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涵及理论依据

内涵及理论依据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社会学家E.罗斯认为,模仿是人类个体社会化最基本的过程,人的改造必须通过模仿才能形成,因此模仿遍布于整个社会之中。模仿也是艺术创作的原理,罗斯从“移情说”出发,把作为艺术体验的内部模仿置于审美的中心,把模仿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第一节 农村教师课堂模仿的背景、内涵及理论依据

一、课堂模仿背景

当今孩子的身心发展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当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日益彰显,教师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不可预测的情境,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

(1)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技能习得之外,还应包括大量的缄默型知识、良好的情商、坚定的价值观和社会信仰,以应对复杂的教育情境与社会环境。

(2)以往的教学的技能有“技”即可,但当今教师更讲究“能”,它更多的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它的获得是通过“浸淫”而不是“训练”,或者说仅有“训练”是不够的,它更强调教师对实际教育情境的反思、探究、磨炼,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成长中的教师必须被置于一个教师文化的“场”中,天长日久地“泡”着,“养”着,才能有效地发展成长。

(3)优秀教师的素养除了知识、技能之外,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艺术、教学智慧、教学风格上。做教师到了这一境界,比的已经不是教学技能,更多的是比内在的教育思想,外显的教学风格——“风格消失的时候,思想也会枯竭”,而思想和风格的形成都有强烈的个体色彩,并不是简单地“学”到的。

这方面中外学者已有论述,美国教育学者布什(R.N.Bush)认为,教学技艺和其他社会技艺一样,都是从模仿他者开始的,初步的教学实践对一个教师日后能够达成的效能水平有重要影响,对支配他日后多年的教学生涯的教学态度有决定性的作用。[1]傅道春也指出,教师在教学“探索期”中,有经验的教师对他们的扶持、帮助和引导,其影响是一辈子的。[2]但从目前的材料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二、课堂模仿内涵

课堂模仿指初级教师通过学习模仿率先成功教师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思路和行为,吸取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研究其外在的教育形态和技能,内心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实行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及技能的发展与改进等一系列活动。它是一种跟进性的行为,是一种从渐进走向根本性变革的教育创新过程。

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重要途径,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方式。在模仿过程中,因合理性与情绪倾向性作用,模仿者不仅获得相应的技能,同时也形成新的价值观,并对自己原有的行为和价值观起提升和促进的作用,造成潜在行为的外在化,从而习得新的知识或行为。美国社会学家E.罗斯认为,模仿是人类个体社会化最基本的过程,人的改造必须通过模仿才能形成,因此模仿遍布于整个社会之中。[3]其次,艺术起源于模仿,其本质也归于模仿。模仿也是艺术创作的原理,罗斯从“移情说”出发,把作为艺术体验的内部模仿置于审美的中心,把模仿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教学不仅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一种职业技能,但它也是艺术,模仿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艺术模仿,因此本文的课堂模仿,指的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以具体课堂为教学情景,对更具经验的、专家型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艺术风格的模仿与学习,它既有社会性特点,也有艺术性特点。

三、课堂模仿理论依据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人们将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称为缄默知识(tacit konw lege)。它的特征是:第一,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第二,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第三,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因为缄默知识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的,因此不能够通过理性加以批判和反思。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活动中,不可言说的缄默知识大量存在,构成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基础知识之一。[4]同样,在教育情景中,缄默知识也大量存在,有学生的,也有教师的,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缄默知识比学生的缄默知识对整个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更大。然而教师的缄默知识很难在以客观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师资培训体系中加以直接传递,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和直接经验的方式,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加以传递和获得,这一理论为课堂模仿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