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情感教育的目标

班级情感教育的目标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在班级中进行情感教育能有效地创建优秀班级。把班级建设成为班级,最好的途径莫过于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把握学生情感的脉搏,调拨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教育的策略,方可使班级建设顺利进行。班级建设中的中期情感教育目标则要在远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目标是为建设集体服务的,情感教育目标更具有激励性。

第二节 班级情感教育的目标

学校组织都是以班级为基础的,学校的绝大多数活动又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同学们在一起生活、学习,从组织形式上成为了一个班级。班级并不都是班级,班级不是自然产生的,要经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形成。班级在没有形成班级之前,只是个群体。新组成的班级一般都属于松散集体。在这种班级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大多互不相识,人际关系不甚密切。小干部由班主任临时指定,许多要求由教师提出,并督促学生去做。学生相互关系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缺乏凝聚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由松散群体逐渐形成为联合群体。许多学生能服从教师教导,遵守课堂纪律,松散群体分化,成员三三两两结成伙伴,开始形成个人喜爱的倾向。班组遂从没有定型的结构开始凝聚成有结构的组织,学生干部从群体中选举产生,安排活动。这样的班组仍只能称为一般的班级,不能称为班级。

班级是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一个班组在组建以后,经过教师的指导,全体成员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和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方法和手段齐心协力,共同奋斗,逐渐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个体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逐渐与集体协调起来,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范,能共同参与班级活动,学生的个性在相互效和共同活动中得到良好发展。集体主义观念逐步成为班级意识的核心,主导着班级意识的核心,主导着班级的心理过程和文化氛围。有了稳定的组织结构,能自主地开展活动,成员凝聚力强,能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这样的班组才称得上是班级。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在班级中进行情感教育能有效地创建优秀班级。所谓班级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班级建设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个人意志品格,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积极进取的热情,从而自觉成为集体的主人。它是班级建设中按照情感教育的理论、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手段。

一、班级建设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把班级建设成为班级,最好的途径莫过于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把握学生情感的脉搏,调拨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教育的策略,方可使班级建设顺利进行。

为何要强调班级建设中的情感教育呢?因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其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积极的情感能焕发其生命的活力。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施以情感教育,能促使师生间情感的融洽、心灵的沟通,从而产生教育的亲合力,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从教育实践来看,班级建设中的情感教育能极大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它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性,它对于培养小学生经验主义思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知道,班级作为一个良好的微观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增强,愈益需要与他人的合作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希望在各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吸引别人,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进而发展自己,完美自己:希望生活在集体中,尤其是以同龄人为主的集体生活中,与同伴结成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自信心的培养,让他们在集体中发挥好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集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作用,以锻炼能力,增长才干。从这一意义上讲,班级通过情感教育这一途径,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发展能力的舞台。与此同时,在情感教育融洽的氛围里,有的小学生克服了某些不良行为、调节了不良情绪。学会了自我评价,培养了健康心理。总而言之,班级中的情感教育越来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二、班级情感教育的目标

目标是集体的导向,目标产生着集体的动力。目标能使集体成员步调一致。一个良好的班级,必须要有明确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集体目标。

班级建设的目标是班级建设的奋斗方向,是班组成员期望在一定的环境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班级建设活动所预想达到的成就、结果和效果。正确的奋斗目标是维系同学们为之奋斗的共同纽带,是班级前进的动力。

班级建设的情感目标从情绪层面上讲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情绪,营造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从具体内容上讲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生活、积极参与各基公益劳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具有协调良好人际关系,解决集体中矛盾的动力:培养学生责任感、进取性、创造性、自主性等意识品格。

班级情感教育目标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远期目标

远期目标可以理解为小学阶段的整个奋斗目标。情感教育目标则是在这个目标上分解出来的子目标。概括地讲就是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中健康成长,努力正确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具体目标为:(1)创建团结守纪、文明诚实、好学上进的班级;(2)热爱班级,人人都是集体的小主人。个人的爱好、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3)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自觉地对个人、集体、家庭、社会担负起责任来。

(二)中期目标

班级建设中的中期情感教育目标则要在远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为:(1)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班级的情感;(2)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关系好,教师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3)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珍惜、维护今天的荣誉,努力为班级争光。

