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身势交流的技巧

教师身势交流的技巧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身势姿态既能表现教师为人师表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传递一定教学信息、体现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古语有“站如松,坐如钟”的说法,这句话对于教师授课来说也同样适用。因此,教师决不可忽视自己的身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教师的心理是封闭的,不利于教师阐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留下没有教养的感受。

第五节 教师身势交流的技巧

教师的身势姿态既能表现教师为人师表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传递一定教学信息、体现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古人云:“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即是说人要坐有坐姿,站有站姿。教师的身势姿态不仅应符合道德规范和审美要求,也应遵循心理学上的有关原理,使之合乎教学上的原则和要求。

我们在这里介绍的身姿语主要是指人体躯干的动作所发射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如何运用自己的身姿语呢?形体上庄重但不故作姿态,神态上自信但不盛气凌人,潇洒利索、自然得体,是对教师身姿语的基本要求。古语有“站如松,坐如钟”的说法,这句话对于教师授课来说也同样适用。具体说来:如果站着讲,站立要稳,但不可总站在一处,给学生一种呆板的感觉;不要左摇右晃,给学生一种你心神不宁的印象;不能长时间手撑讲桌,使学生以为你疲惫不堪。如果是坐着讲,坐姿要正,不可趴在讲桌上,使学生以为你精力不支;不可手托下巴,使学生以为你漫不经心;不可如坐针毡,前仰后合,使学生以为你心不在焉;不可坐在凳子上转过身去板书,使学生以为你懒散懈怠。如果手执教鞭,不要以教鞭柱地,像是老人柱拐杖,使学生以为你暮气沉沉。坐着讲讲久了,应当站着讲一会儿,站着讲久了,或者坐下讲,或者自然地移动脚步,变换一个位置,调节一下课堂的专注气氛。

教师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众目昭彰,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因此,教师决不可忽视自己的身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的体态,实际上就是教师风度的外在表现,郭沫若说它是“文化的表征”、“思想的形象”,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在行为举止姿态方面的外部表现,是教师的思想品质、知识修养以及情感的表达。

总的来看,教师的体态应该要稳重端庄,但是也不能强求一律,而应因人而异。男教师年龄大些的应着力于老成持重,有学者风度,年轻些的应该潇洒自如,充满青春活力;女教师则要端庄、秀美、慈祥、亲切,这样就会给学生以人格的示范。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体态,特别是站、走都要得体,要给学生以挺拔、端庄、轻松的印象,不要左右摇摆,或者把手插在衣袋里,站的位置,一般地应该站在讲台的“黄金分割”点,但也不能总是站在一个地方,固定不变的位置使人产生疲劳的感觉。让学生朗读、听写、演算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慢慢走动,一方面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促使部分精力分散的学生集中注意力。

可是,有的教师往往会带一些不良的习惯到课堂上,比如,上课时不停地眨眼睛,有时还掏耳朵,抠鼻孔;站没个站相,常斜靠在桌子上,更有甚者,半倚半坐在桌子上,把脚蹬在学生的椅子上,这些不良习惯动作,都会给学生不好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嘲笑和反感,影响教师的威信,影响上课的效果。

一、教师的站姿

站姿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师应该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没有特殊原因、教师都不应当坐着授课,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应学会站、学好站。有的教师登上讲台时,不是侧身而站,便是站时重心移动太快。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教师的心理是封闭的,不利于阐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留下没有教养的感觉。站时重心忽左忽右,被视为信心不足、情绪紧张的焦虑。面对学生站稳姿势表明一个教师准备充足,有信心上好这堂课,有能力控制整个教学局面。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身体应微微前倾,以示对学生说的话感兴趣,也表明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身上,增强亲切感。学生回答问题时,错误的站姿有:一是教师自己板书,背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不礼貌的感觉;学生也不能从教师的表情中判断自己的回答。二是两手放在裤袋里或两手反在背后,一副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一点亲切感。

综上所述,其本质上并不在于要想规定一个固定不变、人人必效的模式。每一个教师成功的动作姿势都应与所讲的内容和自身的气质、性格、情感等因素相联系。动作姿势的最大魅力并不在多少新旧,而在于自然、和谐、准确、适度。美国著名演说家卡耐基说过:“自然、生气是动作的至善”。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点,在课下不进行必要的熟悉、了解和研讨、揣摩是不行的。

(一)教师讲课站的位置

教师讲课所站的位置,经常是因人而异,没有特殊的要求。有的习惯于远离讲桌,站在讲台的前左角或前右角;有的习惯于“打游击”——左右来回移动,或者在学生座位行间踱来踱去。从教学卫生的角度讲,这些位置都不适当。

