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
多年来,长期封闭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了语文教师唯命唯名的思维定势,“先生是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语文教学必须跳出传统教学框架,以情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身的悟性、个性及审美性。情感教育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全面和和谐发展具有独到的功能。“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文章的内容提供了情感教学的有利条件,教师据此创设教学情感,变课文的“此情此景”为“我们情我们景”。学生置身其间,感知课文内容,右脑形象思维活跃;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左脑抽象思维兴奋;如此左右脑兴奋抑制交互作用,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品味赏析,领略语言文字的审美感;读书作文做人相统一,升华道德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逐步加深,循环往复,使学生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来看,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应该运用情感教学从教育的意义来说,运用情感教学改革的必然。
二、提高学生情商,注重语言情味
注重思维的形象性和情感释放的委曲有致,语言就会有一种蕴籍隽永的情味。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重智商、轻美育的倾向,在语文教学中则表现为重视语言的逻辑性而忽视语言的情感倾向。这样做也许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变得规范和严密起来,但是了无情味的语言,即使处处合乎语法逻辑,也是苍白干瘪和缺少感染力,所以只有从培养学生的情商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言水平。一个低情商的人是不可能写下动人的文字,也不可能所讲述那富有魅力的散文或诗歌的,情商是人成功的要素,有情味的语言都是美的语言。如果说,有点文学色彩的语言就可以称为“文采”的话,那么大多数色彩的语言就可以称为“文采”的话,那么大多数学生都离之远矣。我们曾以课文中的语句为例,同是鲁迅先生的文章,但那些意味深长的语句都使人终生不忘。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2)祥林嫂原先花白的头发全白了,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鲁迅《祝福》)
这两句话细细品味,那鲜红的血和那黑惨惨的脸似乎是出现在读者眼前,有色、有形,令人恐怖,而死亡正从这恐怖中向人袭来,一下子就触发了人们不同的内心情味。
(3)又如展示闻一多的诗集《红烛》,激情地朗诵《红烛·序诗》: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出快乐的果子!
学生看画:素净的封面,红烛尽情燃烧,脂膏不停地流着;再听序诗,声声入耳,诗画结合,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无须解说,红烛——闻一多,闻一多——红烛,那燃烧自己照亮中国黎明前的黑暗的高风亮节,深入学生心底,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了。
但是有人以为情感丰富就等于情商高,其实,也是一种误解,如果作者只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顾读者的心理需要,即使情感再浓厚也是情商不高的表现,所以学生与教师必须学会语言上的沟通,不管是情浓意切的散文还是议论性的文章,如果学生阅读时能体味作者的内质,那么他亦可欣赏到作者那潇洒的气质或儒雅的风度。因此,我们不能只注意学生的语言是否严密,还要使之变得优雅,洋溢着人情味。
所以,激发感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情往往是潜在的、内在的,需要教师用“动情”的语言传达教材动情的事,让字字句句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教师“把自己体验到这些感情”(列夫·托尔斯泰)。教师激发学那潜在的、纯真的感情,感奋起来,震惊起来,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学知识,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
激发感情必须借助语言的力量,教师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使他们的感情和着课文的节拍起伏跳荡。
触发共鸣,人因为某人某事的具体情境或具体情境某一方面与自己所处的情境相同或相似,回产生感情的振动,进而引起与课文中的任务相类似的情感冲动,这种心理现象就叫做共鸣。触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使之与课文的思想感情一拍即合、感同身受、连类而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做到“融美于心灵”(柏拉图)。触发情感共鸣,情感有健康、积极的与颓废、消极之分,我们要触发共鸣的是健康、积极的感情,对颓废、消极的感情则应引导学生识别、抵制从而使学生的感情高尚起来。例如,教学《少年中国说》、《谭嗣同》、《与妻书》、《冯婉珍》、《〈指南录〉后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课文,都应该触发学生与课文的感情共鸣。通过这些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每当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总是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振兴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竭尽一腔忠诚,真是“千古英雄,爱国同怀赤子之心”!
