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只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
这个例子虽然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实,却能折射出我们和西方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两种做法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从课程资源的角度而论,后一种做法的资源意识是比较淡薄的。或许有人会说,中国的教师特别是贫困地区和那些薄弱学校的教师没有条件发给学生苹果。可是如果用课程要素的眼光来看,我们的确没有条件发苹果,可我们有大地,有小草,哪怕是荒山、黄土坡、茅草棚,它们的教育价值,对于实现课程目标以及发展学生感受和表达美的意义和功能却是一样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运用它们。
为此,加强对于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就成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上述问题。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
简单点说,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具体地说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因而,我们可以说,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
那么,我们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既有来自于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社会的;既有显形的,也有隐形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人力的,也有物力的;既有文字的和实物的,也有活动的和信息化的,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总的来说,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要正确地理解课程资源,还必须对其特点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下面列举了一些特点。
2.特点
总的来说,课程资源具有潜在性、多质性、具体性。
教材毫无疑问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不同的地域,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课程资源各具特色;学校性质、规模、位置、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的不同,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自然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必然会有所区别。
多种多样的资源为学科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如此,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从这种意义上看,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都具有价值潜在性的特点。
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例如,动植物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学习环境学、生态学知识的资源,还可以成为学生调查、统计的资源。如学校附近的山,既可以用于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锻炼,也可以用于劳动技术教育中的植树绿化;既可以在艺术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在生物课中用来调查动植物的种类。课程资源这一特点,要求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
潜在性与开发、利用有着密切关系。开发是前提,利用是目的,两者之间相互包含。从这种意义上看,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都具有价值潜在性的特点。
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具有独特性;学校性质、规模、位置、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也有不同;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必然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又具有多质性。
即便是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却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例如,动植物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学生调查、统计的资源。学校附近的山,既可用于体育课程中进行体育锻炼,也可以用于劳动技术教育中的植树绿化;既可以在艺术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在生物课中用作调查动植物的种类,因而具有具体性。
无论是潜在性、多质性、还是具体性,只有教师慧眼识珠,才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变无用为有用,才能使课程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显现。
例如: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要领后,便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可还有一半同学掌握不好。老师便吹哨集合准备给同学们再示范、强化。谁知这时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吓得四处逃窜,更多的同学拥上前去围观。老师也箭步上前,只见一个男孩子趴在地上用手戳那只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王强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立定跳远一点儿没学会又来搞这个名堂。老师的火气正要发作,但灵机一动,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很像吗?这时,老师顺势引导学生——
“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跳的?”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地观察。“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小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很好,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及时加以鼓励。“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是哪部分用力的?”老师又问。“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身体全部展开了!”小王强跳起来答道。“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巧地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跳跃动作试一试呀?”“想”同学们齐声答道。同学们有的跟在青蛙后边,有的斜眼望着青蛙,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边练边笑,气氛十分活跃,越跳越有劲。小学生兴趣转移快,不一会他们就不顾青蛙,互相比赛谁跳得远了。
一只惹祸的青蛙,使这节课的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案例,自然、生动地反映了教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理,同时能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转变为课程资源,巧妙地利用俯拾即是的生活课程资源,较好地为教学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所谓分类,也就是把众多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根据归属到一起,又按照某些不同的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们。
1.根据来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也就是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人文资源、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等。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群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还有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等。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所以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的课程资源,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各种可以利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教师、学生、学校文化、教材、设施设备等各种软硬件环境等。其中许多校内课程资源过去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处在一种闲置状态,一切以教材为中心,仅仅作为灌输教材上知识的陪衬,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
(1)教材是教师最为常用、最为熟悉的课程资源。
