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离不开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和各项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在教学团队建设上,专业带头人和团队建设的关键,专任教师是团队建设的主体。在团队的组成上,如果仅仅拥有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团队带头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任教师队伍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制度建设,吸收行业、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参与到教学中来,组成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才能切实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一、组建高水平的“五位一体”专业教学团队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深度融合,从学生的毕业岗位面向出发,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金融企业、校友和学校专任教师组建了“五位一体”互渗式“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通过金融文化、诚信文化和校友文化三维文化建设,实现了学校文化与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使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专业影响力大大增强。该团队在2009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并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一)与宏观金融调控部门合作,强调学生宏观意识和后续发展能力建设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培养定位为面向商业业务一线、熟练银行业务操作、熟知产品、熟悉营销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专业毕业生岗位适应快、动手能力强,在工作中用人单位非常欢迎。但是,在我们的人才培养跟踪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毕业生的宏观经济金融意识不强,对经济金融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进一步发展,毕业生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制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师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都没有寻找到答案。而通过课堂教学本身,从与学生的交谈和沟通中,我们发现问题在于学生对相对抽象的宏观经济金融理论与现象关心程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团队的组成上,吸收了宏观经济金融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参与到专业教学中来,聘请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领导和业务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签署了合作协议,组建了宏观经济金融理论与政策团队,聘请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为首席教授,聘请杭州中心支行的业务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组建了一支理论素养高、熟悉和精通经济金融形势的高素质行业兼职教师队伍。针对银行业工作的实际特点,专业制定了灵活的课程设置模式,由宏观经济金融部门领导和专家授课的内容,课程安排上,可以选择在周六和周日进行。同时和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共同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教学有序平稳运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由学校的专任教师和人民银行系统的教师队伍组成,由学校专任教师负责制订教学计划,行校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备课,组织教学,使枯燥乏味的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与监管部门合作,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合规守法教育
孔子在《论语》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朱镕基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不做假账”的题词等,无不凸显诚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各行各业的重要意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在商业银行业务一线,对学生进行合规守法教育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在教学中,如何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诚信教育,在教学中,改变说教式教育方式,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专业教学面临的一道难题。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中,吸收银行业监管部门的加入,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是破题的关键。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和浙江省银监局签署关于加强合规守法金融“银领”人才培养工作的合作备忘录,在合规守法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确立了如下三点共识:(1)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共同培养合规守法金融“银领”人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聘请浙江省银监局领导和业务骨干组建银行业合规经营与风险管理团队,结合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合规守法教育。浙江省银监局选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师组建一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从制度层面保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稳定高效地开展工作。浙江省银监局对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合规守法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进行指导,共同培育优秀的合规守法金融“银领”人才。(2)建立定期工作机制,共享合规风险管理信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和浙江省银监局在合规守法金融“银领”培养方面,建立起定期工作机制,研究合规风险管理方面的最新成果,共享合规风险管理信息。专业教师参加浙江省银监局有关会议和工作调研,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开展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方面的调研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及时提供给浙江省银监局。浙江省银监局全面参与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浙江省银行业从业人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浙江省银监局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对浙江省银行业从业人员共同开展合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对浙江省银行业从业人员开展全方位、系统化的合规风险管理培训工作。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通过和浙江省银监局的良好合作关系和相应的制度建设,与浙江省银监局合作组建合规守法专业教学团队,使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在诚信教育教学方面现实针对性更强,改变了原有专业教师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银监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通过银行监管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的金融机构进行现场学习和调研,将学习和工作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深化与金融企业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意识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们的专业人才必须要深入融入企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的岗位与综合素质要求相适应。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企业要素,让学生熟悉企业实际情况和具体业务,才能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马上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做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依托学校与金融行业的紧密合作的办学资源,和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共同制定的人事分配和兼职教师管理规定等方法,从金融机构聘请大量的行业专家和业务骨干从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组建了一支教学质量高,来源稳定,数量充足,校企深度融合、相互渗透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教学中,校内专任教师队伍负责教学管理与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商业银行选派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直接进入学校进行专业课教学,指导学生进行业务操作。学校根据教学要求,选派校内教师到商业银行兼职和挂职锻炼,参与商业银行业务实践,帮助银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吸收金融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专业教学与企业要求更加密切,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和毕业以后的岗位工作内容完全吻合,解决了专业教学与学生的工作岗位标准、需求不能完全对接的教学难题。
(四)吸收优秀校友资源,对在校生进行言传身教
校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所高校的重要办学资源。校友不但有着在校期间的学习经历和切实体会,对学校和在校的师弟、师妹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多年的业务实践工作,使他们积累了丰厚的工作经验,请他们回来,对在校的师弟和师妹进行教育,不但能够使他们更易于在心灵上接近和沟通,同时也可以使在校的大学生获得直接的来自业务一线的实践经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构建金融文化、诚信文化、校友文化三维文化育人体系中,非常重视校友工作,学校将每年的11月3日定为校友回校日,深入开展“千名学生访校友、千名校友回课堂、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校友上讲坛、百名校友话人生”的2300活动。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在学校“行业、校友、集团”生态办学模式指引下,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扩大订单人才培养企业和人才培养数量;鼓励优秀校友在专业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建立各地校友会,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就业资源、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能力;建立一支以校友为主体的素质优良、来源稳定的行业兼职教师队伍;通过校友的纽带吸引金融企业与专业共同建设校外基地、校内实训室,提高教育教学条件。