另外,触发共鸣还有层次的区别。课文本身蕴含的感情范畴参照心理系数和社会系数可分为三个层次:
⑴初级阶段的本能情。就是人的原始感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⑵一般阶段的基础情。就是人在生活中、社会上的普通的感情。例如:
①骨肉情:像课文《荷花淀》所表现的夫妻情,《背影》所表现的父子情,《祭妹文》所表现的兄妹情等;
②友谊情:像课文《我们的老师》、《藤野先生》所表现的师生情,《范爱农》表现的是朋友情,《七根火柴》表现的是战友情,《普通劳动者》表现的是上下级的感情等;
③爱美情:像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所表现的是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小橘灯》表现的是小姑娘向往光明的美好感情等;
④正义情:像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梅花岭记》表现的是对国家事业的正义情感等。
⑶高级阶段的理性情。这一阶段的感情比前两种感情层次要高,感情升华为一种理性的追求,化为一种高尚的动力,例如:
①爱国情:像课文《最后一课》、《三元里抗英》所表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枣核》、《故乡的榕树》所表现的是对故土家乡热爱的感情等;
②阶级情:像课文《同志的信任》、《一件珍贵的衬衫》、《267号牢房》所表现的是阶级的深厚情谊等;
③事业感:像课文《崇高的理想》、《哥白尼》、《火刑》所表现的是对正义事业的崇高感情等;
④理智感:像课文《治平篇》、《劝学》、《为学》、《丑石》所表现的是人的理智和修养等。
注重学生情感,促进语言情味是语文教师“献身孺子”、“甘做人梯”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它必将催开学生心里爱美的鲜花,绽开学生智慧的奇葩。
三、发展主体个性,优化作文教学
当前,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加强了客体的研究,即对“物”的研究,但是忽视了作文教学中主体的人的个性研究,严重影响了教学整体效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研究作文教学,必须提高作文的人的素质,必须陶冶作文的人的情操。社会异彩纷呈,又斑驳杂乱,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的情感,理想,信念,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生活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加强作文教学中个性化的研究,就是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给学生作文注入新的活力,让他们去选择最乐于表现的对象,不画框,不定调子,不给模式,开辟一个大胆的协作自由天地。
这里所讲的个性,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征,它往往和人的主观意志,主观情感相联系,注重学生个性,更能激发学生做现代人的主体意识,做生活的强者,自立于地,创造于时。
作文教学,从广义来说,只要是指令性的命题作文,那命题就是给学生提供的情境,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的限制下写出规定的文章。像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尤其重视情境作文,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对于为什么要进行情境作文,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每一个句子、每一次谈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语言的动机,即:‘我们为什么而说’这一活动是从哪些情绪的诱因和需要的源泉而来的。口头语言的情境每一分钟都在创造着每一次舌头的转动、谈话和对话的动机。”这就是说,学生要自然地说话,是由于内心的诱因和需要而引起的,也只是在这个时候,才能最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作文,同样需要内心的诱因和需要,只能把学生内心的诱因和需要激发出来。
学生作文常有畏难情绪,有的学生说:“作文作文,叫人头痛”,“作文作文,好似捉魂”。他们之所以感到难,是因为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解决学生作文“写什么”的问题,学生作文当然就是“硬着头皮写”东拉西扯,凑足字数,交差了事。学生作文又存在着一个通病,即平淡单调、感受苍白、感情贫乏。作文时,经常装腔作势、无病呻吟。而作文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学生对事物的感受,诱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中,他们“发现事实、事理的真迹”,获得“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叶圣陶),而不是从书上或者什么写作词典里抄来的套语、套话。作文教学应使学生萌生惊异感、向往感、自由感,产生喜、怒、哀、乐、爱、欲、恶等多种情绪体验。学生感知的敏捷性带来情感的丰富性及对事物认识的悟性、灵性。境能育情,情能造境;境生情,情生境,境与情相因相生,相得益彰。
所以从作文主体的人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中都可以开发后进生的作文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情地进行作文实践,才有不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才有推进作文改革进程。
四、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感知
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情感陶冶来实现的。语文课在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基础上,要满足他们“美的需要”。这就带来了语文课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属性。通过挖掘教材的审美、理解美的能力。
挖掘教材的审美价值,主要从教材立意美、语言美、结构表达方法情操形象美、社会美等方面进行,确实做到把教材作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同时,还要注意教材中所表现的形式美,如整齐、参差、和谐、对称等,认识美的形态,如优美、壮美、悲剧、喜剧、崇高等。教《我们的空中楼阁》,挖掘其审美价值,主要有:
