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以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当前的校企合作中,无论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践还是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研究,都把重心放在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促进作用上,而对校企合作推动高职院校科研的实践和研究则显薄弱。本章拟对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科研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具体途径,提出在校企合作中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十章 以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1]

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的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日益明确,并逐渐形成共识。与企业开展多方位、多层面的校企合作,是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但在当前的校企合作中,无论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践还是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研究,都把重心放在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促进作用上,而对校企合作推动高职院校科研的实践和研究则显薄弱。本章拟对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科研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具体途径,提出在校企合作中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科研优势和劣势分析

与企业合作搞科研,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水平,高职院校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优势:

(一)体制优势

这种体制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上都归地方或行业管辖,必然在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方面比普通本科院校更具有内生的积极性。二是一些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置身于企业,属于企业的组成部分,从管理体制上看,可以在企业内部任何一个平行单位进行且无需成本,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三是从设置目标上看,高职院校相比普通院校而言,不是研究型大学,但是技术型大学,在技术消化、转化、改进等方面拥有更贴近中小企业现实需求的优势。四是从内部管理体制上看,高职院校非常注重与企业、行业的密切的联系,如召开校企合作大会收集企业信息,派专职教师下企业进行岗位培训、实习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请企业导师带老师徒弟等或到社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专业委员会在指导专业发展时对专业技术信息的带入,一部分高职院校老师本身就是企业技术人员调入等。另外,大批往届学生在企业就业带来的信息反馈,通过他们牵线搭桥也容易形成新的校企联系。这种和企业拥有紧密的联系,有利于加强起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有利于高职院校在合作的过程中寻找科研合作点。而且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更注重横向课题而不是纵向课题。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拿横向课题,并对两种课题经费同样计算工作量,极大地激励了教师向企业找课题的积极性,近几年横向课题经费不断增长,2001~2002年度实际到账为100.64万元,2002~2003年度为109.87万元,2003~2004年度为171.05万元。仅2003~2004学年度,老师就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带回了合同金额达308.6万元的55项横向课题。

(二)人才优势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师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高职院校拥有一支“双师”型队伍,既有扎实的理论功能,能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和专业研究领域的科研,又能亲自操作机器,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他们善于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发现企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把问题当成科研项目,进行科技攻关,帮助企业改善技术细节、工艺流程等。一些高职院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拥有了非常优秀的师资队伍。截止到2005年9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770名在编专任教师中,已经拥有博士80人,硕士448人,硕士以上学历的528人,占专任教师的68.6%;副教授和教授300人,占专任教师的39%。已经承担过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计划项目10项,市科技计划项目48项,获得校外纵向科研经费709.6万元,横向科研经费458.6万元,“厌氧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培养及口嚼片生产新工艺的研究”、“龙眼产期调控新技术研究”获得2004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荔枝主要害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获得2005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学院先后有7项成果参与国际资讯科技博览——2004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66项成果参加了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交流会,近三年获得专利6项。01到04学年度,老师出版专著61部,发表论文1805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收录17篇。

(三)设备优势

高职院校的硬件设备、软件建设、科研环境已经大为改善,具备良好的科研环境。截止到2005年5月12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资产账面原值2200279万元,共24636件;截止到2005年4月30日,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用设备共20647台(套),价值合计达193851951.67元,分布在28个实训室、104个实训分室。另外,学校已经与政府合作建立了检测中心。拥有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等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和政府共建了家具质量检测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精密检测中心、汽车技术检测中心和印刷技术检测中心,拥有打造服务企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又如企业办学的高职院校,由于校、企资产通常是统一管理,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各下属单位资产均属企业所有,设备调配和调拨渠道通畅。企业拥有的先进仪器设备,只要学院教学、实习、实训、科研需要,可以方便安排。

(四)项目优势

在长期的校企合作研究中,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建立了紧密联系,积累了大批企业项目,对一些行业、领域的技术和研究状况非常熟悉,取得了一大批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的科研成果,形成了厚重的项目历史积淀。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近四年完成的横向课题达208项,在印刷、先进制造、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项目,在企业中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品牌效应。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在2003年学院确定了机电一体化、煤矿综合机械化及综采地质保障、产品研发、医药及护理学等八个产学研主攻方向,并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到7项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良好科研声誉的吸引下,山西马兰矿、东曲矿、山东翟镇矿、淮南潘一矿邀请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煤矿井下运输“信集闭”系统,获得原国家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当然,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搞科研,也存在几个明显的劣势:一是高职院校的总体科研水平较低,这同一些名牌大学比起来尤为突出,这也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的科研缺乏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在与企业合作科研的起步阶段将走得异常艰难。二是受设备、仪器等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科研项目在高职院校内部难以开展,缺乏设备平台。三是有些教师的科研项目在高职院校内部难以满足科研人才的合理配置,缺乏人才梯队。四是有些已经出了成果的项目,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中试条件,产业化难以实现。五是有些老师的研究漫无目的,不能深入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现实意义缺乏。六是有些老师的科研离市场太远,研究超过出来后基本上被束之高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条件,才能解决,才能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更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科研实力的增强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多管齐下,在校企合作中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

