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条件下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素质教育条件下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即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只有这样,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一节 素质教育条件下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很好地履行这一职责,作为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自身修养。

一、知识丰富,胸有成竹

学生对教学内容理的解能否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是否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而理解掌握教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学过程是,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如果教师见识广,对诸如这些问题就能应对自如,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做出解答,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如果教师阅历少,见解肤浅,甚至以“以后再告诉你”来敷衍学生,无疑会给学生泼冷水,既降低了自身形象,又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

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要广识博览,在脑子中建立一个“活书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

二、驾驭教材,轻车熟路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以及各种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蓬勃发展。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运用自如,首先必须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

钻研教材,由浅入深,由深而广,既钻得深,又站得高,了解教材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了解训练意图。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规律,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学习指导方法,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如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渗透语文教学的某些思想,使教学活动在求新、求异、求趣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机智灵活,沉着应变

素质教育抛弃了应试教育“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弊端,教师授课不再是单向信息传递,那种“量入而出,不冒风险,备有现货,售完为止”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得活,学生就思维活跃,提出各种问题和想法。不同的问题,对达到数学目的的价值是不同的。问题一经提出,教师应立即判断它的课堂价值,即刻作出反应,对学生的回答,也不允许教师思考一番后再作评定,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信息输入,主攻方向始终对着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有些学生问:“老师,如果瓶子的水很少,填满石头后小乌鸦也喝不到水怎么办?”这个问题是始料不及的,联系到石子密度确有这种现象,但这与中心内容无关,因此作为教师应这样讲解: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们可以放在第二课堂上做实验进行了解,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要目的是学习小乌鸦的机智、肯动脑筋的精神。

类似这种现象,教师是不可能全部准备好的,这要靠教师的临场发挥。只有机智灵活、沉着,应变,思维敏捷,才能见机行事,以不变应万变。具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把课教得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即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只有这样,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