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的分类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类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读书指导法等。应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并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要多用设问和解疑,恰当地配合和运用板书。这类方法在教学中与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结合运用,会使教学效果更佳。

一、教学方法的分类

我们在借鉴国内外教学方法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情况的基础上,主要是根据李秉德教授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从我国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有利于教师选择运用的角度出发,将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以下五个类别。[31]

(一)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教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能较为迅速、准确而大量地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这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方法。这类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读书指导法等。

应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并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要多用设问和解疑,恰当地配合和运用板书。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这类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实物、直观教具的演示、组织教学参观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信息的方法。其突出特点是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学生视听结合,记忆深刻。这类方法在教学中与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结合运用,会使教学效果更佳。演示法和参观法是这类方法中的主要的教学方法。

应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教师首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其次是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参观考察,最后是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问答、练习、讨论等方式做好总结工作。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这类方法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认识向深层次发展,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其特点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手脑并用,学以致用。这类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

运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作为教师首先是对学生实际训练的活动要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其次是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是对实际训练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以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的良好习惯。

(四)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这类方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陶冶情操、兴趣、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其特点主要是通过教学中的各种欣赏活动,使学生在认识所学事物的价值之后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欣赏法在各学科教学中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如对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和大自然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二是道德行为的欣赏,如对政治、历史、语文等教材中有关某个人物或某件事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或社会品德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和情操;三是理智的欣赏,如对科学研究中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发明创造、大胆探索精神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求知欲、科学态度和缜密的思考能力。欣赏法是这类方法中的主要教学方法。

运用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要求教师首先要通过讲述或者讲解某种文学或者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故事等激发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其次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描绘或者充沛的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最后是要注意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个别差异,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五)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在探索与解决认识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大的活动自由,他们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彰显,从而逐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研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类方法主要是发现法(也称探索法或研究法)。

运用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教师首先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立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其次是要严密地组织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最后是努力地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绪,使学生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其活跃,探索精神十分旺盛的最佳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