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变革时代下的大学生心理特点及疏导机制探析
程元平 厉星星
(浙江工商大学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网络的变革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利用网络新特点和优势的积极影响,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是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变革环境 大学生心理特点 疏导机制
当前,互联网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过去以电脑、网址导航站、门户信息、QQ/MSN、QQ空间、人人网、购物分享社区、客户端网络游戏为载体的交互方式已经逐渐开始转移到以智能终端、APP、微博、微信、移动休闲游戏等为载体的人机交互方式,互联网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信息云时代,移动搜索对比PC搜索请求量剧增的时代。高校以其在信息教育资源和育人所需中的重要地位与优势,一直处于研究和利用网络的前沿。特别是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校园信息传播的平台,以及校内与校外沟通的重要媒介,并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重要渠道,青年大学生是进入这样一个时代背后巨大的支撑群体。网络的新特点和青年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虽然使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极大受益者,但是也容易使他们沉迷于网络,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切实做好高校育人工作,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变革时代下的大学生心理特点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给高校青年学生及其教育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和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青年学生和网上育人工作带来极为严峻的负面影响和挑战。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展现出了新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态的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
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活动参与方式产生了影响,凸显了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自主性的特征。自身信息技能水平的发展,使大学生在感知与介入外在世界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当移动搜索被广泛用于连接社会之后,它必然推动大学生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直接对话,大学生网民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所发出的声音和所产生的影响都印证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程度和模式的影响。而且不论是在大学校园里还是在家里,大学生们在学习和使用移动网络方面往往也能比老一代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掌握新技术,从而轻易地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的新发展,大大加强了大学生心态的自主性。与此同时,移动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长期把自己封闭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很容易将虚拟置于真实之上,这就很容易使广大青年对移动网络产生依赖心理,长此以往,将更加自闭,形成恶性循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当下的流行语就道破了广大青年对手机网络的严重依赖程度,这必将加剧他们的自我封闭,从而导致其交往能力下降、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人际关系的淡漠和人际距离的疏远等不良影响。
(二)认知的自由性与冲突性并存
新一代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其独特的魅力从认知层面吸引了广大青年大学生,它没有固定模式,任何人都可能创造模式;它也没有中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心。这样一片“荒芜之地”正好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喜欢与讨厌,激情与无奈,防守与进攻,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出来。现代大学生很担心与别人不同,同时更担心和别人相同,他们强烈追求自我,敢于标新立异,敢为天下人之先,勇于创新,并为创新的过程和成果支持、喝彩。在移动互联网各色社交中,大学生不仅可以在微信、微博中高谈阔论,而且可以相对自主地参与对话和交流的引导和管理,开辟一片真正属于自我的天地,他们不必担心自己的隐私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不足被别人笑话。总之,互联网的这种个性化特征为大学生自由地分享、自由地表达、自由地交往提供了便捷。同时,移动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多元快变的文化,仅用一种价值观念去评判是非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很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上的迷茫、困惑和冲突,造成大学生原有传统文化的分化与趋异,破坏他们已经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加剧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信仰、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选择的复杂性,进而导致其价值冲突更加直接、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
(三)意志的可控性与薄弱性并存
移动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传统渠道,成为大学生了解外界的重要途径。而掌握新闻时事、获取校园信息、了解身边的人,甚至是寻找兴趣相投的同伴,成为了学生利用移动网络获取信息的重要取向。大学生利用移动网络、论坛倾诉自己的感想,针对校园生活的感想进行彼此交流的现象已非常普遍。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网友在微信、微博、论坛等遇到相互认同的交往对象后,能相对方便地发展为现实中的朋友交往关系。因此,在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中存在着普遍的从虚拟交往到现实交往的转化,这种可控性对大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不可知性使各种非法信息和合法信息、不良信息和有用信息,以及各色人等鱼龙混杂在一起。这对一部分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一方面,移动网络容易使大学生长时间浸泡在杂乱的信息中,其兴奋点和注意力为网络信息的奇、新、异所吸引,造成思想上的动荡和行为上的不可捉摸;另一方面,在网络虚拟交往中,面对各种诱惑和骗局,学生在未进行理性思考、判断、决定取舍前,可能就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不良的诱惑,陷入罪恶。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将会产生网络沉溺、成瘾心理及网络违法等网络失范行为。
二、互联网变革时代下的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探析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沈杰先生曾指出:互联网存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网络本身,而在于人们如何对它们进行把握和使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兴利除弊,为我所用,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做好互联网变革时代下的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组织层面加强机构监管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健全的工作网络,是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织保障。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有效指导,有赖于三级机构网络——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系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学生心理委员的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由专职的心理教师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教师、思政工作者和医生等人力资源,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院系心理辅导站,应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组成,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班级中的心理委员,应由热心为同学服务且能够掌握心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受过培训的学生组成,通过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能够及时给予那些需要心理支持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关怀,并能将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学院、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反映,避免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不良事件。