所谓教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材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教科书(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图册),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这里取其狭义内涵。虽然就教材的发展趋势而言,其作用相对不断下降,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取代的,我们倡导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教师不能再把教材作为“圣经”,不作任何开发加工,而应把它作为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与其他课程资源一起共同支撑新课程。教材不再仅仅是那一点点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学生也不只是被动地记忆与接受,教材更是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张力的不竭的学习源泉,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坚实平台。教师要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做到既走进教材,又大胆地超越教材。
(2)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还要好;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3)学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学生知道的东西远远超过我们所想象的,教师真的要好好向学生学习,一定要把学生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程,而且让课程包含许多学生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同时,学生生活于群体之中,相互之间不断地影响,有时这种影响力之大要远远超过教师的说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为课程资源。
(4)学校文化是深厚的课程资源。
文化是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深刻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难以直接把握的深层东西,作为一种潜在的、弥散在学校每个角落的课程资源,对课程和学生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持久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建构优秀的学校文化,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让课程在丰富的精神家园展开,这样我们的课程才不单薄,才更有一种内涵与精神在里面。通过开发这样的课程资源,不仅促进了学校自身品质的发展,形成办学的品牌,还使学生在精神层面获得了升华。
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图书馆、纪念馆、气象站、工厂、农村;还有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校外的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家庭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过去,这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因为学校几乎是对外封闭的,学生在一个狭窄的世界中学习,生活被抽象成几门课程,课程被简化为几本干巴巴的教材;而校外各类资源的拥有者们也缺乏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所以各种校外课程资源闲置现象十分突出。
(5)家庭是可以依托的课程资源。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报告有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学生需要称职的家长。学生每天要在家里度过很长一段时间,受到父母的性格、文化、素质、家庭环境与氛围等多方面极大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关系到学生的一生。过去,人们对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似乎关注得还不够,简单地把家庭视为配合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辅助手段,家访、开家长会是较为单一的家校联系方式。现在,家庭这一丰富的资源理应受到学校和教师的足够关注,并争取在课程层面得到落实。
(6)社会是广泛丰富的课程资源。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的人力、物力等软硬件教育资源。在社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各种社团组织、各类馆(室)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组织与机构中,有着大量的各类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资源的品种类型繁多,而且资源量的深度和广度均远远大于学校所能提供的,拓宽了学生各方面的视野。尤其是在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头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没有现成的内容让教师去讲授,没有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去模仿,强调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与探究,让学生自己去生成、去创造,仅仅依靠书本是无法完成这一课程目标的,而社会蕴含的课程资源正好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7)大自然是率真本色的课程资源。
大自然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鲜活的课程资源,非常值得学生去体验。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学生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既能领略湖光山色,享受自然之美,放松身心,也能看到大自然凶险的一面,感受到自然的伟力,接受了自然的洗礼,人性中内在的坚持、纯真的一面被激发出来,这种人格意志和情感力量的形成,不是课堂中空洞说教就能起作用的。我们应该充分开发自然资源,把广阔的自由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浪花拍打在身上的感觉,在与自然的拥抱中,感受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感受,体会到生命的崇高价值,成为意志坚强、情感丰富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2.根据性质,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物产多样,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自然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如用于生物课程的动植物;用于地理课程的地形、地貌和地势;用于气象课程的天气、气候、季节;用于艺术课程的自然景观;用于生态课程的生物链、生物圈,等等。认识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是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应体现的一个基本理念。同样,社会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样。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资源;人类活动的交往中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科技活动等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与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
3.根据呈现方式,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文字的产生,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以教科书为主的印刷品记录着人类的思想,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保存着人类文化,延续着人类的文明,直到今天依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实物资源有多种形式,一类是自然物质,如动植物、矿石等;一类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如建筑、机械、服饰等;一类是为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物品,如笔墨纸砚、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实物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是常用的课程资源。而活动资源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教师的言语活动和体态语言、班级集体和学生社团的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以及师生之交往等等。充分开发与利用活动课程资源,有利于打破单一的课堂接受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增进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养成健全的人格。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的特点,起着延伸感官、扩大教育教学规模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势在必行,它将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资源类型。
4.根据存在方式,课程资源还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显形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显形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很容易开发与利用。