加强校企科研合作,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就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环节看,笔者构筑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途径框架表。

表10-1 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校企合作途径

续表

下面,笔者就依据这一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校企合作途径图,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阐述高职院校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

(一)积蓄研究实力阶段的合作模式

1.在校企合作中,利用企业资源,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研究水平,为科技研究奠定基础。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企业设立了诸多实践基地,专业管理委员会也网络了大批企业家。利用这些企业、行业的资源,高职院校可以在企业专家帮助下论证专业设置、专业调整、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编审教材,可以从企业、行业中搜集实际案例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可以促使高职院校教师思考、研究如何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知识引入教学,使教学与技术发展同步,和市场需要接轨,如何编写适合高职教育的新式教材,如何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等。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而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使教师在科研中成长,为技术研究、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奠定基础。

如河南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对“订单教育”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既不照搬照抄传统的课程计划,也不简单地移植和模仿,而是创造性地开展这项工作。首先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把握培养意向和目标;然后深入到用人单位对其整体和具体的工作岗位调查研究,进行职业岗位和样板人才分析,由此归纳出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道德、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等各种职业素质;再征求用人单位意见,根据现代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以及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以选择和提炼,由此确定课程方案。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筹建“智能建筑信息化技术”新专业的同时,就与重庆市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重庆千斗智能科技公司进行紧密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由重庆市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担任,委员的成员大部分是重庆市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的成员,企业为专业提供了大量价格昂贵、科技含量高的设备。

通过下企业锻炼、下企业调查、培训企业员工等途径,了解市场行情和企业经营、技术方面的需求,以便调整研究方向,使高职院校的科研直接面向企业实际需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宋荣老师,在惠州调查商业企业时,了解到现在商场、零售店使用的自动售货机,不仅价格高、容易出错且维修成本高,于是他带领学生研究自动售货机,完成了《利用牵引电磁铁控制出货的低成本自动售货机》的课题,给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在调查厦门一家抽油烟机生产企业时,宋荣老师从其客户服务部的了解到客户对其产品非环保性的抱怨,在企业的资助下设计了环保型抽油烟机,解决了企业产品的生机。这两个课题后来都参加广东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都获得了好成绩。现在,宋荣已经成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挑战杯”的获奖专业户,科研水平也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上了一个台阶。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根据企业需要适时成立各种技术开发小组,如与上海数控开通公司合作开发数控铣床,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完成了从设计、制作、调试到运用的全程开发。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下企业考查的过程中,从泰州泰隆集团争取到了两项技术攻关课题——在现有摆齿机上如何利用计算机控制齿轮进行修形与在现有摆线磨齿机上如何利用计算机控制对摆线轮进行修形,解决摆线二齿差的修形问题,获得了有实践意义的科研主攻方向。这是高职院校科研主动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和新专业申报、修订教学计划等方面,充分听取技术人员的意见,并根据技术人员所接触到新工艺、新设备,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及时将新工艺和新设备补充到教材、教学中。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还组织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并请技术人员担任系列教材的主编、主审,带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2]。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得到提高。在北京立信会计职工大学与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开发了《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光盘于1999年10月15日通过了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的评审,并获得200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市级二等奖),以这项研成果为基础还开设了一门具有现代职业特色的综合性毕业实践课。在此基础上,很快双方又合作编制了会计电算化初级标准系列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案例、练习题、演示光盘)[3]。参与的老师在企业项目管理式开发的过程中,科研能力提高很快。这种效应还促使学校形成了“实行科研和教学并举的方针,以科研带动教学,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观念。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与泰德控股集团合作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老师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共同编写系列专业教材,校企双方派人指导学生结合公司课题进行的毕业设计[4],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渤海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大连造船厂、辽宁渤海造船厂、大连中远船务有限公司等拥有先进技术和装置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从企业获得了大量先进的技术资料用于教学和教材建设,联合编写了多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的专业教材和电教片。他们甚至从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教材的主编、主审,把生产实际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更多地带到教材中来[5]。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与泰德控股集团共建“电子商务专业”后,学校为公司有关业务进行咨询、选送优秀教师兼职担任公司技术顾问或管理顾问、承担公司有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等。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还与企业成立科研所,重点进行应用技术的项目开发。上海易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合作后,企业可得到校方提供的咨询、专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获得了有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已直接指导各县区及乡镇兴建集约化猪场28家,扶持养猪大户120多户,为养猪场及农户提供良种公、母猪7000多头,每年还为本地提供优质鱼苗10万余尾,优质果苗2万余株,为湖南及广西15个县区培育数百万株辣椒、苦瓜、茄子等优良种苗。近两年,该院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30多项,如湘研系列辣椒和瘦肉型生猪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每年为农民增收3000万元以上。