(三)近期目标

班级建设中近期情感目标是从远期和中期情感目标中分解出来的小目标,是为了实现远期、中期目标的中介目标。它是建设情感型班级的基础。具体目标为:(1)建立充满温馨的班级,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教师的可亲可敬;(2)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明确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3)初步形成有一定群众基础,个性品质好,有才能的积极分子为班组骨干的小干部队伍,并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逐步独立开展工作,组织活动。

目标是为建设集体服务的,情感教育目标更具有激励性。它能调动全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挥,是实现班级建设目标的动力所在。因此,制定情感教育目标显得很重要。

三、情感教育目标实施的前期工作

当我们新接一个班级,就应考虑如何把班级学生组织起来,如何去实现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守纪、奋发向上的坚强集体。那么,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一)全方位了解学生

建立优秀的班级,首要的任务是教师要在感情上贴近学生,全面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研究他们的喜好,掌握他们的思想,分析他们的行为,才能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感教育目标。

班主任该了解、研究学生的哪些方面呢?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即班级男女生比例,学生来源情况,学生家庭结构中的一般型家庭和特殊型家庭的比例,独生子女的比例等等;二要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包括优秀、中等和后进学生的比例,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班组风气、班组优势和弱点等。此外,还有必要了解一些学生的个人情况,如学生的个人荣誉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特殊学生的个人成长经历等。需要了解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班主任一定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了解,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二)定位情感目标

在摸清了学生情况以后,要对班级建设的情感目标进行“定位”。只有对各种总是进行正确的“定位”,理顺其中轻重缓急,主次关系,才能确定恰如其分的情感教育目标,班级建设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实效。

怎样进行正确的教育定位,把握问题的性质是关键。如班内曾一度出现学生纪律涣散,班干部工作不负责任,卫生工作搞不好等问题,我们均可把这些问题归纳入缺乏“集体观念”这一项。于是,就要把“热爱集体”作为班级建设的主旋律。利用一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果不借助于“教育定位”的方法,事无巨细,四面出击,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抓关键,不抓根本,其结果很可能一个问题也解决不好。

可见,要恰如其分地确定情感教育目标,就要有“教育定位”的意思。正确的定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效益。

(三)目标要具体化

在制定情感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可以采用“教育定位”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特点确定班级建设的目标。以学生的情感为基点,制定可行的目标。如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班级建设的意思淡薄,这就格外可求我们工作要做得细一点、实一点,尽量可让目标看得见、摸得着,使目标具体化、形象化。为此,不妨用图画、表格、红旗等形象直观的形式将目标公布在班级鲜明的位置上。这样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激发学生实现目标的兴趣及热情。随着年级的升高,也可采用其他形式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有效的激励,将有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四、班级情感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班级建设的情感教育目标在班级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影响群体行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班级形成的基本动力之一。情感是目标管理的第一要素,情感教育能给班级管理带来活力。在实施情感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会视班级为理想的“家”。

(一)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

集体主义教育是班级形成的基础,要形成优良的班级,必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关心集体、热爱集体,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为集体出力作贡献。集体主义是班级建设的灵魂,激发学生爱集体的情感是建立班级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集体与个体的不同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养成适应集体生活的习惯,使个体在集体生活中日益成熟起来。其次可组织好活动,广泛地满足小学生的需要,使集体充满活力,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

(二)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真正的集体,是以具有集体主义性质的人际关系为特征的。良好的班级是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作奠基石的。在这种集体里,绝大多数小学生得到肯定、尊重、温暖和平等相待,他们积极、乐观,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

在班级建设中,我们要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情感教育的目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团结的纽带。没有凝聚直辖市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团结的班级。我们要善于把班级的人际关系组成凝聚的、向上的、责任依从的关系。什么叫责任依从关系,它是在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和完成具体任务而开展的共同活动中,集体成员各负其责,并互相负责,在分配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开展相互协作,在评价结果时相互要求,相互学习和相互谅解的关系。此时,人际关系得到良好确定。

在集体中取得应有的地位是每个学生的基本追求。我们要尽可能给学生以自由选择角色位置的机会。班主任要鼓励并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在班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色位置,在竞争中勇敢地站出来,让班级选择评价,并努力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在孜孜不倦地帮助学生适应本不能适应的角色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增强了角色的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同样,也协调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要使人际关系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师道德要满腔热忱地对待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把真诚的爱洒向学生,尊重、关心和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强化每个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为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找到适应的位置,展示自己的才能,由此而改善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学生间的友谊,协调师生间情感,形成一种团结、互助人际关系融洽的风气,使学生感到班级的温暖。一种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风尚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育要面对未来的事业,未来的人才必须是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即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确定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日本人把“人的尊严”作为道德教育的总目标之一;在美国,也把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作为教育的目标。在中国,也理应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重要的任务来对待。

