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一词是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译过来的,它是由美国学者伍尔夫(W.wulf)在1988年提出来的。在弄清这个概念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图书馆,什么是数字化。
●什么是图书馆
关于图书馆的定义有许多,一般从狭义来说,图书馆就是按照特定的任务和性质,有目的地收集各种知识载体即文献,并将这些文献分门别类地陈列在特定的物理空间中,提供给读者使用,以实现收藏文献、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图书馆常常被喻为信息中心、知识宝库。
●什么是数字化
数字化(digitize)的含义是指通过计算机可识别的“0”和“1”这两个数字来表现万物的各种存在方式,也就是说所有的文献可以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用数量多寡和顺序不同的“0”和“1”来表现各种各样的知识或文献。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关于“数字图书馆”一词,目前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最典型的有以下一些说法:
I.数字图书馆是经过处理的信息集合,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其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并通过网络存取。
II.数字图书馆是使众多而又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存储处的电子物品的全部内容。这些电子物品包括网络化的文本、图形、地图、声频、商品目录以及科学、企业和政府的数据集;此外,还包括超文本、超媒体等组成部分。
III.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有着纸质图书馆外观和感受的图书馆,但在这里资料都已经被数字化并存储起来,而且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还能通过复杂和一体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为用户提供先进的、自动化的电子服务。
IV.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是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储,以网络查询和传播的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
V.数字图书馆是提供资源(包括专业人员)的组织,目的在于搜集、构建、存取、揭示、传递、保管大量的数字化作品,并保证其时间上的持久性,从而可以被特定的群体方便而经济地加以利用。
VI.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图书馆内部业务高度自动化的基础之上,不仅能使本地和远程用户联机存取其OPAC以查询传统图书馆馆藏(非数字化的和数字化的),而且也能够使用户通过网络联机存取图书馆内外的其他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图书馆。
VII.从社会需求和技术条件分析,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和本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构建一个有利于产生影响新知识(知识创新)的资源、工具和协作环境,这种作为环境的数字图书馆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数字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更是一个促进信息获取、传递、交流的知识网络。
从以上各种定义中可以看出,由于学科背景和认识角度的不同,对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从学科背景来看,计算机界认为“数字图书馆与现有的印本图书馆没有任何关系,它实质上是‘信息库’的概念,数字图书馆要解决的是海量信息的存储与检索问题,特别是多媒体检索问题”;而图书馆界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的图书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印本文献的数字化与数字化资源的融合,数字图书馆要解决的是收集和建立数字化资源并有效地提供信息服务。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主要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是从个体的、相对独立的图书馆(有相对独立的馆藏、馆舍和专业人员队伍)实体的角度来认识;另一个是从广义的、社会整体性的角度来认识。
(2)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概念
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概念还有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等,但是在学术界讨论最多的是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
早在1975年R.W.Christian就出版了Electronic Library:Bibliographic Databases:1975~76这一著作。书中虽只谈到电子形式出版的资料库,但首次提出了“Electronic Library”一词。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电子图书馆概念刚开始萌芽,但尚未引起广泛讨论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著名图书馆学情报学家F.W.Lancaster在其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专著《通向无纸情报系统》和《电子时代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中描绘了电子时代图书馆的面貌与前景,但他本人并未明确提出电子图书馆这一术语,但正如书名副标题所反映的那样,这是一部关于图书馆自动化在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华盛顿大学四所大型图书馆中应用和开展情况的专著。根据对所掌握的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首次对Electronic Library这一概念给出明确定义的人是F.E.Dowlin,他在1984年出版的《电子图书馆:前景与进程》一书中写到:“所谓电子图书馆是一个提供存取信息的最大可能性并使用电子技术增加和管理信息资源的机构。”Dowlin所描述的电子图书馆主要还是图书馆自动化的内容,即书目的生成、联机检索等。任何一种概念的提出都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基础,电子图书馆概念的提出摆脱不了时代的烙印。那个时代的电子图书馆是一种概念,一种扩大了功能的、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以电子出版物为主体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书目型与全文型相结合的存储结合、相互关联的索引结构和全文查找功能等,此时电子图书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但是随着电子图书馆概念的延伸,技术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它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逐渐趋于一致。在目前,欧洲偏向采用“电子图书馆”,而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则偏向采用“数字图书馆”。
●虚拟图书馆
较早提出虚拟图书馆的是美国学者卡耶(Gapen D.Kaye),它在1992年的一篇论文中把电子图书馆定义为“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种方式”,他没有将虚拟图书馆看成是一种图书馆形态,而只是将其看成是用户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种方式,从定义上看他并没有否定传统图书馆的继续存在,而且还肯定了传统图书馆具有收藏信息载体、作为可以“远程获取”的文献来源的功能。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关系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在目前,虚拟图书馆的概念已经逐步被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所取代。
