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教育书社

北京教育书社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自我封闭的教育体系受到冲击,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1947年,国际教育局开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1969年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组成部分。澳大利亚政府于1992年9月重新审视了此前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认为国际教育是澳大利亚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1994年11月成立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基金会。

六、教育国际化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日益加剧和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教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等方面相互依赖关系的纽带,越来越成为国际性的公益事业。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自我封闭的教育体系受到冲击,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与此相应的是,国际教育组织不断发展,并在世界教育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25年,作为私立机构的国际教育局在瑞士的日内瓦成立。1927年7月各国政府签署章程,要求国际教育局“在鼓励教育者之间接触方面发挥协调中心作用”,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从此开始,国际教育局也随之成为独立的国际性政府间组织。1947年,国际教育局开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1969年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组成部分。自1934年以来,国际教育局每年向世界各国提交教育政策建议,至1997年共计有80项,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70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积极发挥其学术优势,给各国政府提供了一系列具有权威性的政策建议,如《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在这些报告的引领下世界教育逐渐融合起来的,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教育国际化进程。

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空前提高,为了提升本国竞争力,适应全球化挑战,由北美、西欧、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掀起了教育国际化的新高潮。例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4—1987年间,先后4次发表关于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阐明实施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并明确指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即培养能在艺术、学识、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日本人。新西兰1989年教育法特别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招收海外学生,新西兰国际学生人数从1990年开始迅速增长,到2000年已有3.9万国际学生在新西兰学习。澳大利亚政府于1992年9月重新审视了此前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认为国际教育是澳大利亚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1994年11月成立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基金会。在教育国际化方面走在前列的欧洲共同体12国,于1993年开始实施“欧洲共同体促进大学生流动计划”,划拨专款用于帮助大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在会员国之间流动。2000年11月,欧盟、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50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和教育专家聚会巴黎,签署了一项关于建立高等教育“共同空间”的协议,其内容是促进各国知识交流、技术转让以及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流动和相互承认学历证书等。

教育国际化是以经济、社会全球化为背景,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培养当今社会所需的国际性、开放型人才为目的,形成的国际相互交流、研讨、协作以解决共同的教育问题的发展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而且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但教育国际化在促进全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会对民族国家的主权和传统文化形成侵蚀,威胁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并容易引发意识形态、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诸方面的问题。因此,真正的教育国际化必须建立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在消除了偏见与沉默的情况下,以一种真正的国际精神发展相互间的接触。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国际化也就要求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以增进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促进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

【本章小结】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在教育学术史上一直是深受人们关注并争论不休的问题,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论述:有的分析了教育起源的动力,如需要起源论;有的则解释了教育起源的形态,如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交往起源论等;有的则论述了教育起源的条件,如超生物经验传递论;有的兼顾了教育起源的动力和条件,如劳动起源论。然而,这些学说都只是从某个侧面解释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绝对不是某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研究教育起源问题要整体把握各因素的综合作用机制。

我国学界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教育发展阶段划分依据的观点,即以生产关系为根据、以社会生产力为根据、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根据、以教育发展的内在特征为根据等。这些教育发展分期的方法都有合理的成分和积极的意义,但它们共同存在的不足是没有能够将社会和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变化、发展总是适应着人的发展的具体历史要求。人的发展既是教育性质和水平的显示器,又是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指示器。因此,以人的发展为标准划分教育发展阶段,更能体现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理论,以人的生存状态、发展水平或解放程度为依据,可以将教育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四种形态,即依附的教育(原始教育、古代教育)、独立的教育(现代教育)、自由的教育(未来教育)。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原始教育,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性;二是公共性;三是原始性。古代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古代学校的形成与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与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个别指导式的教育方式、教育的专制性日益增强。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生产性日益增强、教育的科学性日益提高。当今世界的教育发展变革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走向或趋势: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国际化。

【拓展阅读】

[1]教育部人事司.中外教育简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戴本博,张法琨.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6](瑞士)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为国际教育局写的研究报告[M].王静,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实践与探索】

(1)查阅一些教育史学著作,结合本章关于教育历史的分析,分析说明教育历史的发展规律。

(2)选取一个现实的教育现象或问题,探寻它的历史渊源,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3)根据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说明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你的发展思路或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沈剑平.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陈时见.当代世界教育改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王枬.教育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张建鲲.从形态、条件、动力到本体——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范式变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

【注释】

[1]肖会平,周洪宇.教育史学的学术功能与社会功能[J].教育学报,2006(6).

[2]瞿葆奎,沈剑平.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7,186-187.

[3]瞿葆奎,沈剑平.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7,186-187.

[4]瞿葆奎,沈剑平.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31.

[5]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3.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

[7]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197.

[8]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0-4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0](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2版.吕叔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55-156.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6-27.

[12]杨伯俊.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8.

[13](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36,139.

[14](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36,139.

[15]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29-230.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7-1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