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业参与人才培养

行业参与人才培养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过来,行业通过与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也可以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商业价值观不断渗透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来。“学”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完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规律与要求,努力打造“双师结构”优秀专业教学队伍。

第二节 融合性互动:行业参与人才培养

高职文化的就业导向性、行业针对性等主要属性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行业的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行业通过与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也可以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商业价值观不断渗透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来。两者互通互融,给高职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凝结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人才培养离不开专业建设,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关系的特殊性,行业的特色也有力地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格局。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积极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令各行各业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行业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的体现影响了高职教育文化

(一)由行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

高职教育是与行业联系密切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加强专业建设的宗旨是提高高职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也必须通过社会加以检验。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结合,征询用人单位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并指导专业建设工作,促进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同步发展。

因此,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了相应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该校按照“依靠全行业合作支持,动员全中国校友力量,整合全社会有利资源,汲取全世界有益经验,调动全方位积极因素”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寻求行业、社会的支持。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等多家单位积极支持各重点专业的示范性建设。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以及共同搭建产学合作平台,金融管理与实务、保险实务、会计、国际贸易实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7个专业的教学标准已经开发完成,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这种深度的介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校企融合共同培育行业准员工

对于专业建设而言,建立校企融合、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是保证专业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其中,“产”是社会生产、管理、服务工作对人才的需要,它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宗旨所在。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规划等制度,以便把握住社会人才需求发展变化的脉搏,使专业建设体现出针对性与前瞻性。“学”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完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专业建设应当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综合考评等制度。“研”是深化专业建设改革、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和挖掘专业潜力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应当随之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的基础性工作在于深入研究专业所面临的社会需求情况、人才知识能力要求的更新情况以及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密地与社会和企业等单位加强合作,建立相应的调查研究和组织机构等规范制度,推进专业建设的发展,并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步或超前。

校企融合的互通办学模式在中观层面的体现便是订单式的专业人才培养。订单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遵循“校企合作育人”的原则,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闪光点。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订单培养,使学校教育更贴近社会需要,企业提前介入使专业教学更有针对性。

产学合作方针的确立及订单培养的开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最后一年的教学时间内,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企业派出业务能手教授部分实战性强的课程,同时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最后一学期则安排学生进入订单单位顶岗实习,从而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完成了从学生向员工的过渡,实现了毕业与上岗零距离,这一切均得益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创新。

二、“双师结构”的师资建设将职业精神植入高职教育文化

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规律与要求,努力打造“双师结构”优秀专业教学队伍。

(一)引进和聘用行业能手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根据高职教育与行业依托的特定关系,在行业、企业等部门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者通过相关途径充实专任师资队伍,从而加快“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随着行业因素对高职办学的影响日益增大,各院校都加强了对具有行业实践经验人才的引进。比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已引进3名具有博士学位及行业背景的学术骨干担任专业带头人,吸收几十名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担任专业骨干教师。目前,各专业引进的行业人才已占专业师资队伍总量的40%左右。

同时,专业建设中,通过聘用行业专家与一线技术能手担任专业兼职教师,讲授及指导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单元内容,本院专任教师通过跟堂听课,可以提升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更快地接触到来自行业的最新动态。学生在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各专业聘请的200多名行业兼职教师中,许多又是毕业于学院前身浙江银行学校的校友,他们参与教学,既带来了行业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也传承着校友文化,使学院在专业建设中,构筑起了较为完善的“双师结构”队伍。

(二)师资队伍培养工程造就一批优质“双师”

高职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在结构上加以优化外,亦离不开优秀“双师”素质教师提升队伍质量。为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强调以优秀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为重点,以建设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为目标,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并落实制度和经费保障。

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还得益于一批高职院校推出的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制度及实习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为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而设立。通过该制度的运行,广大专业教师在挂职锻炼及实习期间,与行业、企业、校友有了更为紧密的接触,不仅学习到各项专业技能,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还了解到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进而搭建起较为稳固的产学合作平台,从而进一步拓宽校外实训网络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三)“双导师制”形成企业文化、高职文化共育模式

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在专业建设中还积极推行“双导师制”,即学生在第一学年就配备校内导师,实施校内导师制;第二、三学年要求实习企业再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每个校内导师所带学生一般不超过十人,原则上每星期指导学生一次,以个别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一般指导学生总数不超过五人,每两周指导一次。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一个校内导师与一个或几个校外导师指导的是同一批学生。校内导师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和校外导师的联系工作,校内外导师通过彼此间的经常交流情况,共同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根据用人企业的要求,首先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拟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了解专业培养内容和评价标准,再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实施过程,并对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最后由用人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予以反馈,以更好地指导培养方案的后续实施。

校内导师一般从专任教师中选拔,选聘时要求导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心,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双师”素质。

