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校园建设的文化底蕴

论校园建设的文化底蕴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建设是百年大计,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环境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学院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和主题广场——IT广场,是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与IT广场辉映一体,成为学院的主题雕塑,既反映了学院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的办学特色,又是学院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灵魂。

论校园建设的文化底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校园规划建设分析

陈于仲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伊始,就按照大学校园应有的文化底蕴,努力构建一个布局结构合理,环境优美,蕴涵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化校园。

一、校园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学院校园建设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1.1951~1977年为学院建设初创时期;

2.1978~1998年为学院建设发展时期;

3.1999~2006年为学院校园建设跨越式发展时期。

二、校园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1.面向未来同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相适应

按照“适用、超前、继承、创新,建现代化大学校园”的建设思路,校园建设规划要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体现现代化大学校园发展的新趋势,适应我校未来发展的需要。

2.量力而行并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校园建设不能一味求规模、上档次,要与学院实际需求和现实发展相适应,坚持科学、合理地规划,以较少的投入实现最佳效益。

3.重视环保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树立环保意识,坚持教育事业、校园建设、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4.科学分区与协调发展

学院各校区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合理分工、有侧重地建设和发展、科学定位,充分挖掘和科学使用校园的有限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校区学科专业布局,完善各校区的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5.加快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步伐

贯彻国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政策要求,本着“整体分离、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最大限度发挥学校人、财、物、信息等各要素的时空协调,为学院可持续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建设目标

1.建设人文化校园

校园建设规划要贯穿“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重视人的心理,生理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从校园规划到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要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尊重师生、理解师生、关心师生,突出校园的人文情怀、绿色情调和育人功能,为素质教育创造有利的环境。

校园建筑规划格局以功能分区为基本构架,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科技发展区和自然生态景观区五大区域。在校园中心形成由标志性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等核心建筑组成的中心区。中心建筑群与生态环境、集中绿化景观相互辉映。

img4

图1 校区建设规划图

2.建设生态化与园林化校园

以“绿色校园”为理念,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建设具有自然风格的校园,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并以具有文化背景的主题加以命名,利用林木花草,把校园的楼房、道路及亭、台、廊等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的校园。

3.建设数字化与网络化校园

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营建室内外有利交往的空间,建设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数字化校园。

4.建筑风格统一和谐

既展现校园的文化韵味,又体现时代特征,校园建筑要充分体现现代大学理念,显示大学校园自由、开放的特征,反映我院学术传统、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风格现代的建筑群,使建筑艺术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5.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

校园建设是百年大计,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其规划不仅需要考虑现实要求,同时要兼顾未来的发展,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校园规划。

四、校园规划建设中凸现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环境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建设。除“软件”建设外,“硬件”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赏心悦目的园林绿地等等。随着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学院校园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已经建设了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文化景观和雕塑;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校园建筑;人文景观、雕塑、建筑、道路等的命名都体现了成信人的精神,展现学院的文化底蕴,使校园的文化气息和氛围更加浓厚。主要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院办学特色

学院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和主题广场——IT广场,是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图书馆设计形似一颗遨游太空的“卫星”,“卫星”既是高科技的象征,也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晶,又是学院特色专业使用的最先进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的手段之一。图书馆前占地约50亩的IT广场,采用传统和现代思想相结合的异型对称设计,以几何型构想的草坪和花坛布置,两侧配以笔直的林荫大道。这样超大尺度的雄伟设计,传达的思想是对学校、民族乃至国家的崇敬和歌颂,反映的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观念;广场喷泉中央用米色石材设计的大型浮雕“探索”,记录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表达了莘莘学子对未来科学技术的追求。它与IT广场辉映一体,成为学院的主题雕塑,既反映了学院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的办学特色,又是学院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灵魂。

2.校园规划体现传承科学精神

大学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场所。师生在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生活娱乐等活动中,共同批判、继承前人的文化,又共同探索、创造新的文化。因此校园建设规划不是简单的建设进程的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强烈的影响,体现着并表达出一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这就是说,校园规划与建设集中到一点,它要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即一所学校存在的意义和个性。

一般来说,校园的意义和个性是校园环境内涵和校园生活本质的综合反映,这就是说,它是历史的地方文脉的体现,是时代精神和社会思潮的折射。它反映着大学对于人类历史与文化遗产、学校的历史与传统的民族精神和地方精神的尊重与发展;反映着大学的学术性和不同学科的学术特色;反映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从而向人们表达出校园的特定意义和个性。因此,建设者在校园规划中,不仅将学院主题广场命名为“IT广场”,而且将连接教学区、科研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的四条交通大道,分别命名为成信大道、成气大道、成才大道和成功大道,使学生在环境中感悟做人的哲理和人生成长、事业发展的过程:诚信才能成器,成器才能成材,成材才能成功。尤其在成气大道和成信大道之间,设计了特色鲜明的雷达实验基地、大气科学观测场和老校区微缩景观等三个人文景点,映射出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和传承的理念。既是对过去学校历史与传统的歌颂和传承,又是对今日学校办学特色的展示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充分表达了学校各个时期特定的个性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校园所具有的个性,在每个发展时期都将作为校园的主题和文化加以延续,使得发展有序可循,而且充满了活力,这种发展反过来加强和丰富了校园个性。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出发点是要发展和突出校园个性,分析现存的校园个性,才能在校园发展时更容易保持校园文化的延续性、潜在性和统一性。例如清华大学红区的图书馆和理科楼的建设就是这样。相反,丢掉与个性的切合点,谋求发展,就是失去个性。在实践中,在进行新的建设上很难捕捉到文化延续的切合点,这种发展的结果,就是个性的进一步丧失和杂乱无章。因此,校园规划建设离不开历史已经形成的校园文化个性,所以建设必须以这一个性为前提。