比较适当的位置应该是教师站在教室的前中央,即在讲桌与黑板之间。教师讲课要辅以手势、表情,必然牵动着几十双学生的眼睛。教师站在讲桌与黑板之间,学生看得清,看得准,除两边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是直视的,这对保护视力有益处。若偏在一角,则大部分学生的视线是斜的。而踱着步子讲课,学生目光跟着移动,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视力也会有影响。此外,教师讲课总是辅之以板书,还要随时参阅教案,站在讲桌与黑板之间,口述笔写,随手可到;浏览教案,低头可及,既节约时间又方便应手。若站在一角或踱来踱去讲课,板书时需向黑板靠拢,参阅教案时又要向讲桌靠拢,这既浪费时间又不方便。所以,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看,讲课时也应站在最佳位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讲课的位置当然也不能呆板地固定在一点上,因而,适当地移动位置,或到学生座位行间进行巡视,也是必要的。

(二)登上讲台时要面对每一个学生

有的教师登上讲台后,有几种错误的站势主要有:一是侧身而站或面向黑板而站;二是站时重心移动太快。

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教师的心理是封闭的,不利于教师阐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留下没有教养的感受。站时重心忽左忽右,被视为信心不足、情绪紧张和焦虑。面对学生站这种姿势表明一个教师教课准备充足,有信心上好这堂课,有能力控制整个教学局面。

(三)站立要自然平稳

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同的站立姿势,对学生的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站着讲课,有助于教师的动作、表情和阐述,让学生感知到更多的内容,也易于使教学富有感染力。站着讲不是要只立一处,呆若木桩,那样会显得生硬、板滞。当需要阐发、描述、分析时,应稍离讲桌,或轻松自然地走动,或微微分开双脚,保证动作、姿势的灵活施展,又能在微量运动中求得休息,还能使学生感到老师端庄严肃而又亲切自然。当学生埋头习读时,老师可以用手撑住桌沿,把重心移到某只脚上,但不能长时间手撑桌面,免得学生认为你疲惫不堪,影响听课情绪。擦黑板时,教师的站立要稳,不能全身猛烈抖动,左右摇晃,否则会破坏教师的课堂形象。

(四)学生回答问题时,身体微微前倾

当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错误的站势主要有:一是自己板书,背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不礼貌的感觉,学生也不能从教师的表情中判断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需不需要往下说。二是两手放在裤袋里或两手反在背后,一副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一点亲切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身体微微前倾,这种姿势表明对学生说的话感兴趣,也表明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身上,没有走神,增加了亲切感。

(五)在微量运动中求得休息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用一种姿势站在同一个地方,当需要阐发、描述、分析问题时,应稍离讲桌,或轻松自然地走动,或微微分开双脚……在微量运动中求得休息,使学生既感到老师的端庄严肃,又感到老师的亲切自然。当学生埋头作笔记或做练习时,老师可以用手撑住桌沿,把重心移到某只脚上,这样既可以得到短暂休息,又不会造成消极影响。

(六)用临近控制的方法唤回打瞌睡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常见的主要表现有:

(1)毫无掩饰地伏在桌上;

(2)桌前放些障碍物,身伏其后;

(3)面前摆上教科书,单手或双手撑头,故意遮挡老师的视线。戴眼镜者还可以把眼镜稍稍拉下,让上楣恰好挡住似合非合的双眼,制造看书假象;

(4)额搁桌缘,以手相垫,膝上再放一本书,以自我宽慰。一般说来,年龄越小、掩饰越少,年龄越大,花样也越多。

为此,比较有效的发现方法是观察学生身体各部位在一定时间内的表现。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处于平静状态,对外界刺激没有什么反应,装出看书,却无翻书的动作,也无随着书或听课而出现的表情变化,那往往已入梦乡。至于以手撑头者,当其进入睡眠状态时,自我控制减弱,肌肉放松,手臂往往会失去支撑作用,头自然会猛地往下一点,就这么一下,已足以说明他(她)的过去。对于这些瞌睡者,不要立刻去唤醒他们,如能让他们“安安心心”稍睡片刻,后面的精神会好得多。当然,对于试图想一睡方休的学生,老师必须唤回其注意,利用讲课时的走动,在不产生新异刺激以分散其他同学注意的前提下,非常自然地走近身旁,轻拍其肩,给予临近控制。对于不尊重学生人格,随意用粉笔头作“超低空”控制学生的做法,应坚决摈弃。

二、坐姿

坐姿作为教师体态行为规范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显示出一个人的文明修养程度,并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其他身势相比,坐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相对较少,但在其他教学活动中如专题讲座、监考、个别辅导及办公活动中应用广泛,因此同样不可忽视。

(一)坐姿要求典雅端庄

教师正确的坐姿应该是挺胸正坐,全身自然放松,两腿平行前屈,两肩保持平衡,头眼端正,胳膊动作自然。起座落座,动作应尽量保持轻柔、稳重,不宜猛落猛起。教师不雅观的坐姿包括:动辄跷起二郎腿,弓背屈身;双腿在下面不停地上下抖动,或双脚在地上来回蹭磨;瘫作一团,松松垮垮,软弱无力;等等。

(二)座位的设计和安排

座位的设计与安排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体态交流的影响可能有些人不是很清楚。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室还是办公室,教师坐着辅导学生,参与学生讨论或与学生共同活动,都有一个座位的设计安排问题。因为不同的座位安排既反映教师自己的不同心态,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坐姿技巧的训练与掌握

