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热点
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研究[20-34]
(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必要性研究
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在高校中处于“边缘化”状态,身份介于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之间,没有合适的角色定位。一些管理者认为辅导员工作谁都可以做,在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中也忽视了辅导员专业背景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承担多重角色的任务,班级管理、安全教育、党团建设、公寓管理、心理疏导、文明监督、社团工作等,甚至还要承担催缴学费、教务管理、行政事务等任务,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因而疏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研究,导致辅导员工作缺少鲜明的职业特征。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伴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生源结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学生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层次、个体差异、心理问题等愈加复杂,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就业方式等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和独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独立、规范,越来越需要专门组织和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化对辅导员本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通过职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通过辅导员的职业化培养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成为专家型的育人工作者,这是辅导员工作由事务管理向育人转变的关键。
(二)影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因素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认识上的偏差和制度上的短视行为没有把辅导员当作职业。
不仅国家职业分类中没有把辅导员列为职业,很多教师、领导,甚至不少辅导员自己也没有把其作为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有些人把其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岗位,有些人把其视为一般的行政人员,认为辅导员干几年可以,长期干下去造成“干部”积压,今后不好安排。大多数学校的辅导员,由于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理论功底不深,工作起来不能得心应手,对师生中的一些敏感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难以站在理论高度予以准确解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辅导员的频繁流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长,给工作造成损失,也给辅导员的培养带来极大不利,影响了学校投入的积极性,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化成长。
(2)岗位角色不明和队伍建设目标不清没有把辅导员当作职业。
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就是所有学生的事都是辅导员的事,学生出问题也往往归咎于辅导员。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辅导员。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等校(院)级机关都可以支使辅导员。辅导员变成了“通信员”、“消防员”,每天疲于奔命,工作做得多,思考得少。由于认识不统一,无有效的保障机制,造成专职辅导员在职业上、组织上无归属感,严重地影响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3)考评机制不完善、前途不明确、分配政策不合理影响辅导员向专家化发展。
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管理由学院负责,专门工作任务则安排在学工部等职能部门,人事管理由人事处负责,任用、选拔、提升、流动则在组织部,致使辅导员长期处于多人使用、少人培养的状况。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正处于成家立业和经济困难期,社会的贫富分化,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职称、待遇相对较低,工作辛苦,无疑使辅导员们的事业心受到影响。辅导员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大都缺少再充电、再学习的机会,存在职业枯竭期现象,工作热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实现途径研究
(1)转变思想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关系到教育本质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能否落实、能否取得实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为辅导员减少工作困难,提高对辅导员工作地位的认识,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提供必要的保障。
高校应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使其责权利统一;在角色定位上要由事务管理员向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在工作方式上要由传统经验型向学习研究型转变,多学习、多研究、多思考、多总结,与时俱进,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工作,处理问题。
(2)完善管理机制。要坚持严格的标准,完善选拔任用制度;加大培养力度,完善培训制度;强化绩效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实施辅导员资格认定办法,凭资格证上岗;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学校应全盘考虑辅导员的出路问题。在辅导员工作3~4年后,根据本人意愿,一部分可保送读研深造,一部分可转岗,还有一部分继续留任。学校应考虑他们的职称职级评定问题,政策要向他们倾斜,可单设辅导员职务序列的职级评审办法,在辅导员序列中设初级岗、中级岗、高级岗,产生一批教授级辅导员,为专家型、职业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3)加强领导保障。学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统筹规划、安排这项工作。尤其在辅导员岗位职责、理顺工作关系、政治待遇、人员选聘与出路等环节上要加强领导,保障有力。学校要拿出专项经费用于辅导员培训,支持为辅导员进行交流、学习而设置的学术阵地的建设。要优化辅导员工作的硬件环境,创造工作便利条件,尤其是现在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进网络、进公寓,一个办公无纸化的新时代正在到来,学校要为辅导员实现现代化办公提供应有的后勤保障和便利条件。
二、辅导员队伍角色研究[35-44]
(一)辅导员的角色冲突
(1)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冲突。辅导员处于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结点位置”,来自领导、教师和学生的不同期望都指向他们。学校领导期望辅导员所带学生政治素质高、思想稳定,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校长注重校纪校规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校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也不一致:教学管理部门期望辅导员的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组织部门强调党建是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期望辅导员配合他们做好党建工作;学生工作部门对辅导员提出综合考核指标,期望辅导员在时间结点内完成各项任务;保卫部门要求辅导员协助做好校园治安工作。这样,辅导员成了各种相互冲突角色期望的焦点,也因此深受困扰。
(2)渴求自尊与缺乏认可带来的冲突。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工作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和团建、评奖评优、违纪处理、学生集体和组织管理、课外活动的指导、学习与成才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心理健康的一般咨询与辅导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身的投入和奉献太多,他们很希望学生能理解他们,社会能尊重他们,学校能重视他们,但是在现实中,辅导员的高投入、高付出,并没有带来高回报,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