(二)资源层面健全教育引导机制
网络时代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者不仅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网络、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软件的能力,自觉把网络技术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入、更有效。没有熟练的移动互联网操作技能就无法与学生群体开展交流,无法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以,这就需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中开展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和培训工作,使其能够熟悉并掌握和使用常用网络软件、工具,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嗅觉”,进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载体。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许多高校将它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仅开展课外咨询辅导,虽然零敲碎打地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受益面十分狭小。课堂学习是一种系统严密、循序渐进的学习,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系统开设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且积极开展心理训练,能够调动全体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集中、系统、全面地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全面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操作层面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依靠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报告;二是依靠学校的专兼职教师的心理咨询。这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新一代大学生群体极度推崇个性与自我,乐于跟随潮流,敢于接受新事物,喜欢欣赏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热衷网络文化、运动竞技,重视同学朋友情谊,体验参与的过程和乐趣。因此,新媒体渗透进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这种渗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现代化;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进程,加快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要充分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和便捷性,把移动网络优势渗透到每一个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中去,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四)服务层面更新群体服务机制
在高校校园网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管理系统网站,综合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通心理健康网络课堂,开展在线心理咨询、在线心理测验、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管理等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测验和心理训练等教育服务。目前,各高校校园网心理健康资源数量、质量还不平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管理系统开通使用情况也不尽一致,改进与更新校园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管理系统为方便大学生利用移动网络进行咨询提供了方便。目前,高校在线心理咨询开放时间与学生课余时间不匹配。有的高校在线心理咨询只在每周末晚上6—9点开放3个小时;极少数高校从早上到晚上一直开放。这样,在线心理咨询开放的时间与学生上课的时间冲突了,而在学生课余有时间咨询的周末、晚上等时间,在线心理咨询却很少在这些时间段安排值班。这样,在线心理咨询因为时间对接不上,也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应该安排值班老师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值班,使在线心理咨询开放时段与学生课余时间段相一致。
(五)保障层面探索大学生心理自主维护机制
心理健康从泛指来说是一种高效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来讲专指人的基本心理过程相互协调一致,也就是说在认知、理智、情感、意识、行为协调层面能够适应周围社会,并与之保持和谐。因此,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既要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维护心理健康,自觉培养正确的网络健康意识。大学生自我教育方面既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又要学会培养正确的网络健康心理。了解网络新媒体的特征,了解网络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校正自己的网络行为,调节平衡自己的心理。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浏览与创造的关系,建立一定的信息价值标准,在五光十色的新网络面前稳定心理、把握方向、保持良知、坚定信念,提高选择信息的自觉性和一贯性。同时要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相关法制,自觉抵制不良习惯,树立起负责任的网络使用观,提高利用网络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守法要掌握一定分寸,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取得良好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流行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自我疏导。在这样一个“90后”群体十分熟悉和青睐的移动环境里,他们可以进行交流、分享、探讨,产生分歧或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自己的经验有比较大的可信度,容易在大学生中产生共鸣,影响和教育他们自身。如在微博以及微信里,每个使用者都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信息的享用者,互动性、自由性、自主性的表现方式使其异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意写下自己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信息,发表评论和看法,在写微博的过程中,学生要调动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浏览自己和他人微博的过程中,学生要调动认知、情感、价值观念、道德判断、审美等心理因素进行积极活动。因此无形中加深了知识理解,进行了意义建构,锻炼了心智,陶冶了性情。这是体现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心理积极向上的内部因素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志刚.网络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1(6).
[2]杨剑宁.青少年网络心理透视与健康心理的形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6).
[3]王孝红,唐德斌.网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4]孟维杰,张晓书.网络心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思与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5]黄勇明.高校“立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
[6]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