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情绪心理学
实验研究表明:认知活动受情绪的驱动,情绪对认知活动起到组织或瓦解的作用。正情绪协调、组织认知活动,负情绪破坏、瓦解和阻断认知活动。如鲍维尔在心境对记忆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愉快情绪下学习单词比在悲伤情绪下回忆量要大。同时有人发现愉快情绪强度同认知操作水平之间呈倒U形相关,也就是说在中等愉快水平进行学习效率最好。霍夫曼提出了情绪对认知的作用表现为:发动、结束、干扰信息加工;进行选择性加工;组织回忆;促进情绪的分类和图式的形成;影响决策和问题解决。
情绪与人格也有密切的联系,伊扎德在动机——分化理论中提出,在整个人格结构和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的动力和组织力量。情绪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基于人格特征的调节才能更有效地调节情绪。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心理调节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及其相互联系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运作的过程,也就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调节有具体情绪的调节、情绪动力特征的调节(如强度、范围和持续性)。情绪调节可以帮助人们发挥正情绪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如在面临困境或干扰时,情绪调节可以促进定向的活动,避免和减弱由于失败、失去和创伤带来的负性情绪的影响。
(二)人本主义学习观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和行为矫正忽视了人的主观需要;同时,认为认知心理学虽重视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也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和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因此,他们关注个人的情感、感觉、信念和意图对学习的作用,指出在学习情景中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和过程走向,学习应该包括新信息的获得和信息的个人化。专家认为教育目的决不只限于教学生知识或获得技能,更主要的是要符合学生的情意需求,使他们在知、情、意三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各方面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设计教学,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罗杰斯强调人类有先天学习的愿望。他认为当学生理解到学习与自身的关系时,就会自我启动学习,在无威胁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他还指出,教师如果能真正体谅学生,信任学生,在师生相互交流中有同情和理解,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课堂中的主要情绪及其整合
(一)课堂中的主要情绪
斯皮伯格和斯塔尔提出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情绪有好奇和焦虑,并认为这两种情绪在性质和过程上是相反的,它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学生的探索(接近)和回避行为。另外根据我国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所涌现的有关情绪的教学模式,如愉快教育强调愉快和兴趣对学习的积极作用,在情绪研究中也指出愉快与兴趣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能支持儿童游戏、操作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兴趣的发生导致愉快,愉快又反过来加强兴趣。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情绪有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
1.好奇
好奇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情绪,当学生感觉到他们知识存在不足时就会产生好奇。好奇是由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生理唤醒水平或认知冲突的探究倾向。一般认为好奇是认知冲突的结果,个体有一种发现的渴望,当人的认知预期与现实相反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引起认知不平衡,导致为恢复认知平衡的探究行为。引起好奇的三种变量是:变化、不一致和不确定性。
探究是学生好奇情绪与引起好奇的不确定性之间的行为桥梁。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努力同化和顺应信息,优化已有的认知结构。研究指出,当人们对事物感到好奇时,往往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迸发的时候。
2.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分为个体兴趣和情景兴趣。学生个体兴趣是指其自身带入课堂的兴趣;情景兴趣是学生在一个特殊的情景中,参加一种特殊活动时体验到的兴趣。兴趣是当个体的需求、能力、技能与某种活动提供的机遇和要求匹配时产生的。影响个体兴趣的因素有个体归属(文化价值、认同感、社会支持)、情绪经验、胜任力、目标关联和背景知识等。影响情景兴趣的因素有动手、认知失调、新奇性、社会交互作用、榜样、游戏、幻想、幽默等。
3.愉快
愉快是一种正性情绪,是人或事物符合个体当前优势需要时的一种主观体验,愉快是幸福的最主要因素。愉快具有情境性和波动性。