(3)职责的弥散性与成果的无形性引发的冲突。辅导员的职责具有弥散性的特征,辅导员工作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不断地扩张的性质,辅导员的联系方式是24小时开通的。但是辅导员的工作成果却是无形的,因为教育活动是一种群体性社会活动,辅导员个人很难说清楚自己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方面究竟取得了哪些确切的成果。这就形成了辅导员希望看到角色扮演成果的需要与角色扮演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
(4)角色责任与个人发展方向引起的冲突。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如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成了每个辅导员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而在现有体制下,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没有带来学识能力的显著提高,反而逐渐迷失在每天重复的工作中。目前辅导员的现状可能会在将来的就业中失去竞争优势,难以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搭建好一个平台,这就使辅导员角色面临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眼见学生中涌现大量棘手的问题不能不管;另一方面,这种费心劳神的工作状况又有悖于个人事业的发展。
(5)个人能力、观念与角色需求不符引起的冲突。辅导员身兼多重角色,面临多方面的角色期望,辅导员承担着价值传播的职责,强调正面引导甚至灌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日益多元化。辅导员作为社会的一员,自身的价值观念与教育学生应传递的价值观念不可能完全相同,尤其是当自身的价值观念与学生价值观念相对立时,辅导员既要维持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又不得不对学生的观念表现出某种宽容与理解。这会给辅导员带来一定的角色困扰。
(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李晓明[45]认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是: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思想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职业导师;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分析及对策研究[46-56]
职业倦怠是指职业者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和角色冲突下在心理上的一种极端反应。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长期以来在各种工作压力和角色冲突下,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职业倦怠。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主要在四个方面:(1)提高职业素养迫切性与队伍非专业化的矛盾;(2)完善人格的迫切性与价值选择困惑的矛盾;(3)实现自尊需要迫切与角色认同缺乏的矛盾;(4)创造成就需要强烈与发展非职业化的矛盾。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有:(1)才智枯竭。主要表现为辅导员的空虚感,工作往往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理论功底不深,在工作中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学生工作的需要,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够集中等。(2)生理耗竭。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是多部门管理,任务多头下达,人头管理由学校各院系负责,工作任务则由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宣传部等多部门下达,万线最终全穿在辅导员这一根针。(3)情绪衰竭。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对辅导员的工作时常觉得负荷沉重,容忍度低并对生活冷漠、悲观,缺乏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等。(4)人格解体。以消极、否定甚至麻木不仁的态度待学生,总是试图减少或拒绝接纳学生,常常用标签式语言去描述学生,对学生工作表现出冷漠、厌烦的情绪。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评价下降,常出现消极怠工,使工作机械化。(5)低成就感。全身心地投入与实际取得的效果的差距引起辅导员的心理困惑。辅导员由于自身的投入和奉献很多,他们很希望学生能理解他们,社会能尊重他们,学校能重视他们,但是,长期以来辅导员的辛勤付出很难得到学生的理解、学校的重视和社会的尊重,这往往容易造成他们的失落与自卑,表现为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下降,创造性降低,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1)构建和谐的环境,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环境对人是有影响力的。辅导员队伍的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和谐的团队环境。
(2)搞好职业文化建设,树立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形象,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形象。通过职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增强从业人员对岗位的认同和对自己的认同感。明确辅导员的职业使命,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形成专业工作理念。提高辅导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工作的内涵,树立起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职业形象。
(3)明确岗位职责,做好工作设计,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就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有相关规定,主要是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学生行为规范及学生组织建设的管理、就业指导及帮困助学的服务等。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反馈制、工作公开制、绩效考核制及工作追踪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从而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同时,要引导辅导员做好个人的目标设计。
(4)加强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承受能力。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需要,结合其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进修计划,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培训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在短期或长期的工作中提高承受能力,满足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期望,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产生积极工作心理。要平等、真诚地对待辅导员,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大力表彰辅导员队伍中的优秀典型,使他们看到前途与希望,增加其成功体验的机会。
(5)建立良好的职业前景。辅导员的职业前景主要体现在职称提高和职务提升两个方面。在职称评定上,要建立单独的辅导员职称评定系列,制定与辅导员工作实绩相结合的评定标准。要培养一批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修养的辅导员专家、学者,专心地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辅导员的职务提升上,要把辅导员作为高校后备干部的“蓄水池”,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6)积极运用自我调适的杠杆,做好个体转变。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减少职业倦怠,辅导员要做好自我调适。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因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而产生职业倦怠;二要做好积极归因,让自己成为更加内控的人,将挫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减少挫折感;三要乐于接受变化,学会适应各种变化,积极挑战工作中的各种变化,从观念上认可,在行为上接受,并向积极方面转变;四要安心本职工作,从内心热爱本职工作,形成内在推动力;五是掌握好的身心放松方法,通过静坐、自我催眠、生物反馈术、肌体放松术等,使自己的心理系统恢复平衡,个人的潜能得以发挥。