2.利用与企业多种形式的合作,在学生实训、实习,老师下企业调研、锻炼,为企业培训等过程中,从企业中发现研究课题,熟悉企业技术研究方向、研究项目,提高对企业技术研究的感性认识,培养面向企业搞科研的兴趣。整个企业的现场是学生实训、实习的最好场所,也是教师开展现场调研的基地。在指导学生实训、实习以及老师下企业锻炼、调研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多看、多听、多问、多想,把企业的技术难题、技术进步等信息搜集起来。高职院校在为企业、社会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大量的、由被培训学员带来的现实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因此,培训是一条高职院校和企业、社会联系的天然纽带。通过下企业和为企业培训,高职院校的老师应有意识地搜集企业、行业的项目信息,努力构建信息互动机制,使企业能把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给高职院校老师,使教师对企业的科研现状以及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十分了解。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中小企业支援中心,设立了信息部,以《中小企业技术资讯》向全市中小企业提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项目,并在每年定期举办的高交会上展示成果,在每年举办的“深圳校企研合作研讨会”上专门向与会企业介绍“科研成果与技术支援”,使企业了解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能提供的技术和服务。九江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和九江炼油厂等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原有的科研机构,加速科研资源的整合,通过微机内部联网,不定期召开成果交流会,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自己的网页上将学校可提供的服务项目以“产、学、研”合作项目简介形式推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参加了中国徐州第六届经贸洽谈会的高科技展,积极推销学院的技术服务项目和高科技成果等。企业或行业协会甚至政府经贸部门也可以汇集企业的技术需求,反馈给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高职院校的老师可以从中发现企业的研究习惯、研究路径、研究热点和难点,在联系中发现、寻找科研的新突破口,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使教师的科研选题紧扣生产的需要,与企业需求吻合,与实际需要同步,培养面向企业搞科研的兴趣。有了目标,有了兴趣,通过学习或合作,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效自然回逐步提升。如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在调研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当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机电一体化、煤矿综合机械化及综采地质保障、产品研发、企业发展战略、医药及护理学、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公司理财、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等8个研究主攻方向。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依靠掌握的CAD/CAM/CAE/CAPP/ERP和数控加工等应用技术为河南省广大企业开展信息化工程提供咨询、项目实施、监理和设备改造升级等服务,目前合作和服务的企业已达150多家。

3.争取企业提供设备仪器软件的使用权,优惠出售或捐赠仪器设备软件,在高职院校内设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提高高职院校的研究条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3年来,接受捐赠设备479件套,价值1146.1302万元。仅印刷系就在与德国海德堡的合作中,争取到海德堡捐赠的GRJEskofot 60265显影液综合处理器、Eskofot60265复照仪、平张纸进料胶印机、印版清洗台、晒版机、QM46-1单色胶印机等价值301.85万元的印刷设备。这些设备为该系近3年10个总经费达113.1万元的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这些设备为基础,广东省印刷复制业协会在该系设立了省印刷研发中心、印刷检测中心,深圳印刷行业协会设立了市印刷研发中心、印刷检测中心,教师科研的设备有了基本保证。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争取政府、行业和企业支持,在学校建立了国家模具CAD工程郑州应用中心、河南省数控技术培训中心、西门子数控郑州技术应用中心、郑州CAD工程应用技术中心,在承担各种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和争取横向课题方面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和优势,学校整体学术水平和学科实力也大大提高,有的学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水平[6]。外企向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赠送了价值超过1000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建立了电机、测量与调试、检测、数控机床等17个专项技术培训室,建立了艾默生电机技术实验室、华为网络技术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实验室[7]。学院还有博世、北大方正、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等企业建立的精密制造研发中心、自动控制研发中心、程序软件研发中心等研究中心。如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全球最大的半导体IC生产设备制造商)资助8英寸晶圆制造、测试、设计设备建立了晶圆技术研发中心。这些中心既可进行实训教学、毕业设计,也可以由老师进行项目研,还能对外承接生产加工、生产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以及设计业务。自动控制研发中心由企业与学院共同专门设计了全套台湾进口柔性加工线,在设计阶段和营运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邦德学院和上海中雅钢琴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上海邦德中雅钢琴科研所。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联想集团、海云天科技有限公司、金证科技有限公司、旭感系统有限公司、晶辉(深圳)有限公司、金蝶软件有限公司共建实验室。北京金润科技开发公司向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赞助了工程计算、钢筋计算、金润清单、预算大师正版软件各50套,总价值50万元。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将重庆千斗智能科技公司引进校门,建立了智能建筑信息化技术中心。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网通共建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无锡交通高等职业学校与日本OTC设备公司共同投资125万元(其中日方40%),建立江苏OTC培训中心。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由西班牙政府赠款1000万美元与我院建立“天津中西机床培训中心”。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同敏孚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训,企业专门为学生开设了实践教学场所和教室,并提供价值100多万元的设备,为该系装备了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建立模具实验室[8]。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上海自动化培训中心合作,建设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与新西兰SCADA公司合作建立了SCADA电气设计软件联合实验室、与NI合作建立了NI虚拟仪器联合实验室、与欧姆龙公司合作建立了欧姆龙测控技术联合实验室,先进的自动化应用设备为教师参与企业应用性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能为现代控制及相关领域的PLC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虚拟仪器技术、传感器与测控技术、交直流传动技术等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9]。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与美国SPX公司、北京华信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中心,美国SPX公司为中心提供价值40万美元的设备和教具,中心同步引进国外汽车售后服务行业最新科技与维修技术。联大同时还跟台湾欧马集团欧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联大机电学院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台湾欧马公司将为中心提供4台价值400万元的高级数控机床及辅助设备。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与泰德控股集团“电子商务专业”协议,泰德投资40万建立了“泰德电子商务教研中心”和“泰德电子商务研发中心”[10]

