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问题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问题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活动特邀浙江省杭州市三墩中学王利庆老师执教“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问题”。具体针对这节课的设计,王老师以“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问题”为主题,以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的应用为主线,对等腰三角形的边、角及形状的分类讨论等逐一展开,通过对问题解法的探究、归纳、总结、拓展,让学生归纳出了等腰三角形中分类问题的常见类型,掌握了相应类型问题的解决策略,有效地实现了数学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问题[3]

2012年11月8日,浙江师范大学组织的浙江省“百人千场”送教下乡活动在浙江省三门县亭旁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特邀浙江省杭州市三墩中学王利庆老师执教“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问题”(范良火主编:《数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八年级上册)。这是一节复习课,如何有效地梳理、应用、复习巩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王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渗透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为主线,与学生共同探究、归纳出等腰三角形中常见的三种分类情况的解决办法,从而让学生不仅能清晰地建构出了这类问题的解决策略,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教学过程简录

(一)热身练习,引出课题

师:“引言: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形成数学能力、意识的桥梁。”今天我为大家作引领,一起来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先请同学们完成热身练习。(教师多媒体呈现,学生完成在学案纸上)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3,底边长为4,则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

生1:周长是10。

生2:周长是10或11,因为两边没有具体明确是底边还是腰长,所以要分类讨论,有3+3+4=10,或4+4+3=11。

生3:周长是10,因为2为腰时,2+2=4,不能构成三角形。

师: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4:当等腰三角形的边不明确时,要分类讨论,分为底边和腰长,同时要考虑“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板书)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80°,则其顶角为____________。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则其顶角为___________。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其顶角为___________。

生5:其顶角是20°。

生6:其顶角是20°或80°,因为当这个内角是底角时,顶角为20°,当这个内角就是顶角时,是80°。

生7:顶角是100°,因为它为底角时,100°+100°大于180°,不能构成三角形。

师: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7:当等腰三角形的角不明确时,要分类讨论,分为底角和顶角,同时要满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教师板书)

师: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对等腰三角形的分类问题作深入地探讨。(板书课题)

(二)师生活动,探究解法

例1 如图3-3-1所示,△ABC≌△AEF,∠ABC=30°,∠BAE=α,AE和BC交于点D.

img334

图3-3-1

(1)△ABE是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

(2)用α表示△BDE的三个内角;

(3)当△B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的值。

生8:△ABE是等腰三角形。(理由略)

生9:(学生答,老师板书,理由略)

∠DEB=img335(180°-α)=90°-img336α;

∠EDB=α+30°,∠EBD=90°-img337α-30°=60°-img338α。

生10:∠EBD=180°-(90°-img339α+30°+α)=60°-img340α。

师:正确。现讨论(2)问,△BDE的三个内角已经找到了和α的关系,它是等腰三角形,但谁做底角不明确,所以要分类讨论,有三种情况,是哪三种呢?

生11:∠DEB=∠EBD;∠EBD=∠EDB;∠DEB=∠EDB。

师:三种情况回答正确,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求α呢?

生12:把用α表示的角代入,解方程即可。(解答在学案纸上,用投影机呈现)

生12:当∠DEB=∠EBD时,即90°-img341α=60°-img342α,所以无解,这种情况不存在。(教师结合图说明为什么不存在)

当∠EBD=∠EDB时,即60°-img343α=α+30°,α=20°;

当∠DEB=∠EDB时,即90°-img344α=α+30°,α=40°。

所以当α=40°或α=20°时,△BDE是等腰三角形。

师:(链接几何画板,展示结果)这位同学对分类讨论问题的书写格式写得很规范,每种情况分别求解,最后对结论进行小结。同学们今后书写时也要特别注意。

师:我们来一起回顾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首先对角进行了分类讨论,运用了分类思想;其次,把三角形的内角用α表示,将复杂数量关系用α统一起来,这里用到了方程思想。注意分类问题的书写格式。

师: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

生13:(我试试)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x-1,x+3,15,求它的三边长。

当2x-1=x+3时,x=4,此时三边分别为7,7,15,因为7+7<1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当2x-1=15时,x=8,此时三边分别为15,15,11,满足;当x+3=15时,x=12,此时三边分别为23,15,15,满足。(解答在学案纸上,用投影机呈现)

师:这位同学书写规范、分类完整,非常好。这个问题对边再进行分类讨论。也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方程思想。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只求出了x的值而没计算边长,请同学们注意审题,看清题目要求。

img345

图3-3-2

例2 如图3-3-2所示,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_______度。

生(众):顶角是50°。

师:现在,我改变问题中的某些条件,同学们仔细观察。(操作)

变式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_______________度。

师:少了什么条件。

生(众):(没图了)

师:这时候,顶角将是几度呢?没有了图,解决这个问题要分类吗?怎么分类呢?

