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专业的多元化双语教学探索[1]1
周广澜[2] 王 敏[3]
(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 要: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有的流于形式、停滞不前的实际,分析目前高校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没有以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盲目地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没有前期课程或者其他方式的预热作为铺垫,使得部分学生不具备接受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又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据此笔者提出,可以从现有专业的教师中选择一批外语和专业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培养。同时,将双语教学的思想和观念完全传递给学生,要求学生对双语教学足够重视。在课堂前后将教学内容进行预复习,使得其外语水平整体上不均衡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同时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以应用为向导,使得教学模式和教法应更为灵活,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双语教学;因势利导原则;多元化教学实践
一、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教育国际化进一步加强,同时为了逐步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学生,目前国内有许多高校都在不约而同地推行双语教学。各个学校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和需求,有选择地进行双语教学政策。双语教学内容的建立和开展是推动我们国家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有力举措,也是推进高校国际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目前,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专业,可以大体分为两类,理工科类和人文社科类。总体来讲,理工科类大多数先进的概念、理论、技术、应用等基本都来自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对这一点的认识国内也趋于一致,利用外语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传播的语言支撑,更加能使大多数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东西,开阔视野。而对于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来讲,由于教学环境和体制的区别,需要国内高校有意识地,有选择性地开设双语课程。其中对于信息专业来讲,这是全球化的技术,基本上基于国际性通用语言开发和传播的。应该说,该学科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是完全明智,可行而且必要的。进行此课程授课过程的主要方式是选用国外原版教材,课堂讲授,课内外讨论,必要的课内外练习作业及期末书面考试均采用外语或者双语相结合的形式。
不可忽视的是,双语教学对学生和教师外语水平的要求更高,要求双方都已高度的自觉意识来相互配合,完成此项教学任务。但是,依据笔者的经验,多数学生尚未意识到此时的紧迫感。同时,高校双语教学课程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外语水平。但是有些高校目前的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双语教学开设时间不合理,不是太早就是太晚。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连续性没有做好,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盲目地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没有前期课程或者其他方式的预热作为铺垫,使得部分学生不具备接受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会因为缺乏师生互动,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又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这就导致了目前国内有的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硕果累累,而有的却流于形式,停滞不前。这种不均衡的发展,以及参差不齐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和双语教学的顺利发展。
二、加强高校计算机双语教学的措施
笔者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自身双语授课教学经验及各方面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一)加强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双语教学是一种能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式,能使大多数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东西,开阔视野。优秀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建设好双语教学课程的必要保障。在聘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来进行授课,当然最好,然而这样教学成本过高。同时,国内外知名的专家的稀缺性也使得这一方式缺乏可操作性。目前,多数高校都在大力引进人才作为教师,他们或从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外有过访问学者进修的经历。因此,可以从现有专业的教师中选择一批外语和专业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培养,因为他们集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外语功底于一身,是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中的理想人选。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派外语水平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去国内双语教学开展得好的重点大学进修学习,提高运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能力”。
另外,双语教学的对象——学生,同样需要拥有更高的意识来配合双语教学,因为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双语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直接影响双语教学实施的效果。在学生方面,考虑学生在整个四年的课程学习过程上,外语水平整体上不均衡。因此,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实现某门课程在所有的任课班级均实行双语教学的情况尚未到理想效果。多数学生无所谓是否采用双语教学,部分学生甚至不喜欢采用双语教学,而少数喜欢双语教学的学生当中又因为自身能力问题而感到力不从心。目前,可将教学任务合理分配,要求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预复习,在自己的努力下通过课堂内外等各种途径提高自身外语水平,以达到双语教学对学生所要求的外语水平。另外一个较为简易可行的方法是“将英语较好的学生单独组班开设双语课”。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可以适应双语教学,课堂上也可以与教师互动和沟通。
(二)在计算机专业课堂双语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势利导原则
以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还是按照固定组班开设双语课,大家的外语水平普遍不高且参差不齐。若是学生不进行对课程内容必要的预习,在课堂教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处于茫然的状态,不合适地使用英语会打击相当一大部分学生对课程本身专业内容的学习热情。比如依据笔者教学经验,在首次上课时没有与学生做好沟通让其自觉预习教学内容,为了保障双语教学的华丽特点而全程使用外语授课是不合适的,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一下子失去信心,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就要根据“适时原则”和“适度原则”更加注意外语的使用,既不能是流于形式点到为止,也不能是“拔苗助长”超越学生的承受能力。
这里所说的英语的使用,包括教师和学生课堂日常用语,这一部分由于通用性较强,可以在其他地方学习联系,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行掌握。另外一部分则是双语教学中的专业外语知识,这一部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事先分发讲义,通过母语介绍清楚所需要掌握知识点,顺利引入新知识点,当新知识点再次出现时复习总结此知识点。同时在第一次课堂教学时,详细阐述开设本双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教学安排,以便指导学生如何开展课内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读原文的综述文献。”在这些经验性的方法的安排下可以产生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在前期的预热之下不会因为突然的语言转换而产生不适应;另一方面,在课前课后有意识地进行反复记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用到该外语表述,更利于学生模仿并使用,利于学生尽快提高外语水平,使学生在加深专业知识理解的同时扩大了外文文献的阅读量,从而达到深刻记忆乃至灵活使用的效果。
(三)以应用为向导,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实践
开展双语教学总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专业外语词汇的能力,培养专业外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及写作能力。目前,随着国际合作,学术会议的日益增加,部分层次较高的学生对双语教学所期望获取的知识和能力已不局限于外语的写作和书面翻译上,这些学生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参加学术交流、听学术报告及做相关的学术汇报,而在这些交流中通常以国际通行的外语为交流语言。因此,双语教学中已不能仅仅提供词汇讲解,句子翻译和学术论文写作等基本内容,也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听说能力,扩展学生专业外语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便可以整合优势资源,以应用为导向,将课内外的讲座会议融入双语教学的课堂,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实际。这其中,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实际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对于有意继续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中,不但关注计算机专业词汇,还着重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复杂的长句翻译及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而对于着眼于实践操作或者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他们会把着眼点更集中在专业外语环境下展开工作的实际运用,如外语专业操作手册的阅读和翻译,软件产品外包服务过程中的说明描述和专业术语的表达以及相关的专业公司的入职笔试和面试的外语环节部分,及其认证考试。为此,“对于教学模式和教法应更为灵活,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结 语
近年来,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有的流于形式,停滞不前的实际,笔者提出,可以从现有专业的教师中选择一批外语和专业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培养,因为他们集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外语功底于一身,是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中的理想人选。同时,将双语教学的思想和观念完全传递给学生,要求学生对双语教学足够重视。尽管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双语的能力参差不齐,但是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堂前后将教学内容进行预复习,使得其外语水平整体不均衡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可以适应双语教学,课堂上也可以与教师互动和沟通。另外,在计算机专业课堂双语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应用为向导,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使得教学模式和教法应更为灵活,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青,刘长华.双语教学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教育,2011(5):185.
[2]邓蕾蕾,于合龙.高校计算机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0(12):87—88,101.
[3]范玉涛.二本院校“计算机导论”双语教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79—80.
[4]孙丽艳,周健.如何在计算机学双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1 (Z1):74—76.
[5]虎晓红,时雷,冀亚丽.高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1(2):74—75.
【注释】
[1]浙江工商大学校级科研项目(X12-23),浙江省电子商务技术科技创新团队(2010R50041),浙江省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011E10005)。
[2]周广澜,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3]王敏,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