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自身存在问题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许多新进辅导员刚上岗只看到队伍的分流、人员的转岗和借助学历深造而转教学岗位等现象,工作缺乏长远打算。正是因为人员流动过快,短暂的工作期限使很多辅导员缺乏工作热情,责任心欠缺,不能专心研究业务,不能脚踏实地的工作,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辅导员队伍更换频繁,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很多辅导员已经在岗位上做了多年,已成了专家型的辅导员了,但是看不到职业前景,发展空间渺茫,被迫转岗,也有较多的辅导员刚熟悉辅导员工作就因职称晋升、学历深造等原因消极怠工而转教学岗,“岗位留不住人才,跳的越早越好”已成为很多辅导员的心得,刚上任的辅导员又对学生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影响开展工作的针对性,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学习辅导、就业指导、党团活动等工作难以正常有效的展开。
二、结构不合理
辅导员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
(1)知识结构不合理
独立学院辅导员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求辅导员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及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但由于部分管理者认为辅导员不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只要有起码的学历起点就可担任辅导员,导致辅导员队伍成员知识结构搭配不合理现象,由于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很少有时间充电学习其他相关知识,但如果不具备较强的理论素质和职业技能是不可能处理好和解决好学生管理中的问题。
(2)年龄结构不成比例
从目前来看,辅导员队伍大多很年轻,调查显示(图4.7),独立学院辅导员中30岁以下的占辅导员总数的82.23%,41岁以上占0.00%,这些年轻的辅导员工作有热情、有干劲,但是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和工作经验,缺乏富有经验的老辅导员的传、帮、带;工作时间不长,对工作内容了解的不全面,不够深入。短期而言,有些辅导员难以担当思想政治教育重任;长期发展看来,最终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失衡,年龄层次减少,老中青合理的梯队难以形成。清一色的年轻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弊端多: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高度的责任心,知识储备不够,社会阅历欠缺,经验不足,缺乏人格魅力,起不到主心骨和带头人的作用,与学生工作难度加大的形势不相适应。
(3)从职称结构看,独立学院辅导员职称偏低。调查显示(图4.8),在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方面,未定级占21.48%,初级职称占46.67%,中级职称占28.89%,副高级职称占2.96%,正高职称占0.00%。
图4.7 年龄结构调查图
专业技术职称有严格的硬性指标:年授课学时、科研、论文等。由于辅导员一般不承担业务课,加上平时繁重的学生事务工作,使得他们在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发表方面相比其他业务教师没有优势,所以在职称评定时处于劣势。从整体上来说辅导员职称偏低,初级职称占很大比例,中级占中等,高级职称更少。
(4)从学源结构看,独立学院辅导员中“近亲繁殖”的现象严重
据笔者调查几乎每所独立学院都有相当比例的辅导员是直接留校担任的,这样容易被原有的工作机制牵绊,不利于工作过程中创新思路,不利于辅导员的群体文化建设,更不利于对学生的指导。从学源结构调查图(图4.9)显示留校直接任教的辅导员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占了42.22%,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
图4.8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称情况调查图
三、心理压力大,承受能力较差
笔者对辅导员进行压力调查时,“您在工作中的压力有多大?”调查结果见(图4.10)。
辅导员心理健康是辅导员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能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也是辅导员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辅导员心理素质好,心理健康,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出热爱工作、积极上进、乐观自信、勇于创新等良好心理状态;反之,就会出现失落、焦虑、抑郁,甚至心态失衡、精神失常等严重心理问题。对7所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调查显示26.09%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52.17%认为压力“较大”,21.74%的人认为压力“适中”,认为压力“较小”、“非常小”、“没有压力”的人都为0.00%。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导致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问题。
图4.9 学源结构调查图
图4.10 “您在工作中的压力有多大?”回答结果
图4.11 “我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以有效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回答结果
从(图4.11)可知辅导员的对自身承受的压力能有效的缓解,45.83%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能够有效的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
表4.1 “您觉得工作中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两个方面”结果调查表
