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这一范畴。策略性知识实际上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通过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可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一、策略性知识的含义
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策略性知识这一概念来源于布鲁纳在人工概念研究中提出的认知策略概念,指个人在解决思维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这一范畴。梅耶也认为策略性知识就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实际上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也是在概念和规则掌握的基础上,将概念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和练习相似或不同的情境之中。它与一般的程序性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策略性知识是学习者用来调控自己的学习和认识活动本身的,其目标是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一般的程序性知识则是完成某种具体任务的操作步骤,各种一般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和运用都要受到策略性知识的指导和支配。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特别是能促进或改进因学习策略掌握不好或智力发育迟滞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第二,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教师通过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可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三,有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跨世纪需要的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终身有用的东西。信息时代,个人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而掌握获取知识的策略才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