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社团化”改革实施策略研究

“课程社团化”改革实施策略研究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根据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情况,从课程设置、活动指导、制度建设等方面对该“课程社团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力图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和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课程社团化”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其目的在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实践育人。简言之,“课程社团化”的实质即课程学习和社团活动的融合。从性质上分析,“课程社团化”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课程社团化”改革实施策略研究

陈正江

(页下注)[作者简介]陈正江,男,汉族,1977年出生,山西临汾人,硕士,副教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投资与保险系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摘 要]“课程社团化”是当前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旨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实践育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构建充满对话、自主和协作的真实学习环境,课程是学习环境的基本载体,要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藩篱,借鉴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课程的教与学,面临着课程教学范式的转换与创新。本文根据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情况,从课程设置、活动指导、制度建设等方面对该“课程社团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力图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和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 社团 课程社团化

一、引言

一百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时提出“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理念。当前,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的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对这一理念的传承与创新。随着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在原有课程基础上突出实践课程的开发和运用,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随着高职学生社团数目不断增多,不同类别的社团不断涌现,社团活动从原先自发的、零星的、松散的兴趣小组活动发展到目前全校层面理论化、系统化、课程化的社团建设,学生社团逐渐成为高职学生第二课堂学习和活动的重要载体,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教师的指导的积极性都在不断提高。随着学生数量增加、知识分化、学生背景及需求多元化,根据现代课程结构,社会和人文课程处于课程体系的边缘位置。因此,需要将分散在各专业的知识整合成完整的有机体,改变学习停留在单纯认知层面的现象,使课程内容生活化,容易学习,方便应用,而不囿于课堂、教室、教材和分数,改变以考试成绩论质量,避免学生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与传统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相比较,“课程社团化”搭建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平台,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拓展学习内容,丰富教学组织形式,营造开放学习环境,努力实现课程与社团的结合,契合学生个性特征,旨在形成体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多元、开放的课程发展系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课程社团化”的含义与特点

(一)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具体的课程。

(二)社团

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或目的而自由结合的青年群众性团体。学生社团活动都是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自愿选择的对象性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及探索人生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组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团课程化已形成,随着高校学生社团数目不断增多,不同类别的社团不断涌现,社团活动从原先自发的、零星的、松散的兴趣小组活动发展到目前全校层面理论化、系统化、课程化的社团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教师的指导积极性都在不断提高。

(三)“课程社团化”

“课程社团化”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其目的在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实践育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课程教学研究学者库伯在讨论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问题时,就提出了“课程化”的观点。他说:“然而,也许该问,有无必要为不该或不可能课程化的学生活动留有余地?课程化的完全实现将是漫长的。在此期间,我们要尽可能地使课程与课程活动密切配合起来。”在这里,库司第一次使用了“课程化”的概念的术语,并科学地预见课外活动也就是当前的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漫长过程。简言之,“课程社团化”的实质即课程学习和社团活动的融合。它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教学、能力训练和社团活动有效结合,寓课程学习于社团活动之中,不断提高课程学习的实效性。

三、基于社团活动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班杜拉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既可以看出行为主义的影子,又可以看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他坚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如强调研究人类的行为,强调客观化的研究原则,强调学习中强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了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自我因素对行为的中介调节作用。他主张行为和认知的结合;主张必须以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自我效能理论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个体在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对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是当传统行为主义陷入危机之后,作为对这种危机的反应并接受新兴的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行为主义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人类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

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体验和反思中获得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学习方式。而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库伯从教育学角度把体验学习的本质特征归纳为以下六点:一是体验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二是体验学习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三是体验学习运用辩证法不断解决冲突;四是体验学习是适应世界的完整过程;五是体验学习是个人与环境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六是体验学习是创造知识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关键在于能够实现社会知识与个人知识之间的转换并完成创造知识的过程。从性质上分析,“课程社团化”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自愿选择的对象性的内容和实现载体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及探索人生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语言。

