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提高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的重要性
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门类多,待培人数广,社会效益大。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农村职业教育举步维艰,师资力量差,经济极度困难,生源极广而招生困难。有的学校尽管使尽浑身解数,依然门庭冷落。这里有观念问题、专业设置问题、政策落实问题和领导重视不够等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观念和体制落后造成的。
在这里我们仅从体制方面谈一谈。一般农村职业中学所设专业大都在三四个以上(且不论内部管理的复杂性),并不是该校有能力按社会需求设置这么多专业,而仅仅是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而广设专业,力求多招生,但结果往往是各专业虽都有学生,但班容量却明显不足,既造成师资和设备的浪费,又给学校管理带来困难。另一种情况是部分专业师资力量强,专业设备全,生源相对多,属骨干专业,但对一个县、一个地区来说,该专业仅办一年、二年或五年,总不能一直办下去。这样必然造成人才的局部饱和,加上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该专业势必要调整,那么闲置设备怎么办?专业师资如何安排?同样也会造成巨大浪费。再开新专业,不仅经费难筹,将来命运又如何?
我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实行县政府统筹下的联合办学“模式”。例如,某市的典型做法: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该市筹划一个风琴厂,两年内建成投产。
他们配备两套人马,一套搞基建,一套搞培训,培训的任务交给职业中学完成,专业教师由风琴厂筹备处派遣,所需资金和设备由筹备处拨给,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文化课教学。二年后,风琴厂建成,经培训的学生已成为合格工人,专业教师回厂当了技术员,设备返回该厂继续发挥作用。对工厂来说,工人经培训,素质大大提高;对学校来说,发挥了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而且没有专业师资难安排的后顾之忧,毕业生全部有了出路,这就是所谓的变招工为招生的模式。对老牌企业,也可由政府统筹安排,企业技术员到校任教,闲散设备抽调到学校发挥作用,由学校培训企业所需人才。这就是政府统筹下的联合办学模式。
另一种模式是开门办学,学校“走出去”,把技术送千家万户,使学校产生吸引力,成为科技推广中心和人们向往的神圣殿堂。具体来说,就是派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师,走村串户送技术上门,时间可长可短,形式灵活多样,或示范、或讲授、或放录像,达到推广技术,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