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吕 阳[1]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摘 要:创新人才供求失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瓶颈。高校要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挖掘个性潜能营造学术环境,建立合作基地组织科技攻关,提升服务能力助推转型升级。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对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然而,科学家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言击中教育软肋!拷问着政府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拷问着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特别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制度设计。人才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现实却与希望相距甚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迎接挑战,承担人才培养之重任。我们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分析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揭示人才成长客观规律,改革教学完善考评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措施。
一、影响创新人才培养因素分析
创新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创者,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要求,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我国高校却存在众多问题。
(一)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造成大学生创新意识先天不足
创新意识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我国传统教育,长期受制于中庸之道社会心理和中央集权统治传统影响,循规蹈矩的社会心理根深蒂固,家长和教师扼杀了儿童的探索心理,致使想象力和创造性先天不足。我国现代的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迫使中小学接受应试教育,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因受思维定势影响,习惯于接受现成知识,缺乏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人才要走出认识误区:如“重科学发现,轻技术成果转化”“智力高,创造力必强”“素质教育=知识+技能”和教育的“仓库理论”等,这些都违背人才成长规律。如教育的“仓库理论”认为:脑子像一个储存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识收集越多就越有学问。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它不仅是智力特征,更是人格特征、精神状态、综合素质。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只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教学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真理探究的精神。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素质教育要义有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促进全面发展,三是重视个性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教育要与创造、创业教育(“三创”教育)同步,注重实践教育、个性教育和过程教育,因此,现代大学要树立全面、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二)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阻碍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培养
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说:“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有创新及冒险精神,往往能创造出惊人的成就。”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组合、教学方法亟待改革,封闭性、学科性、专门化教学模式,注重单向传授知识:“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统一“教学大纲—教材讲义—考试命题—评分标准”,只关注知识传授忽视学习主体,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导致专业窄、知识单一、应变能力差,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思维定势、从众心理、崇尚权威、过于刻板,有的只会求同思维不会求异思维,有的只会收敛性思维不会发散性思维,有的只会被动性思维不会主动性思维等。我们要构建“三全”教育模式,即全面发展的教育,全员参与的教育,人生全程的教育,具体实施中要有新规划、新思路、新举措。
(三)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影响教师生涯和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的评价机制,是一个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依据、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和考核机制。教育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考核评估,学校对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工资晋升的评价机制,存在众多争议,特别是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向度的目标追求,使得学校及教师难以应对,弄虚作假现象较为普遍。以奖惩作为绩效管理制度,造成教师工作热情、时间精力、钻研程度发生偏移,影响优质教学资源投放,摧残青年学生浪费教育资源,阻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的高校在创新教育旗帜下,出现功利化、片面化和形式化;有的高校将其神圣化,把“创新教育”当作一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忽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持续性;还有的高校把“创新”当作“万能钥匙”,认为只要开设创新课程、建立创新基地、增设创新项目,创新人才就自然培养出来了。我们要走出认识误区改进评价机制,因校制宜,采用多模式、多层次、多规格的“三多”培养方式。
二、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重中之重,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核心任务,明确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人才战略系国家思维,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下,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创新能力是一个能力束,是在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以实现创新目标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独立获取知识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表现能力、掌握运用创新技法能力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人才作为支撑,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有效组合。高校要建立产学研基地,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要按需培养,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创新人才供需对接
高校要从人才市场需求出发,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如市场需求导向型结合模式,主要是技术转让、合同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方式;产学研机构主导型结合模式,主要是融产学研为一体进行技术开发、生产试制和市场营销的模式;共建实体结合模式,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共同目标,将人财物集中起来,统筹管理和使用,创造共享财富合理分配“得益”,这是合作最紧密、最富有成效的形式。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的创新人才,能够满足各行各业专业岗位需求,在结构数量上实现“人职匹配”。
(三)突破瓶颈从问题入手,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占领创新人才高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模式。但现实中存在众多问题,企业对产学研认识有偏差、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国家法规政策不完善、缺乏统筹协调机制、R&D经费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等。要通过合作教育模式,有效整合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破创新人才瓶颈。
