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育角色的更新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育角色的更新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创新教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人类教育史进化的必然结果。传统教育往往通过规范有序的流水线铸造出能够完整地承继和内化前人所创造的既有的文明成果,以作立身于现存世界之基础性手段和工具的受教育者,但是他们与前人并无人文本质上的根本差异,很难被确认为具有崭新人文本质的“新人”。可以说传统教育只是在发挥着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并无深刻、内涵独特的创新意义可言。

第五节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育角色的更新

20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就已经指出:21世纪的教育“将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面对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考验,一些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已把培训创造力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对于以全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为己任的我国教育界,深刻认识以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师的深层次角色,是时代赋予的一项紧迫使命。

一、创新教育的勃兴及其时代特质

人类的教育伴随生产力的逐渐发展和人类知识累积程度的演进,历经了三个阶段:知识型-智能开-创造型。知识型教育自人类诞生之始直到上世纪40年代(在中国持续到70年代),其特征在于以传授知识为惟一和最高的宗旨,虽然它为人类文明的进化作出了不可泯灭的重要奉献,但它那种以“知识就是力量”为价值取向的原始性和局限性,必然导致得复训练、机械背诵的应试教育,无法使未来新人迅速站在主导世界的战略制高点上。智能型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知识爆炸”期的到来而兴起的,其特征在于促进教育的重心发生革命性位移,即从以知识为重心转移到以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重心,从而告别了那种知识累积式的消极被动的教育形态。但是智能型教育的价值基础依然是预先给定的,主要以公认的准则为基础,其本质仍然未摆脱接受教育之窠臼。而事实上,当代人类进入了加速更替的立体开放时代,现世与既往相比,这种变更的范围和规模空前地扩大了。未来人已不可能通过对人类既得文明之全方位学习来解决将要面临的纷纭复杂的理实;换言之,凭借人类既往已有文明之总和,再无法从容应对未来之冲击,千千万万的人将会感到越来越无法适从,越来越无法合理地应付周围的事物。因此,人类不但要与过去的时代告别,而且要与支撑旧时代的价值观、哲学观和思维观决裂;人类将重新扮演在大宇宙面前的角色,即从消极接受的被役者转为独立自主的真正主人,从适应未来、复制未来的智者转为驾驭未来、创造未来的先导。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伟大裂变。这种裂变势必要求顺应人类价值观和思维观的更新而转向创新型,从而开掘并发展个体生命的最高本质即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总之,创新教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人类教育史进化的必然结果。

与传统教育比较,创新教育具有下述新时代特质:

其一,就价值观来说,创新教育摒弃传统教育机构的“适应论”而走向“超越论”。传统教育往往通过规范有序的流水线铸造出能够完整地承继和内化前人所创造的既有的文明成果,以作立身于现存世界之基础性手段和工具的受教育者,但是他们与前人并无人文本质上的根本差异,很难被确认为具有崭新人文本质的“新人”。可以说传统教育只是在发挥着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并无深刻、内涵独特的创新意义可言。创新教育则通过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殊流程“创造”出能够不单纯受制于现存世界之规范,而且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他们不但能从容自如地适应现存世界,而且能以强大的创新能能主动积极地丰富、发展和超越之,从而使人类文明的长河颇有鲜活感地澎湃向前,朝朝不息。创新教育以这种对既有文明高度的伟大超越作为自身最高价值追求。

其二,就教学观而言,创新教育废除传统教育变相“奴化”学生人格的做法,自觉发展学生以创新为内核的主体性人格。传统教育习惯于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仓库一般储存和积累信息,并以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惟一的结论,而创新教育则反对学生做书本和分数的奴隶,要求学生主动地、有所舍弃地获取知识,有意识提炼和加工众多的信息,探索多种设计方案和我种可能性答案。尤其是在学习观上,传统教育偏重于维持性学习,使学生通过获得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当前已发生的问题,重视学生的模仿继承功能,而创新教育提倡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在的答案和结果,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并能自主调控学习进程和学习策略。

