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产生与发展
“整合”一词不仅应用于教育,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一般意义“整合”的内涵,是围绕某个目标将相关各因素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不同时期,对这个内涵的表述用词不一定相同。
从内涵理解,对于教育过程来说,即使只有“身教”和“语言”两种信息手段的古代,人们也是围绕教育具体目标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提高教育的效果,称为“言传身教”,这可以说是“整合”理念的雏形。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在“书籍”上要采用“插图”来达到“图文并茂”,实现抽象文字信息与静态形象图形信息的“有机结合”。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让一切教学用书充满图像”。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解》有150幅插图,被誉为“直观教学之父”。我国古代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也有大量精美插图。这些都属于“整合”的雏形。
近几年,我国部分学者将“整合”介绍为“新”的理念甚至“全新”的战略,原因在于一些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人员缺少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他们在关心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时候,跟教学改革需求的联系不够密切,也比较生硬,一些产品往往被一线教师评价为“没用”(当然,这种研究中的“失败”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国内教育界多数人的思想不同程度滞后,部分教师对新技术有些恐惧感,相当长时间里没有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教育“工具库”。这两部分人员自然对“整合”理念有新鲜感,认为从“辅助工具”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地位从“可有可无”上升到“不可或缺”了。这种认识过程可以理解,而且对推动更多教育工作者投入“整合”研究也有些好处。其实,自“从猿到人”的远古以来,工具的创造与应用就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就不会有人。轻视使用工具的“技艺”,不学习、不应用先进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是落后甚至愚昧的表现。而既有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经验,又对计算机软件技术有比较深入理解的教师,开始进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研究多种信息手段的优化组合”,研究“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对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提出一些新问题”,所以对这部分教师来说,“整合”只是换了一个更多人愿意接受的词来表述已经在进行并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工作。或者说,今天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技术信息在内的所有适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全面整合,一定程度上是有新意的。国外的资料也是这样。例如英国公开大学(Open University)的David Hawkridge教授1983年编写的《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一书里,有这样的内容:“Teachers are still giving difficulties in integrating these methods into their classroom routines.”书里提到教师感到困难而需要“整合”到课堂教学常规手段里的不仅是计算机,还包括原有的电化教育手段,统称为“新信息技术”。最近国外的有关资料也是把“整合”(Integration)作为ICT in Education的一种要达到的状态。
比较早的提出现代“整合”思想的是美国“2061计划”。这是美国在1985年启动的一项旨在提高全体美国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宏伟计划。1985年是哈雷彗星最接近地球的年份,这时人们可以用肉眼看到它。对于1985年入学的儿童来说,经过76年以后,即到了2061年将能再次看到这颗彗星。美国提出:今天的教育应当如何为他们的一生作好准备,使他们能更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社会更加热爱、更加有责任感,对周围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从而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更丰富多彩呢?为了能对这类问题作出更令人满意的回答,美国决定实施上述“2061计划”。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该项计划说明所给出的定义,这里所说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并按照这种培养这类素质的要求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的生理结构”、“人类社会”、“技术世界”等12类。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渗透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因而在这样的分类中,你难以看到纯粹的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和历史这类传统学科。例如,关于“能源”的子课题,就包括功、动能和势能等概念的学习;包括能量的储存、热力学和熵;包括水轮、风车和太阳能等。在教学手段上,提出对热量的保存可以通过绝热实验来显示;矿物的燃烧既可以用化学实验演示,也可以用录像和计算机模拟等。
“2061计划”指出: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扩大这种从经验出发的学习”,“打破现存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限制”。在“整合模式”里,“2061计划”并不是孤立地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而是在每个课题里都强调了“建议学生应获得亲身体验”,主要是实验和社会调查,还特别强调了“观察、测量和分析”在技术应用里的重要性。所以“整合模式”的思想可追溯到现代教育技术出现之前使用传统信息技术的年代。“2061计划”里并没有使用“整合模式”这个词,所以本章前面使用的是“实际上提出现代‘整合’思想”的表述。
促进我国提出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动因是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信息教育的规划和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教育技术专家组1997年提出的报告。该报告里指出:“教育信息化(这是我国通用的翻译用语,美国用语直接翻译应是“在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具体有六个要点:①以计算机辅助学习为中心,不是以学习计算机为中心;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重视高级推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③师资培训:使教师懂得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育技术;④保证投资;⑤平等使用;⑥实验研究。
由于教育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不同的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政府正式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早是2000年10月25日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这具体体现了我国政府将这一研究课题摆到重要日程,对整个教育界认识和重视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历史沿革如下:
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何克抗、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
1996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广“几何画板”软件,以几何画板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在组织这两个试验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原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王相东、王珏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探讨。1997年7月,他们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上连续发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再认识》系列文章,引发了对课件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大讨论和大反思。
1997年,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发表《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一文,提出了“积件”的概念。教学软件类型正式由“课件”走向“组件”、“积件”、“学件”,向具有开放性的资源素材型、工具型、平台型的教学平台以及学生电子作品集等方向发展。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同年12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报告,汇报“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的理念、进展情况,获得有关领导的认可。
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
2000年10月,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课程整合与校校通、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教育一样,成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
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实验,力图从自身实际出发,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教学中去。全国各地中小学和部分高校也开展了不少相应的课题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