生14:(上黑板画出图3-3-3与图3-3-4)

img346

图3-3-3 此时顶角是50°

img347

图3-3-4 此时顶角是130°

师:这位同学回答正确、分类全面,图形不确定时,要将等腰三角形分成等腰锐角三角形和等腰钝角三角形。(教师板书)

师:等腰直角三角形这里可能吗?

生15:不可能,因为此时腰和高的夹角是0°。

师:继续改变问题中的某些条件,把另一腰换成了另一边:(呈现问题)

变式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边所成的夹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_____________度。

生16:因为是另一边,所以可以是腰长或者底边,又因为图形没给定,因此要分等腰锐角三角形和等腰钝角三角形,因此除了图3-3-3、图3-3-4两种情况以外,还有以下两种。(上黑板展示图3-3-5与图3-3-6)

img348

图3-3-5 此时顶角是80°

img349

图3-3-6 这种情况不存在

师:这位同学回答非常全面。答题时,审题要仔细,正确分类,分类时不能漏解、重解。

师:我们已经解决了等腰三角形边、角及图形不明确时是如何分类的,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

img350

图3-3-7

(我找找)如图3-3-7所示,用尺规在直线l上找出所有的点P,使其为等腰三角形。

师:它要分类吗?已知的是一条边,是否考虑按边分类呢?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一起讨论,找出所有的点。

生17: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交直线于点P3,P2;以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交直线于点P4;作AB的中垂线,交直线于点P1,所以一共有4个交点。(展示学生作的图3-3-8)

师:这是一个作图题,但本质是边不确定,按边分类。这位同学的作图和思考完全正确。(板书)(用几何画板再给学生展示了一次)

img351

图3-3-8

师:同学们和这条直线的交点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请同学们来看坐标系下的问题。

(我运用)在直角坐标系中(图3-3-9),O为坐标原点,A(1,1),在坐标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____________个。试着写出这些点的坐标。

img352

图3-3-9

答案:8个。分别是(img353,0),(-img354,0),(0,img355),(0,-img356),(2,0),(0,2),(0,1),(1,0)。

(三)小结全课,拓展提高

若点A在直线l上的运动(图3-3-7),满足△ABP是等腰三角形P点个数一直不变吗?如果会发生变化,请分别指出当∠BAD(∠BAD≤90°)是几度时,满足条件的P点有几个?(过程略)(答案:当∠BAD=60°时,这样的P点有3个;当∠BAD=90°时,这样的P点有2个;当∠BAD≠60°且∠BAD≠90°时,这样的P点有4个)

小结归纳,提升理念:(师生共同完成)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2)分类思想:边、角、形状(进行分类探究,注意解的个数);

(3)方程思想: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较复杂,给进一步的分析带来困难,为了更好地表示一些条件,采取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

师: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数学的研究方法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们终生受益。”

二、点评与思考

(一)复习课贵在主题明确,学生积极参与

复习课怎么上?是基础知识的简单罗列?还是例题解法的展示?这样的复习课,很难成为有效的复习课。因为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容易给学生厌倦感,而例题的解法呈现,又易让学生无所适从,并使许多学生停留在问题解决本身的认知层面上。因此,数学复习课到底该如何上才可以有效地避免常见的上述弊端,关键在于复习主题的确定,使它既能把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抓住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的整合。具体针对这节课的设计,王老师以“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问题”为主题,以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的应用为主线,对等腰三角形的边、角及形状的分类讨论等逐一展开,通过对问题解法的探究、归纳、总结、拓展,让学生归纳出了等腰三角形中分类问题的常见类型,掌握了相应类型问题的解决策略,有效地实现了数学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复习课贵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解题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百思不得其解,尔后又可能突然顿悟,此时的思维具有很大的直觉性,可能估计不到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整理。事实上,有效的解题方法,体现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对解决同类问题、拓展思路、提高解题决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要教会学生从正确的解题思路中总结方法,提高对解题的理解,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本节课中,王老师每探究完一种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后,都会请同学们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板书;并对分类讨论问题的书写格式进行规范的演示,便于学生模仿、思考,养成严谨、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这些具体教学细节,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四基”中基本思想方法教学的深刻理解,注重对学生进行“四基”的训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复习课贵在把“说”的机会充分地还给学生

数学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又要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围绕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问题解法,师生共同展开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思考、探索和展示,学生能自己独立解决的、能表达的、能展示的内容,教师给学生平台,把“说”的机会充分地还给学生。事实上,对于复习课,特别是对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点都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学生能自主探求的空间更广,学生能“说”的内容也就更多。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与时俱进”地诱导、点拨和小结。教师的“说”,要说到了关键之处:解题过程中,学生有疑惑之处,及时启发;解题之后,及时和学生一起反思,对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结论、解题方法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小结,并及时板演、呈现。这样的教学才能使课堂既是师生教与学的共同场所,更是师生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生态园地;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