三、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对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我们要积极探索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路径和措施,让他们更善于思考、更具有追求的理想和创新的洞察力。
(一)借鉴世界成功经验,践行人才培养国家战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解读钱学森之问时说:“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喊素质教育,要培养创新能力,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些学校从来没有人说培养创新人才、素质教育,但是他们培养出的就是创新人才。”并提出“教育改革要和30年前经济改革一样,必须去除行政化”,按照教育内在规律运行。我们要站在国际视野高度,借鉴成功的国际经验,如美国的“企业孵化器”、高技术企业发展、科技工业园区等模式;英国的联系计划、知识转移合作计划、合作伙伴联盟;德国的“双元教育”、以“市场”为中心、“顾问合作制”等模式;日本的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共同研究中心、创办中介机构等制度。这些模式各不相同,但都是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典范。
要践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建立产学研合作服务机构和研究机构,鼓励科技园、创新中心及孵化器等产业集群,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高校要努力实现四大转变:从数量扩张到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转变、从个体自发合作方式到以有组织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项目合作为主到以长期战略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适应性合作到以导向性合作为重点转变。结合高校人才现状,分析创新人才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和影响。
(二)探索人才培养规律,营造高校学术科研环境
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教师,大学具有多学科集结、多文化交流、新知识汇聚等优势,教师是学术性、研究性、高智力群体,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力量。高校教师既要做人师又做经师、既有学术魅力又有人格魅力,要用自己高尚人格、精湛学识、丰富经验,把学生引入到学术殿堂,倡导批判性思维,鼓励怀疑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努力营造科研学术环境,如包容的学术科研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团结协作的人际环境。要包容不同学派,主要是各种学说观点、学科内容、学者专家的兼容并包;要包容失败,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正确对待失败;包容和鼓励晚辈冒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年轻人提供脱颖而出的舞台;包容人才个性,创新人才个性各异,要容忍奇才怪才。营造培养人才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
(三)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培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基地,“学”是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综合体现;“产”是手段和载体,“研”是纽带和基础,构建“以研促产、以产促学、产研助学、三者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战略。构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产学研协同推进”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形成由政府统筹、行业主导、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政府要制定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机制,主要是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组织机制、调节机制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它是提供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校企合作关键是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要遵循“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原则,提升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订单培养、合作办学、股份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提前上岗、创业实践等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组建科技攻关团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高校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平台,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教育集团运行机制、与地方政府缔结战略联盟,拓展合作空间,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实验条件等资源优势,融入产学研联盟实现互补多赢。摆脱传统科研体制束缚,明确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消除产学研合作的传统边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新路径;制定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突破发展瓶颈,形成产学研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将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和教师的重要指标,在重点学科、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薪酬分配制度中,形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
(四)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成就事业人生
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特质在于其“创造性”。创新推动生产发展、创新引发生产关系变革、创新推动人类走向文明,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开拓和创新的发展史。挖掘个性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个性潜能包括个人能力、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能动积极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个性的最高表现和本质特性。学生的创新精神源自于他们对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兴趣,应遵循“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的教育理念,注重个性的完美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模式。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接受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机,如何把蕴藏在大学生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挖掘出来,是高校教师的责任。克服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定势思维,鼓励学生掌握智力激励法、检核表法、列举法、联想法、组合法等创造技法,努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催化创新成果,使学生创新欲望得到点燃、创新信心得到增强、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各种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开设科技、文化、工艺等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及展示其创新才能的舞台;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科技小组、智力竞赛、专题讲座等,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交往能力,塑造他们自信、灵活的个性品质。通过对学生创新成果鉴别和认定,如发明创造、取得专利、学科竞赛、研究论文或文学作品等,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专长与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拓展学生创新空间,打破“偏才生”两难局面,偏才拔尖者可以成为创新型人才,营造创新教育氛围。经过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教育、反复训练和养成过程,使之成为社会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忆红.“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J].青年教师,2010(4).
[2]曹受金.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韩庆祥.论人的个性及其全面发展的规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注释】
[1]吕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