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课后锻炼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浅谈体育教学中课后锻炼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学生运动能力较差及体育与健康意识普遍淡薄。培养学生课后锻炼习惯意义重大。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浅谈体育教学中课后锻炼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俞 健

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终身化已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学生运动能力较差及体育与健康意识普遍淡薄。对学校体育而言,小学体育不仅要讲究近期效果,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充沛的体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要追求远期效应,使学生学会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课后锻炼的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培养学生课后锻炼习惯意义重大。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服务,又可以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持之以恒,自觉刻苦的良好思想品德,既贯彻了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党的教育方针,又完全符合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的课后锻炼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这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自学的体现。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被调查的学生进行问卷、测试、跟踪数据收集、统计的方法,发现课后锻炼习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还是潜移默化的,从跟踪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成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日提高的。以下就是我们通过问卷所掌握的小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学生首次测试成绩及每周跟踪数据统计以及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

1.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是早操,体育课以及活动课。

2.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有时因未专课专用而被挤占。

3.学生课外的体育活动少之又少,在外经常锻炼的学生不足学生总数的20%。

二、学生首次测试成绩及每周跟踪数据统计(见表一、表二)

表一 学生首次测试成绩统计(单位:%)

img70

表二 学生跟踪数据统计(单位:%)

img71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有许多同学通过回家练习,短绳和仰卧起坐的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培养学生养成课后锻炼的习惯,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主要阶段。养成课后锻炼的习惯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一是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三是在体育教学中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的锻炼成为一种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四、建议

1.培养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满足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设计得好而巧能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也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中的压力在体育锻炼中得到释放。比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而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时获得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了。而学生们在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后,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主锻炼的能力,从而变成一生受用的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2.密切师生感情,确立教师的偶像地位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师生感情,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处处表现出一位人民教师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于不经意间感染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视教师如朋友,为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教学思想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学生也就会在课内课外强化练习,自觉提高养成课后锻炼的习惯。

3.加强重要性教育,明确学生的锻炼目的

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体育同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一样,是体现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则国家强。然后再让其认识体育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勇敢精神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要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没有体育的熏陶培养,是不可能的。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灌输体育对学生成才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的思想,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练习和锻炼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4.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

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一分钟跳短绳和仰卧起坐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而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5.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有一种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学校教人、家庭养人、社会用人。而现实证明对人的教育仅仅依靠一个时期,一个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学校、社会、家庭是体育教育的三个渠道。他们应该从不同侧面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养成锻炼习惯的首要且重要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的锻炼能力都要依赖学校教育来培养。学生们可以从广泛的社会体育中不断培养“会锻炼”的能力。重要的是:教育者要知道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环境及从事终身体育的观念、兴趣、习惯、能力和技能的主要阶段,学习者要知道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来不断提高养成课后锻炼的习惯,这是终身以锻炼求发展、维持和增进健康的一条捷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