3.别具一格的校园建筑折射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是大学的最终目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突出创新。校园规划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应如此。它的布局和硬件应有利于营造创新、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张扬,有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确立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学院的校园规划始终贯穿了这一精神,例如:学院中央核心区是教学区,它由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和科研楼组成,有九个不同的院落构成三大组团。设计吸取了组团化和网格化、集中式和分散式、传统式和现代式的组合优点,达到教学设施集中,资源共享、联系加强的目的,是新校区建设节约用地、节约投资的范例,也是教学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其中,建筑楼群采用了开放式的院落组团形式,打破了传统的系、院独立设置,实现了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各建筑之间外廊连接,提供了全天候的步行系统,便于各科学生的交往、交流和相互促进;建筑组团柱网统一,易于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提高了使用上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大部分建筑属外廊式结构,提高了室内的通风和采光度,不但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教学活动之间的干扰,而且为师生创造了有利于健康的环境。由于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独具匠心,并在实际建设中不断创新,使建筑艺术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折射出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尤其是教学区周围营造的四季分明的园林景点和小品,如梅花园、紫荆园、玉兰园、桂花园、桃李园和芙蓉园等,以及“饮水思源”、“勤学好问”、“金秋圆梦”、“芙蓉出水”和文化广场、静湖学习交流区等文化景观,体现了创新、交流、开放的精神,使教学区的文化气息和氛围更加浓厚。一幢幢建筑,一条条长廊,一池池碧水、一个个人文景观,无一不在起着教育作用,充分体现了尊重师生,理解师生、关心师生、使师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感受到创新精神和人本主义的教育,这也是管理学中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4.校园环境建设表达人文精神

校园规划建设应包含人文精神。大学是一种提高人精神品位的文化机构,大学在注重研究“高深学问”的同时,也要着力于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在强调通识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将人置于浓厚的人文氛围之中。人文氛围的塑造、校园布局、建筑安排、环境美化和人文景观等校园规划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和人文氛围的内容。

高等教育理念中强调对人素质的全面培养,而优美的校园环境,毫无疑问会对学生品格的塑造起到作用。教育观念的变革导致了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创新,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认识所能达到的新的境界,它既尊重人的权利,又尊重自然的权利,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大学校园规划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校园规划设计转变到“以人为本”,注重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营造,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塑像与楼前屋后的景观小品,都应体现办学特色和教育意义,使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打破了以往学科之间的互不联系,强调多学科的兼容性,建筑单体不再考虑以各系(院)为主,而趋向建筑的组团化,以利于各学科师生之间的交流。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当然主要来自课堂、图书馆、实验室,而全面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则要靠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大学校园整体环境的熏陶。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首期建筑完工及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大卫·乔月·况说:“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排排的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实实在在的教育作用,就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庭院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教育。”因此,学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主要设计了以银杏大道贯通校区东西的“文化长廊”——即主景观带。它像一条光彩夺目的翡翠项链,连接有在高校享有盛誉的体育运动区中的体育公园;有以汇聚精英、海纳百川之意的汇海风景区;有围绕图书馆以校友林命名的文化广场,林中还设计了名人廊和河畔书吧,表达的是与名人对话、与自然交流;有寓意学子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山”,即英语岛;有使地方文脉在校园中得到伸延和发展的川西特色“竹海”和体现四季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区;还有连接校区北面象征民主开放、供师生交流的“憩园”风景区。在提倡人文精神的今天,通过人性化的校园环境体现设计者对使用者的关怀,这对于学生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潜移默化的人文主义教育——对人类的关爱。

伟大的思想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环境塑造了人,同时人创造了环境”。这一经典名言不仅道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真理,而且还启示着我们思考当代高等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关系问题。有什么样的大学校园环境,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不仅会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且还会共同产生更新的大学理念。把校园环境看成大学教育的象征,会进一步使我们正视一个事实:校园环境与大学教育是互为表里。校园环境不能离开大学教育精神而存在,而大学校园的环境规划必须体现高等教育理念。

学院的校园建设规划贯穿“以人为本”的宗旨,重视人的心理、生理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从校园规划到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尊重师生、理解师生、关怀师生,突出校园的人文情怀、绿色情调和育人功能,为素质教育创造有利的环境。

5.校园布局具有开放精神

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和社会化的教育,使校园向社会开放成为必然。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校园越来越承担起地区文化资源中心的作用,同时社会也期待着校园研究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校园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开拓型的人才,也需要与社会交流,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学院校园布局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资源共享。在功能分区中,将体育运动区、图书资讯区和科研开发区等组团设立在邻近城市干道和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以利于与社会共享文化设施资源。其次是后勤社会化。将后勤生活区(主要包括学生宿舍、食堂等)交给校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其他集团公司进行开发和管理。后勤生活区在规划建设中相对独立,并连接学院周边社区。三是科研开发。随着高校与社会的合作日益密切,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这部分功能会越来越超出预计。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校园结合部”其实是社会从教育中受益,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在中间地带实习中成长。规划中既考虑预留用地,又顾及校园与社会其他功能区的关系。

实践证明,学院建设规划以建设现代化、高品位的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对建筑外观、环境绿化、人文景观等的设计和建造,体现“成信人”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突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内核,实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大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