1.立意美:文题是矛盾的组合,引人入胜;显示生活的艺术化,给人美感;语意双关,暗示主旨,将物镜与心境合而为一。明写空中楼阁,实写对光明理想境界的追求。
2.构思美:定景换点,从不同侧面来观察,使景物特征毕现。
3.表现方法美:写景状物有序,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
4.语言美:文笔清新、优美,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5.美的形态:优美。
语文美育是感性支持理性,理性由感性材料表达的特殊教学过程。纯理性化的语文教学方案,近似乎“逻辑分析”的讲解法,妨碍学生从内心对文章产生直觉的美的感知。一篇好的文章,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美和作者审美感知相结合的产物,而审美感知中,“情”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所讲的“情”并非一般情感,而是审美情感,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对学生而言,这种审美情感主要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阅读及协作中来产生某种冲动,从而促进学习。因为美不只是具体的,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直接诉诸于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于人的情感,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与满足。无论是面对着艳丽的鲜花、招展的红旗,还是聆听优美的乐曲,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心旷神怡。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美的感染性是美本身固有的特点,他既不是单纯在内容上,也不是单纯表现在形式上,而是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体现出来的。首先在阅读上,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记忆力强的黄金时代,他们必须像鲁迅先生主张的那样,多读书,多读,精读,学生就能从《白杨礼赞》中读出一种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从柯罗连科的《火光》中读到火对人的重要。从《巴黎圣母院》中读到卡西莫多的“圣洁”,从《法尼娜·法尼尼》中读到美人的丑陋,读《暗香》、《疏影》词在学生心中会唤起一种美的感情。文学手法中,并没有梅花的形象,只有一种话,使我们读了这话而在心中给出了梅花的姿态来。例如“梅花开”,是“梅花”的表象与“开”的表象的结合。必须用理智来想一想这两个表象的关系,方才能知道文学所表现的意味。且文学中不但要表象,又需要概念与观念。例如说“梅”,所浮现的梅花的表象,必是从前在某处开间过的梅花。即从前的经验具象地浮出在脑际。着便是“表象”。但如果不说梅兰竹菊,而仅说一个“花”字,则脑中全然不能浮出一种具象的东西,只是一种漠然的、共通的、抽象的花。这便是“概念”。又不如不说“梅”或“花”,而说一抽象的“美”字,这便是“观念”……观念决不能具象地浮出在学生的脑中,知识学生作理论的“思考”。然而思考却也是文学艺术上的一种特色。这正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知者,观千剑而后识器。”
其次也可“说”,对于学生来讲,名人名言,寓言,童话,优秀散文,通过“说”来记学生感知到内容的美和讲话者神态美,这些美感既能激起说得好的学生的更大兴趣,又能锻炼一些学生的口才。
当然注意语文教学上的审美情感的培养,能让学生静观细赏显示的同时,进入一个审美的过程,对一切有所理味,品鉴领悟、交流、应对。
五、散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多年来语文界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大纲与新教材的改革,如在新大纲的导言部分,就改变了从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说法,改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改变,使语文的定性从过去更多的立足于语言至现在兼顾语言和文化,确立了人文性的地位,使教育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运用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配合新大纲的这一要求,新教材也相应的做出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就在于散文篇目的增加。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大纲和新教材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使人文性进一步的体现,这就牵涉到对学生的某种情感进行培养。
情感是发自内心的。钟嵘在著名的《诗品序》中说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充分说明,任何作者的写作,都是因为他们内心有不能平之情才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时,如不能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相对的吻合,就无法使教学达到目标,契诃夫也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源泉,利用课文情感创设情景,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使之在大脑兴奋的状态下学习,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高尚情操的目的,正是现今教育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散文的定位及其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自八十年代开始,散文的创作呈现出兴盛热闹的局面,创作与批评异常活跃,文学界和批评界对“散文”概念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也拟从散文教学的角度谈情感教育,因为“散文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特别是阅读课本的主体部分”,“‘散文’在中学语文教科书被选录的比重相当大”更因为散文有其内在特质。
