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途径

论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途径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Earley等人的研究证实了管理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对工作抱有更高的积极性。成功经验会提高个体的管理自我效能感,但多次失败经验则会阻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但Bandura的研究则表明中等强度的情绪和生理唤起能提高个体注意力,提高管理自我效能感。

论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途径

郑 颖

(浙江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学生干部的管理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干部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管理任务的自信度评价,它影响学生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等。个体通过整合各种信息源形成管理自我效能感,并也受其他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增加积极的信息来源,改善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即可达到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管理自我效能感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干部 管理自我效能感 培养途径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带头人,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组织者,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得力助手,在高校的管理实践中,学生干部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高学生干部管理的有效性、工作热情及创造力,并有效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挫折,不仅需要学生干部群体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其自身对工作具有较强的自信。对自己具有较强自信心的学生干部能够积极有效地处理问题,发挥潜能,从而能更好地协助高等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自我效能感与管理自我效能感

Bandura在1977年发表的《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它表示的是人们对自己能力的感知、预期、信心或信念。由这一定义,研究者们继而提出“管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管理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管理任务的自信度评价。它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计划,员工管理,人际协调与沟通,信息处理,决策和问题解决、控制。

管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包括了这样几方面内容:第一,自我效能是一种对技能的信念而非技能本身,它所涉及的是人们对技能的评价和自信程度,这一信念通过对人们的选择、动机、认知和情感过程的调节来影响人们的活动选择、动机强度和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第二,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人们在管理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和社会支持资源的多少以及所得到的结果反馈而变化。第三,自我效能感的特定性。Bandura指出自我效能感总是与特定的领域和工作相联系,对不同的工作或管理任务,个体的自我效能判断会有所不同,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

二、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

(一)管理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赛德瑞和罗伯森的现场研究发现,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管理工作绩效的相关系数为0.38,这与他们在1994年对管理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的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0.40),证明了管理者的管理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其管理工作绩效的重要变量。在模拟实验中,这一相关则更明显,Bandura和Wood用计算机模拟程序得出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85。国内研究中,张鼎昆发现管理自我效能感对保险推销员的工作绩效有较高的预测作用,陈燕的实证研究也证实管理自我效能感对管理绩效存在显著正向预测的作用。正如Bandura在其书中所说,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会为自己设置较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且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在各方面能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高自我效能感个体会有更好的表现,有着更高的绩效水平。

(二)管理自我效能感对相关工作态度的影响

Earley等人的研究证实了管理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对工作抱有更高的积极性。Dormann通过实证分析也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国内,张鼎昆和陆昌勤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此外,国内外相关研究还发现,管理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工作紧张度的一个关键性变量:管理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职业紧张度更为严重。Bandura对此这样解释:管理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有较强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任务,因此极少完不成任务,他们会更积极地采用各种途径来提高工作绩效。但管理效能感低的个体则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如何避免失败上,从而限制了其创造力的发挥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自我效能感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高校管理和服务,构建和谐校园。

三、影响管理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通过综合各种关于自己管理能力的信息源,个体逐步形成了管理自我效能感。但事实上,信息源并不直接影响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而是通过个体对信息源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

(一)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发展的信息来源

首先,受与管理活动相关的成败经验影响。个体本身关于管理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对其形成自我能力的认知最具有说服力,因此它在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中具有决定性影响。成功经验会提高个体的管理自我效能感,但多次失败经验则会阻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其次,受他人成功或失败的替代性经验影响。当个体无法正确评价其自身能力时,个体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便会受到他人行为表现及结果的影响。观察到与自己各方面较为相似的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可提高观察者的管理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

再次,言语说服的影响作用。言语说服主要通过建议、劝告、解释等形式使个体相信自己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被说服认为其自身拥有完成既定任务的能力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会付出更多努力来获得成功。但言语说服的影响力较成败经验而言较为有限。

最后,个体生理和情绪的影响。高情绪唤起和紧张情绪会使人们将过多精力集中到对抗高情绪唤起的过程中而使其无法专注于当前的行为,从而降低管理过程的绩效,导致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削弱。但Bandura的研究则表明中等强度的情绪和生理唤起能提高个体注意力,提高管理自我效能感。

