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素质教育背景
一、素质教育的现实背景
当前教育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束缚,求同划一,偏重知识、死记硬背、缺乏个性。素质教育的出现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素质教育是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江泽民同志说: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升级换代,就是基础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在各类文件及法规中。1995年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国策。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1.教育目的:有个性的人,独立思考,充实人性,建设的人、创造的人、和平的人、完善的人。
2.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重视传统的人文学科,也重视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科技教育,道德、情感、意志的培养不可缺少。
3.教育方法上:强调灵感、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不绝对反对逻辑方法;自我教育法,是人本主义强调的方法;注重道德实践、道德经验、道德情感的结合;赞成苏格拉底教学法。
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中占第一位,起决定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先进生产力的生长点;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是第一生产过程,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呈加速趋势:科学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科学技术的新创造层出不穷;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缩短。现代教育成为联结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主要纽带;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掌握,才能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人的劳动技能逐渐转向以智力为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的技术性质改变,对劳动力的要求提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提高,脑力劳动的比重上升。
1.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认知学习理论,主张通过传授结构化、理论性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未来所需要的观念、能力、精神、品德、习惯等品质,也就是培养学生能毕生教育自己的品质。
2.英克尔斯是美国科学院院长,他认为现代人的12个品质:准备和乐于接受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与看法;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强调计划的意义;突出知识的重要性;可依赖性和信任感;重视专门技术;对教育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了解生产及其过程。
3.中国研究:超前竞争意识;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与批判精神;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
4.改进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从教给学生具体零散的知识、感性的经验、支离破碎的结构、单纯强调教材的稳定性等特点转向体现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性的方向发展;强调更新教材内容,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教给学生。
5.革新教学方法:引入合作教育、现代技术等新观念新模式,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终身教育的力度。
6.经济转型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流的教育才能支撑得起一流的经济,谁赢得今天的教育谁就赢得明天的经济。
7.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奠基工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要从根本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当前必须尽快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现代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的功能,只有教育的充分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度的进程中对于人才的不同要求
社会经济化——追求经济增长高于一切,强调标准化人才、通用型人才;
经济数量化——实现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数量上的扩张,强调技术性人才,忽视对人才的社会性要求;
工业技术化——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主要偏重于对技术的应用,而不强调知识的物化、科学的力量,故强调应用性人才,忽视人才应具有的整体素质。
五、从工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对于人才的要求
经济质量化——经济增长方式由偏重纯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内涵型发展:人才的创造性,具有独立的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能力,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及能力,能够创造性的劳动。
经济社会化——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更重视社会的全面进步,旨在提高整体文明程度,推崇文化建设——人才的综合性,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不仅应掌握丰富的应用型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思维方式,具有适应整个社会文明进步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工业科学化、信息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依据技术和工艺的运用,更多的要依靠知识的积累、科学的力量、信息的获取与使用;人才的多样性,及强调人才的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各种人才的潜能,在动态中适应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
六、传统人才观的教育体系存在不足
1.片面性:片面强调技术性、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忽视广泛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教育;
2.划一性: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考试,忽视个性和创造性发展;
3.功利性:教育行为短期化,片面强调应试阶段的培养目标,而忽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目标的要求。
七、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人才素质变革的社会根源
1.由过去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转向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由社会经济化向经济社会化转变;
2.由单纯强调数量增长转向强调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内含型增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由单纯注意强调技术应用转向强调知识的经济含量、科技含量,实现由技术支撑向科教兴国的转变;
4.由以前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
5.国际教育出现若干较大趋势,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八、我国教育转型的实质
就是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文明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文明程度直接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文化素质;市场主体的文化素质主要表现为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准的提高。
1.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根源于现代化的客观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
2.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作为一对相对应的范畴,各具有特定的内涵:作为完整的概念,是指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是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行为、教育质量评估等一系列内容和环节、要素构成的系统。
4.应试教育:以考试要求为教育内容并设计课程,以考试选拔、提高升学率为最终目标,相应确立起一套适应考试要求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并由此确立以考试成绩、升学率高低为主要质量评估标准的教育体系。
5.素质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使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教育内容,设计教育课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主要质量评估标准的教育体系。
九、教育改革的几次大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价值观经历了三个阶段:1977~1983回归传统的学而优则仕;1984~1992新的读书无用论;1992~1997,教育价值多元化。即教育要满足受教育者的多种需求,应试—升学只是其中的一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