其三,就思维观来说,传统教育由于已经习惯了提供一些无可置疑且不容争议的结论,势必导致学生思维方法上的一元、封闭和聚合。而创新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在思维训练中的独立自主权,鼓励他们自觉选择、矢志突破、发奋建构。尤其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所必须具备的独特的优异品质,诸如对既定学理的怀疑意识、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对传统体系的突破意识,追求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思维进程的习跃性等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多种思维形式,将发散与收敛、直觉和逻辑、侧向和反向乃至经验和超验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立体动态式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这样,创新教育实质上是在教给学生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为其终生学习和自我教育提供一把释疑解难的精神钥匙。从这层意义上说,创新教育才真正是授人以“渔”而非“鱼”也。

其四,就人才观来说,创新教育努力塑造智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在传统教育的桎梏下,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育,导致思想依附、灵魂萎缩,那种唯师是从、唯书本是从,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精神现象。创新教育则追求人格发展的和谐性与特异性相统一。所谓人格发展的和谐性,就是注重德、智、体、美、劳诸育在学生身心发育中的有机渗透,培养其高迈亮丽的人生信念、坚忍不拔的奋斗意志、崇高纯洁的道德品质、超法拔俗的审美理想、宽广渊深的文化素养和敏捷灵巧的生活技能等;所谓人格发展的特异性,即是从事未来创造性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主要包括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破除框格的批判精神,不拘陈见、富于变通的灵活态度,博采众长、吸纳百川的广阔胸怀等等。这样,创新教育真正使个体生命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成为煌煌太阳底下大写的人。

二、创新教育呼唤教师角色更新

在东方大地上越来越勃兴的创新教育,呼唤着教师角色的深层次更新,包括观念系统、能力系统和方法系统的一系列变革,从而以崭新的角色去完成塑造21世纪中华民族文明新形象的历史使命。

第一,观念维度的角色更新。这是教师精神变革中具有前提意义也是最内在的条件。著名现代化问题专家阿历克谢·英格尔斯在论及现代制度时,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够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实施创新教育亦是如此,角色的全面转换从教师思想观念开始。首先是确立新的目标观念。创新教育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赋予其不重复于前人的崭新的人文本质,因此要求教师围绕这一崇高的宗旨而转变“学生观”,即面向所有的学生只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个性。由于作为区别于应试教育的创新教育,不是以追求少数尖子的高分和升学率为目标,而是旨在开发全体学生创新的潜智潜能潜质,故教师必须克服传统的偏见和偏爱,消除人为优劣之别,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将“为考试而教”转变到“为创造而教”这一价值立足点上来。

作为创造力开发者的教师尤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智特能特长,为发展其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而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要从根本上改变视循规蹈矩、恭顺温驯者为优秀的保守态度,引导学生高标新异,敢持岐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以及支撑它的人格独立性,并高悬“优不优看“创新”来作为人人憧憬与追攀的学习境界。其次是树立新的师生观念,即转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那种在教师心灵深处积淀起来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观念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性思维的多向发散,堵塞了其回旋喷涌的思辩力。诸如目前课堂上盛行的宣道式的讲授法、对学生发言的贬斥性评价、乃至考试中不可有点滴挪移的所谓“标准答案”等等,已沦为教学过程中异化师生关系、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学生锁链。这些必须从教师观念深处首先得到根本性矫正。

为此,教师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身势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其中包括虽不成熟完善,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一得之见;要艺术运用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作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形成师生双边心智对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师生场”。这里我们尤其强调富有理性和健康人文精神的争辩,对于发展师生情谊、促进学生人格和智力发育的重大意义。没有这种争辩,就没有给学生提供揭示教师智力运动“犯规”的机遇,就没有异质的、创新思维的萌芽,就没有进一步探索并追本溯源的兴致和动力。从这层意义上说,课堂内外师生间的智力对抗和思维,恰恰是民主平等之师生关系的合理内核。

第二,能力维度的角色更新。这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保障。其实质在于突破“教参—教材—学生”这一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别具匠心地“肢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获得教育实践的新颖性和高效率。这种从传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积累的Teaching(教授)到创新教育注重开发创造力的Education(启育),势必要求教师具备独特的教育创造能力。

首先是设计新颖效果最佳的教育方案的能力。这里包括确定目标、安排结构、运用方法等一系列环节。教师不仅要胸中有“纲”,而且要目中有“人”,即从所面对的学生的特定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有机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育内容的安排更是需要付出艺术匠心,使“课”真正成为蕴含审美价值、洋溢审美情趣的立体动态的艺术。其中包括主线突出、副线辉映,前有伏笔、后有呼应,潮涨潮落、抑扬顿挫等一系列结构艺术,要求教师将学生、时空、教材三位一体化为活的艺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求知创新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立场出发,通过引导、点拨、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特别是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白”,让学生以充分的思考、质疑等自主性活动予以填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现象。