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隐形课程资源的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以上四个方面,使我们了解课程资源的分类,那么我们应如何开发与利用?如何操作?下面将从分析其原则方面,一一举例说明。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原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正确行动的根据、尺度和准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随意而行的,同样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基于课程资源的特点和类型,我们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如下一些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即指不论以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也不应局限于某一种途径或方式,都应加以开发与利用;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
例如:一位语文老师在学习课文《曹刿论战》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写读后感。42名学生几乎全从曹刿的角度立意,论证他善于把握时机,或者赞扬他具有远见卓识,观点基本雷同,思维单调,缺少浓度和新颖性。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作文讲评时,老师从报上选取了一则高原苹果广告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美国新墨西哥州高原地区有一位种植苹果的农场主,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美,无污染,畅销市场。有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成熟的苹果打得遍体鳞伤,惨重的经济损失在所难免。
然而,智慧的农场主突破常规思维,抓住苹果上的疤痕做文章,从一般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拟了一则独特的广告,不但使伤痕累累的苹果极为畅销,而且,后来的经销商还专门请他提供带有疤痕的苹果。广告是:“本果园出产的高原苹果,风味独特,无污染,请认准它特有的冰雹疤痕标记,谨防假冒。”
故事讲完,同学们无不对农场主的新奇思维击掌赞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见时机成熟,便告诉学生,农场主的智慧在于创新思维。只要我们克服思维的狭隘性,展示思维的广阔性,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就能写出独树一帜的文章。
在老师的启发下,高原苹果广告开始产生效应,像一石入水,激起了同学们一串串奇异的思维浪花,同学们分别从不同人物、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眉飞色舞,滔滔不绝,陶醉于创新思维的惊喜之中……
2.经济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一是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的课程资源,不应借口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大兴土木,不计高昂的经济代价;二是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而不能一味等待更好的条件或时机,否则就会影响新课程的实施;三是指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校内有的不求诸于校外,本地有的不求诸于外地;四是尽可能开发与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如果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还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3.针对性原则
就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所以,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各类课程资源,认识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及其有效性。
例如:有一节小学语文,题为《桂林山水》,教师就先让学生在网上或者图书馆查找有关桂林山水这方面的资料,学生有了自我动手的机会自然表现得很积极,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大量关于桂林山水的照片、历史传说和故事,有的学生甚至把自己曾经到过桂林所拍下的照片也拿回学校当作资料。教师在学生提供了大量资料后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共同讨论,结合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同时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的VCD,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上都得到冲击,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节课前和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都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大量的课程资源。
4.个性原则
尽管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是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科和教师,可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突出个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没有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就会流于机械主义和形式主义,这是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问题。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节语文课: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刚从浙江绍兴出差归来……
老师兴致勃勃走进教室。同学们惊喜万分,有的大声叫起来:“老师回来了!我们今天可以上语文课啦!”有的则在一旁细细打量,观察着老师的变化。还有的在座位上静静地做着课前准备,期待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溢于言表的那份欣喜和欢迎真让老师心头暖洋洋的。师:同学们,老师出差一星期,你们想念我吗?生:(齐声)想!师:今天见到老师,你们可有问题要问?生:有!我们有很多问题想问您。师:那好,老师今天就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接受各位小记者的提问。大家可要畅所欲言!有的问:老师,这么长时间你去哪儿了?你去那儿干什么?那儿的学生是否跟我们一样聪明?(对以上三个问题老师逐个回答,但较简单。)生:(显然还不满足。)老师,您能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绍兴这个地方吗?因为我从来没去过那儿。师:好,绍兴是个历史文化名城,那儿人才辈出,名流荟萃……(简要介绍)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就是绍兴人。对于鲁迅,我想你们是有所了解的。学生马上说:“对,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三味书屋》写的就是鲁迅的故事。”“鲁迅小时候曾在三味书屋读书。”还有:鲁迅小时候读书很认真,曾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鞭策自己时时早,事事早。师:作为大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一生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其中他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就是《孔乙己》。小说中的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但在参加科举考试……(具体讲述孔乙己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师:现在,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孔乙己》这篇小说却流传至今,成为经典著作,供我们后人学习。其中写到的“孔乙己茴香豆”已成为绍兴的一大特产,深受前去观光的中外游客的青睐。这回,奚老师特意买了一袋,作为我送给大家的一份礼物。(老师拿出茴香豆,分发给学生品尝。学生有的很小心地捡起一颗,端详一番。慢慢放进嘴里,轻轻地嚼着;有的则显得有些激动)抓起一把就塞进嘴里,撑得鼓鼓的嘴巴只能使劲地嚼动……过了一会儿,“真香!”“真好吃!”的赞叹之声便开始不绝于耳。师:谁来说一说你品尝到的茴香豆?生:(分别从茴香豆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形象生动。)师:(课堂总结)今天的语文课就上到这儿,作业是完成一则日记,题目可以是《孔乙己茴香豆》,也可以是《老师回来了》,还可以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行吗?生:(大声回答)行!师生再见,下课了。过后,他们在习作中写道:“我以前从没上过这样的语文课,今天真高兴啊!”“今天,出差的老师终于回来了,她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这节语文课真令人难忘啊!”“对于孔乙己,我不太喜欢。但是‘孔乙己茴香豆’,我却吃了还想吃’,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绍兴玩玩,去鲁迅的故居看看。”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课程资源加工、整合富有艺术情趣。说鲁迅一听孔乙己一尝“茴香豆”,从“说”到“听”,由已知到未知,一线串珠,连接自然。通过“尝”,教师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巧妙加工后自然地交融在一起。“茴香豆”成了文化载体,使学生对文化的感受显得那么真切,对祖国文化的爱也显得那么实在。之后,老师又让学生以“写”来转化所输入的信息以达成内化,并产生创造。教师给学生的命题是可选择的,又是富有情趣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在此融为一体了。学生对祖国文化名人、名作、乡土风情的了解过程,显得那么自然、生动、有趣,其记忆也必将深刻。因此,这堂快乐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语文课,是教师将课程资源巧妙加工、整合进入实际课程的一种创造活动。