4.行业、企业在高职院校设立科研基金,无偿或有偿资助一些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为高职院校科研提供经费资助。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的支持下设立了科技基金,优先资助“基于ISP技术的矿山轨道运输自动化信号系统研制”、“井下中央变电所微机监测监控系统研究”等100多项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课题。德营集团每年向辽宁工学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无偿提供5万元科研活动经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资助下,建立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支援专项科研经费,为校内教师进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高新化研究提供支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研究阶段的合作模式

1.咨询服务模式,即高职院校利用已有的科研设备、科研积累,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和智力优势,在成果应用和深化中提高科研水平。如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利用“组织培养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数控中心”等实验中心具有的先进仪器设备,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其中“分析测试中心”对外开展茶叶品质分析、土壤营养成分比较分析、试管苗组织培养等项目服务,市场前景广阔,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科研水平也逐步提高。辽宁工学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以的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办学优势力后盾,以经济管理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依托,先后为万得集团、辽宁德营集团等多家国企和民企提供咨询诊断服务,并取得优良成绩,得到企业认可和好评。德营集团进一步与以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为主体的辽宁工学院结成产学研联合体,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德营集团的管理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企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与服务,优先向德营集团提供有关科研信息和技术服务。

2.委托课题模式,行业、企业直接将课题委托给高职院校课题组并提供研究经费,高职院校完成特定的技术攻关,向行业、企业提供科研成果,即通常所说的“行业企业点题目,高职院校做文章”。如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与葛洲坝集团在科研上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后,葛洲坝集团委托它开发计算机软件“塔带机自动控制装置”,解决了塔带机在坝顶运行控制难题,在三峡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合作项目为企业和学院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2005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印刷系先后接受了深圳华特容器有限公司委托的13.5万元的《金属表面彩色印刷数据化、规范化质量控制系统研制》和20万元的《金属表面高保真彩色印刷工艺技术研究》,东莞市英杰激光数字制版有限公司委托的2万元的《柔印数字印前新工艺研究》,深圳赛格三星委托的2万元的《彩色显像管玻壳系列屏、锥包装方案设计》[11]。尤其是华特容器有限公司先后委托的两个项目,研究成果帮助企业实现了金属容器彩色印刷的数据化、规范化、高保真化难题,使华特容器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保持技术与质量的领先地位,而印刷系的整体科研实力、研究团队精神也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军方研制了“FD-02风洞上升式插入机构数控系统”,完成了“H400教学型卧式柔性制造单元”和“V400教学型立式柔性制造单元”的数控系统配套;完成了服务于小浪底水利工程的“水下4仓无缆遥控采样器”、服务于环保行业的“平顶山垃圾发酵生产线的研制”、“鑫隆制砖机”等十几项横向课题,这些项目直接推动了河南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水平项目进行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3.合作研究模式,即以企业或高职院校一方为主,引入另一方的技术设备、人力智力等资源,共同合作完成特定课题,创造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如2001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亮点工程,建设三维动画影视制作系统、全电脑控制彩色胶印系统、空调智能测试系统等10项重点实验(训)室项目,总资助额达到955.8万元,同时资助130万元用于微电脑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远程传输功能的心电记录仪及接收系统、纳米材料在电子产品用导电胶粘剂中的应用、高分子粘接材料封口应用技术研究等9项学院重点课题。无论在实验室建设还是在学院重点课题的研究中,各个项目都与相关企业进行了紧密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参与的老师确实在合作中学到了东西,提高了科研能力。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多名教师参与了株洲电力机车厂的产品开发,共开发机车配件10多项。袁罗根老师与株洲电力机车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通过潜心攻关,于1996年设计开发出电力机车新型齿轮罩,解决了齿轮罩撕裂漏油这一困扰电力机车行业40多年的技术难题,并已累计创造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12]。这些参与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既学习了研究方法,也学到了科研的管理方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滚动式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参与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培养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熟悉市场的科研队伍,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好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工作,获得了多项省级以上研究课题,取得一批具有高新技术综合应用价值的成果。