坐姿技巧的训练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抬头挺胸,精神饱满;

(2)面对学生,目光平视,不要眼睛只看桌面;

(3)双脚自然分开,手自然放在桌面上;

(4)挥手自如,但动作要从容小心,不可冒冒失失地大起大落;

(5)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就座时的身体指示方向。

三、走势

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走路姿势。这其中的有些特征是因为身体的结构差异所造成的,但步法、跨步的大小和姿势似乎是随情绪而改变的。一个刚刚得知数学竞赛获得第一名而快乐无比的小学生,走起路来就很轻快;一个刚挨过老师批评的小学生在回教室的路上一般都双肩下垂,走路像是穿着铅底的鞋子一般。同样,坚定有力的步伐,精神集中,表现出一个教师感人的外貌和力量,不管他身材高矮,学生都会看到老师坚信自己的力量和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养成以正确的姿势站立在学生面前的好习惯,不得在教室里频繁快速地来回走动,但在整堂课上教师并不是原地不动的。当提问时,教师或站在教室中间,或站在教室前面,或稍靠边一些,从而能更好地听到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教师的走动都应面向学生,应是有节制的、文雅的、非呆板的。

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势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慢走慢踱,时时驻足,走、说节奏一致。

2.走上讲台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精神饱满,从容自然,面带微笑;

(2)挺胸抬头,目视学生,不东张西望;

(3)步态稳重自然,手臂不做大幅度摆动;

(4)两手自然下垂,不插在衣兜内;

(5)口自然微闭,双唇不要颤动;

(6)走上讲台后转身要自然,不能用操练动作;

(7)站定后要环视整个教室再转为正视,脚步不要随意移动;

(8)走下讲台和走出教室时,要做到步态从容、自然,不要失去常态匆忙跑开,也不要漫不经心地随随便便、摇摇摆摆地离开。

3.以下是一些虚拟的情境,我们看作为教师应做怎样反应:

(1)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已准备好上课,你很满意……

(2)你走进教室,教室里秩序混乱,你对此大吃一惊……

(3)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很出色地完成了上次的作业,你开始讲课……

(4)你走进教室,察觉到同学们干了一场恶作剧……

(5)同学们在井然有序地学习,你在他们中间走动巡视……

(6)你在同学们之间走动,发现一个同学的作业比任何时候都好,你指出这一点,并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四、距离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的空间范围内,每个空间范围圈就是我们感到必须与他人保持的间隔距离。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的远近与情感的接纳水平成正比例关系;反过来,人际空间距离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很多教师总与学生保持一种公共距离,而很少进入学生的亲密距离和个人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往往也对其敬而远之,很难建立一种亲密民主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地控制和利用空间距离。一般地说,教室内的讲台本身就具有某种权威性,教师在对学生提出要求、宣布一项决定的时候,应站在讲台中央;而在日常教学中,在保持大部分时间站在讲台的同时,间或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课下更可以与学生一起交谈说笑甚至共同游戏,这样会使学生感到亲近、亲切。在课上和课下,教师还可有意识地、恰如其分地与学生进行身体接触,直接进入学生的亲密距离圈内,如拍拍小同学的肩膀、摸摸小同学的头等,这会使小同学感到特别温暖和幸福。但这一定要根据师生双方的性格、性别、年龄各方面而定,不能滥用、误用。

五、头势和腿姿

在大多数国家中,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头势主要有两种:点头与摇头。但这两种头势表达的内容却因文化、习惯的不同而各异,甚至相反。例如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点头是一种消极信号,而在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点头则是一种表示“是”、“同意”和“满意”的积极信号。一般地说,交谈过程中要想了解对方说的是不是实话,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观察他的头势。比如,当对方对你说“我同意你的高见”的同时,却无意将头从一侧摇到另一侧,则表明他讲的并非心里话,至少不完全是真话。人类其他的基本头势还有侧斜、垂下和中立。当人们将头保持中立状态时,说明他对对方的讲话既不感到厌烦,也未感到莫大兴趣。而当人们将头从一侧倾斜到另一侧时,就表明听者对讲者的话产生了兴趣。因此在教师讲课时,如果学生坐在那里,歪着脖儿,而且身体前倾,就表明你的讲话是成功的。一般来讲,将头下垂是一种消极的体态信号,这种头势还常常伴随着消极的手势。当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处于这种头势时,应当立即停止讲课,用一些其他动作尽力使学生抬起头,然后再继续讲课。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正确运用头势,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采取点头、摇头、侧斜和中立等头势。如在听取学生发言时,应伴随点头、侧斜;当学生发言中出现错误或不当时可发出摇头的信号。教师应避免的消极头势如低头、双手搂头、不置可否地点头或摇头。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腿姿也应正确运用。在许多情况下,双腿交叉的坐姿表示一种紧张、缄默和防御的人体信号;站立时的别腿姿势暴露出一种拘束心理,表明缺乏自信心。这些都是教师应当避免的。同样,将一只脚搭在椅子上或翘在黑板下的墙壁上既不文雅,也会给学生发出消极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