5.社会性原则
教育是社会的教育,所以,社会理应是教育的社会,也就是课程资源从社会生活中来,又为社会生活服务。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效果上,社会课程资源都将起到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全社会都应该支持,各级政府部门也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开发社会资源大开方便之门。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方式
1.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课程资源,它们以各种载体形式呈现出来,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广泛支撑。面对这么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选择和开发?首先,要做一个价值判断,哪些是学生们最迫切需要的,对于他们现实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这些资源应该得到及早优先的开发,把虽然学生有一定的需求,但需求并不是特别强烈的课程资源留在后面开发;其次,还要考虑到具体学生群体和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等一些特殊情况,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要能为他们所接受和理解,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和探究,有些课程资源不能很好地被学生内化吸收,就暂时不要开发。总的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大致有以下四个途径,这些途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开发的时候需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1)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因此,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从开发出来的资源的有效性出发,把关注学生的现状作为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要对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看看这些学生的素质到底达到了多高的水平,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接受和理解课程资源能力的一种把握。不同学校乃至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国家级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和一般的普通初中、普通小学的学生的层次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对此进行考虑,这不仅影响到开发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还直接关系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同样是关于当地风土人情资源的开发,对于生源条件好的学校来说,可以在选择的量上和深度上超过一般的学校,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甚至可以上升到文化层面进行研究;一般的学校可能更多地作一些通识性的介绍,让学生对家乡风貌有所了解,能热爱自己的家乡即可。
二是要对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活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他们最愿意参与进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教师的视角和学生是不一样的,要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选择出来的课程资源是“儿童化”、“学生化”的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千万不能是“教师化”、“成人化”的课程资源,因为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是提供给学生自我构建的,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平台,而不是简单地把教师头脑中的课程资源倒进学生的脑袋里。
(2)从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师资条件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同时也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个瓶颈,它将极大地制约我们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有一些课程资源学生需求强烈,而且也非常感兴趣,但是限于师资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没有能力去开发,或是开发出来效果不好。比如,在西北某一个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学生对当地黄土高原的民族音乐非常感兴趣,但是农村地区艺术类教师缺乏是个普遍现象,就连艺术课程开设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虽然学校可以开发西北民歌这一课程资源,但充其量大家只能简单地模仿民间歌手的演唱,更深一步从民族音乐本身去研究、去理解,恐怕就不行了,这种师资条件的欠缺就制约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看看我们的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他们在哪些方面有专长、特长,这样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们才能游刃有余,对学校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比如,在苏南地区的一所普通初中,体育组里有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在体育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投入精神。他们每天清早就起床,风雨无阻,从市区赶到位于郊区的学校,和学生一起锻炼身体,这个学校的学生从不用突击训练,就可以在全市的一些体育比赛中稳居头名。学校利用这样的师资条件,积极开发各种体育类的课程资源,建设体育类的校本课程,学生们积极踊跃报名,形成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为其他课程的实施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从学校的特色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所谓学校的特色也就是学校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总之,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课程资源的优势,这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形成和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促进。教育部、农业部共同颁布了《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而且,特别强调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确定“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就体现了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思路。牧区的学校、林区的学校和渔区的学校具有各自独特的课程资源,“绿色证书”教育的内容也应该各不相同,实际上就是要求农村学校从自身的特色出发,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
具体到一个个学校,有的学校是百年历史、名声显赫的老校,学校的文化积淀很深,培养出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形成了学校与众不同的悠久人文传统,那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就可以花力气向这个方向努力,要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开发利用这方面的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文字、图片、影像以及校友们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学校辉煌的过去,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中生活和学习,被这种多年形成的文化所熏陶和感染。有的新建学校硬件条件相当好,设施设备现代化的水平非常高,计算机已经在学校普及化,那么,就可以在信息类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多用点心思,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让学生随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课程资源,使学校成为一所建构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学校,不仅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4)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本次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但是,以学生为本并不排斥学校要为社会培养人才,毕竟学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成员,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质,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
