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创新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目前,占教师群体的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创新,经过积极探索和努力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效,但在调查和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创新的因素
1.教师结构的影响
现行的农村中小学有些地区绝大部分教师来自于“民转公”,加之前些年中师招生对山区乡镇也是实行的定向培养,致使教师本土化严重。这有其好处,比如能留得住人,热心本地教育,但其生活习惯、知识结构、教育观念基本相似,教育创新受到影响。
2.教学经费的影响
有的学校的办学经费确属举步维艰,学校也只好“关起门来办学”,教师对于日新月异的教育态势了解甚少。
3.教学设备的影响
部分贫困的学校,缺乏教具、学具、电教设备和实验器材,教师的教育创新、学生的创新学习必然受到限制。
4.考核方式的影响
目前有一些地区的学校实施的仍然是单纯以考试成绩论优劣这样的评价方法,也使教师的创新能力受到了很大压抑。
5.教师编制的影响
农村学校,班级的容量一般都普遍偏大,教师“教”的任务都难以完成,“学”与“研”自然成了一句空话,不“学”不“研”严重制约了教师的教育创新。此外,教育价值取向、农村教师待遇等都对教师的教育创新有着轻重不等的影响。
6.地域环境的影响
农村小学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坐落在山区,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校间间距大、规模小等条件的限制和教师工作任务多、生活负担重的影响,教育的经验、信息交流少,学习、研讨提高机会少,导致部分教师在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和创新动力方面存有不到位的表现。
二、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创新的主要方法
1.学校布局调整
学校布局进行调整,使学校办学规模适度、布点趋向合理。从优化教育人才资源和教育资产资源的配置考虑,目前,以毗邻村校适当合并,扩大中心小学的办学规模,以“非均衡点网式”发展战略调整,比较能够适应农村教育创新的实际需要。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教师相对集中。便于教师间互帮互学,共同研讨,集众人之智慧,纳百家之观念,开创新之风气;二是教育资金相对集中,便于教学设备的添置与更新,以改善办学条件。不言而喻,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应该说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
2.网络构建
以县级教研室为龙头,乡镇教办为中介、学校教科室为基地、校本教研刊物为阵地的“区域性教研网络”。“网络”中的人员有教育专家、教研骨干,也有基层的实践者,相互交汇,相互激荡,相互冲突,实现在冲突中创新,在创新中冲突。
3.积极带动
激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掀起农村教育创新之热潮,先要有一批有胆有识的农村教育创新之先锋。一是改变用人观念,激活教师群体。长期以来,教师退休几个,大中专毕业学生补充几个,就是个人申请调动也极少。应尽快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教师聘任制度,使教师合理、有序流动。二是继续强化“支教工程”的实施。三是认真实施“名师工程”,让骨干教师在教育创新中先动起来,先动带后动,实现大家一起动。
4.继续教育培训
目前农村中小学部分教师素质不高是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其教育创新的技能;二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组织、领导工作,做到继续教育形式新、内容实、效果佳,要实行教师周期培训、进修,教师要不断补充知识,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5.优化评估方式
要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必须建立有利于教师创新的机制。使教师完成从“要我创”到“我要创”的转变。从而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要改革“应试导向”的评估体系,建立“评估创新”的评估机制。二要改革阻碍教师发挥创造力、发展个性的考核制度,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脱颖而出,以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农村教师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