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艺术社团的结构与运行

《优化艺术社团的结构与运行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题从育人的视角,探索学校艺术社团的优化,整体提升这种组织形式的育人效果,聚焦于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立意较高,突破就事论事,其成效对其他小学各类社团的运行有借鉴的意义。

《优化艺术社团的结构与运行 培养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方继东 王宛陵 叶 莺 吴晓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外部宏观背景

二期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而社团是学生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和施展个性的场所,是“以人为本”教育最好的实践方式。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并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称为社团。学生社团以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文艺社、棋艺社、摄影社、美工社、歌咏队、话剧团、篮球队、足球队等等。在国外,社团不但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而且承担了许多社会义务,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教育青少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西方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教派的成年人和青少年都热心于组织和参加社会团体。

在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青少年社团起步较晚,正处于待发展时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有关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有:活动新颖度不够、团员自主性不够、活动时间受学科影响性较大、与社会联系度不高、规章制度不完善、学校领导不重视等,因此,要找到具有专业性、开放模式的青少年社团少之又少。

(二)学校自身背景

爱菊小学开办伊始名叫“爱菊音乐小学”,学生除文化课程学习外,还学习一项器乐。如今,学校的特色教育涵盖琴棋书画、舞蹈等,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学校办学20年来,先后成立了11个社团:小云雀民乐团、太阳花舞蹈团、金画笔书画团、畅想合唱团、爱韵弦乐团、银号铜管乐团、雅弈围棋社、雏菊文学社、创智科技社、AJBA篮球社、红领巾志愿者服务社。每个团队均由教师负责,并定时、定点、定人进行训练,既有一对一的专业训练,又有每周一次的团队训练,确保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艺术的熏陶。艺术教育作为传承艺术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其核心是通过体验艺术的魅力怡情悦性,启发学生艺术的本性,以美感教育培养美好情操以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艺术社团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重点培育和建设的项目之一。我们认为艺术团的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影响到每一个人,通过社团活动陶冶同学对美的欣赏和认知程度,增进美的表述和创造的能力,让艺术生活和校园生活融为一体。在社团活动中,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相信和激发每一个人的潜力,给每一个成员创造自信与成功的舞台,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到极致张扬。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初步摸索出了学校艺术社团基本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关于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能力、气质、禀性,以及兴趣爱好等特性。心理学中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良好的个性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个性活动、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其具有的人格特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要求,能运用正确而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与人、内在与外在、和谐与矛盾等基本现象。一句话,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本研究中的“良好个性品质”是指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心理品质。教育在个性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实践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自我意识品质的培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等;(2)人际交往品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对人真诚、坦率公平、谦虚宽厚、关心体贴他人、主动交往、乐群等良好的交往品质;(3)耐挫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自信,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概而言之,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包括:有理想、有道德;心胸开阔、热情、正直;情绪稳定、精神饱满;兴趣广泛、意志坚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等。

就本课题的研究来说,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既要注重全面发展的群体,又要注重个体的发展,在寻找群体的一般性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特性入手,实施有个体针对性的、有策略、有措施的艺术教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坚强、独立、自信、创新、合作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促进特长发展,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自我、发展自我。确立本研究课题,力求通过优化艺术社团的结构与运行,探索小学生良好个性塑造的目标、措施以及评价方式,以适应教育改革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研究中加强案例分析,形成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基本教育,教学策略将是本项课题研究的突破点。

三、正文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从育人的视角,探索学校艺术社团的优化,整体提升这种组织形式的育人效果,聚焦于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立意较高,突破就事论事,其成效对其他小学各类社团的运行有借鉴的意义。

研究目标为:探究艺术社团的结构与运行的路径和方式,形成系统操作思路与策略;研究艺术社团有效运行对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养成的内在联系,形成全面的认识。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学校特色研究”总课题的指导下,在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和区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借助学校专家顾问团和教学指导团的专家力量,紧紧抓住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通过教师、学生协同参与学校艺术社团的建设、管理和评价,引导师生自我诊断、关注细节、行为跟进,形成理念、机制和评价各方面的成果。

2.研究方法

2.1情报研究:搜索当今学校艺术社团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组织结构以及运作机制,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

2.2行动研究:对学校现有艺术社团的结构、运作、评价以及对团员的良好个性的培养等情况进行一分为二的具体分析,寻找问题,制定出各个社团活动的章程和评价标准,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2.3案例分析研究:对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个案进行深入细致、全程跟踪式的研究,为整个课题的形成提供实践依据。