(三)活动课程理论

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展,活动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从以自己为主体的活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是和人才成功过程、科学发现过程、技术发明过程及文艺创作过程相一致的。探索未知应当是构建活动课程的第一条主线。它以引导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中自己寻找正确的方法,提出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甚至荒诞的问题与设想为活动目标。人类的技术活动,就是按照人类的目的使自然界人工化的过程。传统的技术观念仅仅把技术视为某种劳动本领,这种观念反映在技术教育上就是要受教育模仿前人的操作,获得技能技巧。现代技术观认为,技术活动的核心是创造和发明,技术成果的起点是人脑中的想象。活动课程应当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往,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来往,注意引导学生研究社会现象,发现社会问题,鼓励学生立志去改造和建设社会。教育工作者对其教育价值的再认识和课程学专家对课程概念的重新探讨,笔者认为,课外活动已向着课程化的方向有了极大发展,或者说,课外活动课程化问题已见端倪。

四、基于社团活动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架构与特点

(一)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性分析

学习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活动,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直接与间接、显在与潜在的影响。课程不仅要通过环境的建构来促进学习,它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课程教学无疑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改革成败关键所在,关乎人才培养质量。以班级授课制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知识体系的产物,是它的空间权力的实现。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传统的学习环境过于强调课程对于学习的专属性,突出班级(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组织的唯一形式,重视教师在不同专业的专职性,造成了唯课程、唯课堂、唯专业的封闭状态,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与教师之间彼此疏远。传统课程教学最大的局限在于教与学必须发生在特定的时间(40—50分钟)及特定的地点(教室)。传统课程教学,教师“统一讲”,学生“集体听”,教师用“一个版本”对所有对象授课,忽视了不同个体的能力差异,这就导致传统课堂的集体授课无法兼顾学生的个性。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各有不同,传统课程教学虽然意识到这一点,但在具体实践中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是在大班情况下,教师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需求,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深入的关系。

(二)基于社团活动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架构

专业知识学习、生活态度培育和职业技能训练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任何学习既是一个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人格建构的过程,这在从杜威的经验中心学习模式(即把学习放在一个经验、概念、观察和行为相结合的辩证过程中)到皮亚杰的学习与认知发展模式(即体验、观念、反思和行动四个维度构成了成人基本的连续性发展思维)等理论中都得到明显的体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构建充满对话、自主和协作的真实学习环境,课程是学习环境的基本载体,要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藩篱,借鉴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课程的教与学,面临着课程教学范式的转换与创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和“课堂之外的学习”,强调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课程目标定位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体现出课程的多样性、非系统性、文化性、开放性、动态性和过程性。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与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共同目的的基础上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高校学生社团这种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交流。课程资源对于学生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以“课程社团化”为切入点,将社团引入课程教学过程,引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课程社团化”是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而非要生造出一个社团,其最大特点在于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突破,即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创新性转换。尽管看起来是一个形式上的变化,但事实上这一变化却引起了教学重心的转移。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以社团活动的形式选择合适的交互策略,与学生形成积极良性的互动交流,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小组协作、探究式学习氛围。

(三)“课程社团化”的特点

“课程社团化”即课程学习和社团活动的融合,是课程理论教学实践一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效结合课程教学、能力训练和社团活动。由于社团活动是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设计的,学习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程过程中相互影响,整个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自动进行的,因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特长,不受教材的束缚。指导教师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创造性地发展教学过程,开展课程(社团)教学,制订好教学计划,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使课程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多方交流的发现和发展知识的过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更多地融入课程要素和实践要素,以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弥补专业课程教学的缺陷、形成个体间相互尊重的关系和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1.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因此必须体现教育过程的职业性,这种职业性的具体表现就在于教学过程运行中尤其是教学内容设计上。课程教学要能够体现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体现职业的工作过程特征,改革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通过在实训中逐步建立健全专业学习与课外活动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之外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从而构建以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职业素质训练体系。

2.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是在基层一线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性人才。而这种实用性人才,不是单单依靠传统学历教育就能够培养出来的,他们必须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强化课程实训、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强调实践性,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能力,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3.自主性。学生社团课程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其意愿是否受到学校的尊重,是判断一个学校是否有民主治校理念的重要依据,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学生选择,势必会促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的加快,学生主人翁地位得以巩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社团课程,会促进学生个性养成,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对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五、“课程社团化”改革实施设计