(五)加强专任教师培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双师结构”是高职院校教学队伍建设的关键。在“双师结构”中,由于专任教师的岗位工作属性,其无疑是教学队伍的核心和重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在专任教师培养方面,主要侧重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在教师结构上,增加了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在每一年都会根据教学工作情况,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让专任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强化专业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能力。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力度,要求所有的专业课程教师,必须要持有一门行业资格证书,或者在企业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考核力度,要求教师深入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项目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加强教师科研能力考核与评价的机制建设,要求教师在科研过程中,要和企业业务发展实际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能够切实地帮助金融企业解决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要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科研服务,强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为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提供基础和保障作用。
二、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凸显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以就业为导向、以银行等金融机构“订单式”人才培养为载体,以“优质金融银领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聘请银行业务骨干人员参与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指导等途径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面向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部门一线个人储蓄、现金出纳、会计结算、银行卡、客户经理等岗位培养熟练操作、熟悉产品、熟悉营销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教学中,坚持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核心来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形成金融企业全程参与、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系统。校企合作既体现在签订订单协议、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上,又体现在课程开发、“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安排和教学管理上。熟练操作、熟知产品、熟悉营销的基层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定位,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获取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外汇从业人员资格证书、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岗位证书获取率达到96%,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不断提高。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环节,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顺利过渡。在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赶集效应”的“银领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订单为载体的金融“银领”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获第六届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金融“银领”人才培养机制多次在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会议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硕果累累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项目为主体”高职课程模式。实施了基于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流程的系统化项目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上形成了新理念。其主要的指导思想是:打破学科体系的构建模式,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辐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原则。它包括:以任务为核心构建培养目标,以此搭建相关知识体系模块;选择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使用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法;采取考、评、鉴结合的测量手段,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在项目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金融专业以国家精品课程为先导、以省级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认真探索研究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设计开发了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课程项目活动载体的具体内容与操作方式,通过学习领域的划分,以学习情境、子学习情境为对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活动载体为核心内容编写了系列基于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流程的项目课程教材。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创新体现工学结合内涵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运行环节实现了新突破。将过去前五个学期集中在校内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第六学期进行行业企业毕业实习的教学运行模式变革为间断式的工学结合教学运行模式。专业教学中,在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进行了解、接触,完成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实习;第四学期暑假、第五学期寒假期间,以统一安排与自行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学生进入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财务资金部门进行岗位接触与业务操作,完成专业实习;第六学期依据金融行业订单班与学生就业意向,安排学生进入银行一线个人储蓄、现金出纳、会计结算、银行卡、客户经理等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工学结合”。在学期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门专业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安排,将适合于在金融企业进行的教学内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在金融企业或校内全真型实训室内完成,同时让学生利用假期进入相关单位部门进行专业课程对应的业务岗位操作练习,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的“工学结合”。在教学中实施项目课程教学,使专业教学内容和商业银行工作内容完全对接,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实现了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在课程建设成果上形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院级优质核心课程三级课程建设体系。
(三)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在原有专业教学团队基础上,从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发展到校内校外专兼结合,充分体现开放办学共同育人的指导方针。经过多年的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培训、广泛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参与行业服务,已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学历结构高、年轻化和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在服务社会方面从原先单一的行业实习、行业员工业务培训等社会服务功能拓展到横向课题研究、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考核等项内容,社会服务领域与服务层次不断提升。专业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承担浙江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浙江省银行业协会、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浙商银行、湖州商业银行、金华商业银行等各类委托研究课题10多项,主动为行业、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科研服务;派出了年轻骨干教师参与银行业协会工作,到中国建设银行、杭州联合银行、浙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挂职锻炼,将业务学习与行业服务有机结合;全程参与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承担了浙江省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认证考核工作,是杭州地区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外汇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考点之一;为浙江省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业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依托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积极对口支援高职院校相同专业建设工作,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供业务指导,指导专业骨干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国家教育部金融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承担了其中六门主要课程的建设工作,为全国财经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建设提供建设范式,在专业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与引领效应。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离不开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和各项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在教学团队建设上,专业带头人和团队建设的关键,专任教师是团队建设的主体。在团队的组成上,如果仅仅拥有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团队带头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任教师队伍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制度建设,吸收行业、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参与到教学中来,组成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才能切实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执笔人:郭福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