“您觉得工作中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两个方面”结果调查表(表4.1)显示辅导员的工作量大是辅导员的压力的主要来源,职责不清和任务难度大也占了相当的比重。所以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点应考虑这些方面。
(1)量大而重复性的日常性事务耽搁了辅导员自身的专业发展
经常听到辅导员抱怨“职称评定的资质条件没有时间完成,职务晋升渺茫。”这些情况导致了辅导员的工作倦怠和热情缺乏。有的辅导员达到一定年龄,职务无进展,职称上不去,而由此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情绪低沉,对学生没有感情,对工作没有激情,缺乏处理问题的积极性和化解矛盾的进取心。
表4.2 “您在工作中遇到的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回答结果
在调查过程中当问题“您在工作中遇到的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什么?”时,有38.89%的人员最关心个人的发展前途与出路,还有较多的人员回答“负荷过大”,占了17.78%。
(2)突发性事务让辅导员产生心理浮躁和心理焦虑
学生事务无小事,面对纷繁复杂的突发性事务经常让辅导员六神无主、焦急忧虑,情绪不稳定、浮躁不安,容易激动,甚至在教育学生时不能有效地控制情绪等;有的辅导员认为从事学生工作责任大,尽管工作细心、但稍有不慎便会承担较大的突发性事务的责任。
(3)认知偏差所引发的心态失衡
有的辅导员自认承担责任大,事务多,付出多,回报少,地位不高,一旦期望值不能如愿,而产生心理或心态失衡。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调节或解决,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态失控,消极怠工。有的辅导员自认能力与业绩都比同事突出,而同事职务得到提升,由此产生受挫心理,就有可能导致心态失控,产生不切实际的离职或转岗等念头。
图4.12 “辅导员的地位怎样?”调查结果
从(图4.12)可以看出,被调查人员只有4.35%认为辅导员的地位较高。还有56.52%人认为辅导员的地位有待提高,共有39.13%的被调查人员认为辅导员的地位较低或根本没有地位。所以如何在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过程中提高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地位相当重要。
四、整体综合素质问题
(1)政治理论水平相对不足
由于独立学院建校时间较短,早期发展沿袭了母体学校的发展模式,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独立学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把精力放在建设和培养师资队伍方面,忽视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加之不少管理者认为辅导员工作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任何人都可以做,谈不上做科学管理。
据调查,多数独立学院在招聘员工时倾向本校已有招生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多数为与思政专业相距较远的其他专业人员,从而使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管理的知识结构,政治理论水平相对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
(2)少数辅导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
再者独立学院局部辅导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职业道德的定义是:“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化,在职业活动有序进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辅导员肩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但局部辅导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a)部分辅导员缺乏职业道德。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辅导员职业理想模糊,历史责任感淡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水准有待提高,个别辅导员忙于提升学历职称,忙于摆脱当前的工作岗位,在学生工作特别是育人方面消极怠工,对学生的切身利益不闻不问,对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心理关心甚少。(b)部分辅导员责任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平凡的辅导员工作应发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目前大多数辅导员都有较强的责任心,但仍有些辅导员责任心缺乏,比如在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优秀毕业生评选、就业信息传达、奖学金、助学金评选等方面没有做到位,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不关心、对贫困学生状况了解甚少。(c)少数辅导员工作原则性不强,作风不够严谨。日常事务工作量大,经常出现在政治学习、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公寓管理、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多方面时应付了事,随意度大,少数辅导员把社会上的庸俗之举,例如:拉关系、走后门、重人情、搞交易等用到了师生关系上。
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绩效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辅导员不认为辅导员的整体工作很出色,图(4.13)显示37.50%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的整体绩效是不高的,所以解决辅导员的整体绩效问题是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图4.13 “我觉得我们学校辅导员队伍整体工作很出色?”调查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