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刻领会学院办学指导思想

深刻领会学院办学指导思想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系目前是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成员单位。大气科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品牌建设专业,2门专业核心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

深刻领会学院办学指导思想 率先实现教学科研并重发展

李国平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办学指导思想统领学院发展全局,坚持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特色学科与其他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对实现学院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大气科学系和大气科学专业作为学院最早的两个系和最早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认真贯彻“以育人为根本,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办学指导思想,各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形成了“风正、劲足、事成”的良好局面。

质量立系。全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识,并将其贯穿在整个办学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好地体现和适应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一系列教学质量管理等制度,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受到学院领导、职能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好评,连续多年未发生教学事故并保持教学零投诉。质量优良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形成了“入口旺,出口畅”的良性循环。我系目前是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成员单位。大气科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品牌建设专业,2门专业核心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气象学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大气科学是学院目前唯一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被批准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人才强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保证。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系通过积极引进与在职攻读学位并举,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明显改善,高级职称(特别是正高)比例名列全院前茅,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教学与科研能力俱佳的师资队伍。主持承担国家级(“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的数量位居全院第一,80%的教师主持有各级科研课题,75%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100%的硕士研究生选题来源于导师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引进的博士来院半年后都能通过竞争申请到院外科研项目。一批教授入选中国气象学会多个学科委员会委员,涌现出一批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标兵”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高校十佳青年教师、学院优秀教学工作者称号的优秀教师,一批教师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优秀博士后等学术荣誉。

特色兴系。通过局校合作、部校合作、所校合作和社校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我系与中国气象局人事教育司、科技发展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四川省气象局,成都区域气象中心,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气象出版社等单位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在人才培养培训、科研项目立项、学科与实验室建设、教材专著建设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并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

视评建为机遇,以评建促建设,真抓实干,再创辉煌,我系有信心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把大气科学学科建成以高原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科学研究为特色,在省内领先、国内有重要地位的省重点学科以及国内大气科学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单位;把大气科学本科专业建成省内具有优势、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四川省品牌专业,国内大气科学及相关领域在一线从事业务、科研、教学、科技服务及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