●无墙图书馆
无墙图书馆是人们对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类似概念的比较形象的提法,概念的界定不是很严格,既可指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也可指虚拟图书馆。现在已经基本不用这个概念了。
●网络图书馆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一种新的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资料库——“网络图书馆”正逐步形成。所谓网络图书馆,并非一种实体的图书馆,而是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的地理界限已经被打破,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利用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由于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都及时加入到互联网,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
实际上网络图书馆主要强调信息获取手段的网络化,强调网络信息环境或空间,是对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种通称。
(3)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文献内容数字化
I.馆藏文献内容数字化
采用数字技术,将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包括印刷型文献、缩微制品和视听资料的内容逐步实现数字转换和处理,并存储在大容量、高密度的存储装置中,采用数字图书馆有关数据存储和标识技术,对数字文本、图像、视频、音频进行分级存储,用调度系统把它们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II.电子出版物的加工处理
电子出版物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等。这些出版物是电子排版文本格式,只具有浏览功能,没有检索功能。因此,对这一类已数字化的出版物要进行格式转换,同时,要对数据元对象和内容、章节、目次进行标识,以及对内容进行分类、主题标引,用超文本技术,把它们与正文链接起来。经这样处理后,电子出版物才具有检索功能。
III.网上下载的数字化全文处理
网上下载的数字化全文,如果采用PDF(一种通用的电子资料文本格式标准)文件,就不必对数据进行转换,如果全文采用纯文本格式,则要对其进行格式转换。这样,才能与馆藏文献数字化格式一致,并且有浏览、查询、检索功能。
文献内容数字化处理,包括馆藏文献、外部电子信息资源、网上资源和非网上资源的数字化和技术处理,要有目的、计划,要根据用户需求、馆藏的基础、馆藏重点发展计划、馆藏特色和地区或全国合作计划等因素来确定。
●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数字化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各类文献信息的加工、采集、存储、检索、传递和业务管理,推动了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实现了对传统文献的管理。进入数字图书馆阶段,主要利用计算机来管理多媒体文献信息资源,特别是对视频图像和音频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加工、处理、图像检索、音乐选播和多媒体传输,从而使多媒体文献信息增值。管理的内容包括多媒体信息数字化,数字化信息的标识与描述,组织规范性加工与存储,存取服务的管理,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等。最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建成具有管理功能的数字图书馆。
●一座极大的信息资源宝库
数字图书馆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现代迅速发展的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的重要基地。所以,一个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规模必须达到相当大的程度,才能体现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尤其是信息增值。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已实现数字化的信息规模达到300TB(TB为亿万字节),相当于1500万件文献。因此,数字图书馆是一座巨大的信息资源宝库。资源可包括本馆、本地区、全国各类型图书馆和信息系统的资源,也包括因特网上各类型信息系统的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存储、检索、传递网络化
数字图书馆已远远超出了传统图书馆界定的场所,它是通过互联计算机网络,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网上资源有效地链接起来,超越了时空的约束,使用户或读者在网络所及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多种方式获得所需文献信息资源。
●广泛的可存取性
数字图书馆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一个超大型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可与地区网、国家网、国际网互联,使用户可获得馆内外的大量信息资源。广泛可存取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资源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二是不论什么人都可在网络所及的任何时候、地点获得所需资源。外国人称为“信息存取自由化”。因此,网络不仅是数字图书馆具有广泛存取性的基础,也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特征之一。
●资源共享性
借助网络,各图书馆可相互交换数字化的馆藏,包括机读目录、电子出版物,也可使用户自由交换各自的数字化馆藏,以补充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所以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可包括想要包括的世界信息资源,成为全世界共享信息的资源库,这是理想化的数字图书馆特征。
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形式去存储大量的信息并能对存储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操作,如收集、选择、组织、检索、提供访问接口、信息保护等。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服务项目的用户化是D-Lib的重要特征。Internet是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数字图书馆实质上是依托于Internet而存在的图书馆,它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4)数字图书馆的功能
数字图书馆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用规范化的方法来整理加工信息资源,供用户使用的机构。为完成这一目标,一个局域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应具有自身的功能体系。
数字图书馆具有搜集信息、组织信息、管理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等功能,这一点同传统图书馆一样。不同的是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对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集成,把当前大量的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将它们组织起来在网上提供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