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档案与古村落保护

档案与古村落保护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档案主管部门要充分了解、掌握上述各部门在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依法治档,加强档案行政监管和监督;定期检查与古村落保护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情况;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古村落资料收集、整理的人员,举办“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档案培训班,学习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专业知识。针对这一情况,档案部门可以整合古村落记忆馆、

档案与古村落保护

陈云红

(兰溪市城建档案馆)

摘 要:每一个古村落就是一段段看得见摸得着的老百姓自己的历史、一页页“活着”的乡村文化记忆、一卷卷存史的案卷。古村落的保护、开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档案部门要全面履行行政监管和文化建设两项职能,主动、直接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行列中,为古村落的保护开发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关键词:档案 古村落 保护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对于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村镇都参与其中。如何保护、利用好古村落,各地、各部门都在探索之中。作为档案部门,如何把先辈留给我们的乡村文化记忆保护好、利用好?从中可以挖掘一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它们古韵长存、永续利用,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给后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档案和古村落

“档案”,在《档案法》中是如此定义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古村落”虽然能在百度中找到几百万个相关结果,但对其定义的表述各不相同,百度百科将其表述为,保留古朴民风,建筑风格及生活方式保留历史习惯的自然村落。而《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2〕38号文件)则对“古村落”定义为,现存古民宅、古祠堂、古戏台、古牌坊、古道、古渠、古堰坝、古井泉、古街巷、古会馆、古城堡等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笔者也更认同于这一定义。这里,古村落的遗存就是档案概念中以“不同形式”记录的历史,属于档案的范畴。每一个古村落就是一段段看得见摸得着的老百姓自己的历史、一页页“活着”的乡村文化记忆、一卷卷存史的案卷。

二、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中档案部门大有可为

古村落的保护、开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档案部门要全面履行行政监管和文化建设两项职能,主动、直接地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行列中,为古村落的保护开发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一)强化对古村落档案的行政监管,依法治档

2012年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若干意见》,明确了各市、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由党政负责人牵头,参与的部门有农办、建设、文化、规划、文物、财政、国土资源、民政、水利、环保、林业、旅游等。档案主管部门要充分了解、掌握上述各部门在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依法治档,加强档案行政监管和监督;定期检查与古村落保护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情况;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古村落资料收集、整理的人员,举办“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档案培训班,学习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专业知识。针对古建筑修缮项目,城建档案部门可以专门列出一份由项目立项、部门审批、施工、用材用料、竣工等环节形成的文字材料、竣工图、声像等维建项目资料的归档目录,分发给实施的部门、单位,由专人负责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定期移交给档案主管部门永久保存,确保古村落的文化遗存得以延续。

(二)积极为古村落建档,留住历史的记忆

古村落存有大量的古民居、祠堂、牌坊、古街巷等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古村落有着人文、历史、自然的紧密结合,要真实保留建筑物原始风貌,留住历史的记忆,为古村落建立完整的档案,力求做到一村一档、一建(构)筑物一档。对古村落的始建年代、地理位置、完好程度、规划编制、区域内主要传统建(构)筑物等基本情况,以及对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建筑风格、结构、肌理、尺度和质感及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文字描述记载,同时通过拍照、摄像等手段予以记录存档。建档的重点可以放在不同古村落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上,加强对与该古村落有关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村落传说等资料的收集,形式可以是文字、图像、画册,也可以是匾额、塑像、墓碑文,还可以是生产劳动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口述的录音录像带等。如果有条件的话,档案部门还可以在本区域范围内建立古村落档案库、古村落影视库等。

对收集、征集到的档案资料、素材进行梳理、整合,利用古村落原有场地,运用收集的档案资料和挖掘的记忆文化素材,建立相应的专题展览或展馆。如兰溪诸葛村的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诸葛亮生平史迹陈列馆、大经堂中医药展馆、农坊馆、乡土文化展览馆等具有古村落人文、自然、历史特色的展览馆,就是利用各种载体的原始档案,配以文字说明,做到展品和文字的有机结合,主题表达鲜明准确,内容描述翔实生动,具有鲜明的现实教育意义。

(三)利用档案理清古村落宗族脉系,增强归属感

大凡遗存至今、保护完好的古村落一般都是一个姓氏、宗族群居的村落。这里不仅有建筑规模较大、结构精致、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而且还有一部世宗共祖的血亲团体记载本族世系的相关事宜、反映家族繁衍发展过程的历史图籍——家谱,这是一个族系用文字记录历史的档案。通过家谱研究,可以理清古村落家族的脉系,以满足一些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的需求。家谱、族谱作为宗族文化,既可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促进交流,促进团结,也可以给地方志编纂工作提供极为宝贵的资料。

(四)利用档案为古村落保护、开发提供服务

收集、保存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据历史记载,兰溪诸葛八卦村原来建有一座隆风禅院,始建年月不详,位于村西偏北,朝东面向村落,其背靠山丘,茂林修竹,环境清静幽雅,曾有高僧来院研究佛学,香火最旺时有寺僧300余人。历经风雨,屡有兴废,原来的古寺不复存在,只留下了寺山、寺坞、寺畈等地名。2007年,诸葛村为了开发旅游资源,还原被历史湮没的这一景区,规划、设计人员参照、利用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年长村民口头描述绘制的平面布局示意图等资料,完成了设计方案。2008年诸葛村投巨资复建了源于历史、创意于现代的隆风禅院。隆风禅院的复建还原了寺庙群景观,完善了景区功能,给诸葛村的旅游增添了新亮点,也为诸葛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隆风禅院在复建的过程中考证、利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图片、照片,得以完美收官,档案的价值从中得到了体现。

(五)提供档案文化产品,服务古村落的旅游经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古村落旅游日渐红火,同时也带动了旅游文化产品的畅销。针对这一情况,档案部门可以整合古村落记忆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名人、民俗风情和特色农家乐等系列项目,进行编辑设计,制作“××古村之旅”之类的指南手册。开发“古村落记忆”编研产品,开展村志、家谱等乡土文献的编修工作,并对有关特色记忆文化题材制作口述档案,拍摄各类专题片、影视片,编辑印刷专题书籍、图册,也可设计印刷专题明信片、日历等纸质文化产品。还可以开发具有文化内涵、遗存的旅游产品,如精选当地特色的土特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在其包装材料上以图文的形式揭示其产地、特点或来历、渊源、制法等,诸如兰溪诸葛村的旅游特色产品孔明锁、孔明扇及以《出师表》《诫子书》为内容的系列旅游工艺品。

要传承,更要发扬。在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档案部门要充分挖掘古代历史遗迹、文化遗存,不仅要注重保护建筑物外观、景点,更要注重精神部分。要充分利用档案的记忆功能,深度挖掘当地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通过展示、陈列、体验等全新的形式,让这些历史遗存成为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乡村文化记忆。

参考文献:

[1]陈志华,楼西庆,李秋香.中国乡土文化——诸葛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诸葛村志》编纂委员会.诸葛村志[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