首先,对散文来一个二次审视。关于“散文”,长期存在于教科书中对散文范畴的解说是“形散神聚”,这种观念在许多教师、学生中的印记之深是让人难以想像的,甚至影响至现在的学生和老师。然而,“‘形散神聚’说乃源自对散文的‘散’字的误解。‘散’并不是散漫、松散、凌乱、失序。‘散’指的是句法,而且仅是指句法而已。”因此,用“形散神聚”作为一个定义来界定散文,并不能真正体现散文的范畴。这在文学界已达成了共识。
那么,散文到底是什么呢?根据顾黄初、顾振彪两位先生所说的《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一书中所认为,目前我们课本中的散文,从范畴论的角度来说,是属于狭义的散文。狭义的散文,也就是所谓的“小散文”,刘锡庆先生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高悬‘文学性’的大旗”,“所谓‘文学性’,……即指:精神的独创性、情感的震撼性和表现的优美性。这‘三性’,正是防止散文艺术滑坡的坚固大堤!”韩小蕙认为,要有“真情实感”、“实在的内容”、“深的思想”、“华美的文采表达”通过观察上述批评家的文章,我们认为,散文应当包括以下特质:
(1)有别具吸引力的文采。
(2)有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
(3)有真切的情感。这里强调是“作者”的情感,就是要强调散文的主体性。另外,唯有真情才能够动人。
4.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没有感悟,所写的文章就流于虚构和空洞了。
从以上四个方面看,散文阅读追求应是:从文字符号中读懂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真切情感,以达到情感共鸣,从而得出感悟。
这与情感教育不谋而合。情感教育追求的是“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源泉,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激发学生内在感情”。这无疑就为散文阅读中“感悟”这一的终极追求提供了一种探求的资本。因为散文的创作者是“以情引人”的,而阅读者只能“以情悟情”了。所以我们认为情感教育与散文教学相结合将会发挥最大作用。
(二)情感教育对散文教学的作用
1.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审美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散文阅读中,有审美的要求才会有审美的行动,可以说,散文阅读的动机就在于个体对美的要求。如何在散文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呢?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教育的就是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每个人心底所具有的对美的向往激发出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
2.情感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审美的鉴赏力
研究表明,人的右脑具有创造性功能,它主要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想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部分。而散文自古有“诗文一家”之说。即散文既有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特点,更有同诗歌一样的意境美。对于学生来说,如何体会作品中的意境呢?我们以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运用情感教学。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境”中体会“形”,从“形”中感受“美”,进而从“美”中产生“情”。在这过程中,学生在其中充分施展他们的想像力,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鉴赏能力逐渐形成。
3.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创作者的创作冲动
就散文而言,它不像政论文,有明确的论点和论据;不像诗歌,有大量的典故;不像小说,有动人心弦的内容;也不像戏剧,有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潜台词。它语言是很平白的,许多人都能够在没有任何注释的情况下看懂文章。但到底文章所要说的是什么呢?平易的语言又变成了一堆甲骨文。众所周知,一篇散文的构思,往往是带有偶然性、机遇性的,作者的写作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更多的是带有随机性。情感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情”出发,深入人心探幽,与作者的创作冲动产生共鸣。
4.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节奏、旋律、音乐、图像等都是情感教育中最常见的手段,学生置身于其中,能更为轻松而愉快地进入学习的氛围当中。心理学认为,学生在放松性警觉状态、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大大的挖掘右脑的潜力,促进灵感,加速资料收集,增强记忆,提高散文这种需要体会阅读的学习效果。
5.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根据现在教学论中的“情知对称理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从语文所负载的认知形象中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陶冶情操,使他们成为情知对称的,个性得到完善发展的人。由此可见,通过情感的协调和激发,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从而寻求出人的个性的优化。在学习过程中,作家的伟大人格、独特个性,都会渗透在其作品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理想等。
情感教育定位于散文教学,就是借用作者文质兼美语言符号,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之理解、体会文字符号下的情感,逐渐情感内化,形成性格化的个性特征,最终体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是指包括创作习惯、审美习惯、处世习惯等行为习惯的总和)。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知识、情感、行为三者完美的结合。在散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具体应如何操作呢?
