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有效性的思考
周宏力[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近几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基础上,尝试对在校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指导,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学生主体人格建构为关注点,从课程内容、师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和广泛开展个别咨询辅导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职业发展指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职业发展指导;有效性;途径
一、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加速发展,如何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和指导就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崭新课题。许多高校为了就业工作的需要,在大四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讲座,进一步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来,随着国内教育界、有关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其指导方法的不断学习、深化认识,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职业发展指导工作(主要是辅导报告形式)提前到大一、大二阶段,引导大学生尽早开展人生规划和未来职业设计,激励他们在新的起点上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到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各高校从2008年起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并确保必要的课时。于是,很多高校纷纷将过去的辅导讲座充实调整为有理论有方法的相关课程,并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在低年级讲授职业发展指导课,在毕业班讲授就业指导课,形成大学四年对学生的持续性指导。
二、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存在的问题
第一,有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发展指导的定位比较模糊。教师在上课时很容易把职业发展指导和就业指导联系起来,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可能遭遇的具体问题的剖析和指导,把指导的着眼点放在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程序上,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学生在上课时,也会下意识地和就业指导比较。
第二,有的高校职业发展指导课理论性太强,尤其是有些授课教师缺乏对各专业及社会相关行业、职业的了解和实务经验,并不能完全厘清专业、职业、就业等相互关系,讲授内容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性和指导性。
第三,有的高校职业发展指导课缺乏专业的教材,对课程建设重视不够,同一学校的教师授课提纲大相径庭,考核也缺乏统一的标准。
第四,由于师资的缺乏,职业发展指导大都采取一对多的形式,针对个体的发展咨询和指导活动非常少。
第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尚缺少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参与、协作与支持,社会、学校、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尚需突破。
三、有效性研究的意义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国内许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这项工作时,首先应思考如何达到教育指导的规范性,其次才是思考如何实现有效性。所谓有效性,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职业发展指导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生了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尤其表现在主体性人格的完善、能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开展人生选择和决策以及个人的各种技能(如: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得到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国内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有效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清华大学在指导活动多样性等很多方面走在前头,形成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但对于如何提高职业发展指导的有效性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经验,因此,当前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的有效性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必将大大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四、实现有效性的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年来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在高校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理论指导偏多,对学生指导的有效性略显不足。在这方面,美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UCLA大学职业中心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了配套方案:一年级为自我探索期,新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参加社团开发自己的兴趣和技能;通过咨询父母、朋友、老师等身边人以及相关测评工具来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自己。二年级则开始拓展职业生涯视野,通过书籍、互联网进一步加强职业了解;参加招聘会或与职业生涯相关的活动;参加实习、暑期工作和志愿者活动,从中获得工作经验。三年级要缩小选择范围,探索用人单位和工作环境,建立专业化的联系,以辅助求职竞争;持续获得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工作和领导经验。四年级则做出生涯决定,确保顺利取得学位;参加求职技巧工作坊;参加招聘会、查找信息发布并正确得到推荐等。
国内高校尽管大多从2008年下半年开设了职业发展指导课程,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外辅导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授课、学习国内外经验以及通过指导学生的实践,以学生主体人格建构为关注点,谈谈实现职业发展指导有效性的一些想法。
(一)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的内容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教育部办公厅2008年2月下发的文件规定了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教学内容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事实上,这门课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各个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授课提纲时各有千秋,甚至同一个学校的不同教师在授课时也有各讲一套的现象,因此对这门课如何科学定位,如何规范和完善课程内容将直接影响对学生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际上,这里的科学定位的意思,就是要贯彻“尊重个性差异、充分发挥潜能、建构主体人格”的思想。这门课的功能不仅仅在传授职业规划与发展的知识,而应将重点放在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唤醒和主体人格的建构上。主体性人格就是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它是一种超物质主义的教育,是将青少年学生从各种各样的奴役中和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主、自立、自信的现代人。主体性人格培养强调内化和自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培养出健康人格。