2.4经验总结:关注学校艺术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对因此产生的案例加以及时、理性的思考,分类总结,不断完善艺术社团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标准。

(三)研究步骤

整个研究分三个阶段运作:

第一阶段(2009.9~2010.8)为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资料,制定学校艺术社团的活动章程,完善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

第二阶段(2010.9~2012.12)为试验阶段:

从各方面优化艺术社团的结构,形成有利于学生个体和团队共同发展的运行模式,探索促进学生在艺术社团活动中良好个性形成与发展的途径、方法,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塑造能力的提高。

第三阶段(2013.1~2013.4)为结题阶段:

进一步健全艺术社团良好个性品质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社团个性品质教育氛围和长效机制,使艺术社团的个性品质教育更为有效,实现课题研究目标。同时,收集资料,总结研究过程,形成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效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研究,我们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在艺术社团的各项训练、演出、比赛、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和谐的心理氛围中自觉地认识自己,完善自我,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为“基础扎实、特长明显、身心协调、全面发展”,有一定艺术才能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小学生,使学校成为“全区一流”的品牌艺术特色小学。

(一)明确文化管理目标,打造“爱知博艺,菊雅竞芳”品牌

学校打造“爱知博艺,菊雅竞芳”的校园文化特色,它诠释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文化内涵,即“热爱知识、夯实基础;通晓艺科,增长才干;优雅举止、高雅情趣;合作自信、雏菊芬芳”。

“为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不仅深深地印在爱菊小学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心里,而且成为一种教育追求,成为一种由内而外的学校特色,其思路就是在学校已经开展的艺术特色教育的基础上,弘扬艺术的文化本质,覆盖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发展成为有爱菊特色的学校精神,并使这种精神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支柱。

(二)创建育人文化氛围,树立“科艺双优,人文见长”目标

爱菊小学在学生培养上,提出“科艺双优,人文见长”。首先是基于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爱菊小学已经有十多年开展艺术教育特色建设的经验,形成了初步的学校文化氛围和文科教学优势,又有比较扎实的理科教学的基础,这就有可能做到“科艺双优,人文见长”。其次,从爱菊小学的生源质量来说,至少在徐汇区是一流的,学生的未来大多会接受更多更深更高的教育,会分布于世界各地,成为可造之才。基于此,爱菊小学从实际出发提出“科艺双优,人文见长”作为学生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可取的。

“科艺双优”,是指学校把艺术、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置于并重的位置,注重课程的多种育人功能。科学课程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艺术、人文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精神,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

“人文见长”,是为了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让学生能从汲取人文传统的精华中培养自己具有较为厚实的人文知识、比较丰富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夯实基础。学校提倡学生科艺双优、文理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允许学生从个性潜能出发,有侧重发展、特长发展,厚积薄发,成功成才。

(三)优化艺术社团运行,形成“以人为本、自主开放”特色

目前,在校85%的学生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学校的艺术特色涵盖琴棋书画、舞蹈等。我校在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在学校整体工作的布局中,创建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艺术社团”的功效,进一步增强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力,进一步丰富广大少先队员的课余生活,进一步开发少先队员的多元智能。同时,社团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再拓展与补充,正在不断地为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的品牌做着努力。

我校艺术社团本着“以童为本”的指导思想,搭建实践体验和锻炼成长的舞台,营造使队员的智力潜能充分开发和发挥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队员的多元智能得到开发和培养,形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继而形成“学校环境优美、师生行为规范、道德品质高尚、艺术素养良好、个性特长明显”的社团特色。

1.按重点培育、成熟优先、带动全局的原则进行社团组织建设

11个社团成立的时间不一,最久的有18年,最短的还不到5年。目前,各社团的人数总和为785人,占全校队员数的三分之二。其中,最为成熟的是“小云雀民乐团”、“太阳花舞蹈团”,他们曾先后两次被命名为“徐汇区学生艺术团”民乐分团和舞蹈分团。从选拔人才、训练方法、活动形式等方面,他们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也给了其他社团良好的借鉴。