(三)情感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散文教学要让学生“抓住美感”。美感的产生,必然经历感知、想像、理解等心理过程,而情感则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在此,我们得出情感教育的程序方法:
诱发情感(美的引导)——激发情感(美的感受)——深化情感(美的熏陶)——抒发情感(美的升华)
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的,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借助他们达到感觉的升华,最终达到知识、情感、行为三者完美的结合。情感教育的策略也应是这一结合体的体现,因此,我们以为,情感教育的策略包括如下:
1.设计导语,诱发情感
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能源”。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好导入,利用各种方式,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从而诱发学生开掘情感的源流。
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的“定调”。“入境动情”的导入能一下子捉住学生,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情感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相交融,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这就是成功的美的引导。
例如,一位老师教授朱自清先生的《绿》这片精美散文时,以一句诗引入:
师:我们国古代有许多吟咏春的佳句,特别是王安石的脍炙人口的——
生(异口同声):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说来也巧,王安石的这句诗,正好启示了一位著名现代作家所写的两篇散文的篇名,同学们能否找出来?
生:一篇是《春》,一篇是《绿》。
(擦掉“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五个字,仅剩下“春”和“绿”两个字。)
师:春天是充满绿色的,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几次写到“绿”: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生(紧接着背诵):嫩嫩的、绿绿的。
师:树叶儿都——
生(紧接):绿得发亮,小草而都青得遮你的眼。
师:今天我们学的散文《绿》,并不是写春天的绿,而是写秋天的绿。(黑板上在擦去“春”,只剩下课题“绿”)不再写小草、树叶的绿,而是写潭水之绿。秋季,照理说是秋风萧瑟、黄叶遍地了,而浙江仙苔的梅雨潭却充满着绿,充满着奇异的绿,醉人的绿。下面,让我们跟著作者一起到梅雨潭作一番游览,尽情的赏绿、品绿吧……
引文,创设一种艺术氛围,诱发学生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从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2.激发情感,让学生感受美
朱熹说:“读书之法,既须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好,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好。”所以,散文教学要求的是协助学生体会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感知其美妙之处,其深邃之意,让学生感受美。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呢?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语段及词语作赏析、揣摩,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例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摸“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聘为“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赏析“荷塘月色”这一精彩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就这样,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力,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其次,比较思考也是一个好方法。比较思考就是在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审美材料加以比较分析,从作品本身抽身出来,更好的品位妙处,从而得到对一般规律的理解,使感性上升到理性,受到启迪,得到陶冶。
同样是《荷塘月色》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教师可以找出其他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
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感知月下荷塘的宁静美。
对于思想性较强的散文,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感受美呢?我们可以把作者复杂的情愫“创设在真实的事件或真实的问题上”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其中一点教学理念。
例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其情感的真挚性,思想的深刻性,高超的艺术价值七十多年来吸引着海内外读者,被誉为纪念性文章的典范。但在高中教材中显然是块硬骨头。即使要这些初步具有理性思维的、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体会文章一开头的内容就并非易事。文章开篇就是有人请写文章,实际又没写;想写又无从写;一会儿是痛彻心扉,一会儿是出离愤怒,就好像高空里的秋千,荡来荡去,不单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要理顺这头乱麻也不容易。
对这样的文章,如果我们从“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这一路径入手,我们可以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这就是从组织刘和珍的信息入手,对相关材料进行有效的编码。因为学生对于人物的故事总是感兴趣的,而主人公刘和珍的事迹在文中是一个重点,又容易把握。于是我们得出关于刘和珍的信息:刘和珍是“我们”的学生;在北师大风潮中,她担任学生自治会的主席,带头反抗广有羽翼的杨荫榆校长,被开除出校;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来听“我们”的讲义;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只有她还为学校的前途黯然泣下;没想到这样一个态度温和,微笑的可爱的学生,却在“三·一八”爱国请愿事件中被无端地枪杀了;令人吃惊的是,她和她的战友们不只被枪杀,还被棍击而亡;而在整个这一过程中,刘和珍和她的战友们是欣然前往,从容镇定的,充分表现了革命青年的沈勇和坚定;然而,反动的帮闲文人却对她们的爱国行为进行恣意诋毁。——这就不能不令人恨从中来。
