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考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教师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对如何把这门课上成一门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这一状态大概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包括《原理》课在内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与其他思政课程一样,《原理》课程也兼有科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功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考

蒋伟胜(1)

摘 要:自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改进,但也存在着教学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还不完全适应课程性质和功能的要求、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和贯彻不够、实践教学环节明显薄弱等问题。我们提出的对策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为《原理》课教师放学术假、做专题式教学的探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实践活动的开展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教学 问题与对策

许多教师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称《原理》)教学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对如何把这门课上成一门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近几年学生对我们这门课的总体评价不断上升,就是一个证明。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真切地体会到,这门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诸如教学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性质和功能的要求,难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实践教学不好开展等问题,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思想教育效果,有待各方面重视并加以改进。也把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思考提出了,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问题一:教学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我校《原理》课的教学状况,基本上是教师教学不遗余力,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难以评判。这一状态大概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包括《原理》课在内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也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面临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薄弱环节之一就是“如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这些课程和学科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问题。换言之,就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问题。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许多原因。从课程特色上说,这是一门具有高度理论性质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中不易直接感受到课程的重要性和益处。《原理》课程的基本功能,一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二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等思想教育,重要性无须多言。但问题是,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等都是非常抽象的东西,许多学生虽然也知道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但把这一过程落实到课堂上后,问题就发生了变化,教师讲课不能做到生动有趣,无法使学生从中感到乐趣,就不会引起学生重视和喜好。虽然《原理》等思政课在根本和长远的意义上,对大学生是重要的和有益的,但它的重要性和益处不是立竿见影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觉察到。尤其是《原理》课程,与其他思政课不一样,它的教学内容抽象程度更高,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没有直接的中国背景,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中难度更大。更何况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以工具理性的态度对待学习,在学习《原理》课程中也一样,只有让他们从中得到直接的好处,直接感觉它有现实的效用,才会重视和喜欢。

从学生方面说,求知欲和学习自觉性较差,在眼下有一定普遍性。近两年,浙江省的高考入学率达到了80%左右,本科类院校的入学率也达到了近50%,我们在欢呼大学教学普及化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下降,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差、学习习惯不好以及成才观念存在误区等方面,反映在我们的课堂上就是忽视综合素质培养之于成才成功的重要性,片面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重要,而《原理》等思政课则无关紧要;许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淡漠,造成对《原理》等思政课不感兴趣。

另外,我们也不得不说授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原理》课兴趣不大的原因。我校从事《原理》课教学的老师基本都是哲学专业毕业,多年从事哲学思考和研究养成的习惯就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追求理性的快乐而忽视感官刺激在学习中的意义,认真对待理论的思想实质而忽视理论的表现形式。但学生由于所学专业、所处年龄、兴趣爱好等原因,与老师的思维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一般无法理解老师的思维方式。

对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理论课的课堂讲授是必须的,但不应该成为全部甚至主要的教学手段。以下教学形式同样可以在《原理》课堂上尝试。第一,进行相关知识的主题演讲,分组讨论提交发言。演讲是第一步,要有充足的准备,换由学生去讲,就能够延伸他们的视线,引起他们热爱生活的愿望和动力。努力营造有激情的发言氛围,再组织演讲后的分组讨论发言,其实就是一个感性回归理性的过程,从这个方面而言,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照本宣科效果好很多;第二、引导学生读一本好书,谈心得体会。《原理》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去读一本哲学著作,然后在课堂上留出时间给他们讨论发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如果每一个学生能够读一本书,介绍一本书的内容、心得和体会,实际上就是每个学生都增加了读这本书的机会。哲学的智慧是普遍的,任何哲学著作总与一般的哲学原理相关。读一本书,学习一本书,就是一个教学模式的独特尝试。第三,进行户外实践,了解经济运行规律。关于这个问题后文还将进行论述。

问题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还不完全适应课程性质和功能的要求

与其他思政课程一样,《原理》课程也兼有科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功能。“它集科学认识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于一体,它是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的辩证统一,是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其科学教育功能在于,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价值导向功能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可概括为“两个素养”“两个视野”和“一个能力”。“两个素养”是指《原理》教师应具备两个专业素养,即精神素养和理论素养。精神素养是指教师的理想和信仰;理论素养是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前者要求教师必须忠实信仰马克思主义,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现阶段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后者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两个视野”是指知识视野和现实视野。知识视野是指教师应有广阔的知识面;现实视野是指教师应有对现实社会的广阔见识,包括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思想理论宝库,而且是通过社会实践展现其作用和力量的。“一个能力”,是指教学能力,是指在教学中对理论做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转化能力,把理论的、枯燥的东西转化成生活的、生动的东西,把理论还原于实际,并同实际结合起来。