愉快主要来源于对需要的满足和个体实现的体验,特定的、可辨别的活动结构为个体体验愉快提供背景。有人提出令人快乐的任务中有四个核心要素:能够完成的;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即时得到反馈;可以挑战和扩展操作者的技能和能力。
愉快在体验上有强弱程度之分,过分的或强烈的愉快情绪会减缓思维,过低或过弱的愉快情绪会抑制思维。有人发现促进学习的最适宜的愉快——“流”,即当人们知觉到任务提供的挑战与他的相关技能相匹配时,能体验到最大的愉快(流),从而激起高的学习动机。“流”理论提出适宜的挑战产生“流”,其中有两个变量:挑战和技能。当挑战淹没技能时(高挑战,低技能),个体担心失败,体验到能力的威胁;当技能淹没挑战时(高技能,低挑战),个体感觉厌倦,这时注意分散,产生最小的任务卷入;只有在挑战和技能相匹配时,个体感到任务既能胜任又不是轻而易举的,经过探索而获得的成功,使个体体验到自我能力的肯定和自信心的增加。愉快在层次上也有高低之分。感官上的愉悦是低层次的。从探索、创造、孜孜不倦的学习中获得的,与求知欲、创造欲等高级需要相联系的愉快,是高层次的,这种好学、乐学的情感镶嵌在人的个性结构之中,在具体的情境中能以情绪形式表现于外。低层次的愉快可以转化为高层次的好学情感,高层次的情感形成后又制约一个人在具体情境中的情绪体验。
4.焦虑
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是对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或担忧。学习焦虑产生于学生不能应付成就情境的自我知觉,即当学生感觉到不能胜任任务,同时又体验到成绩的要求和压力时就产生焦虑。焦虑主要相伴以紧张和恐怖情绪,并有明显的生理表现(如失眠,出汗),还会出现一些行为表现(如逃避,自责,自卑等)。
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过低的焦虑水平使个体不能排除情境中无关因素的干扰,对有关线索的检测是缓慢、不准确的;过高的焦虑使个体注意变得狭窄,注意的转移力降低,不能检测情境中的重要线索。
(二)课堂中主要情绪的整合
课堂中出现的情绪不是单一的,是由多种情绪组成的复杂的课堂结构,只有合理整合这些情绪才能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般来说,好奇和兴趣对学习主要起积极作用,愉快和焦虑是在适宜水平上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过低或过高反而会阻碍学习。
四种主要情绪的不同组合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兴趣和愉快可以相互伴随、相互促进,由于兴趣本身就包含快乐,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体验到的快乐又能增强兴趣;在兴趣活动中也伴随一定的焦虑,适度的焦虑使个体具有趋近目标的倾向,过高或过低的焦虑就会产生逃避目标的倾向。
斯皮伯格和斯塔尔提出了有关课堂情绪的整合理论并描绘了复杂的图形以阐明课堂刺激与学生的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
课堂刺激或环境的唤醒程度(教室内学生体会到的信息和刺激变化)为自变量(其有三种程度:温和的,中等的,高度的;因变量是学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情绪状态:愉快(或奖赏)、冷漠和不愉快或厌恶)。当唤醒程度增加时,学生体验在积极的接近倾向和消极的逃避倾向之间进行变化。
斯皮伯格和斯塔尔把好奇和兴趣作为同义词,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首先,满足好奇产生愉快情绪,然而感到好奇只产生一种摆脱好奇的冲动,并非愉快;感到兴趣和满足兴趣都产生愉快情绪。其次,从个体差异来看,好奇具有普遍性,兴趣更具有个体差异性。最后,好奇是一种典型的短暂的情绪,满足后很快消失,而兴趣是较稳定、持久的情绪。兴趣和好奇也有联系,好奇与兴趣有很大的重叠现象,特别是好奇和情景兴趣。兴趣的形成往往是从好奇开始的,对众多事物的好奇是以广泛的兴趣为背景的。因此,区分兴趣和好奇对于课堂教学的情绪诱发是有益的。
三、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主要情绪促进效果整合,可以选择以下策略。
1.好奇策略
(1)创设情景,制造悬念,设置矛盾。
(2)呈现新颖、奇特的刺激。
(3)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
(4)变换教学方式,如客串演讲、角色交换等。
2.兴趣策略
(1)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情绪经验相一致。
(2)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实验,参与教学活动。
(3)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
(4)激发学生的想象、幻想。
(5)教师的言语幽默。
(6)教学内容、教学事例从学生的切身性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
3.愉快策略
(1)教学任务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不太难也不太易,使学生体验成功。
(2)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体验成功。
(3)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树立榜样,激发求知欲。
(5)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4.焦虑策略
(1)提高任务的难度、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提高过低焦虑。
(2)降低任务的难度、放宽任务完成的时间,降低高焦虑。
(3)提供成绩信息,而非评价信息。
(4)承认错误是学习中的一部分,允许犯错误,支持改正错误。
(5)强调个别谈话,减少公开批评。
(6)强调自我比较,减少社会比较。
(7)强调组间竞争,减少个人间的竞争。
(8)强调努力归因,减少能力归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