事件清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基调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难点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首先,是针对刘和珍及其他勇士的,既有惋惜又有敬重(文中这样的例句很多)。其次,是针对段琪瑞政府及其反动帮闲文人的。既有愤恨又有鞭挞(文中这样的例句也不少)。其三,是针对革命者未来的热切希望而言的,在此倾吐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继续战斗。
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可能出发,把繁杂的问题降低梯度,以真实的任务来激发学生对复杂情感文章的探索的兴趣,感受作者情感,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3.诵读课文,深化情感,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具备了审美意境,有了审美欲望之后,就要放手让学生认真的通读文章。学生自主去感知语言材料,伴随着心志活动和情感的投入,情绪会被深深感染。而感情随着诵读的节奏和韵律起伏跌宕,就如朱光潜先生说的“从字句抓住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捉住情趣、气势、神韵”。特别是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例如《紫藤萝瀑布》的学习,在“忆花”中的前半部分,作者因回忆起以前及现在不愉快的事,朗读时要用徐缓而略带悲伤的语调,但后半部分,作者见到生机勃勃的紫藤萝,心灵受到触动,可用轻快愉悦的心情去读。最后的“悟花”部分,让学生反复读,细细研究,去体会本文的主旨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的朗读散文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审美空间,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升审美情操。
4.抒发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
情感教育在散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除了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教材情感外,还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情感,从事使之拥有创新精神,拥有创造美的能力。
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当学生对人、事、物、理、情、景有所感悟时,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佳机,任其自由想像、发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去创造美、发展个性。这里,最佳的做法是展开讨论,使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锋芒得以展露,口才得以展现。在讨论中,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学生会有新颖的发现,灵感的闪耀,成就感的满足,自信心的增强。
其中,音乐作文也是个有效的途径。历来有成就的评论家,首先的都是一个作家,曹丕、刘勰、韩愈、欧阳修……无不如此。所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力,就要让学生多写散文。
另一方面,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同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像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像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审美共鸣。因此,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捉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契机,进行一些听音乐想像作文的训练课。
如《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可以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像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像。
这样,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就可让美的因子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创新的品质。
教育实践家冯恩洪认为:“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而后是做学问,学会做文明人,学会做中国人,学会做现代人,学会做社会主义的人。”我们认为冯先生的话说出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人格的教育。情感教育其实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传统教育那种冷冰冰的教师发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填鸭式教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了审美活动的三个环节:由“形”到“情”的感受美,由“情”到“理”的鉴赏美,由“悟”到“发”的创造美。这样,教师以“情”为手段,纠正教学目的不再是分数的追求,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
情感教育不仅适用于散文教学,同样适用于任何体裁的教学;不仅适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同样适用于任何学科的教学;不仅适用于教学活动上,更适用于生活的每一方面。以情感教育为契机,素质教育的道路会逐渐平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