美国是当今受毒品肆虐最为严重的国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吸毒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整个社会风气日下,道德沦丧。社会非常需要教育对此作出回应。为此,从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出发,美国许多中小学校充分开发禁毒教育课程资源,甚至还编写了专门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有关毒品方面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有良好自信心的人面对困境和诱惑更易作出明智的选择。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从社会需求出发,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中国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也曾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环境恶化、人口极度膨胀等,在特定时期都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作用,成为影响社会正常前进的阻碍因素,社会需要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了解,成为消除这些问题的积极因素,从而导致环保教育、人口教育这些内容作为课程资源被开发并整合进学校的课程资源中来,这实际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开发课程资源,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课程资源这一说法,开发的主体不是学校和教师罢了。
2.对于教师而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也就是如何把课程资源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尝试着提出如下几种可供参照的方式。
(1)体验式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教材并不是唯一知识载体,而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采用这种方式,教师要注意分析课程目标,确定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实践活动类型;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并给予必要的调控活动;结束后,还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个人体验总结。
如:历史教师在讲授《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中,通过精心设计环节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第一个步骤,请学生讲讲自己所知的人类起源的故事引入新课。第二个步骤,学生速读教材后,对教材问题进行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后其他学生主动答疑。学生答疑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直到解决问题为止。第三个步骤,通过图片猜谜的形式,以几个重要遗址为例,考察猿怎么进化为人类。第一组图片是“灰烬、石器、牙齿图片”,让学生想象与猜测这些文物为什么能证明其是人类而不是动物。第二组图片是“头骨、手臂骨、腿骨”的不同变化,让学生想象与推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这两个活动全体学生参与讨论,他们热情很高,煞有介事,都很投入地自由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上述教学环节中作为组织者,参与者,与部分小组参与讨论、交流。第四个步骤,学生汇报自己学习所得。汇报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像老师一样分析教材并将重要内容板书。第五个步骤,学生自行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完全由学生自学、质疑、答疑、讨论、交流、总结,充分体现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主张,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探究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问题既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也可以通过教师设置一定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的,当然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提供;既可以来自学科,也可以源于家庭和社区;可以针对某一具体学科,也可以是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这样,教育教学活动就打破了固定教材的藩篱,可以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和学校,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可以根本扭转目前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
关于这一方面,我们举一个实例:某中学高一(9)班的部分学生,对随处可见的几何体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怀着为学好课内的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好基础的希望,计划在这片天地种下新奇的种子。
于是在教师指导下研究生活中的立体几何这一课题。问他们选择这一课题的初衷,一位同学说:生活中有许多“为什么”始终在我头脑中徘徊。
比如:房子为什么当初不建造成圆柱体或圆锥体而以长方体居多?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多种几何体组成的,为什么?电视塔底有一个特别的几何体,它的形状特殊,用途也非同一般,有人称它为“魔法师的天堂顶”这是什么原因呢?正是这种孕育着无限创造力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研究”的欲望。带着如此之多的问号,满怀探索求知的热情,这个小组开始了他们的研究。他们将成员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研究“建筑方面的立体几何知识”,“自然与日常生活中的立体几何知识”和“食品方面的立体几何知识”。他们采取搜集现象,咨询专家,请教老师,查阅资料,上网阅览等方式。这项研究活动共四周时间,就形成了比较像样的论文,在结题报告会上他们宣谈论文,接受答辩颇具学者风度和专家派头,学生们仿佛在“研究”中迅速长大了。
通过研究性学习,这种科学的、先进的、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使同学们迸发了空前的学习热情,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3)陶冶式
如何促使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场所布置以及榜样、楷模的人格魅力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利用这种方式,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领悟情境,并引导学生细心品味“境中之情、境外之音”,抒发内心之真切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心智感受和体验情境中的美感。
例如:某市希望中学教师甲在汇报课上展示了她的一节《乡愁》。这是一名台湾诗人写的一首小诗,诗人在作品中由儿时对家乡的思念,成人后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思念融入诗行,轻轻叙说,淡淡道来,倾心而叙,满腹真情,读来不禁令人涕下。教师没有不厌其烦的讲解,因为诗句直白如话,不需分析。她以参与者、指导者、设计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去探究。选出“后来呀,乡愁是一堆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一节,让学生即兴改写成散文。抒发这种痛彻心底的思念。学生很快被引入情境,争先恐后地参与,气氛十分活跃。在此基础上教师话锋一转:“这种对母亲的思念是伟大的,推而广之,对海外游子来讲,祖国意味着什么呢?”引出对“现在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理解与分析。乡愁升华了,学生的感情也升华了。至此,课堂教学任务似已完成。但教师另辟蹊径,让学生回忆读过的古今中外写乡愁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教学进入了又一个高潮。
学生一旦领悟情境,会被激发出我们想象不到的学习欲与创造热情,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设计。
总之,由于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所以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那么,在当前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类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其更大的功能与价值。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亟待加强
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中小学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教参、统一的教学进度,它的课程资源多是国家和地方规定好的,是现成的、固定不变的,并不需要教师去开发课程、创造课程,缺少课程建设的空间,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些内容上好、教好,因此,教师也就很难养成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更谈不上去整合、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这一方面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机械灌输,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大量的课程资源被闲置与浪费。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自主教学提供了空间,教师应该也必须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但在已经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地区,就出现问题了,一些教师在课程实施时,仍然按照习惯的教学思路和模式,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上一堂课的内容,20分钟就讲完了,下面不知道怎么办。这实际就是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仅仅关注了教材这一传统的课程资源,以为把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周围大量鲜活的资源进入不了他们的视野,难以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