校外导师一般由校外实训基地所在的企事业单位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担任。学校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校内导师的职责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校内导师贯穿于学生的各门课程及项目的专业学习、课内外实习、实训、订单制培养、自主创业,在毕业设计和就业方向选择的过程中,实行三年一贯制的全程指导,同时也可以按照学生的个性和经历帮助学生设计将来的职业生涯,并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指导。导师要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习引导、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通过定期和不定期与学生的密切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思想上的问题,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精神的塑造,关爱学生的全面成长。

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侧重于指导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实务操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解决理论学习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帮助和鼓励学生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题进行毕业设计,做到“真题真做”,并结合校内课程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考核,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确定的优秀毕业生可优先被企业录用。

“双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解决了“双师素质”教师相对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使校企之间进一步深度融合。特别是校内外导师的广泛联系,提升了“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专任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课程建设丰富了高职教育文化元素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在以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高职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也面临着课程这一改革重点进入实质性阶段的瓶颈与阵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既是学院基于开放办学理念的办学实践,也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环境、主体、要素与文化的体现,为高职教育破解课程建设难题,优化课程开发流程,提升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促进形成不同专业门类院校课程的类型特征与文化,培育共同课程愿景奠定了基础。

(一)面向行业标准,培养领先行业的优质人才

针对参与校企合作建设课程开发的企业数量少、覆盖面窄、行业代表性不强等局限,一些高职院校在项目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由于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既有来自行业协会的专家,又有来自多个地市的同一行业的多家代表性企业的骨干,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以企业标准代替行业标准,以地区标准代替整体标准等情况的出现。在此基础上,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持续提升,所培养的人才的行业美誉度获得了不断提升,许多学生在毕业后的短短几年内便成为企业的骨干,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薪资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高,真正实现了优质人才的培养。

(二)面向行业工作需求,提升学生整体就业竞争力

学生职业能力的生长是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也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砝码。在项目课程建设中,许多高职院校针对不同专业实际工作的需求,注重对工作项目的筛选与合并,使课程体系更为精简与完整。与工科类院校项目课程开发重视工作过程导向相比,经济类院校更注重选取相关工作的典型的服务或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辅以相关的情景模拟——实现了通过情景模拟激发形象思维,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活动组织,完成能力训练,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同时,由于项目之间在认知结构上的连贯性,可以促进学生完成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迁移,较大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职业生涯的工作要求变化与工作变动,真正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生长,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面向行业岗位实践,推动“做中学”与“做中考”

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岗位工作情境中不断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得出优化的行动方法,这就需要课程教学能做到“教学做合一”,以促进学习职业能力的螺旋式提升。同时,教师(应是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也应该不断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反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与内容的设计,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在行动中开展研究,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掌握最新行业动态,提高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以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所以,“做中学”既是教法,也是学法,是高职院校实现教学相长的基本途径。这就要求师生既成为行动者,也成为研究者,在行动中研究,以研究促进行动,这也是高职课程教学区别于中职业课程教学与普通本科课程教学的重要特点,而项目课程的开发本身也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

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支撑了高职教育文化的开放特色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这种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学校、行业及校友在高职教育和社会领域这个大系统中的文化和谐互动关系,体现了高职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体现了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这种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旨在通过合作机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加速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正式群体。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建设有其不同于本科院校的特色和要求,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必然要求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宗旨,促进学生职业成长、职业成才、职业成人,使学生具备职业成长的要素,职业成才的水平,职业成人的质量。过硬的职业技能是职业成才的基础,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职业成人的条件,能力、素质、知识是职业成长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所以,高职院校职业化的开放办学,仅有校内的教师是不够的,应当也必须聘请行业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校内专业教师一起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制订专业课程标准,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将校友、行业的专家能手通过一定的途径纳入到专业课程建设、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中来,以实现有效的交流和合作,而教学团队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

(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创造了条件

教育部2006年11月16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要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并将把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由此可见,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构建了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这个平台为高职院校顺利聘请行业的专家能手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可能。

五、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教学团队的特色

(一)紧密性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行业为依托,共享资源,以校友为纽带,凝聚力量,以集团为载体,整合资源”,使行业在学校人才培养中从最后环节的毕业生的接受单位成为一起参与前期学生培养的合作单位,从而增强了行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进而主动选派优秀的专家能手到学校作为专业教学团队的成员一起参与教学。在行业大理念的影响下,这些选派过来的兼职教师也从仅完成学校的授课任务转化为与学校的专任教师一起积极探讨与学生培养有关的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指导等各项教学活动,使其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成员间的配合更加紧密。此外,紧密性还体现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组建的教学团队其教学改革、课程内容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都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与行业要求紧密联系,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与众多银行、企业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组建的教学团队。

(二)互补性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学校专业教学团队聘请到了大量的、优秀的兼职教师。这些来自一线的兼职教师了解行业情况,熟悉工作流程,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弥补了专任教师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足的劣势,而专任教师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教学组织能力也是兼职教师所欠缺的,而通过教学团队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使双方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互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