其次是永远追求新知并不懈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特征,我们必须彻底改变那种视教师知识储藏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之比为“一桶水”与“一碗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河: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唯有如此孜孜不倦求新索异之教师,方能培养出善于终身学习的新一代。至于教育科研能力是更为高级的、根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它由坚定的科研意识、正确的科研方法与执着的献身精神结合而成,总体上提升着作为向“教书匠”角色新时代教师的品位与境界。它主要包括教育反思和理论创新等能力层级。所谓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作出严肃的反观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一已所短或瑜中之瑕,努力探究补救途径,也要擅长总结自己或同行成功的教育经验,从中提炼出某种可供借鉴、蕴含着推广价值的精华,为模式创新、理论突破夯实根基。

所谓理论创新,是指教师善于从经验形态跃升,从而突破学科教育或教育基本理论中某一既成框格,构建新的模式,直接和间接地产生显著的教育效应。简言之,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育科研能力无疑是一种可以直接转化的教育生产力,理当内化为教师自我完善、积极适应新角色规范的内在需求-这也是本质上区别于传统教育,顺应新世纪全球教育发展宏观走势的一种“现代教育文明”。再次是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已使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而到下个世纪,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网还将给信息高速公路带来深刻的变化:数据、语言、图像和文字的数学化将抹去电信、计算机、新闻媒介的界限,将把因特网、万维网进一步扩大。因此,无论是从信息高速公路还是从未来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网获取信息,都需要教师对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及相关科技知识具有了解和掌握的能力,从而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并有效地使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

第三,方法维度的角色更新。新世纪教师开启教育之深邃奥秘,需要以新观念为主帅、新能力为先锋、新方法为利器。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常规武器”并毫无使用价值,但应在新观念指导下注入新内涵;而优秀的教师作为富有个性特点的活生生的实践者,由于受到自身风格特色、时空条件和生源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教育教学方法必然包含着某些特殊性,且随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呈现动态化趋势,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去“框定”教师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但是在创新教育主题的统辖下,理当遵循下述方法论原则。

首先是教会学习的原则。这里包括终生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两层含义。“一个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加速更替,传统学校教育提供的知识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故引导学生“要学”显然比“学好”更重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终身主动地、坚忍不拔地追求新知,达到个体生命穿越坎坷岁月、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

同时,教师还要启发学生掌握自学的金钥匙,因为“会学”显然比“学会”更重要。所谓“会学”,就是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告别维持性学习方式,养成创新学习方法,注重学习的预期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在一种全方位的立体型的学习方式中发展自己的智能。换言之,“会学”的深层次含义不在于教师给学生以“黄金”而是教会他们价值至高的“点金术”。

为此,目前国内外倡导的“问题教育法”、“引导发现法”、“研究发现法”等都足有借鉴和尝试的价值。其次是发展个性的原则。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从“上课—复习—作业—预习—再上课”这一机械的运用方式中解放出来,大做“减”字文章,即减其作业量,还其思维和想象的广阔空间,使之有充分的心力和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谋求独特的定向的发展。在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标新立异的观念,而且向学生真挚地证明它们才是从“未知”通向“新的已知”的桥梁。再次是确立新的评估尺度。尤其要革新阉割创新思维的考试方法,给学生创设思想自由驰聘的卷面世界。这里回顾一下爱因斯坦的沉痛体验是不无启示的,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有用无用的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考试使我们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们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这也适用于以复述为重心、以统一答案为标准的中国式考试。在这种统考模式下,多少宝贵的创新思维被无情的朱笔挞伐,多少英才被死气沉沉的分数线虐杀啊。因此,我们应当采用具有一定程度开放性、弘扬新智慧的试卷,让自选师、无标准答案题、即兴智能题等都堂而皇之地点有一席之位,并标示出崭新的评分尺度:题题都答对但毫无新意者只能得60分,唯有超越其上、颇有创意者方得高分乃至满分。

总之,只有教师角色实现了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勃的创新教育,深层次地开发中国最丰富的智力资源,最终赢得新世纪全球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