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培养优秀人才
李 飞 卢宗元 肖为汉
最近几年,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这给我院的本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也给我院的本科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均教育资源减少,教师面对更多学生,师生比提高了,确实面临教学质量下降的威胁,有质量下降的潜在可能性,但不一定变为质量下降的现实。如何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保证本科的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对我院的本科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目前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三种基本的解决方案: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二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扩招后的实践性教学;三是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些措施都是很好的,但都是从教师角度要求的,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结合我系的实际操作情况,从三个方面谈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优秀人才。
一、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扩招后,学生素质有可能下降了,不过,每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其学习热情没有随扩招而下降,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在大学的熔炉中,将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何引导学生的热情,避免学生的失望情绪。这个问题很重要,剖析我们的四年本科教育计划,就会发现在大一、大二,数学、物理、英语、政治类课程、体育占教学计划的80%左右。学生又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想一下子就学到本领,而这种教学计划状况和学生的期望值相差较大,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急剧下降,所以必须构建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新生一进入校园就培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是加强专业介绍。我们在每个学期开始和结束都要对学生做专业介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在专业介绍中强调数学、英语和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强调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大学不是职业培训学校,必须学习必要的理论,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即高校培养的不是“泥瓦匠”,而是“建筑设计师”。
第二是让年轻教师担任专业辅导员,从教师的角度认识和了解学生,了解其想法和需求。
第三是成立学生科技团体。我系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学生科技团队不断壮大,至今已经发展到20多个(例如小天在线、三叶草、闪晴、晴天、第九网络安全小组等)。科技团队的同学通过各种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激发自身潜力,搞实践,学开发,弄项目,学习建设、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尝试从事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的系统研究、设计、测试、维护和管理的工作,为毕业前沉淀工作经验。在自己积累经验的同时,各科技团队从全系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高年级的底子厚,经验足的优势,实行现身说法,带动低年级的学弟学妹,提前进入专业领域。为此,各学生团队采取滚动方法,实行海报宣传、招新活动和专业知识讲座。特别是在专业知识讲座上,形成了我系独有的特色。学生自己开讲座有着自己独有的优势:(1)学生更了解学生的需求,使得讲座真正能和学生的需要“对口”。(2)学生开讲座,更加通俗易懂,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些团队活动在成为我系办学特色的同时,也推动了我系的学风建设,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四是引导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目前系上学生科技团队成为老师培养项目人才的基地,许多高年级学生在学生团队训练后,积极参加老师的科技项目,这对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有帮助,对低年级的学生也是个很大的触动。同时我们为鼓励老师带学生做项目,给每个带学生作项目的老师一定的经费奖励。
第五是让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亲身体会老师的教学艰辛和建立学生融洽的关系。
第六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和老师共管实验室,让学生的团队人才梯队建设在实验室中发展。
第七是严格管理。为了将良好的学习氛围维护好,必须将破坏这种氛围的害群之马剔出。所以,系上对学习不用功,成绩低劣的学生,坚决开除,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消除学生心中大学是个吃喝玩乐都可以混毕业的地方的幻想。
二、构建一个良好的兴趣培养氛围
具体做法是大赛引导兴趣。团队建设加强兴趣。
我们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系把学生的兴趣融入大赛中,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愉快而自觉地加入知识比拼当中。
根据我系的所学专业情况,我系每年举办两次竞技性的科技大赛:网络攻防大赛和网络组网与配置大赛。
一年一度的网络攻防大赛、网络组网与配置大赛,让我系学生沉浸在一个浓郁的学习、应用知识的气氛中。这种氛围让学生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增加大家对网络知识的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最后反馈到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上。
比赛是以团队之间竞赛开展的,这是一个团队之间的擂台赛,因此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而且团队的建设可以加强兴趣的培养。我们认为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有了好的编程能力,就可以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实践化。所以,我系的学生团队首先从培养和训练新生的编程能力上着手,团队中高年级学生为新生制订学习计划,利用开放机房指导新生上机。学生训练学生的模式,让学生消除了心理隔阂,交流方便,新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好的编程能力为今后理论课程学习的实践化打下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消除了理论的抽象性,巩固了学习理论的热情,而理论的学习又要求好的数学基础,如好的模型的建立,好的模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模型的具体实现又需要好的编程能力,这样学生对数学的重要性和在具体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有了清楚的认识,就会有兴趣学习。就会形成如下图所示的良性循环。
每个团队至少有一个指导老师,这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还密切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师生感情的增强,有益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教育的过程不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老师和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的过程。这样学生有兴趣听老师的课,因为,许多学生都说,我喜欢这位老师,所以喜欢上他的课,在课堂上尊敬他,听从他的安排。
所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兴趣培养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极大的影响。
三、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就业指导氛围
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就业指导氛围的目的,就是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保障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率。所谓高质量的就业率,是指学生毕业后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且薪水较高。这是对学生的负责,对学院的负责。
如何构建高效率的就业指导氛围,我们采取两种方式:到企业实习、与企业合作成立定向培养班。
1.企业实习方式
目前,全面面向市场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取代了以前的“统招统分”体制。由于当代大学生工作经验不足、所学专业单一、面试经验少等因素。很多学生面临着择业、就业难的局面,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联系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如新加坡新波公司,法国智乐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等共同合作培养学生,将大四的学生派到这些企业实习,通过企业的检验和纠正,促使我系学生提高知识结构水平,加强团队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同时积累经验。这些合作使我系学生得到这些大公司的工作经验,为往后的工作机会创造优势,为顺利进入政府、国防、金融、公安和商业等重要部门从事网络开发或网络设计与配置维护工作,奠定基石。
2.定向培养班方式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现实中,学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脱节,使得企业在招聘学生过后,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毕业生进行重新培养后再上岗,这也是现在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大胆创新,把学生的“培养权”交到知名企业手中,让他们来培养选择需要的、满意的人才。
例如,四川某公司与我们合作,首先,该公司针对我系毕业生,召开“宣讲会”,本着双向选择的理念,向学生介绍本公司的情况以及本次招生活动的基本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就今后的课程设置、学习管理、培养考核、签约等问题向同学们做了详细说明。第二,通过笔试和面试的专业招聘形式,确定了一批毕业生进入该企业实习;第三,指派专业人士为学生授课,包括日语等语言类培训、专业方面的培训以及提供专门的企业项目给毕业生等一系列培训,按照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毕业生。第四,经过培训过后,根据实习的情况和最后的专业测试,以及学生志愿,最终确定签约人员。
这种模式不仅让企业选到了满意的人才,也让所有进入该班的学生积累了经验和能力,更为学校就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途径,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除了上面所述两种方式,我们认为IT行业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其中技术的创新速度也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面对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往往有滞后性。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那么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也很容易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技术上与时俱进?我们在大四的课程设置上预留新技术课程,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聘请名师及企业成功人士,介绍当前技术现状,以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让学生所学知识紧紧跟踪技术前沿,能在毕业后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为学生构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实战”能力,扎实的理论功底,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祖国输出IT业真正的优秀之才。
参考文献
[1] 郭勇义.以行业背景凝炼特色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6/21
[2] 姚宜新.浅议大学管理者应确立的办学理念.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6
[3] 黄达人.大学的使命、精神与声誉.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6/21
[4] 高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集团经济研究,2004/07
[5] 对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的探讨.高教论坛,2003/03
[6] 当代高等教育应以人为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01
[7] 彭频.国内外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05
[8] 李国.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模式改革新探.河南社会科学,2006/05
[9] 刘建国.工科院校面向大工程观的教育改革.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10] 李居参.教学型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立意.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11] 费玉莲.提高工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03
[12] 许桢英.工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