2.课程资源开发不能局限于编教材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提到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新课程,马上就是编写各种各样的教材,我们看到许多地方和学校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成果就是一本本的教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国家课程需要以教材作为载体形式,但是地方和学校在开发课程资源时,绝不能把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同于编写教材。
我们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必须是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的学习材料,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所以,资源的载体形式完全应该是多元化的。即使我们要用教材文本作为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载体,这些教材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也不一定就是学生人手一本的课本,完全可以是教师的讲稿、讲义,可以是可供学生选择的资料,还可以是学生的操作材料等等。要避免课程资源开发的“课本化”倾向。
3.课程资源开发要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
受时代与观念的局限,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科本位、教师中心主义倾向。课堂中,教师是主宰、是权威,以“讲”为主的教学活动贯穿了整个课堂,教材也是根据教学大纲来设计的,没有多大的弹性,更多地从教师如何教学的角度来考虑,这样一来,导致所谓好的教师就采用“高超”的、学生喜欢的教法,把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新课程无论是在教科书的使用,还是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突出强调了一种开放的理念,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自主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实际生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要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建课程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实现而且也必须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新课程,这时的教学过程已经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整合课程资源的课程建设过程。
4.建立学校内部、学校与学校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要对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提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和师生共同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和交流各种课程资源,以适应学生日益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同时,学校与学校之间可以在特色课程、专业教师以及场地设施等课程资源方面广泛地开展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真正的课程资源共享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经验交流和合作研讨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和办学思想研讨等活动。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电影院、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和开发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有效发挥各种公众网络的资源价值。农村地区的学校还可以根据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各种独特的课程资源。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加强管理,在政策上建立健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强化各种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辐射与共享。
5.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突破口
在所有课程资源中,教师是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为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和创造者,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运用能力,特别是要提高教师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和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能力,通过教师自身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最长期和最核心的工作,也是反映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的环节,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要突破口和生长点。
(六)课程资源开发经验总结
尽管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是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科、教师和学生,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重视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校内课程资源中,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对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建立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充分利用基础之上,并且积极主动地从“教教材”向“创造性地用教材教”扩展。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那些蕴含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配有丰富教学材料,能够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的教材。
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广大教师和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兴趣专长以及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知识、技能、方式、方法、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成果,都是校内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学生不只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丰富资源;教师也不只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教学不仅是预设计划的执行,同时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要有服务时间、服务方式和使用效率上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学生日益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各门课程之间要尽可能形成共同的专用教室、计算机房、实践基地等,做到物尽其用和一物多用。
学校要树立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师生共同创造性地、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各种学习资源,并对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不断进行整合,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益。
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作用,建立校内课程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电影院、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有效发挥各种公众网络的资源价值。网络不仅是课程资源共享的手段,而且它本身就是一座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库,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交流、共享的重要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