“小云雀民乐团”运行的优化模式是:完善乐队声部的配备,搭建乐队平台,创设阶梯式培养形式,为艺术团队的发展打下了科学的、良好的基础。

乐队声部的配备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只有符合了各声部的数量、种类,才能被称为乐队。可是这个五脏俱全的小云雀,刚在爱菊这个大家庭落户时并非如此的动听。乐队里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环境,他们一开始学习音乐的初衷和想法是大不相同的。大致可归纳成三类:(1)原来就读音乐艺术类幼儿园,在入学前已经有一至三年不等的学习乐器的经历,家长学生目的明确,学生假以时日在乐队中必能成为主导力量。但这些力量在乐队总的比例还不到5%。(2)孩子学习乐器是为了完成家长的童年情节。有的家长会乐器,但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学下去,他们希望孩子能实现他们的童年愿望。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乐队训练中他们担当着陪伴和支持的主导作用。(3)也就是绝大部分的家长群体:一群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他们希望能通过一种乐器的学习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素养。可惜他们又都不太懂民乐的分类,有的冷门乐器连见都没有见过。

这样的一种局面,光是通过老师苦口婆心地介绍是无法打动学生和家长的。他们只凭着记忆中所熟悉的乐器图形来报名。于是就出现了男生学竹笛,女生学古筝的热潮。有一年在招生中就曾出现15名学生报名学古筝,而无人问津扬琴、柳琴、中阮等弹拨乐器,这就形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虽然是尴尬,可对刚刚起步的小云雀乐团也是多么宝贵的一批生源啊。对于一个50人编制的乐队来说,两架古筝就足够显示其魅力了。虽然其他乐种没有人学,这个声部的又多得让人烦心,但你也不能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乐队不能用,我们可以把学习古筝的孩子组织起来组成了小云雀筝团。就是这样一步步,我们完成了二胡、琵琶、柳琴、竹笛、中阮、大提琴、打击乐声部的配备。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乐队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逐步发展起来。今年我们又在考虑把多得不得了的笛子学生转出一些来学习笙和唢呐。向着完全乐队的规模又跨出了一大步。

现在我们的银号铜管乐团、雅弈围棋社也成熟和发展起来了,成了我校社团建设的“明星产品”,带动了其他的社团,如创智科技社、AJBA篮球社等社团也在积极寻找自己的定位,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2.形成“三定三建三有三宣”的社团运行模式

三定——定点、定时、定内容。学校特地改建了一栋6层的活动楼,由少先队员们取名为“博艺楼”,寓意:博采众长、德艺双馨。在这栋楼里,有琴房、书画室、围棋室、舞蹈房、排练厅、机器人活动室、科普试验室等设施齐全的专用教室60余间。这里每到下午,就成为了队员们活动的欢乐园,一个个社团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和校外专业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计划规定的内容,自主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三建——建辅导员队伍、建团干部队伍、建团员手册。每个社团都配备有校内辅导员,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和社团活动,做好社团发展计划及各项团务工作。校外辅导员,主要负责对团员进行专业技能技巧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每个社团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产生团长、副团长,协助社团辅导员开展丰富多彩的红领巾社团活动。同时,社团对每个团员进行登记注册,并做好团员培养记录工作。

三有——有计划、有展示、有评价。每学期,各社团辅导员会制定一套完整的活动培训计划,使每一次的活动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的进行,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到学期末,各社团会有不同形式的展示活动,如:在学校艺术节上,进行的小型音乐会,书画作品展;体育节上,三队三的篮球擂台赛;科技节上,自制电动滑坡车比赛;还有读书节中,诗歌朗诵会等,让团员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我们还将团员一学期的活动成效记录在《学生成长手册》上。

三宣——环境宣传、媒体宣传、网络宣传。大队部的宣传栏内,有各社团的巨幅介绍;在博艺楼的走廊上、活动室内,有各社团的活动掠影和团员作品展示专栏,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和名家介绍,名作、名画等的赏析;校七彩心灵广播台、七彩虹电视台,给予队员展示才艺的机会;在学校网站上,有专属各社团的栏目,内容丰富,如:社团简介、活动报道、作品展示、团员之星、领奖台等,极大地增强了社团的自我推荐宣传的力度,使社团的队伍不断的壮大,知名度不断的提升,成效不断的显现。

3.挖掘心理因素,寻找有效对策,促使社团成员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几年来,各社团先在对一年级新生的摸底基础上选拔出需要的人才,择优录取,为保障社团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社团成员的个人品德、学习成绩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并研究分析影响他们学习和演出发挥的心理因素,为保持队伍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太阳花舞蹈团在训练过程中挖掘心理因素,寻找有效对策,形成社团建设的良性循环。