四、辅导员心理健康研究[48,57-63]
(一)当前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
(1)职业精神的失缺。高校政治辅导员由于诸多原因,往往导致逐渐不热爱本职工作,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疏远学生;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学生缺乏宽容,容易出现小题大做、过激反应,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对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得过且过,牢骚满腹,讨厌甚至排斥工作,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出现职业倦怠、职业精神缺失。
(2)社会适应失范。在高校由于辅导员地位不高、待遇较低、工作量大,十分辛苦,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及生活态度的改变,都对辅导员的内心造成强烈的冲击,引发内心冲突,加剧了辅导员不适应的程度。
(3)人际关系失调。有些辅导员在交往中常出现人际关系不佳的情况,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易于与同行发生纷争,与学生产生对立,与领导关系紧张,易于引发自卑、妒忌、埋怨、畏怯的不良心理。
(4)心理失衡。一些辅导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易于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乃至形成嫉妒、愤懑、抑郁、妄想等灰暗低迷的情绪。甚至于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的状态,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性格反复无常,管教方法不一,令学生无所适从,甚而出现违反教育原则的行为。
(5)生理健康失常。当辅导员面对压力事件或情境时,神经系统和腺体会进行一系列活动来对抗或逃避,如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胃蠕动减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多等,身体各器官进入备战状态。如果压力过多过大或持续过久,而个体难以承受,则容易导致身心耗竭状态,如精神缺乏、身体虚弱、抗疾病能力减弱,容易出现偏心痛、紧张性的头痛、胃肠不适、失眠、幻听、幻觉等身心疾病。
(二)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
目前高校辅导员产生种种心理压力,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高强度的工作负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不断扩大,学生群体复杂,进而出现了高校教学、管理资源的紧缺。辅导员工作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内容涉及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安全稳定、学生党建、学风建设、校园文化、社团管理、社会实践、宿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贫困生工作、催交学费等,工作千头万绪、琐事繁多。繁杂的工作任务、多重角色的冲突,加之工作范围越来越广,来自各方面的指令不断增加,给辅导员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
(2)高危性的职业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学校、院(系)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而政治辅导员则是直接责任人。各类危机具有突发性、人为性及群体互动性,辅导员始终在高度关注、密切注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批独生子女成了学生主体,这部分学生是家庭重点保护的“独苗”,心理脆弱,自理能力差,自律意识弱,因恋爱问题、就业压力问题、贫困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会随时引发校园危机。面对种种可能影响稳定、安全的问题,辅导员整天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随时随地需要赶到“出事”第一现场,直接指挥处理。辅导员长时间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中,势必导致身心的疲惫、心理疾病的产生。
(3)高标准的素质要求。随着高教改革的发展,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提出了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型的高素质要求。辅导员“专业化”实质上就是指辅导员应具备完成其工作职责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辅导员“职业化”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应经过专业学习与培训并达到任职基本要求,即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的知识及具有较强的理论政策水平,并要建立起辅导员职业准入、考核、晋级、淘汰等机制。“专家型”辅导员,应该是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与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勇于创新,具有对思想教育发展的前瞻能力。
(4)高期望的价值冲突。辅导员刚入岗时工作热情、干劲大,能全心身地投入和奉献,他们很希望学生能理解他们,社会能尊重他们,学校能重视他们,让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重教不重管”的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现象,轻视辅导员的地位。学生认为辅导员不像专业教师一样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只懂说说“大道理”,“不学无术”;出于管理的需要,辅导员对学生提出要求和限制比业务教师多,难免触及学生利益,导致部分学生在情感上抗拒辅导员、行政上惧怕辅导员、学术上轻视辅导员;领导重视不够,重业务而轻管理,加之辅导员出路迷茫,大都无专业课程可上,无科研课题可做,经济收入比同期专任教师低,涉及自身利益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机会空间都比较小。期望值的不能满足往往容易造成他们的失落与自卑,从而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
(三)缓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对策建议
(1)合理减轻工作负荷。高校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配足配齐专职辅导员,让辅导员所管理的学生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各高校要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条例,使辅导员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骨干与助手职能。要规范学生事务,明确事务性工作的时间、程序、要求等,使事务性工作“简单化”、“信息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让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教育管理朝科学化方向健康发展。
(2)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辅导员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必须注意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圈,学会认识接纳自己,了解尊重他人。要敢于正视和接受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对自尊心有威胁的各种挑战,处理好与同事、学生、领导的关系,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人们和睦相处,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在能力。
(3)调适自我心理情绪。面对客观压力,辅导员要学会积极的应对之策,合理地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要注意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养成开朗的性格、开明的思路、开阔的心胸和敢于解剖自己的气度,遇事保持冷静,要砥砺意志,增强抗压性。自我调适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心理重负,走出心理困惑的误区,享受生活,快乐工作。
(4)优化其成才的环境。人才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宽松、和谐、催人奋发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为人才搭建一个发展平台,创造条件为其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就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落实待遇,政策保障。第一,制定专门的职称、职务政策;第二,纳入学校干部培训序列,强化培训;第三,合理分流,解决出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