4.合作申报课题模式,即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合作申报并研究纵向课题,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由于纵向课题具有更强的科技攻关性质,校企合作申报纵向课题并合作科研,对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更有帮助。如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亚龙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联合联合申报并承担了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生长法金刚石微粉开发研究”,该项目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制成功了性能优越的新产品“CSD团粒结构自锐性金刚石磨料”,结束了我国40年来不能生产该产品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空白。他们还和金刚石制品厂联合申报并承担了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高品级金刚石高产新工艺研究”,获国家专利,并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树脂砂布”课题也是学校和企业联合申报的,产品主要用于石材、宝石、玻璃、建筑装饰行业和高档木器加工中等行业,2001年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陶瓷结合剂CBN磨具制造技术”是学校与许昌某企业共同申报并承担的省重大项目,产品具备高速度、高效率、高磨削精度、长寿命、低磨削成本和低环境污染等性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已经成功应用在油泵油嘴、汽车液压挺杆、凸轮轴、机床导轨、铣刀刀槽、轴承内孔磨削等领域,表现了非常优越的性能,完全可以替代进口。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国家级花卉项目,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联合完成国家科技部课题“盾叶薯芋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标准化生产示范”的研究和宜昌市科研项目“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关键技术研究”,都使教师的科研水平上了台阶,扩大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声誉。无论是为横向课题的合作还是纵向课题的合作,都实现了校企双方技术、设备、数据资料、人员的优化组合,是借力发力,借智生智,无论是申报的过程还是研究的过程,高职院校老师都可以从中学到东西,积累科研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势力和水平。如果是以专业为单位整体参与,还能锻炼一个科研团队,提高专业整体的科研能力。

(三)研究成果应用阶段或后续研究阶段的合作模式

1.技术转让模式,即由高等院校将科技成果以科技快讯、技术市场等信息交流形式向社会公布,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果,实现产品转化,技术持有人则在继续的深入研究中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由于技术转让后很少再牵涉高职院校及其科研人员的精力,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转让的收入,静心进行深入开发或寻找新的开发项目,使科研可持续发展。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高交会上先后转让了“掌上森林资源调查仪”和“远程心电监护仪”两项技术,合同金额达到1300万元。常州铁路机械学校开发的“车顶空气虑顶窗”技术,填补了国内机车史上的空白,该技术被转让给机车制造厂用于青藏铁路机车的制造。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还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转让到了国外。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一般有科技成果也优先向实习基地企业等联系紧密的企业转让,如黑龙江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将白酒的最新科研成果转让给平时有密切合作的省富裕酿酒公司,给双方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生产线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2.共建研究与开发机构、合作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研究与开发机构,双方共同选择高新技术研究课题,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成果通过鉴定后,由双方组织生产。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实验室研究工作由高校负责,企业在高职院校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中间试验,中试成功后投入工业化生产,利润按所签订的经济合同规定分成。企业发挥在资金、场地、市场信息、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高职院校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科技成果的二次技术开发容易成功,教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如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重庆千斗智能科技公司建立了紧密关系,企业总部和技术部门都设在学校内部,公司对外宣传冠以“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千斗智能科技公司”之名,并负责与行业进行联系以及提供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其技术人员也参与学院的科研、教学活动和教材建设工作。三方合作紧密,并成立了智能建筑信息化技术中心,为该专业的建设和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3.技术入股联合生产模式,即高职院校以自己的科技成果折算成股份,企业的厂房、设备、技术、生产资料等也折算成股份,成立股份企业,联合生产,共担风险和收益,成果持有人指导生产,继续在生产中深入研究。具体说来,有技术投资、技术承包和技术入股三种形式。如江阴华姿职业技术学校依托专业与当地村镇合办了“绿洲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无公害蔬菜、与台商合资举办了“巧集园艺有限公司”培育生产蝴蝶兰等;无锡职业教育中心与深圳百利公司合作,依托学校教学、科研力量,设计、生产注塑模具;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海陵区中山教学器材厂发起组建了从事室内外装饰装潢设计与施工的泰州市学苑装饰装潢工程有限公司;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荷兰简德维特公司合作建立的新疆最大的鲜花基地已开始产生效益。高职院校教师在生产的技术指导过程中可以获得充分的市场信息,有利于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充足的经费和良好的生产实验条件也为进一步深入科研创造了条件。科技人员先富起来的示范效应,也将激励更多的人面向市场搞科研,出容易转化的科技成果,整体上带动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提升。