笔者认为,职业发展指导这门课的授课过程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和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选择、自主体验、自主承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笔者认为,最近2年各省教育厅应协调各高校每学期召开一次课程建设研讨会,围绕切实增强职业发展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目标,及时规范和完善课程内容,直到课程体系比较成熟为止。各高校则要根据教育厅的要求,认真制定授课原则,组织相关师资熟悉准备授课内容,开展授课技巧交流,确保教师授课的质量。
(二)师资的培训和引进
虽然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很有帮助,但师资问题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专职从事职业发展指导的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职业发展指导课的授课老师大多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他们急需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师资成为制约高校职业发展指导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高校应该培养和配备更多专业的职业发展辅导老师。老师上课要针对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所调整,让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需要在课程中索取,而非单纯的灌输,这就是因材施教。老师总能依据学生的“材质”和需求,让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让学生在自我提升的同时,明确并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然而,要提高高校职业发展课程的质量,单凭老师在课堂里的讲课显然是不够的。高校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觉得职业发展课是“空对空”的鸡肋课程,因为老师讲的学生觉得不实用,但学生真正关心的话题,教师又没有经历,缺乏经验,谈不出所以然来。这是由于不少就业指导老师是毕业后直接留校的,自身没有经过企业应聘、入职等过程,在指导学生时就容易出现纸上谈兵、隔靴搔痒。
对此,高校开始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以提高职业发展课程的实用性。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指出,同济大学近两年都安排了大批年轻就业指导老师及负责就业的辅导员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去向主要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时间为2到3个月”,徐迅表示,让这些“从校门到校门”的年轻老师深入到企业,熟悉招聘流程、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有了“挂职HR”的经历之后,他们所传授的就业知识,才能让学生更“解渴”。笔者认为,同济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比赛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指导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个个体都能自觉、自励地设计人生,自信、自强地开启职业生涯并获得成功体验。这就需要职业指导教师针对每一个个体开展细致、科学的辅导支持工作。当前,国内举办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起到了营造职业规划氛围、宣传职业规划理念的作用,但对个体具体的影响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各高校应该鼓励支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大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和职业环境的基础上,对将来开展职业生涯的设想,它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同班学生对人生、对职业生涯的设计与选择具有共同的学业(专业)起点,彼此有所了解的个体在设计未来的发展路径时应有很大的相似点,抑或有鲜明的不同处,但通过展示、比赛、交流,可以启发学生扬长补短,促进学生个体的思考,使他们更加坚定对未来的信心。班级比赛又与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前后衔接。
(四)形成广泛开展个别咨询和辅导的机制
经过精心安排的职业指导课程加上授课教师的精彩讲解,能够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等层面有所收获,但一段时间的授课并不能解决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碰到的所有问题。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只有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全过程,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更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每个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类型、职业兴趣、价值观、才干、能力、职业生涯目标、对成功的评价标准等不尽相同,所以不同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相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因此,高校在加强职业指导课程建设之外,还需建立广泛开展个别咨询和辅导的长效机制。
由于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其自身,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由自己主导,努力发挥人的潜能。教师在开展个别咨询和辅导时,要引导学生去不停地“照镜子”,即不停地校正和深化对自己的认知,对国情、社会现实、职业发展趋势的认知,进而确定科学合适的职业目标和路径。
英国剑桥大学非常重视对大学生个体开展职业发展咨询和辅导,根据学生预约咨询内容和咨询时间长短将咨询工作分为快速咨询、中等咨询和较长时间咨询(大约45分钟),并建立辅导的电子文档放入学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的网络平台,以备相关师生的查阅。笔者认为,剑桥大学此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对于没有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公共网络平台的高校,可以采取辅导员参与职业发展指导工作,重点做好学生个体咨询辅导纸质文档的建档工作,以个体职业发展指导表的形式对约谈内容和效果加以记录和评估,并注重将有关消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辅导员力所不及的问题可转给其他教师或有关专业指导机构。经济学院从2008年开始坚持此做法,在整个指导过程中重视大学生主体人格塑造,激发他们的潜能和自信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2008级学生的学年小结为例,经辅导员统计,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首次在学年小结谈及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理想。
总之,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工作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在理念和方法上注重大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注重因材指导、因需指导、因势利导,把他们的潜能最大化地激发出来,进而描绘出每个人的绚丽人生彩虹。
参考文献
[1]蒋胜祥.大学生就业指导[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姚本先.高等教育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注释】
[1]周宏力,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