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是指中小学教育科研一般职能活动的客观程序。它通常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或评价等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
一、计划
是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计划,用以掌握所主攻课题的研究过程,保证课题目标完成。其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整体计划去组织、安排、实施教育科研工作;二是把各方面的计划都统一起来,掌握教育科研工作的过程,使课题研究计划如期完成。注重教育科研的计划性,可以提高管理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可以不受或少受外来干扰,可以协调各课题组之间的关系。中小学教育科研计划的内容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指导思想和课题管理,组织推动,研究进程和质量要求,以及保证措施等。一般来说,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应纳入学校总的工作计划中,学校领导要对开展哪些研究,怎样开展研究,作到胸中有数。加强教育科研的计划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科学化的一项基本要求。
二、实施
是指教育科研立项和计划之后的布置落实,思想发动,具体指导研究工作。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在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正确贯彻有关政策和采取有力的措施,经常了解、督促、协助科研课题组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中小学管理者应努力做好下列几方面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保证正确的科研方向,及时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明确课题研究的紧迫性、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激起研究者的工作热情,然后组织科研队伍,培养骨干。
2.协助科研负责人把任务落实到人,定要求,定时间完成,使每个科研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增强责任感。
3.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进展情况和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以及时的指导帮助,及时提供有关研究信息,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专家帮助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
4.提供完成课题任务所需的物质条件,包括研究经费、实验设备和先进的研究手段。
三、检查
对教育科研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管理人员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只有进行检查,才能掌握科研活动实际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计划,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检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检查科研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一些课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课题,在时间安排上不能一成不变。在实施过程中,经过研究可以请求进行必要的调整。
2.检查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在实践中的情况。科研计划是否科学、可行,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科研实践。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由于客观情况千变万化,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未能预料的情况。如果不顾客观实际情况,死抱住原计划中那些不合乎实际的东西不放,则会束缚科研人员的手脚,阻碍科研工作的进展。这样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订。
3.检查科研计划执行情况,既要看到成绩,又要提出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设法帮助解决,在检查中发现的某些问题,可能是新的科学的“生长点”和急需开展研究的课题,对此类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
四、总结
是指教育科研形成成果的最后阶段,也是教育科研过程管理的关键性环节。教育科研一定要抓好成果管理,主要抓住成果总结、成果的鉴定、成果的应用。
1.要求项目承担者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的内容大约包括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的概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程序;实用的样本、测验测量的手段;研究的成果;讨论;总结;参考书目。
2.成立教育科研成果鉴定的专门组织,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给予验收。必要时组织正式的成果鉴定会,对教育科研成果给予认真的评议、适当的奖励。
3.如果教育科研项目取得预期成果,则学校领导要积极地组织成果推广工作,成果的推广要注重在相适应的范围内进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用,尤其对于在更大范围内有推广价值的成果,还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以便使研究成果扩大影响,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