(二)影响个体管理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其他内外部因素

Bandura所提出的以上四种信息来源比较模糊并且容易变化,此后研究者们又提出影响个体管理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1.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加工,从而影响管理效能的发展。若个体将管理行为的正面结果归因到其内部可控因素(能力)则会提高其管理自我效能感,若将消极结果归因到能力则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研究进一步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到内部可控或外部不可控因素,而同时,这一归因方式又会使其自我效能感避免受损。

2.目标设置

起促进作用的目标设置应当具备两方面的特点,即挑战性与具体性。挑战性指所设置的目标有难度但个体可以努力实现,它激发个体潜能;而具体性则是指在目标设置时应明确界定个体在实现过程当中应当达到的努力程度与范围,使个体在一个个具体目标实现时产生成就感,这是促进管理自我效能感提高的因素之一。陆昌勤在研究中认为,目标设置与管理自我效能感两者相互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会倾向于设置比较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3.反馈方式

反馈方式影响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如果上级在反馈的时候采取的是积极反馈,那么下级管理者会逐渐形成高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上级采取的是消极反馈,那么会挫伤下级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其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4.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习俗、刻板印象等因素会对个体的管理自我效能感产生消极影响,比如社会大众长期以来对女性持有的固化印象往往会降低女性管理者的自我效能感。派克等人在研究中发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权力距离、避免不确定性和“男性维度—女性维度”对外派经理的管理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四、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管理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在了解影响管理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信息来源及影响因素之后,我们便能有针对地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班级或学生组织的管理任务,达成管理目标,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增加管理自我效能感的积极正面信息量

1.使个体亲身经历和体验到更多成功的经验

成功经验可以通过管理者自身能力和技能的提高而获得,而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摸清学生干部的个性特点,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类型的工作,使工作与学生干部自身的特点相对应,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并获得成功经验。

2.为个体树立成功榜样

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优秀学生干部交流会等形式的活动为学生干部们提供成功范例,通过经验分享与交流,使其拥有自己通过努力也可以有效完成管理任务的信心,增加面对挫折的勇气,促进学生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这其中要注意所树立的榜样与普通学生干部的相似性,特征相似性能够增强榜样的影响力量,但如果与榜样差别太大则不会产生很大的效果。

3.有效的言语说服

班主任及辅导员在工作中给予学生干部正面的言语反馈能够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具体可通过谈心、鼓励、晋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干部能主动乐观地去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但言语说服中应注意符合实际,只有切合当时情境及个体自身实际的说服才能够对个体产生激励,不切实际或虚空的言语说服则可能起到反作用。

(二)改善影响学生干部管理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内外因素

1.正确归因方式的培养

相同事件由于归因方式的不同会对个体心理产生不同影响。学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通过工作分析与总结有意识地使学生干部掌握积极归因方式,让其学会将成功经验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避免将失败经验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会有助于其管理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强其在工作中的自信心。

2.设置合理的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高校学生工作者在为班级或学生组织设定目标时,应当既有一定难度也具备实现可能性,并尽量使目标的范围和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干部能够在完成这一目标过程当中对自身完成的质和量随时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节。同时,学生工作者们也要注意个体设定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因为当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产生聚合时,就会产生高效能感、高动机和高绩效,反之则会挫伤积极性,产生低效能感。

3.注意对学生干部工作评价的反馈方式

学生工作者及时、准确、积极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干部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此,应尽量以积极的语言给予其反馈,调动其主动性,使其将关注点放在如何继续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不是避免老师的消极反馈上。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姜月飞.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管理者的管理自我效能感[J].心理学动态,2001,9(2).

[3]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管理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7(1).

[4]陈燕.管理自我效能感影响效果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5]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管理者自我效能感与管理者工作态度和绩效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2).

[6]班杜拉A.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李凌,井世洁,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凌赟慧.管理自我效能感理论述评[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