然而,我们在《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教师还是近些年新上岗的教师,都在教学中出现了素质和能力与课程的性质与功能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首先,是理论素养方面,在我校从事《原理》教学的老师虽然都是哲学科班出身,但具体的研究方向则是五花八门,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哲学、科技哲学,当然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都有,虽然这样有百花齐放的繁荣,也有学科多样性的优势,但是从事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老师以科研推动教学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更为令人沮丧的是,从事哲学研究的老师,对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普遍不熟悉,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把教学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对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则放于次要地位甚至一带而过。其次,在“两个视野”,尤其是“现实视野”方面,大部分教师社会实践经历欠缺,缺乏社会见识。原因很简单,教师很少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做的基本都是书斋里的学问,从书本到书本,严重脱离实际。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听一些政府人员、企业界人士的报告时,通过比较自己就有体会,我们在上课过程中理论多例证少,教条多经验少,概念多数字少,不能像经常接触社会的人士作报告那样生动翔实。当然,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甚至主要原因都不在我们教师身上,因为教师确实没有太多机会深入接触社会。

对策:为《原理》课教师放学术假,为补齐知识短板创造条件

针对以上问题当然也可以采取加强教师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进行教师培训等务虚或务实的手段,但我们以为,当前在高校从事《原理》教学的教师总体水平都不错,尤其是学习能力很强。之所以还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学任务普遍过重,加上还有科研考核压力,使得教师不可能有太多精神去补齐知识缺陷。好在今年省内高校相继实行了绩效工资制,为教师放学术假创造了条件。如果这一措施能够得以实施,相信《原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将有条件得到释放。

问题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和贯彻不够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学说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历史地,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问题,经过多年的认识之后,业已形成共识。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我国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学科设置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二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内容,表明了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基础性地位。2007年起,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了《原理》课程,结束了高校长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分割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状态,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认识上的可喜进步。

《原理》课程教科书就其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主要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为基础的,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身的逻辑和内容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关于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等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性、革命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但是,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分别介绍,在某种意义上没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整体加以对待。其实,在教材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比如,以实践等若干概念为中心来撰写教材,就可以把各部分的内容融为一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分别描述。当然,教材是全国统编的,这样一本不能说是完美的教材我们只能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中,我们教师却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可以按照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理解,在教学中突出理论的完整性、整体性。但问题是,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是一回事,在教学中真正理解和贯彻是另一回事。事实上,我们一边在批评教材条块分割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又在教学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把握和贯彻仍然不够。

具体表现在:教学仍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板块划分,教学内容和思路基本仍延续各自以前的做法;多数教师只擅长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部分,而对其余部分比较生疏,于是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厚此薄彼,甚至取此舍彼。如此一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在教学中进一步打了折扣。

对策:做专题式教学的探索

目前高校中《原理》课教学基本是按照教材的体现安排,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顺序依次进行,如果能够打破这种内容上的条块分割,将三部分内容溶于同一堂课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无疑将得到提升。专题式教学是把三部分内容整体性相融合的有效探索。专题的设计可以与教材在内容上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力争每一个专题都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统一,每名教师只讲授若干专题,这样既可以真正做到让教师扬长避短,还能精益求精。

问题四、实践教学环节明显薄弱

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重要环节、有效途径和基本方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把“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也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性质的原因,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是比较松散的。如果上思政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由于与社会的结合度相对较紧密一些,还有条件和可能开展一些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的话,《原理》课由于其理论性、抽象性的特点特别突出,使得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事实上已经放弃了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基本也还处在探索之中,还没有认真开展。《原理》课教学基本上是课堂上理论灌输,忽视实践环节。社会实践成为《原理》的薄弱环节之一,这也是《原理》教学缺乏说服力、学生缺乏兴趣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来自现实,亦须用于现实。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力量,已经为历史和现实证明。《原理》教学如何深入学生,马克思主义如何让学生折服,不能仅靠灌输,还必须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所带来的社会发展和进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力量。《原理》教学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

对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实践活动的开展

选择若干适合开展《原理》课实践教学的单位,可以是工厂、老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作适当的经费投入,然后长期联系,每学期都安排若干批次的学生赴这些单位开展实践活动。具体形式可以采取延安国家干部学院、井冈山国家干部学院等单位所采取的现场教学方式,结合课程内容由老师在实践教学现场为学生授课。这样既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也能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这种形式可以克服《原理》课实践教学人数众多不好组织容易流于放羊式实践的弊端,使这门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得到落实。当然,困难是经费的投入,尤其是教师必须经常走出校门,将牵扯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原理》课的实践教学因此得到改善,这都是值得的。

【注释】

(1)蒋伟胜,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研究。

(2)《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