(1)自我能力的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

一般来说有强烈的自信心的学生,能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肯定的评价。在排练和表演时就表现得较为积极、主动;而另一种类型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能力限制在低于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准,不知不觉地降低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排练和表演时胆怯、被动,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新队员中。

对策:针对这一点,老师在平时比较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使学生身体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扮演各种舞蹈角色做好准备,对学生的体力的保持也有好处。但在训练初期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除了压腿还是压腿,除了下腰还是下腰……而在这枯燥和单调的训练中,往往还要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这样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如“逃避抗拒”、“自卑抑郁”等,如果不加以引导,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心理障碍,而克服这些“病症”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激发兴趣。此时老师就不再在动作要领上多做解释,只是告诉她们“只要坚持一下,就会进步一点”。当看到某个学生进步了一点,老师马上给予热情的肯定与表扬;即使进步缓慢,也会表扬学生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重拾信心。

(2)过于追求完美,导致自责心理。

有的人对自己取得微小进步都充满喜悦和自豪感,他们看中的是成功,对失误和不足既能认真对待又能泰然处之。但有的人却过于追求完美,如果达不到目的,则常引起许多自忧自责,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引起不良后果。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基础较好的老队员身上。她们愿意做队员的表率,做“领头羊”,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人总会碰到一些挫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经得起挫折的考验。

对策:提高表演能力,提升感情共鸣。

能力指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它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舞蹈能力包括姿态、节奏和表情,这三者构成了舞蹈能力的核心。首先,应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引导其在感情上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因此,在舞蹈节目排练中,必须重视学生对舞蹈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上的深刻了解,而不是一味重“形”,而忽略了“神”。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就要求老师要悉心加以引导,让学生们在表演时就会在心理上与舞蹈角色产生共鸣,忘我投入,表情自然展现,舞蹈表演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排练维族舞蹈《美丽的古丽》时,一开始,学生们对那夸张的表情眼神,不好意思表现,于是老师就找来了介绍维吾尔族风土人情的碟片和一些经典的维族舞蹈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奔放、好客的民族,后来再次排练的时候,学生在舞蹈风格的把握上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应培养学生严谨的训练态度,注重情感的表达。常言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在理解作品情感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在排练时老师就尽量多作示范,严格要求自己展现出积极的状态,最优美的姿态,决不马虎大意。平时,还要尽量多合伴奏,与伴奏音乐取得默契,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演出时不假思索,充分注意感情的表达。最后,就是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激发表演欲望。事实证明,实践是克服紧张的最有效方法。因此,经常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多彩排,多熟悉舞台的环境、设施及设备,让学生知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激发她们的表现欲望,那么紧张感也就不翼而飞了。

(3)缺乏目标,产生专业学习上的迷茫与困惑

女孩天性爱美,从小就会对舞者华丽的服装、美丽的妆容、优雅的仪态充满了羡慕与向往,从而踏上了舞蹈学习的道路。但在经历了枯燥甚至是有点残酷的舞蹈训练之后,很多孩子在舞蹈专业的学习路上迷茫了、困惑了:要不要坚持下去?为什么要学舞蹈呢?

对策:加强专业教师自身的在职培训,提高理论与业务水平,以教师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引领学生,让自己永远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为学生点燃“指明航向的明灯”。

舞蹈团的日常管理老师更承担了所有年级的舞蹈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俗话说:一潭死水总有一天会见底,只有让它不断地有新鲜的注入,让它流动起来,它才能成为活水,才能有新鲜的生命。作为担任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更不能“吃老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老师积极参加市里舞蹈中心教研组的每次教研活动,获取最新的信息与动态,学习新的舞蹈素材,坚持练功,努力保持体形和保证充沛的体力,让身体始终保持应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协调,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获得中国舞蹈家协会的注册教师证和民族民间舞考级教师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助于在课堂上更好地完成示范动作,使老师的示范永远让学生感到惊讶。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老师用自己的每一个行动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白不管你的舞蹈动作最终能不能跳到最美,但不断地进取与学习,不断地坚持,不轻言放弃更是一种美,这种美才能陪伴你的一生,让你成为一个真正充满魅力的人。