对照时代的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却令人担忧。公益劳动时,任务观点,跟在别人后面不肯出力。卫生意识差,随手在公共场合乱抛食品包装袋,见到地上有废纸视而不见,一走了之。学习中,有些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粗心大意,马虎草率,有的还要不交。生活中,自理能力差,自己的事情不肯自己做,依赖父母。不懂勤俭节约,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捡了学习用品无人要,丢了学习用品无人找。所有这些,都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从根本上说是个道德内化的问题。学生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要受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的影响。其中,有序列地对受教育者施以教育影响,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要以情感教育为核心,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育时机,向学生讲清“责任心”的内涵以及怎样学会承担责任心的道理。在学生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提出类似“我是集体小主人,我为集体争光荣”的目标,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副食学生去实现目标。我们不妨在班组里设立各种为大家服务的岗位。如每天的十分钟劳动,可以为学生人人安排一个岗位,教室中的每扇门,每扇窗,教师的讲台,卫生角,图书角都应责任到人,保管区中的每一个地段都应分工明确。并对学生保管的岗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不好的给予适当的批语和耐心的教育。另外,还可实行小干部轮流制,让每个学生有锻炼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同样,也采取激励机制,对工作负责,能力强的学生给予优先当小干部的机会,对工作不得力,马虎应付的学生一方面教育批语另一方面帮助他们确立为大家、为集体服务的思想。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学生确立责任感。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实践,多锻炼。如针对学生自理能力差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目标,开展“我也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活动。校内,让他们谈认识;校外,让他们认真地去做好自己的事。如洗小件衣服、洗鞋洗袜、洗书包、整理房间等,这些事情如果学生努力去做,一定能完成。在劳动实践中他们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尝到甜头,责任心也得到了培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实现情感目标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围绕目标有意识地开展相应的活动,学生的能力会有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也会大大加强。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深深感到,没有学生的自我管理,就不可能建立民主和谐、充满自信的班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班级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一要置班级所有成员于主人翁地位,二要使所有的成员无一例外地参与到班内的各项活动中来。要使学生自觉成为班级的主人。

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主观愿望,必须要引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动机。“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它是进行自主管理的前提。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等手段能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心理欲望。

在具体的管理中,小干部与后进生之间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人格上存在着不平等。因此要营造民主的管理氛围,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同等的权力,同等的实践机会,激发他们民主管理的信心和勇气。促使他们对参与管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愿管、乐管、视自主管理为一件乐事。

在实施管理时,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提出分层次的管理目标。我们可以把班级管理任务分解为五个方面:即班务、学习、活动、生活、人际关系管理。班务管理包括集会、排队、黑板报等;学习管理包括收发各科作业、协助科任教师工作,组织帮教后生等;活动管理包括组织班队活动,参与各种校级以上的活动等;生活管理包括值日、卫生、安全工作等,人际关系管理包括处理同学间纠纷,现代各方人际关系等。在这些管理项目中,教师要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管理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目前的教学改革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改革的重要标志是变旧方式教育为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样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少年儿童是具有创造力的。许多理论和研究实践表明,实践活动对于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活动使他们新自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而后寻求解决的方法:活动又越来越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个性品质。

活动是以实践体验入手的,促进了儿童心理体验,培养了良好心理品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得到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

开展各类活动,预先要设计好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目的。活动目的明确了活动的设计才能有的放矢,活动才能有实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和活动中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使他们在活动中有岗位,有职责。一句话,班主任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前只作点拨诱导,不可包办代替,有做到“只拉弓,不射箭”。只有把机会让给学生,学生的创新才能才有舒展、发展的天地。

综上所述,在班级建设中,情感教育是促进班级建设的重要手段。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激发了学生进取的动力,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了责任感、创造力。这样,学生的精神需要在情感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满足,焕发了班级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要时时把握好情感教育的目标,讲究方法和策略,使情感教育在班级建设中得到真正落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