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汪代娣(1)
摘 要: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又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我们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进行深入地研究。本文以邓小平的文献为基础,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及现实意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主义观 形成过程 意义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作为一个整体,它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认识和一系列观点的总和。回顾邓小平作为革命者的一生,从留法勤工俭学接受马克思主义时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就坚定地持有着,并一辈子都没有动摇过。但作为对社会主义的系统认识,则要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酝酿并逐渐形成的。本文将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酝酿阶段、形成阶段、丰富和发展阶段。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酝酿阶段(1958年—1977年)
1962年,面对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责任到田”“五统一”等突破毛泽东提出的“三级核算,队为基础”要求的新情况,邓小平还公开支持包产到户。在他看来,生产关系究竟采取哪种形式,是由这种形式能否很快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决定的,是由群众的意愿决定的,“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我们要承认生产关系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而不能简单认为生产关系的调整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进一步说明了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思考。
1975年的全面整顿可以说是邓小平在“大跃进”失败以后对社会主义所作思考在实践上的一个初步检验。而全面整顿所取得成绩也证明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思考认识的正确性。经过这一时期的检验,邓小平就更加坚定了抓生产、促经济的不可动摇性,也增强了他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的信心。连他自己也说过:其实,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许多观点,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科学教育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加强党的建设等,是与1975年整顿思路既一脉相承又逐步深化。因此,要弄清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就不能忽略这一个时期,可以说没有这个时期的准备,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就是不完整的。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形成阶段(1978年—1987年)
在这一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改革开放进入起步阶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和认识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首先,邓小平从我国实际出发,对我国的国情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完全清醒,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估计过高,离开中国国情的实际,采取了“左”的政策和措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根据当时的国内发展状况明确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这就明确地揭示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即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
1980年,邓小平谈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不要超越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在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基于此,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并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由于这个历史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还要经过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因此,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利用外资、个体、市场等手段去建设社会主义,不是离开社会主义倒退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其次,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两大核心内容。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东北时就曾多次与当地领导层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政治领导正确与否,最终要看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没有改善人民的生活。同时,他告诫他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精神面貌好一些。”为此,邓小平多次谈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他说,全国性揭批“四人帮”运动已进行了近两年,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揭批运动不能总这样搞下去,要在适当时候结束,并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邓小平多次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观点。他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而“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如果不以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那就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与此同时,他也指出,“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通过以上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在这一时期已经提炼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观中的两大核心内容即发展生产力和走共同富裕道路。
再次,邓小平在深刻地总结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社会主义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与市场、计划的关系问题作出了崭新的回答。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明确阐述了他对社会主义与市场之间关系的见解。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以此为据,他在中国推行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1985年,邓小平根据改革实践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他认为,计划和市场不具有制度属性,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就可以加以利用。1987年,在十三大准备的过程中,邓小平说:“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根据这一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没有再提计划经济,而是提出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就使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邓小平后来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了前期的理论的铺垫。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完善阶段(1988年—1997年)
在这一时期,邓小平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他在南方讲话中提出的新观点既是对新情况、新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他长期累积的思想的升华。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从内容、语言表述来看都更加的成熟完善。
第一,邓小平根据自己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并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对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邓小平在继承上一阶段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目标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明确区分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特征两个层次,改变了以往思想家仅从社会主义特征角度进行表述的情况,也是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全面升华。从这一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首先,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虽然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都认识到生产力的重要地位,但在实践中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都走了弯路,甚至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邓小平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一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的、最主要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命运。其次,邓小平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不搞两极分化,坚持共同富裕。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一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那一天就彻底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这种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而是“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的共同富裕。这就确定了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第二,邓小平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出发,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从1988年起,针对改革中出现的姓“社”姓“资”的争论,邓小平多次强调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如果不搞市场,不对外开放,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就是自甘落后。在随后到上海视察时,邓小平又进一步论证了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市场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观点。1992年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则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他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也就是说,计划与市场不具有制度属性,只是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手段。根据这一判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他也指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要害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会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权掌握在我们手里。这就进一步回答了人们对于改革中的疑问,统一了思想认识,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清除了障碍。
第三,邓小平在科学总结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共同富裕的思想。