4.校办产业(企业)模式,即高职院校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自办科技企业或在已有的校办企业内生产,在本单位内实施科技和经营理论成果转化,或建立开放性、企业化管理的、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联动,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优势通过高职院校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既能为高职院校增加收入,改善科研条件,也能为科技研究提供试验场所,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及产品改进提供生产场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专利产品“掌上森林资源调查仪”和“远程心电监护项目”等科研成果,成立了普泰公司,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7.6万元。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举办的江苏教育超市集团,已在42所高校开办了82家教育超市。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学院的科技成果成立了拥有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公司、荆大实业有限公司、荆大装潢设计工程公司、顺康公司等9家企业组成的产业集团,已拥有固定资产766万元,年产值达695万元。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学院科技成果成立了拥有学苑装饰装潢工程有限公司、康馨机电设备厂、丰达五金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其中丰达五金电器有限公司固定资产900万元,自有资金1500万元,2003年销售总额达6000万元,利税总额200万元,已成为市属重点企业和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命名的明星企业。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新实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和新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实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新疆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校办工厂主导产品“精密内圆磨床”配套研制了高档微机控制系统,已累计生产20多台,创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5.大学科技园模式,即高职院校在孵化自身企业的同时,还能吸引校外科技企业入园,依托高职院校的后勤资源、培训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然,限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科技园不可能向清华科技园等那样有实力和影响,但至少也值得尝试,值得高职院校联合有实力的企业来共同建设科技园。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征地355公顷建起了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在园内成立了优质杂交稻、果蔬、优良畜禽、花卉苗木、优质水产品、医药等6个研究开发中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龙头产业支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技园和孵化器。常州大学城的现代工业技术中心占地77公顷,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已形成若干个产业群和上百个研发中心,成为地方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中小企业支援中心,设有办公室、技术部、信息部、管理咨询部、培训部、测试部等7个职能部门,并全方位地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孵化、培训模式、经验和课程体系,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创新研究、管理咨询、创业培训、人力资源培训、工种鉴定、技能考试、职业资格认证等服务,把自己建设成了一个企业孵化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开发出无土草坪生产等4项国家专利,技术辐射周边200多户农户,年产销100多万平方米草坪。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旱区农业示范中心、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都具有帮助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孵化器功能。这种模式运作下的高职院校,至少已经在某些学科上形成了科研高地,成为了科研孵化基地。有科技园内的各种组合资源和科技生态,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

(四)在校企合作中学习企业的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激活教师科研积极性,促进科研的规范化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的科研需要积极的引导和强劲的激励,也需要有序的组织和管理,而实现这些科研目的的最好办法就是出台系列科研制度。在这方面,企业经过多年积累的一些成功制度是值得高职院校学习和借鉴的。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职业院校积极借鉴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引进企业5S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并提高科研制度对教师的激励强度,效果明显。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了《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分配及管理暂行规定》等,对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成果推广以及奖惩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并学习企业的做法,成立了产学研项目开发部。在借鉴企业科研制度的基础上,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了《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章程》。这些措施大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促进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

三、在校企合作中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为宗旨的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不断提高合作对象的开放性

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在校企合作中,合作的对象应该是开放型的,尽管校企合作应该是最重要的途径,是所有的合作对象中最值得注意的。学官科研合作、学研科研合作、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商会的科研合作、高职院校与社区、社会团体的科研合作[13]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而且合作对象不能局限在国内,国外的公司、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分公司、国外的协会、外国政府及其在国内的派驻机构等都可以是合作的对象。也就是说,所谓的校企合作、产学,不是只针对企业的“小产”,而应该是包括国内外企业、行业、政府、社区、社团的“大产”。尤其是协会,集中了行业的资源和行业企业的呼声,既能为高职院校与单个企业间的科研合作牵线搭桥,又能单独发包科研任务,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科研合作的有利公共平台。同时,要加强与高校及有关科研单位的密切联系,对高职教师应加强与生产实践相关课题的科研培训,逐渐形成从课题到研究到开发到生产实践的滚动式发展。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打造学术团队,形成学术和技术高地

打铁先须自身硬。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高职院校要与别人合作,必须要有合作的基础,或者说有让别人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亮点。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要采取三项措施:

1.建立强有力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老师学生愿意搞科研,鼓励老师把教研紧密结合,并且面向生产一线搞科研,形成超强的技术消化和推广能力,构筑自己吸引企业的法宝,从而使高职院校能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开发,能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管理咨询,成为先进技术的跟踪器和消化机,成为新技术的大摇篮和孵化器,成为企业管理的智囊团和加油站,吸引企业主动来寻求与高职院校进行科技合作。