(一)用课程的理念管理第二课堂活动

运用课程的理念,建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使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将第二课堂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中,解决第二课堂活动被边缘化、覆盖面窄、与第一课堂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既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性;既突出实践性,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又注重特殊性,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可以面向全系学生设置系列选修课程模块,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也可由二级系院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一些与学生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选择,在活动课程的实践中形成专长。

(二)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实施活动课程

班级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实施载体,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最合适的实施载体。因为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以满足自我发展需要,按照各自章程而组织的学习共同体。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广泛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恰好与学生社团的功能有效衔接。为此,可以把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都与一个学生社团有机衔接,通过学生社团来实现活动课程的教学目的,以促进学生兴趣、才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一方面各系部可紧贴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第一课堂的教学,成立各类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如保险实务专业与保险协会、投资与理财专业与投资协会等,这类专业性的社团负责完成专业类活动课程模块的教学计划,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上有着独特的教育效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人文、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如演讲与口才协会等,这些非专业性的社团负责完成综合类活动课程模块的教学计划,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搭建课内外两个活动课程实践平台

在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课程的建设中,发挥其整体的育人功效,使活动课程开展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功能,形成课内外两大活动课程的实践平台,解决育人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为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校内实践平台上,依托学生社团实施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同时,充分整合校内的教学资源,开展各种竞赛类和非竞赛类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与展示才能的平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建立运行、保障考核评价机制

为解决“课程社团化”运行管理、保障不规范,机制不健全和评价不科学的问题,首先,从学校层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配套政策,如活动课程专项资金、活动器材的配备,为社团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建立学校、院系、社团三级管理的运行机制,成立社团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总体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同时成立社团活动课程管理中心,负责日常事务管理,负责学生学分认证等工作,各社团具体落实每一门活动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实施。最后,为解决课程、社团、学生、教师四位一体的考核评价问题,在对课程进行考核时,应注意证书管理、合格评价、档案管理、查看参与情况等;在对社团进行考核时,应建立社团活动督导制,将其完成情况纳入院系学生工作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应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把出勤与效果结合起来评定成绩,在完成课程学分后,可按照合格、良好、优秀三等级记入学籍档案,成绩突出者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应按照导师制的规定,将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量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并给予报酬,对成绩优秀的教师予以表彰。

六、改革效果及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

(一)改革效果分析

“课程社团化”是一种课程与社团结合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与社团活动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了各自在教学中的优点。实验证明,单靠学习者个人很难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提倡协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创建对话协作式社团,通过“课程社团化”,促进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协作来完成知识建构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也为深化现行课程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为社团活动实践提供一个指导性框架。

(二)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

1.重建师生对话。重建师生对话是“课程社团化”的灵魂。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和灌输,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一个知识建构、情感交流、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过程。“课程社团化”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建构者,倡导建构性学习,寓课程学习于社团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2.转换教学形式。转换教学形式是“课程社团化”的核心。在传统的课程教学组织中,课堂是知识传递的场所,而在“课程社团化”的课堂,更多地赋予课程以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从确定性的符号化、文本化的课程到情景性、生活化、体验性的课程转化。“课程社团化”基于社团活动基础开展课程教学改革,鼓励学生通过探究的、体验的和合作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

3.创新师生关系。创新师生关系是“课程社团化”的根本。课程要素并未发生变化,而是使社团活动成为质疑问难、知识相遇、思想碰撞的教学活动场域,从而形成开放的课程发展系统。“课程社团化”转换了师生关系,使师生角色发生实质性变化,并在真实课堂中切实保证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的时间大为增加,教师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捕捉学生的动态并进行针对性的反馈,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实现学生对各种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迁移。

七、结语

“课程社团化”是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和构建的,要实现课程模块教学与学生社团类型的合理对接,将现有的社团划分为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技能类、科技创新类等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重组,确保每门课程都对应有相应的学生社团,这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向课外延伸的有效尝试,这种模式既增强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也使校本课程更具生命力和活力。“课程社团化”使社团活动的内容与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内容吻合,取得社团活动的灵活性与课堂活动课程的规范性的平衡,要对社团活动计划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对已有的社团活动进行梳理和归纳,而不能简单地将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机械地搬到学生社团中,要努力发挥社团的自由性和灵活性,让社团在规范中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连绪,任卫民.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朱海莲,李涛.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0(1).

[3]孙勇,黄挺,汪世福,唱焕德.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

[4]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