从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思想开始,他还同时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后来他又多次表达了这一思想。1990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我们的政策使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社会产生了两极分化,那我们就不是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在全面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也指出“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要突出地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因为在那个时候,先富起来的人已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正向更高生活水平迈进,他们有能力、有可能腾出手来帮助落后地区和未富起来的人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此时“先富”和“后富”之间的差距又尚处在可允许和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果过早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可能会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可能会导致吃“大锅饭”,最终造成共同落后。在谈到未来能否顺利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充满信心。他说:“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是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的。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里,邓小平仍对共同富裕问题念念不忘。他提出要用各种手段、方法、方案来解决如何避免两极分化出现的问题,以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邓小平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重新思考和认识,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借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观点和看法。这既突破了长期以来限制人们对社会主义进行科学认识的条条框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新境界,也对当前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地位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创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对世界各国的建设和改革经验教训,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判断,得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如对社会主义所处阶段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从本质角度作出了科学回答,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作出了科学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等。并据此制定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提炼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经验和规律性认识,为其他国家进行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正因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为思考背景,以中国当代实际为出发点,得出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因此,它自然就成为了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1978年以来,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指引下,奋力开拓,不断进取,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加强,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这条道路为中国带来的变化之大、程度之深,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都是少有的。可以这么说,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不仅现在,而且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将是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3.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世界各国的建设和改革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准确的概括。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概括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打破了社会主义就是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僵化认识;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概括,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点,规定了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现实依据,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他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的回答,突破了计划和市场具有制度性质的教条认识,明确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为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的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二)现实意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作为一种理论武器,对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助于我们从对社会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其次,有助于我们自觉坚定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后,有助于我们努力避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急躁冒进的错误。
1.有助于我们从对社会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社会主义实践的直接经验,因此,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见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这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已经充分显现。但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的风气尚浓,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论断,如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单一按劳分配等,长期以来仍采取全部肯定的态度,不敢用现有的社会主义实践来加以检验、修正。结果,在现实面前碰壁,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主义优越性无法体现。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恰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为逻辑起点的。邓小平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单一按劳分配等思想放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检验,凡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则用新的思想、新的认识去修正,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去修正计划经济思想,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去修正单一公有制的思想等,进而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中所渗透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对于我们解放思想,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点,以便从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示范性的意义和作用。
2.有助于我们自觉坚定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当前我们对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出现迟疑、不坚决,是与我们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解不到位、贯彻不得力有关。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在肯定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提法的同时,把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归结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与现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它认为,过去生产力没有能够很快发展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及时提出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把不断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当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常态。在这个历史阶段,改革不是要与不要的问题,而是改什么、如何改的问题,把这个问题想通了,我们就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当下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克服犹豫不决的迟疑、摇摆,努力把改革化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紧抓不放,不断深化,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等制度不断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3.有助于我们努力避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急躁冒进的错误
社会主义作为一项人类崭新的事业,建设者们常常因为缺乏经验,会犯急躁冒进的错误,特别是领袖群体。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确认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说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都不够格,这就从理论上制约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做法,为中国以后的领导集团提了醒。只要我们时时温习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就能努力避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急躁冒进的情绪和各种错误做法。其次,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这层含义在当前有助于我们头脑清醒地选择改革、建设的策略、方针、政策。当前有识之士对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几成共识,但改革得循序渐进地推进,因为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成熟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从一个个具体的事情做起,如官员财产申报、各级官员的差额选举等,也可从局部做起,如搞政治特区,先试行后推广等等。总之,政治体制要改,但要缓步渐进式地推进。再次,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由于各项政策的放宽,在人们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的同时,他们身上长期被压制的“恶”的基因也爆发出来,这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所具有的素质尚未达到社会主义公民应该有的高度。所以,我们对当前出现的一些负面东西,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怪罪于改革,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推进,都能逐步地一一克服,而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有助于我们缩短这个克服的过程。总之,我们要对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既看到存在的问题又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许新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解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许新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再解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高屹.邓小平理论发展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7]陈登才,郑权,屠春友.邓小平与中国新道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8]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9]李济琛.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俞良早,王红续.邓小平理论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1]成龙.海外邓小平研究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李屏南.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龙平平.邓小平研究述评: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4]金增林.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性[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1999(1):2-4.
[15]陈国权.邓小平社会主义观论析[J].学习与探索,2004(5).
[16]李萍.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及其理论特色[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3.
[17]张正忠.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核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18]居继清.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形成和完善的历史过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26—30..
[19]肖厚智.深刻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J].学习月刊,1999(2):4—6.
[20]徐光辉,蔺磊.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体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21]刘勇.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科学体系[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22]苏伟.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J].重庆社会科学,1994(04).
[23]包心鉴.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结构体系和时代价值[J].东岳论丛,1994(6):5—14.
[24]刘国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真实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1):101—104.
[25]周德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当代意义[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2.
【注释】
(1)汪代娣,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