(4)缺乏对集体的关心,与人合作能力差。

有些学生在平时排练中自己探索和自学的精神很强烈,能尊师守纪,勤学苦练,但因经常只顾自己,往往集体观念比较薄弱,以至于对他人漠不关心,只为自己着想,以自我为中心,这就不利于整个团队的合作。舞蹈是一个集体的项目,特别是群舞,更需要大家相互配合。所以只有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才能使舞蹈表演活动顺利进行。

对策:培养与人合作,关心他人的品质

舞蹈团的训练和演出时间一般都在下午和课余时间,孩子们可谓是朝夕相处。在这个集体中有来自高年级的大姐姐,也有来自低年级的小妹妹;有训练程度比较深的,也有比较浅的。为了培养她们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能力,可根据她们的特长和意愿,分配适当的工作,让她们帮助别人,同时又受到别人的帮助,让她们自己去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把“自我”融入集体的“大我”之中。平时出去演出,要求大同学帮助小同学,帮助老师发服装收道具,小同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她们长大后,也会很自觉地去帮助其他的小队员,这样就形成了舞蹈团良好的风气。在平时训练中,让学生成立“1+1”小组,老队员带新队员、基础好的帮助基础差的。这一下老队员和新队员的距离缩小了,队员之间的凝聚力也增强了,这样的集体合作氛围就为充分发挥她们的合作能力打下了基础。

4.利用社会资源,走出去请进来,为社团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社团要蓬勃的发展,仅凭校内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各社团积极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市童话围棋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建,请他们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社团建设得到专业化的指导,提升社团的品位和专业水准。同时,我们又与上海航天科技展览馆、交通大学、湖南街道等多家单位结对,带团员们走出校园,进行考察、学习、演出,引导队员成为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热心公益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5.社团活动促进少先队员心理品质、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

由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对社团建设的高度重视,社团近几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国际、全国、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无数,这在无形中提升着队员们的人文素养。每年几乎囊括了徐汇区学生艺术单项比赛的一二三等奖;2008上海市舞蹈节集体舞一等奖、舞台表演舞二等奖;全国学生艺术单项比赛在钢琴、民乐、管乐等多次获得金、银、铜奖;2009获得全国无人驾驶飞机飞行比赛第三名;2008和2009年国际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荣获全国三等奖和二等奖;连续两年在“RoboCup青少年世界杯”机器人比赛中获得国际大赛的冠军。民乐团、舞蹈团、合唱团、铜管乐团经常被邀请参加区级演出活动,并出访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特区等进行国际和地区交流。2009年1月太阳花舞蹈团和银号铜管乐团赴荷兰参加国际艺术节交流获得金奖。

近几年来,我校各社团围绕环境保护,科技创造,劳动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等各个方面,开展体验活动,拓展综合素质,用实际行动践行“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而社团中的优秀团员也成了广大队员们竞相学习的榜样,如:太阳花舞蹈团团员罗美淇当选徐汇区红领巾理事会的理事,银号铜管乐团团员周致成当选徐汇区“学生区政助理”等。他们引导着学校的主流文化,也成了全校少先队员心目中的知名人物。这些社团团员毕业时,受到许多知名中学的欢迎。

目前,学校社团逐步形成“六个一”的文化:一个闪亮的团名,一句响亮的口号,一个固定的实践基地,一群有特长的少先队员,一批有专长的校内外辅导员,一种积极向上的红领巾精神。

在围棋社团彬彬有礼的氛围中,少先队员们学习着文明礼貌的春风精神;在有着强烈团队意识的舞蹈社团中,队员们学习着团结守纪的大雁精神;在充满创新的科技社团中,队员们学习着自动向上的火箭精神;在AJBA篮球社激烈的竞技比赛中,队员们学习着勇敢顽强的雏鹰精神;在安静、自律的书画团学习的氛围中,队员们学习着纯真的水晶精神;在迎世博的志愿者服务社中,队员们学习着热心服务的孺子牛精神。爱菊的社团促进着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同时也带动着学校主流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社团的实践活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多了,相互体谅多了,团结协作相互鼓励多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在全校创设了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

五、研究后的思考

本次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艺术社团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以及社团对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能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显现,特别是对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所起到的作用认识不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1.偏向竞赛、获奖,对内在的育人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培养的策略性不够强。

第2.对社团建设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认识、关注度还不够,没有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第3.社团运行中缺少长期规划,名目很多,整合性不足。

我们也发现许多学生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与家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家长层面开展良好个性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运用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今后我们还需在这一领域加强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