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生在沟通中都要有同理心

师生在沟通中都要有同理心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生活中,同理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在同情的心理活动中,交往的双方有高低、尊卑地位的差别;在同理心的心理活动中,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在沟通中,当同感出现时,给予者与接受者的地位是相等的,同时彼此不一定要有所认同。具有同理心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条件。

第一节 师生在沟通中都要有同理心

在社会生活中,同理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沟通双方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一、同理心的概念

同理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

要更好的了解同理心的概念,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不能把同理心与了解相混淆。了解是我们对事物主观的认识,它是以个人的、主观的参照标准看事物;而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是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

不能把同理心于认同相混淆,要知道,它不等于认同和赞同对方的行为和看法。认同和赞同中包括沟通双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价值观等方面有一致性,都带入了自己主观的参照评价系统。同理心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同感。

不能把同理心与同情相混淆。在同情的心理活动中,交往的双方有高低、尊卑地位的差别;在同理心的心理活动中,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在沟通中,当同感出现时,给予者与接受者的地位是相等的,同时彼此不一定要有所认同。至于同情,是沟通双方往往处于不同的地位上,例如我们了解到一个学生因为父母下岗,无力交纳学费,我们很同情他,教师们在同情心的驱使下,集体募捐帮助这个学生凑齐了学费。这种沟通的心态,有两个心理成分:一是教师们认同和分享了这位学生的困难,二是教师们是处于一个较优越的地位,带着“我有资格来帮助你”的心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学生更需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同感,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当学生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时,通常在那一段时期常常会敏感,自我评价偏低,假如老师对学生带有过多的同情怜悯,会更加强化这个学生的自怜、自卑感,对学生的成长是有损无益的。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沟通双方都有同理心,都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二、是否有同理心表明了一个人的沟通立场和能力

1.教师要表现对学生的关怀,首先需要了解学生。

2.教师要了解学生,必须先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概念的参照系统中,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推理来思想他的一切。

三、教师对学生没有同理心的消极影响

具有同理心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条件。这是由师生关系的特质所决定的——教育效能的发生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也就是说,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同理心的传递之后,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的基础之上。但是,当一个教师不能或不愿与学生同理时,与学生的沟通也就必然受阻,产生以下的后果:

1.如果学生感觉自己不被老师所理解时,就会觉得老师并不关心自己,随之会感到很失望,很沮丧,对老师的信任度会降低,向老师敞开心胸的欲望会很快消失和终止。

2.如果老师对学生没有产生同理心,也就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接纳学生,非常容易对学生提出无益的指责和批评,这种出于教师主观意识的指向自我的讯息的表达会让学生反感和受到伤害,与教师的沟通也就出现了对立。

3.如果教师不真正对学生产生同理心,也就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回应,对学生的内在世界中需要得到引导和纠正的地方也就不能产生建设性的帮助。

4.一般情况下,是教师的主观判断导致了教师不能对学生产生同理心。对学生基于主观的价值观判断和缺乏了解,也就会给学生提供不合适的教育影响,甚至误导学生。

总之,在教育中,教师是否对学生具有同理心很重要,它是开启学生内在心智世界的钥匙,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

四、教师向学生传递同理心的技巧

1.只是单纯地重复学生的感受

这种技巧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感受、情绪、价值观和行为表现等领域的同理。请看下面这段师生之间的对话——

学生:老师,我最近的情绪很不好,因为快要临近期末考试了!

老师:你担心马上就要考试了吗?

学生:不,我担心的是不知道你会出哪一类型的题目,我对回答论述题没有信心。

老师:噢,你担心的是考试题型。

学生:是的,论述题我总做不好。

老师:我明白。你觉得自己对选择题较拿手。

学生:是的,我害怕做论述题。

老师:这次考试题型中没有出论述题。

学生:太棒了!我可以不必担心了。

在上面的这段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的第一个反馈并没有准确反射出对学生的“担心”,学生觉得有重新比较详细向老师表述“担心什么”的必要,直到老师能够真正了解为止。

2.教师要恰当地向学生传递自己的同理心

有一位学生在初中升高中的会考中失败了,下面是五个老师分别对他进行的回应:

老师1:怎么了?你看起来好像很难过。

老师2:你一向成绩很好,但想不到竟然会考失败了。

老师3:因为会考不理想,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是吗?

老师4:因为会考不理想,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也不清楚前面的路该如何走,心中很混乱。

老师5: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来没有想过会考会考得这样不理想,故对此特别感到失望与难过,也有点郁闷;与父母商量,似乎非重读不可,但自己实在有点不甘心,所以内心很矛盾。

上面所列举的五位老师的回应分别象征了五种不同层次的同理程度。在第一层次的回应中,老师似乎根本没有留意这个学生所说的话,当他问学生为什么感到如此悲伤,是个十分不适合的问题,说明老师根本没有去感受这个学生的内心状态。在第二个层次中,老师的回应虽然在内容上和学生表面所说的一致,但他只领会了学生十分表面的感受,所以在回应中就只有内容上的表达,缺乏感情上的要素,显得了解得不够。老师若要与学生产生积极的沟通效应,最低限度要能达到第三个老师那样的同理。这位老师的回应显示他对学生表达的表面感受有正确的了解,但他仍然没有对学生较深的感受做出回应。但是,这样的沟通对学生已经能够带来正面作用了。第四位老师,由于他所达到的同感相当深,因此在他的回应中,他表达了学生表面言语后面更深的感受,可以引导学生去表达更深和本来还没有察觉的感受。第五位老师,做到了最正确的同理。在他的回应中,无论在表面或深入的感受上,都很准确。在这个例子中,他不但同感到了学生很失望难过等表面的感受,甚至连很深入的,如气愤、不甘心和矛盾等也作了很准确的回应。在这个层次上能够作出回应的老师完全能够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了。

3.在同理心的交谈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对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抱有很强的信任感。

(2)教师应该能够“由衷的接受”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3)教师必须诚心愿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为此安排时间。

(4)教师对学生的烦恼应该能够感同身受,但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卷入学生的情感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