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困境
徐 骏
(浙江警察学院)
摘 要:档案资源的巨大社会价值逐渐为公众所认知,要做到既充分利用又保好密,必须澄清“重保轻用”“重守轻放”或“无密可保”的错误观念,走出“两个少数”的现实困境,正确认识档案利用和保密的关系。一方面要严格依法规范保密措施,强化监察防范;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利用服务,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坚持“保用结合、充分利用”的原则,体现档案资源独特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档案利用 保密 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资源的巨大社会价值逐渐为公众所认知,最大限度地利用档案资源已成为迫切需求。但是,档案中包含着国家或个人的秘密资料、科技成果、经济数据等保密信息,一味地加大开放利用范围,就容易发生档案泄失密事件。如何走出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困境,做到既保好密又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已成为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正确认识保密与利用的关系,澄清思想和实践误区
(一)走出“重保轻用”的思想误区
在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下,不少档案工作者十分重视保密工作,“利用危险,保密保险”思维定式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基于“保险”“安全”的考虑,盲目延长档案的保密期限,没有真正认识到建档管档的根本目的在于用档,保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是为了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其结果必然造成大量已解密可以开放的档案被束之高阁,档案资源无法及时、充分地开发利用,最终失去保存档案的意义。
(二)走出“重守轻放”的思想误区
借阅利用固然是档案利用的传统方式,但如果档案部门把档案利用仅局限在守摊调卷上,不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开放,就远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档案的作用也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另外,有些档案馆设在政府机关大院内,对外宣传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尚未搭建,无形中使档案工作与社会隔离开来,开放程度不高,利用手续烦琐,导致公众的档案利用认知和热情较低。
(三)走出“无密可保”的思想误区
在实际工作中,“历史档案无密可保”“档案利用不应限制,要什么给什么”的错误思想认识仍然存在,有的认为目前定密过高甚至要求取消保密制度,没有认识到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档案开放利用都是有条件的。对该定密的不定密,审查把关不严,保密意识淡薄,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走出“两个少数”的现实困境
长久以来,人们常常认为档案是神秘的,对档案的理解总是和机密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虽然有利用档案的需求,却不知道该如何获取,“只有少数人利用档案,只有少数档案才被利用”的现状普遍存在。往往特定对象如政府机关、学者专家利用得多,普通群众利用得少;与个人有关的档案利用得多,与社会相关的档案利用得少。我们应该看到档案信息利用的未来需求走向是,越来越多的档案利用者可能是档案网络的在线用户,越来越多的档案信息服务将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递。
笔者认为,档案的利用和保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密是前提,利用是目的。要坚持“保用结合、充分利用”的原则,既把好保密关,又要疏通利用渠道。档案工作抛开“保密”谈“利用”,或者“抛开”利用谈“保密”,都是片面不可取的,必须在保密的基础上开展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而档案的充分利用,又体现了档案保密的价值所在。
二、依法规范保密措施,强化监察防范
(一)完善档案保密的工作环节
要按照《保密法》的规定,建立档案定密责任人制度。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作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档案密级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做好涉密文件的清查鉴定,严格确定密与非密的划定原则,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区分界限,及时做好档案密级的调整工作。此外,要对密级文件单独整理,按密级编制目录,建立涉密文件统计台账及存放地点索引,在调阅档案时以件为单位单独提供,防止扩大涉密文件阅知范围。
(二)建立档案保密的动态监督
一要做好档案开放前的审查,准确判断、科学区分、严格把握开放与控制的范围,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密级调整工作的监督指导,明确哪些档案能够开放利用,哪些档案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档案不能开放利用。二要做好档案利用的监督,严格档案借阅登记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防止出现工作空档。三要做好对归还档案的检查,防止偷撕或涂改档案,避免档案损失。四要订立档案工作人员的不定期监察制度,开展专项教育,切实提高政治责任感和保密意识。
(三)提高档案保密的技术防范
完善档案保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配备必需的技术防范设备,尤其要关注网络信息安全的保密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保密技术,采取必要的视频保护(干扰)技术、屏蔽技术、内外网隔离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网络安全监测技术加以监管和防范,努力实现安全、规范、自动化管理,从整体上提高保密技术水平。
三、拓展利用服务,充分开发档案资源
(一)扩大档案利用范围
档案开放是档案得以利用的前提,要真正发挥档案开放对档案利用的拉动作用,必须全方位地扩大开放,不仅要扩大开放的数量和范围,而且要扩展利用者群和增加开放方式。要减少开放禁区,扩大档案开放机构,逐步向社会开放珍贵档案;要合理解密降密,及时把解密档案向社会开放;要加大对档案利用的宣传,简化利用批准手续,方便广大利用者的正常利用,从而使档案提供利用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展档案利用形式
档案的价值是多元的,不仅有延续社会记忆的功能,也有强大的宣传教育、社会文化传播等功能。档案利用除查阅、外借、陈列、咨询等形式外,还要积极开展信息加工、专题编研、历史文化展示、主题服务等工作,主动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打破服务特殊群体、利用范围有限的传统服务观念,并通过完善利用制度,为公众提供直接、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加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档案载体形式逐步从传统的纸质档案转移到新型的电子文件上来,因此,要以档案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同时,还需借助信息化建设提供的数字平台,创新档案资源整合模式,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机制,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王毅,陈燕.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保密与公开机制研究[J].兰台世界,2011(4).
[2]徐慧春.档案管理中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1(4).
[3]郭淑月.档案保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东档案,2011(3).
[4]李扬新.论数字化档案信息开放利用原则的提出及意义[J].档案管理.2007(3).
[5]陈永生.档案充分利用的措施保障——档案充分利用问题研究之四[J].档案学研究,200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