2.进行资源组合,打造能为企业服务的团队。这种优化组合有三层含义,一是校内的优化组合,二是高职院校间的优化组合,三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化组合。高职院校间的组合方式有两种:区域组合,这种组合有两种模式,一是宁波高职大学城、常州大学城(进城的6所院校中有5所为高职院校)对城内高职院校科研力量的组合,二是上海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把上海所有的学校集合起来,在全国首创了以协会形式整体推进本地区的合作教育,以协会的形式,联合力量,推动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学校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专业组合,即同类的高职院校进行联合,共同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如三峡建设过程中,武汉水利电力专科学校、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职院校联合拿到了课题。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化组合,如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为山西马兰矿、东曲矿、山东翟镇矿、淮南潘一矿开发研制的煤矿井下运输“信集闭”系统,获得原国家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3.要善于宣传和包装,把自己的亮点、能人、好团队推向社会。例如把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高交会、中小企业科技成果博览会等平台发布出去,在专业性强的杂志、报纸上分布广告,在校企合作恳谈会上发布科研信息等。

学校不仅要主动、积极、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还要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使学校有足以吸引企业的实力和魅力,积极主动地支持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甚至主动与高职院校攀亲。

(三)充分重视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政府能够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作用,一是因为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政府应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因为虽然校企合作是企业、高校双方优势互补的自主行为,但政府的提倡、推动、组织、协调、激励对合作正常、深入、有效地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作用具体说来包括:

1.政府能为校企合作提供鼓励性政策,引导、推动校企合作,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性技术创新,把高职院校变成企业的新的技术创新基地,同时使高职院校的科研在市场中获得资源支持,获得自主发展能力。

如国家实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极大地调动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积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产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吉林省人民政府2004年9月5日发布的《科教省建设2004~2005年计划》提出“鼓励校企共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支持高校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校企联合的方式,构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解决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

2.政府能出面,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工作,完善校企联合创新的创新网络环境,形成校企联合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校企联合中信息的流通和传递,提高校企联合的效率。

如广东企业服务中心以“构筑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校企直通桥梁”的服务宗旨构建了中国校企直通网,提供校企合作的沟通平台;教育部杭嘉湖科技开发联络协调小组办公室、浙江长三角高校企业技术合作中心与浙江省杭嘉湖技术开发公司联合推出了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中国高校-企业合作网,为企业提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信息,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推动产学研合作和企业技术创新。

3.政府能大力倡导并积极鼓励校企合作,并协调双方利益关系,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从地方产业结构角度出发,为校企的合作提供宏观指导和宏观调控,有计划地引导校企合作,提高整个校企联合的层次,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如黑龙江由省经委、教育厅牵头组建了校企合作委员会,整合省内大学的科技资源优势,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六大基地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依托,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技术难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14];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05年2月4日又颁布了《黑龙江省教育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决定实施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工程,具体包括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实施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研发中心计划、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重大项目支持计划、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计划、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计划、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科技服务计划、兴农富民服务计划。而每个计划中,高职院校都等找到自己的发力点。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为帮助占台湾企业97%以上的中小型企业提高研发能力,自2002年度起在台湾北、中、南成立了6个“区域产学合作中心”以整合大专院校教学资源。四川省教育厅从2005年省加强对应用技术研究的资助和引导,实施“立项、研究、成果转化”一体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并逐步扩大在重点研究项目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教育部2002年设立了一批高职高专产学合作研究与实践项目[15]

4.政府能为校企合作制订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制度、合同、协议、考核、评估等办法来约束各方的合作行为,提供完善的校企合作法制环境,提高合作的自觉性,维护各方的共同利益,促进校企合作的规范、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如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国科会”先后颁布了“科技研究发展专案计划”、“主要性新产品开发辅助计划”、“鼓励民间企业与学术界合作研究实施要点”(1991年9月)、“鼓励民间企业与学术界合作研究申请注意事项”(1992年2月)等,成为台湾“校企合作研究计划”的执行依据和基本内容。

5.政府能成立专门机构,出台专项计划支持校企合作。

如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2005年1月14日发布的《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建立老工业基地振兴专项资金,主要通过贴息的方式,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建立装备制造业研发专项资金,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区域特色、有出口潜力的核心技术、重大成套设备等重大研发项目;建立产业技术研发资金,用于支持产品结构调整、产业技术优化升级和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安排一定数额的担保资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省里设立重点实验室建设引导资金,支持实施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对辽西北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民族自治县财政共享收入实行增量返还政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实行同级财政适当补助政策,农业产业化和技术改造项目实行贴息政策。2005年7月温州启动制造业示范基地建设,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作为首批院校,被命名为“高低压电气”等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市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台湾“农委会”为寻求产业界合作,2003年全年度提出157项校企合作计划,2004年第一期又推出150项校企合作计划,总经费超过新台币17000万元;台湾“国科会”颁布了“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奖助”,对创新技术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台湾“校企合作研究计划”从1993年开始到2000年底支持262个项目约20亿新台币[16],累计参与的厂家有275家,提出专利项目申请累计205件,获专利核准的有105件(其中岛内专利71件,岛外专利34件),完成技术转让的有8件[17]

6.政府能以资金为杠杆,实行向校企合作倾斜的资金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合作向纵深发展。

