②方便专业教师经常性地从事专业实践,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③促进学校的人事改革,减少学校的运作成本,解决人员分流问题。做大、做强的校办企业,还能为本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为社会上的合适人员提供就业机会。④校办企业的赢利是学校筹措资金的方式之一。⑤有利于获取较多的市场经济信息、技术进步信息和人才需求信息,以此促进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以及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⑥促使学校管理者树立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意识,增强效益观念。
学校创办企业和发展企业应处理好几个关系:①企业类型、特征与学校专业、特色的关系。企业的创办和发展要和学校的专业建设,尤其是强势专业建设协调一致,以专业促企业,以企业助专业。企业的发展要和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优势,发挥专业教师的特长,发展生产,改善服务。在发展和改善服务的过程中,锻炼专业教师队伍,培养拔尖人才。②企业规模与教育质量的关系。校办企业要发展,但不能盲目扩大规模,更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换取办学规模的扩大,否则就会本末倒置。③学校人员分流与企业人员结构的关系。④企业面向市场与服务学校的关系。⑤企业运作与学校管理的关系。等等。
历史已经表明,政府、社会和企业应该“职能分明”。政府和社会的职能不恰当地分解到企业,或者企业的职能不恰当地被政府和社会取代,都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计划经济时期,许多企业举办了学校,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其中不少成为了企业的沉重负担,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并不能得出企业一定不能办学校的结论。若企业出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而不是违反市场运作的行政指令),创办适合企业的学校,那么这种企业办学校就是有价值的,政府和社会应该支持。
企业创办学校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一是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二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企业确实需要大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三是企业创办的学校要具备其他职业技术院校不可替代的企业个性化特征。可见,即使有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也并非都有必要创办学校。
以上涵义的校企结合,可用模式6概括:
模式6
在模式6中,“”,可以说是职业技术院校谋求
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慎之又慎。
综上所述,深刻的、模式多样的校企结合,需要对其内涵有全面认识,也就是说,全面认识校企结合的内涵是校企结合深刻化、多元化的必要条件。校企结合深刻化、多元化的充要条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传统等诸方面。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结合体系的构建,无疑必须有教育界、企业界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桂青.拓展高职高专生就业瓶颈.中国教育报,2003.9.10.
[2]游光荣.中国科技国情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01~102,138~143.
[3]黄世汇.试论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切入点.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4]吴松,沈紫金.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8,3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