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吴 涤[1]
(浙江工商大学信电学院)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特点,指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给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改革教学模式
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发展,我们发现我国学生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这使得我们在较短暂的时间内大量吸收消化了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使我国经济建设从中受益。但在面对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和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时,我们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二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三是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四是缺乏创新所必需的勇气。这无疑都给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置了障碍。从中国大学生的创新现状分析,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培育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城乡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了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进入经济强国的需要
我国用短短的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得以共享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而21世纪又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新发现、新发明,这些都离不开研究和创新,其中创新是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才会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才会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应该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未来挑战角色的人才是各高校在教育创新中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它能有效支撑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创新能力
高校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创新能力呢?有学者认为:“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从中我们能得出新是它的精髓。要具备创新能力,要求大学生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力。
1.创新意识。是指对创新活动有关信息、方法、过程的观察和认识。有了创新意识,人才会去进行创新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创新活动的开始。
2.创新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创造出具有价值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理论、新方法的心理活动。它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重在培育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3.创新实力。是指创新个体应具备的创新知识、创新行为、人格魅力的综合,也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应针对当时教育的不同特点做到有张有弛,笔者就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大环境下,结合多年教学体会,提出几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以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为先导,结合兴趣爱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1.营造校园创新环境,弘扬创新精神。学校有关部门应该鼓励建立创新型活动社团、组织,扶持那些已取得创新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树立他们的榜样形象,并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誉和地位,使之成为创新活动的带头兵。在全校范围大力宣传和弘扬创新精神、打造声势、营造氛围,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创新能力的正确认识、强化创新意识和观念、追求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树立创新信念。现代脑科学证明,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关键是自己是否能意识到并主动地培养的问题,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在大学生中树立培养创造意识的观念和积极的创造价值观,从而使创造力的伟大价值深入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田。要使大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创造是人类文明之源泉、是创新世界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之重要手段、是社会前进之动力、是个人成才之基础,创造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信心,自觉将自己的创造潜能与学习及将来的事业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专业兴趣、鼓励专业学术百家争鸣,强化创新观念。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学习工作先进事迹表彰大会等契机,并通过邀请业内知名人士、成功人士谈专业经历、专业理想等方式,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
营造良好的专业学术氛围,鼓励学术百家争鸣,拿出勇气和胆量让学生对事物提出个性化的甚至反面的意见;并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事物的深刻内涵,探索其本质,使学生成为探索事物的主宰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
1.改革教学模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1)转变教育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其主动性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可以通过讨论式教学将学生转变为知识的能动建构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知识的传递者、驾驭者和研究者。把传统的开环式灌输教学方式变成闭环式讨论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这其中教师更多的是去考虑如何让学生从中学到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成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情感和社会交往技能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转变就要求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变革。
(2)合理设置教学课程,提升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里想把学生培养成通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就这一点而言,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因此在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矛盾中,专业教育应始终占主导地位。高校的教学和课程应围绕专业教育而进行,不能偏离专业教育的方向。
当前应该将公共基础课加以精炼,使这些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确实有所帮助,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积极性,从而真正提升教学效果。应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改革,使学生在专业技术功底方面有所提高。增设专业技术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增设专业综合设计与运用方面的课程,增设国际化趋势的专业课程,增设现代新技术新趋势介绍的课程;压缩传统技术方面的课程,精炼工具类课程内容。
应该根据学生特点选用教材,回避大而全的“百科全书”式教材,提倡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促进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的原则,提升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讨论式、应用式、问题式、引导式等诸多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中找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加以应用。学校也应该为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供制度和管理的保障。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举一反三,尽量避免雷同,重在提高学生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上。引导学生淡化“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传统思维,敢于提出自己的方法和结论。
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首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同时,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以及导师专业辅导。
(三)强化课外实践、鼓励参与竞争,培养大学生创新实力
第二课堂是检验和发挥学生真实能力的重要阵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这个第二课堂。市场、机关单位都可以作为这样的阵地。学校更应关注的是在第一课堂之外的学生怎么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学校都应该给予承认和肯定。不要担心评判创新成绩标准的统一性、公平性,只要营造出这个氛围,使创新成为学生的追求,那么评判创新成绩的创新自然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鼓励学生成立“科技发明创造协会”,将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吸收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应该鼓励大学生多参加设计竞赛,因为竞赛是高强度的学习与运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竞争,让他们感觉到了压力,使学生感觉到山外有山,迫使学生将视野变得更开阔,也会使学生从可能的失败中得到反思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不断充实自己的创新实力。
参考文献
[1]潘建广,何彗星.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225—227.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郭石明.社会变革中的大学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注释】
[1]吴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通信电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