如成立专项基金,专门支持校企合作;鼓励社会各方(主要是企业部门)通过捐资助学、社会赠与以及税前列支等多方筹措资金,设立校企合作专项基金;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多种政策上的优惠和便利,如企业和个人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款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企业享受税收减免、利率优惠、贷款政府一定额度的担保等;校企合作办企业及实习工厂,按照校办产业享受免税优惠。奖励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和企业家,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如对参与校企结合职教集团的企业冠以“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基地”名称,对职业教育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授予“绿叶奖”或其他荣誉称号。

(四)提升校企合作研究的可持续性

一是在高职院校内部,要构建一种重视面向企业的横向课题、重视面向实践的科研课题、重视面向现实需求搞科研的人才的机制,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教学—科研相互促进[18]。高职院校甚至可以针对企业技术、管理的发展需要设定技术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科研合作的起始阶段,要努力做好第一单,给企业留下深刻印象。三是与企业构筑利益共享关系和长期合作关系,不要过于在乎近期利益,不要过于在乎暂时利益的得失,要本着互利合作的心态,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使双方利益互相渗透,打造共赢机制。

四、结语

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在中国,随着校企合作、校企研结合体系的逐步完善,有专家预言:高职院校必将成为“企业心中的教育”。但是,笔者认为,除了教育和培训,中国的院校要成为企业心中的教育,就必须在科研上有突破。科研实力是高职院校成为“企业心中的教育”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晓玲,刘正宜.浅谈我国沿海发达省市校企联合的几点经验.经济师,2004(9)

[2]教育部办公厅编.江苏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整体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教育部简报,2004(108)

[3]李建民.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关系研究.职教论坛,2003(14)

[4]林世渊.WTO与台湾校企合作.海峡科技与产业,2002(5)

[5]李春红.我国台湾区域产学合作中心运作模式及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05(5)

[6]编者.农业科技产学合作带动产业发展.台湾农业探索,2004(4):37

[7]吴建设.高职院校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的理性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8]夏建国.产学紧密结合,办让企业满意的高职.中国高等教育,2003(20)

[9]郭美英.试论高职校企合作的问题与对策,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

[10]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职教论坛,2003(14)

[11]梁建平.校企合作是发展高职教育的有效途径.职教论坛,2003(1)

[12]杨子红,曹孙志.校企联合:“双赢”的发展模式——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联合办学纪实.中国教育报,2004-10-28(3)

【注释】

[1]参见:胡延华.以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职业时空,2005(11)

[2]桂和荣.企业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优势及利用.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许卫.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北京成人教育,2001(10)

[4]支芬和,刘在云,李培均.校企合作,项目驱动,深化高职课程改革.计算机教育,2004(1)

[5]渤海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改课题组.紧密校企结合,办出船舶高职特色.辽宁高职学报,2001(2)

[6]《紧跟产业技术前沿,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http://www.hnkjt.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92

[7]强晏红、赵建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校企紧密合作实现“双赢”》,《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7日第8版。其拥有的企业专门技术实验室如下表:

[8]何琪得.校企联合:宁波的现实与选择.职业技术教育,2003(12)

[9]秦益霖.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建设“现代控制技术联合培训基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10]支芬和,刘在云,李培均.校企合作,项目驱动,深化高职课程改革.计算机教育,2004(1)

[11]2005年上半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又迎来了一批企业委托课题,华为公司资助18.5万元研制“爱默生PLC控制器”,四季青公司资助8.5万元支持“黄金香柳综合开发研究”,“智能吸尘器”也是5万元的企业委托课题。

[12]李忠华,姚和芳.校企合作,加强精品专业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http://web.imnu.edu.cn/org/gjs/neirong/gjgg/xb.htm。

[13]这里笔者之所以用学官合作而不是官学合作,用学研合作而不是研学合作,主要是想强调高职院校在合作中的主动性,要根据自身的特长,有选择地进行合作,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为制造亮点而合作,盲目地合作。

[14]黑龙江省经济委员会技术创新处2004年6月25日颁布的《关于做好校企合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的通知》中还提出了四项政策措施:省经委、教育厅分别对基础较好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科研等校企合作项目,按部门分工,分别给予优先立项等政策支持;各大学优先向成员单位企业提供最新科技信息,优先向成员单位转让科技成果,转让价格将给予优惠;各大学在学科设置、科研项目选题、学生分配、举办培训班培养企业在职科技人员等方面,优先考虑成员企业的需要;企业要加强同大学合作,为大学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资金支持,为产学研合作创造条件。

[15]教育部高职高专产学合作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见下表(教高司函[2002]282号):

[16]吕东吉.产学合作研究计划对提升台湾产业技术之功能.科学发展月刊,27(2)

[17]沈观葆.工程学门产学合作计划执行成效分析.科学发展月刊,2005,27(8)

[18]因为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在研究的过程中,少不了要进行社会调查、企业内部摸底、市场调查,并提供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